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ID:6338743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8-19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1页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2页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3页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旅夜书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杜甫的诗作,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有8首,因而学生对作者并不陌生,相关文学常识也有所了解。通过学习积累,诗人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贫穷多病、落魄愤懑、爱国忧民的印象,但对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学生可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了解一个诗人的风格对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这将成为本诗学习的难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他们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个性化阅读,并能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读诗歌语言,走进诗歌意境,聆听诗人心声,感悟诗人情怀。 3、情感态度与

2、价值观目标:体味杜甫寄托于诗中的感慨身世家国之情与伟大抱负。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通过把握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意境来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 难点:在阅读和训练中提升鉴赏能力。学法、教法 :1、诵读法。这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诵读、研读、赏读、美读、背诵等一系列步骤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旨。 2、讨论法。集体讨论,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 3、细节质疑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康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世间只有两种事物最崇高,一是夜晚灿烂的星空,一是人内心的道德律令。” 夜空是很美的事物,当你注视夜空时,你会有很多的遐想

3、与思考。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对夜空的感受?   让我们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夜空下面,有一位老人,他伫立船头,衣衫褴褛,风烛残年,可是他眼中的风景又是如何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旅夜书怀》,去聆听那夜传来的生命物语。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句读,最好能背下来。2、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歌。3、请一位同学点评基本要求达到了,但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进一步学习。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解默读诗歌,先疏通诗意。有不懂之处尽请提出来。三、分析诗歌1、通过“旅”字看背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

4、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2、通过“夜”字察实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的前两联写旅夜风景,为

5、我们塑造了一个雄浑阔大、凄冷清净的意境,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做铺垫。3、通过“抒怀”悟实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修辞上叫反语。他为什么对真正的原因避而不谈呢?——杜甫出身在一个“奉儒守官”的知识分子家庭,从他的第十三代祖先起,就开始做官,所以,杜甫一生的追求就是“至君

6、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与李白的思想有所不同,在杜甫的身上,体现出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儒家思想:从仕,忠君。所以,他虽然也很看重诗名,但相对于他的政治抱负而言,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句诗实际上是运用反语来抒发自己在政治抱负不能得到施展时的牢骚,是一种情感发泄。但又由于忠君的思想,诗人不愿直接表达,实际上也不敢直接表达。“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这首诗中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什么? 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 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2

7、、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古诗中,鸟的形象还有哪些? 例如:陶渊明有一句“鸟倦飞而知还”,这是一只回家的鸟。 苏轼有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这是一只十分孤傲的鸟。 3、那么杜甫诗中的这只鸟是什么样的呢?(生发言) 这是一只漂泊流浪的鸟,在向天发出追问,追问自己的命运。这是一只发出天问的鸟,应该反映了杜甫当时既无奈又愤怒的心境。我们对比这三种形象,陶渊明的鸟很幸福,苏轼的鸟很有派头,而杜甫的这只鸟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不认输,有博大的心胸。而且诗人在遭遇磨难的时候,往往都会发出自己的天问。命运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