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

ID:6236334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7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_第1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_第2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_第3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_第4页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切入点探究  摘要: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职能是做好产品与服务,学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培养适用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学校、企业、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合作模式;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50-0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职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职能是做好产品与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学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

2、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8近年来,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的指导下,高职校院进行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即企业与学校职能不分,学校希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要求企业每年接纳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认为这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则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学毕业生入职之后,还需要经过3~5个月的培训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因此,部分企业开设

3、了就业实训班,招收大学毕业生,向每位学员收取1~2万元不等的学费,3个月实训结束之后能留在企业工作的人少之又少,企业表面上说是为企业储备人才,其实是为了创收。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资源是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需要各自挖掘自身资源和希望得到的资源,以找到合作平衡点,也就是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学校有人才资源、教学设施设备资源、科研资源等,希望得到企业一线项目和企业实际应用的技术或先进的产品生产流程和工艺,从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用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企业具备的资源是了解市场,有成熟的产品生产线(产业链)、完善的服务体系、

4、先进的生产设备,希望得到学校的人才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希望合作学校培养的人才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生产方式,到企业后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推动企业发展。8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要突破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例如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或总经理到学校开讲座、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组建校企“冠名班”、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充当一线工人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笔者认为,利用学校、企业各自的资源,可以开展以下四种模式的校企合作。一是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有人就有消费,因此,学校的店面、招待所、游泳馆、健

5、身房等可以改建为管理类、营销类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8案例一: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在建设校区时规划了学生自主经营一条街,有12个店面,商贸类专业的学生自由组建团队承包了其中一个店面,根据校内市场消费需求自主经营一个月,学校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经理组建专家组团队,担当顾问的角色,负责为学生自主经营把脉。学生经营前一个月通过市场调研,撰写了经营方案,经专家组审批通过开始实施,专家组在经营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融入会计、市场营销、广告、管理、客户服务等专业知识。通过利润考核学生团队的经营管理业绩,一个月经营结束之后,需要撰写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分析原因,以便下次改进。每季度召开

6、一次经营业绩研究会,各组进行交流,吸取创新点。二是企业利用自身资源成立某某学校专业工作室,接纳合作学校的部分专业教师参与产品生产或项目开发,间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案例二: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与中国动漫集团制作中心合作,在中国动漫集团制作中心成立了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动漫专业工作室。企业免费为学校提供工作室,目的是吸引学校的教师参与企业工作,通过培养教师间接地培养学生。此合作方案有利于教师发现企业存在的不足,因为教师不是企业员工,但又了解企业,更容易发现企业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性意见;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尤其是前沿专业(影视动画、物联网等)的师资极其缺乏,教师到企业之后参与生产,可以提

7、高技能;有利于提炼教学案例,教师在不泄露企业机密的前提下,将企业典型项目或产品生产技术改编成教学案例,把企业生产技术带到课程中,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关注企业,企业有了学校的工作室,每学年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生产模式;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学案例来自企业真实例案,教师和学生不间断地与企业接触,学生可以了解企业,企业也可以了解学生。8三是学校利用教学设施设备资源成立某某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