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

ID:62428043

大小:3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7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_第1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_第2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_第3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_第4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采用科学的建模思想,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我们可以用直观的模型来理解抽象难懂的原型,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原型说1.基本观点: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数学知识是有严密组织的知识系统,学生学习数学,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就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为了促进正迁移,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设置“原

2、型”,并将其作为中介物,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结起来,启发学生思维,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一、以“过渡题”为原型,由此及彼,同化新知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又是从良好的教材结构转化过来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十分重视教材结构,增加了“准备题”的内容,以沟通新旧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怎么沟通,并不能简单化,需要以原型的启发作为纽带。我们在新教材第一册“9+几”(第一教时)这节研讨课的准备过程中,对这点有较深的体会。“9+几”的计算方法是“凑十法”,其分析基础是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计算基础为得

3、数是10的加法及10+几的计算。教材中的三类准备题:(1)(附图{图})……(2)9+()=109+1+1=□……(3)10+510+7……显然是让学生复习为“凑十法”计算作准备的旧知识。有的教师让学生做了以上的练习之后,以为可以教新课了,即转入新课例1:教师出示皮球盒,内有10个空格,装9个花皮球,教师又拿出2个花皮球,问学生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为了引入“凑十法”,教师又问:从盒子外拿几个皮球放入盒内算得比较快?这时问题就来了,有的说不要再拿皮球放进盒里,只要口算就知道是11个;有的虽说出放进盒里1个,但追问为什么时,竟反问

4、:盒子不是只剩下一个空格子了吗?课后我们觉得,应该在准备题与例题之间设计“过渡题”作为中介。通过“过渡题”这个原型的启发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认识活动,把新旧知识沟通起来。于是决定在练完准备题后,增加两道“圈10”练习作为过渡题。第一题教师在绒板左边贴9只小鸟,右边贴4只小鸟,教师先与学生一起一只一只地数,数清共13只小鸟。然后指出这样数虽然也可以,但比较麻烦,下面老师教同学们一种算得快的方法。接着教师提问:左边有几只小鸟?(9只)从右边移动几只小鸟到左边,左边的小鸟就可以凑成10只?(1只)教师移动1只后马上把左边的10只小鸟用毛

5、线圈上,再问右边还剩下几只?(3只)现在左边有10只,右边有3只,一共是多少只?(13只)这样算快不快?(快)这时学生情绪很高,教师紧接着出示第2题:左9只小猴,右7只小猴,问你们也能像刚才移动小鸟那样,移一移小猴,使大家算得快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完成后,教师以问答形式及时小结:刚才的9只小鸟添上几只凑成10只?9只小猴添上几只凑成10只,那也就是9添上几凑成10?9加1凑成10后,再用10+几的计算方法算得快吗?(快)然后教师指出遇到算9+几时,我们先把9添上1凑成10再计算比较快。这道过渡题既上承了三类准备题旧知识,又为学生理解

6、例1做了坚实的铺垫。通过“圈10”这道过渡题的练习,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凑十”的过程与原理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教师顺利地完成例1的教学任务。对后面三道“凑十法”例题的教学起了原型启发的作用。最后通过课后“做一做”中的比较题9+1+3=9+4=的练习,教师再度启发:9加1再加3,一共加了几?那么9+4怎么计算?从而把新旧知识从理性上连成一体,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以“比较题”为原型,求同辨异,促成分化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表面形式相似的内容,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要消除这类错误就必须在教学中以比较题为原型进行对比。如教稍复杂

7、的百分数应用题例6、例7,学生虽对某数×(1±n/n)和某数÷(1±n/n)两类分数应用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不一定深刻,还有部分学生仍产生混淆。我们教这两道例题的处理方法是:把重点放在例6、例7异同点的分析上,以培养学生的分化能力。首先用较少的时间教完例6后,设计了一道为例7提供比较的题目作为原型: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原来每件产品的成本是44元,现在降低了15%,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元?审题后,提出以下问题:已知条件是什么?关键句是什么?谁是“单位1”的量?现在相当于原来的几%?要求学生用线段图表示(略),说出现在与原来间的

8、数量关系:原来的(1-15%)=现在。接着又出示一组线段图:(已知)(问题)(附图{图})   思考两组线段图哪些地方相同?(略)有哪些不同点?(已知条件和要求不一样,第一组已知原来每件成本是44元,求现在每件成本;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