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

ID:6407748

大小:2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13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_第1页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_第2页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_第3页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_第4页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语文复习导学案学案1【必修1教材文言文复习】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1 必修一——《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重点掌握“可以”、“所以”、“以为”三个词的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了解一下通假规律。3.背诵《劝学》、《师说》、《赤壁赋》全文。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C.D.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3.说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②于4.“而”字作为连词,最难辨别的是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因为它们连接的均是动词或动词短语。

2、如何区别呢?首先,从意义上辨析。表承接关系的,前一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后一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先后、相连关系。如“卧而梦”,“梦”是“卧”的结果。而表修饰关系的,前一动词对后一动词起着修饰作用,或说明其方式或描述其情态。如“客喜而笑”,“而”表修饰,“喜”是“笑”的方式或情态。其次,可以用试就词语的办法来辨析。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然后”、“就”等词,意思不变;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地”、“着”等词,意思不变。请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并体会一下辨析方法。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吾从而师之 ③则群聚而笑之④顺流而东也 ⑤耳得之而为声 ⑥到

3、则披草而坐 ⑦穷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B.C.D.6.看看下面一组句子,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④何以知之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安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句名篇默写,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字。①虽____槁____,不复挺者,____使之然也。②吾尝____而望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____。③蟹六____而二____,非蛇____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____也。④师者,所以传道____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____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⑤位____则足羞,

5、官____则近____。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____。⑦浩浩乎如____虚____风。⑧舳____千里,旌旗____空,____酒临江,横____赋诗,固一世之雄也。⑨寄________于天地,渺____海之一____。⑩取之无____,用之不竭。(一)“可以”、“以为”、“所以”三个词的理解1.解释下列句中的“可以”。①学不可以已 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③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2.解释下列句中的“以为”。①以为轮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⑤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⑥(满座宾客)以为妙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的“所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④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⑤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⑦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⑧(贼)必于渡淮之所以火标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如何辨识通假字4.写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看看它们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