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

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

ID:62989070

大小:2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7-24

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_第1页
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_第2页
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_第3页
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_第4页
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辽宁中医学院JOURNALoFLIAONDiGCoLLEGEOFTCMV0l_8N().1Jan.,2006老年汗证从实辨治临证举隅何迎春,章昕.徐精彩(浙江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浙江杭州310006)摘要:认为老年人汗证不是以气血虚为主,而是虚实错杂,以实为主,其中湿热壅结,气滞血瘀,痰湿郁滞为主,举5个案例证之.关键词:老年人汗证;中医药疗法;实证;案例中图分类号:R28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231(2006)01—0029—02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里不固引起体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2、有自汗,盗汗,战汗之分,虚证,实证,虚实错杂之辨,治有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补血养心,滋阴降火等法.一般认为老年多虚,尤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治疗以补虚为主.然而,笔者经过2O余年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汗证虚实错杂,以实为主,其中以湿热壅结,气滞血瘀,痰湿郁滞为主,现将笔者临床案例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湿热壅结汗液外泄案l原某,男,75岁.2005年4月6日诊.因头痛,头晕2月住院.入院后诊断为高血压病,经降压治疗后头痛,头晕减轻,但自诉3月前自觉凌晨5时许周身汗出,伴阴囊潮湿,小便涩痛,下肢酸困,因当时入院时头痛较甚,故未提及出汗症状.刻诊:舌体胖大,苔黄腻,脉濡数.

3、辨证:湿热壅结,汗液外泄.治则:利湿清热,疏风散邪.处方以当归拈痛汤合二妙散加减,药用:炒白术30g,苍术,知母各15g,黄柏10g,当归15g,泽泻10g,猪苓15g,防风12g,苦参10g,茵陈6g,黄芪30g,生甘草6g.服上方5剂后出汗明显减少.原方继续服5剂出汗基本缓解.后按照原方比例改为末药继续服1个月后诸症均消失,停服中药,降压药继续服用.2气滞血瘀汗液逼出索2李某,男,81岁.2005年3月诊.因反复胸闷,胸痛,动则汗出3年,加重2天住院.入院后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经治疗后(口服硝酸制剂,B受体阻滞剂)胸闷,胸痛减轻,但仍然汗出不止,

4、尤其以头颈,胸背部为主,伴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热(测体温不高).舌红有瘀斑,脉涩.辨证:气滞血瘀汗液逼出.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处方以膈下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15g,赤芍30g,川芎15g,桃仁12g,牡丹皮15g,乌药6g,延胡索10g,香附12g,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g,生甘草6g,大枣6枚.服上方5剂后出汗明显减少,原方继续服5剂出汗缓解,胸闷,胸痛消失,后改服天王补心汤原方加知母10g,川芎20g,服1O剂后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出.逐渐缓解.3湿热食滞汗液外蒸案3韩某,男,78岁.2000年l0月22日诊.因多饮多尿10年,加重伴

5、汗出1周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本次入院后查血压:160/98mmHg,空腹血糖12.6mmolVL,经过降压,降糖治疗(口服波依定及美卡索,皮下注射胰岛素)后血糖,血压控制较好,但仍有汗出,脘腹胀痛,大便秘结.刻诊:舌红,舌苔黄腻,脉沉有力.辨证:湿热食滞,汗液外蒸.治则:通腹泻热,健脾利湿.处方以枳实导滞汤加减,药用:大黄(后下)lOg,枳实,神曲各30g,茯苓12g,黄芩,黄连各lOg,白术15g,泽泻1Og,生甘草6g.服上方3剂后胀痛减轻,大便通畅,出汗明显减少,原方去黄芩,大黄改为6g,枳实改为15g,继续服l0剂后出汗缓解,腹胀消失,大便通畅,

6、停服中药,西药降压,降糖药继续维持.1月后随访病情平稳.4阳气内郁昌于下为汗案4秦某,女,67岁,2001年3月26日诊.汗出,口苦l周,伴胸胁烦闷,不欲饮食.自服藿香正气水后无明显效果.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辨证:阳气内郁,昌于下为汗.治则:解郁通阳,和解少阳.处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药用:柴胡lOg,党参15g,半夏lOg,桂枝,白芍各15g,神曲30g,栀子12g,生麦芽30g,生甘草,生姜各6g,大枣3枚.服上方5剂后出汗明显减少,纳食增多,胸闷减轻,原方继续服5剂后诸症均消失.5寒热错杂汗液外泄案5李某,女,78岁.1999年5月6日诊.因腹痛,腹泻2月伴多

7、汗就诊.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泻下稀便,2~3Oz/日,无脓血,里急后重,伴心烦喜呕,自汗出,动则更甚.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胃虚肠热.治则:温胃降火,寒热并调.处方收稿日期:2005—07—13作者简介:何迎春(1964一),女,甘肃张掖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l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辽宁中医学院JOURNALOFLIAOGCOLLEGEOFTCMVo1.8No.1Jan.,2006慢性咽炎的中医药治疗述评林其得,吴家异,林晃,严道南(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关键词:慢性咽炎;中医药治疗;综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