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

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

ID:624655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_第1页
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_第2页
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_第3页
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_第4页
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梁启超私德、公德关系  【摘要】梁启超在《论公德》一文中首次将道德划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和私德其本质是相同的,就其应用的对象不同而加以区分,私德是公德的基础,公德是私德的拓展,不可偏废其一。【关键词】公德;私德;梁启超前些年,关于道德滑坡还是道德爬坡的争论十分激烈,但不管是道德滑坡还是道德爬坡都承认的是在道德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前段时间出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死舍友,海南校长嫖宿小学生,黄浦江上漂死猪,毒大米、毒生姜等事件说明道德处于令人堪忧的状况。道德可以划分为公德和私德,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

2、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一些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私德则是个人在处理自己的私人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公德与私德是相对而言的,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接触到了福泽谕吉关于公德和私德的理论,并将这种关于“公德”和“私德”的说法阐释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一、无私德则不能立5私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境界高低的标尺,形成高尚的道德境界是培养私德的目标。私德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私德也就无法自立。“私德调节的是个人和那些与自己有恒常联系的而且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特殊‘他者’的伦理关系”。所谓“

3、他者”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同事,私德是处理个人与同自身有亲近关系的对象时所表现出的道德,因此私德是以情感为先在条件的,而非理性。所以私德往往是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德目,比如对父母孝,兄道友、弟道恭,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信任,朋友同事之间要友爱、和睦等。私德也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入手点,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对个人私德的培养,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中个人道德修养的语句俯首即是。私德是道德的基础,一个不能独善其身的人,更不可能处理好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关系。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与兄弟姐妹形

4、同陌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怎么可能爱公共财物、爱党、爱国家。因而没有私德,公德就没有根基,无从谈起。二、无公德则不能团5“尚公”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之一,历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们都提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以公灭私”等。梁启超在《论公德》的开篇说“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人而不群,禽兽奚择。而非徒空言高论曰群之群之,而遂能有功者也。必有一物焉贯注而联络之,然后群之实乃举。若此者谓之公德

5、。”荀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群,而动物不能群,人能群是因为人有“公德”。公德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涉及到政治的清明。一个集体之所以成为集体,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并不是因为其地域相近、种族特征的相似,而是因为有一种能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文化的认同。而使这个集体、这个民族团结起来并使其良性运转起来就离不开公德。同时,公德挺立的团体和国家也会反过来促进私德的进步,如果无群无国,“则吾性命财产无所托,智慧能力无所附,而此身将不可以一日立于天地”。这样,公德也成了一种义

6、务,尽此义务就如同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如果不尽此义务,甚至破坏公德者于群于国就如不孝子孙一样不可原谅。所以梁启超说:“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无以为国也。”三、道德之本体一而已“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公德和私德的本体是相同的、没有差别的,都是道德,只是当道德这一本体表现在用上就会区分出公德和私德。在私人领域的道德则为私德,涉及公共领域的道德则为公德,私德和公德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那么也就是说只要领会了道德的精神实质,并将这种道德精神付诸行动,无论私德还是

7、公德都会达到较好的状态。5道德品性是在实践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就如有子所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公德私德本来是“并行不悖者也”,但是由于提倡者的偏好,或侧重公德而轻视了私德,或侧重私德而轻视了公德,使得公德和私德的发展并不平衡,甚至相互妨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私德培养,如孔孟之道多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而其向外的拓展不够,就使得传统社会中公德建设薄弱。公德和私德两者统一起来,才是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道路。从个人角度来说,只有私德或只有公德都不能

8、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格。而从公共生活的角度来说,只有私德没有公德,公共生活就无法正常开展;若只有公德不讲私德,公德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梁启超在《论私德》中指出“就泛义言之,则德一而已,无所谓公私”,公德和私德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往往是杂糅在一起的,“公德者,私德之推也”,将私德向外拓展就成为公德。如公民道德建设中提到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道德规范既是私德又是公德,如果硬要将其机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