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探究

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探究

ID:6236732

大小:25.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1-07

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探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前瞻性评估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诊治的1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右旋布洛芬进行治疗,对照组用芬必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总有效率98.6%,但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轻、少,优于对照组。结论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关键词:右旋布洛芬;原发性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1]。2010年5月~2013年5

2、月采用右旋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75例,旨在评价该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原发性痛经患者150例,年龄为14~23岁,多数为16~19岁的未产女性,平均年龄18.7岁,疼痛强度按数字评估法分为四级:轻度66例(44.0%)、中度64例(42.7%)、重度20例(13.3%);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3病例入选标准:原发性痛经:①痛经的月经周期几乎都是有排卵的;痛经大多数发生在月经期的开始数小时,且在2~3d内疼痛消

3、失;②痛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以上区域,呈阵发性胀痛或痉挛性痛;③子宫内膜呈管型脱落的膜样痛经;④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⑤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疼痛程度观察指标:疼痛评分标准:采用数字评估法(NRS):将一条10cm长直线平均分成10等份,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2、3、4、5、6、7、8、9、10,其中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体验在直线上标记。将NRS中的0、1~3、4~6、7~10级分别对应于NRS中的0、1、2、3级。即其对应的疼痛强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1.2方法观察组给予右旋布洛芬胶

4、囊,0.15g/粒,1粒/次,2次/d。对照组给予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0.3g/粒,1粒/次,2次/d。首次诊治两组分别按上述方法及剂量服用,以后嘱患者于月经前1~2d服用,连续服用2~3d,连服3个月后复查随访。以疼痛缓解程度来判断疗效,且同时观察记录患者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的所有不良反应。1.3镇痛判断标准疼痛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根据NRS法,疼痛缓解效果可分为:显效:疼痛减轻2度以上;中效:疼痛减轻约1度;微效:疼痛稍有减轻,但不到一度;无效:疼痛无缓解。3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软件处理数据,计算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和差值

5、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算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2结果2.1临床疗效分析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因上消化道出血退出1例,两组间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2.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显著缓解率、中效缓解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不良、胃烧灼感、呕吐等症状,症状较轻,不必停药,严重者给予多潘立同、奥美拉唑等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后缓解。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头痛、嗜睡、耳鸣等,一般可耐受。对

6、照组1例因服药第二天解柏油样便退出治疗,观察组失访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疹及过敏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例(9.3%)与15例(20.0%),两组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