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

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

ID:6377557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2

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烤烟上部杂色叶组与主组混级的原因及对策摘要:针对烟叶收购中上部主组部分等级和上部杂色叶组易混淆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分级收购人员和烟农对杂色叶组概念不清、认识模糊,这是造成混组混级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从技术角度进行辨析,达到准确掌握标准,正确判定等级之目的。关键词:烤烟;上部杂色叶;收购;等级质量烟叶收购的等级纯度直接影响烟叶的收购质量、烟农效益和国家利益。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烟草公司松山区烟叶分公司在实际收购中,部分检验人员和烟农对上部杂色组认识与把握不准,导致上部杂色叶组混入主组定级,及主组烟叶混入杂色叶组定级,致使

2、烟叶混组混级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烟叶等级纯度的提高,影响了商品信誉和经营效益。因此,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做法,正确执行烤烟国家分级标准,确保等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上部杂色叶组混入主组等级情况分析我区目前收购检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上部杂色组与上部主组部分等级区分不清,导致部分上部杂色烟叶混入主组定级;部分成熟度高带有成熟斑、赤星病斑的烟叶按杂色组定级,严重制约了辖区收购等级纯度的提高。表1松山区2009年部分等级抽样检查分析表等级抽查数(把)合格率(%)混级情况(%)B1K10075B2K3B3F18B4F4B2K100

3、74B1K5B3K9B4F12B4F10077B1K2B2K15B3F2B4L4B3F10074B1K19B4F3B3L4注:表1来自松山区烟叶分公司部分等级抽样检查情况由表1可知,B1K等级的烟叶混B3F达18%,B3F等级的烟叶混B1K达19%;B2K等级的烟叶混B4F达12%,B4F等级的烟叶混B2K达15%。由此可见在收购进程中,上部主组B3F、B4F易与上部副组BIK、B2K相混比例较大。 52杂色组与主组等级混淆的原因分析2.1技术员对分级知识掌握不到位理论上将残伤与杂色的概念混为一谈,理解模糊。实操上,对杂色叶特征识

4、别不清,判断不准,把杂色混入主组定级;反之,把残伤识别为杂色。上部烟叶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出现焦边,焦尖等现象,特别是成熟斑、赤星病斑误认为杂色。这是上部杂色组与主组等级互混的主要原因。2.2烟农分级水平偏低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烟农分级水平不一致,对烟农分级培训指导不到位,部分烟农对杂色概念不了解,将杂色面积超过20%的烟叶混入主组。另外部分烟农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主组内人为地掺入一定比例的杂色叶,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另有部分烟农把病斑识别成杂色,能定级到主组的烟叶当成杂色烟。3解决对策3.1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政策教育通过培训,

5、使检验人员熟练掌握分级技术,把握分级标准,提高分级指导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对验级人员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及业务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和维护企业形象。做到严格执行收购政策,不压级压价,不提级提价,杜绝“人情烟”、“关系烟”,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达到提高等级合格率和等级质量之目的。3.1.1对杂色与残伤的正确理解杂色与残伤概念:杂色是烟叶表面上存在的非基本色的颜色斑块(青黄除外),包括轻度洇筋、局部挂灰、蒸片、严重烤红、严重潮红、全叶受污染、青痕较多、蚜虫损害等;而残伤则是指叶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基本失去使用价值,

6、包括成熟度的提高而出现的成熟斑、病斑、枯焦等[1]。3.1.2残伤种类特征种类:其中病斑为烟叶表面呈现的小黑色圆点,正面呈黑色,背呈棕褐色;另一种是小白色圆点,烟叶正反面均呈白色;由于成熟度提高出现的赤星病斑、焦尖和焦边;大田缺钾或根结线虫病烟叶表现出的焦尖和焦边。特征:失去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不能成丝。3.1.3杂色与残伤对质量影响5残伤的影响通过复烤加工可减小,而杂色则不能,因此,杂色对质量的影响大于残伤。杂色与残伤从标准规定上:分级标准虽没有把杂色列为分级因素,但在验收规则中明确规定,烟叶杂色面积在20%以内的,在主组定级,达

7、到或超过20%的,必须在杂色叶组适当定级;而残伤则不同,在标准中被列为控制因素,并予以不同比例的限制,上部叶组最高允许度为35%。3.1.4杂色与残伤的识别杂色为深浅不同的斑驳颜色,只存在于叶表面,这类叶原有的韧性和弹性尚在,可以成丝。而残伤多为病斑等斑点或枯焦,这些部位已透过叶背,失去坚实性,手触易碎。识别杂色与残伤应该注意:第一,凡是具有成丝能力的,不论是什么病斑或杂色都不能列入残伤,但杂色透过叶背的烟叶,正反面呈黑褐色,影响质量严重,可视为残伤;第二,绝不能将成熟斑或赤星病斑等作为杂色处理。3.1.5含有杂色与残伤烟叶在分级

8、中的把握烟叶分级中,技术员对杂色与残伤的正确区分,及杂色面积与残伤面积的准确判断,是对烟叶正确定级的基础。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允许在主组定级,但杂色和残伤之和不得超过相应等级的残伤百分数,超过者定下一级[2]。杂色与残伤之和超过了主组最低等级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