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

[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

ID:62522579

大小:227.7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21-05-12

[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_第1页
[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_第2页
[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_第3页
[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_第4页
[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选]第九章__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九章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要点提示分权管理与集权管理责任中心及其责任会计成本中心及其业绩评价利润中心及其业绩评价投资中心及其业绩评价内部转让价格的制定集权管理优缺点分权管理优缺点后分权时代的高层控制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在分权企业中,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在于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进行业绩的计量、评价。具体表现为:根据授予基层单位的权力和责任,把企业分成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责任会计的含义1、责任会计(ResponsibilityAccountingSystem)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责任

2、中心,并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控制会计。2、责任会计的要点就在于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控制与考核。(二)责任会计的作用1、有利于贯彻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2、有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3、有利于对各级管理部门的业绩进行评价与考核;4、有利于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5、有利于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实现事前控制。责任会计的内容体系合理划分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合理的内部转让价格建立健全严密的记录、报告系统分析和评价实际工作业绩建立公正、权威的内部协调机制(三)

3、责任会计的内容设置责任中心,明确权责范围;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建立跟踪系统,进行反馈控制;分析评价业绩,建立奖惩制度。即:责任归属、责任考核、责任控制、责任分析。(四)建立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1、统一性原则;2、可控性原则;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5、例外管理原则;二、责任中心(一)责任中心的含义、种类1、含义:责任中心(ResponsibilityCenter),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其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2、责任中心应具备的条件:有承担经

4、济责任的主体——责任者;有确定经济责任的客观对象——资金运动;有考核经济责任的基本标准——经济业绩;具备承担经济责任的基本条件——职责、权限。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经营决策权经济责任利益机制与企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3、种类:根据企业内部责任单位的权限范围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责任中心一般分为成本中心(Costcenter)、利润中心(Profitcenter)、投资中心(Investmentcenter)三大类。(二)成本中心1、含义:成本中心是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即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而不形成或不

5、考核其收入的责任单位。一个成本中心可以有若干个更小的成本中心组成。任何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的职责是,用一定的成本去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1)标准成本中心:含义:是指有明确、具体的产品,且对生产所需各种要素的投入量能够合理预计的成本中心。特点:能够计量产出的实际数量,并且投入量(耗费)与产出量之间有密切关系。控制:通过标准成本或弹性预算予以控制。(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2、成本中心的类型及其控制:(2)费用中心:含义:是指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或者投入和产出之间没

6、有密切关系的成本中心。特点:产出难以计量,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业绩涉及:预算、工作质量、服务水平。控制:预算控制(零基预算、或参考同行业类似职能的支出水平编制)。3、特点:(1)只衡量成本费用,不衡量收益;(2)只对可控成本负责;(3)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计算的原则不同成本的计算对象不同两者的目的不同成本中心的控制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必须是可控成本

7、成本中心的责任划分必须明确为各成本中心编制成本预算建立责任成本计量体系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标准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费用中心的业绩评价责任成本与标准成本、目标成本之间的关系:标准成本与目标成本主要强调事先的成本计算,而责任成本重点是事后的计算、评价和考核,是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成本在制定时是分产品进行的,事后对差异进行分析时才判别责任归属;目标成本管理要求在事先规定目标时就考虑责任归属,并按责任归属收集和处理实际数据;不管使用目标成本还是标准成本作为控制依据,事后的评价与考核都要求核算责任成本。责任成本计算、

8、变动成本计算、制造成本计算的区别:1)核算目的不同:计算产品的完全成本是为了按会计准则确定存货成本和期间损益;计算产品的变动成本是为了经营决策;计算责任成本是为了评价成本控制业绩。2)成本计算对象不同:变动成本计算和制造成本计算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责任成本以责任中心为成本计算对象。3)成本的范围不同:制造成本计算的范围是全部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成本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