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ID:65447678

大小:940.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3-11-14

上传者:U-2595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6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7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8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9页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14课_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在昭君墓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碑,上面镌刻着董必武题写的《谒昭君墓》七绝诗一首: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想一想:匈奴是怎样崛起的?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是怎么回事?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本课任务掌握冒顿单于、卫青、霍去病和王昭君四个历史人物及他们的贡献 回顾: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修筑长城,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阅读教材,思考:(1)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2)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冒顿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公元前209年)2.统一对匈奴发展的影响冒顿单于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问: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答:西汉刚刚建立,社会非常贫困,经济实力不足,国力很弱,导致军事上没有能力取胜。 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3.昭君出塞2.汉武帝的反击,卫、霍破匈奴。1.汉初的和亲政策三、东汉与匈奴关系。自读教材思考 西汉汉高祖汉元帝白登之围汉武帝卫霍青去病匈奴漠北之战和亲请求和亲昭君出塞 冒顿单于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强大骑兵队伍(有三十万人)。 统一蒙古草原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畜牧业繁盛。有“马畜弥山”之称。2冶铸业也开始发展。3在匈奴部分地区出现农耕。使匈奴族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匈奴鹰形金冠匈奴双豹袭鹿铜饰 这是1972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的匈奴贵族使用的金冠饰。 匈奴玉坠 冒顿单于最大的功绩是:A继承了单于位置,成为匈奴最高首领B励精图治,严格治军C建立了一支三十万人,纪律严明的骑兵D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国家D 在秦始皇时期筑长城抵挡住匈奴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楚汉相争时期,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向南打过来。   汉高祖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带领了四十万人马包围了韩王信的封地马邑(今山西朔县)。韩王信抵挡不了,向冒顿求和。汉高祖得到这个消息,派使者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汉高祖办他的罪,向匈奴投降了。   冒顿占领了马邑,又继续向南进攻,围住晋阳。汉高祖亲自赶到晋阳,和匈奴对敌。   公元前200年冬天,气候特别冷,中原的兵士没碰到过这样冷的天气,有的人竟冻得掉下了手指。但是,汉朝的军队和匈奴兵一接触, 匈奴兵就败走。一连打赢了几阵。后来,听说冒顿单于逃到代谷(今山西代县西北)。   汉高祖进了晋阳,派出兵士去侦察,回来的人都说冒顿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残兵,连他们的马都是挺瘦的。如果趁势打过去,准能打胜仗。汉高祖还怕这些兵士的侦察不可靠,又派刘敬到匈奴营地去刺探。刘敬回来说:“我们看到的匈奴人马的确都是些老弱残兵,但我认为冒顿一定是把精兵埋伏起来,陛下千万不能上这个当。”汉高祖大怒,说:“你胆敢胡说八道,想阻拦我进军。”说着,就把刘敬关押起来。   汉高祖率领一队人马刚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突然四下里涌出无数匈奴兵来,个 个人强马壮。汉高祖拚命杀出一条血路,退到平城东面的白登山。   冒顿单于派出四十万精兵,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汉高祖的一部分人马在白登,整整被围了七天,没法脱身。   高祖身边的谋士陈平打发了一个使者带着黄金、珠宝去见冒顿的阏氏,请她在单于面前说些好话。阏氏一见这么多的礼物,心里挺高兴。当天晚上,阏氏对冒顿说:“我们占领了汉朝地方,没法长期住下来,再说,汉朝皇帝也有人会来救他。咱们不如早点撤兵回去吧!”冒顿听了阏氏的话,第二天一清早,就下令将包围网撤开一角,放汉兵出去。 汉高祖一口气逃到广武。他定了定神,首先把刘敬放出来,说:“我没听你的话,差点儿不能和你见面了。”   汉高祖逃出了虎口,自知没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以后,匈奴一直侵犯北方,让汉高祖大伤脑筋。他问刘敬该怎么办?刘敬说:“最好采用‘和亲’的办法,结为亲戚,彼此可以和和平平地过日子。”汉高祖同意刘敬的意见,派刘敬到匈奴去说亲,冒顿同意了。汉高祖挑了一个宫女所生的女儿,称作大公主,送到匈奴去。   打那时候起,汉朝开始采取“和亲”的政策,跟匈奴的关系暂时缓和了下来。 问: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初期对匈奴为什么要采取“和亲”政策?答:和亲政策是以汉族皇室公主嫁给其他民族的首领,同时每年赠以大量财礼来维持和平相处和臣属关系。汉初的主动和亲是无奈之策。但汉初的主动和亲并没有阻止匈奴年年南下掠夺,匈奴只是减少了侵扰的次数。 卫青卫青,人称汉朝第一将。祖籍河东平阳,出身微贱,曾为汉武帝大姊平阳公主家奴。其姐卫子夫被封为皇后之后,卫青做了侍中。在汉武帝实施的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屡次奉命出征,均大获全胜,和他的外甥霍去病一起,取得了反击匈奴的全面胜利。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将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他。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霍去病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卫青外甥,很少说话,武艺高强,善骑射,敢于冲锋陷阵。一生以除边患为己任,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壮言。前后六次出击匈奴,常带领精壮的轻骑兵,远离大军,深入蒙古大沙漠数千里,追击匈奴贵族。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但少年得志,不恤士卒。 小知识:你知道“冠军”称号的来历吗?霍去病勇冠三军,被封为“冠军侯”,冠军的称号就是由他的封号而来。 西汉和匈奴的战争示意图河套河西走廊漠北战役 长安单于庭匈奴大漠西域祁连山西汉东海渤海河水呼伦湖山然燕陇西居延泽居延焉支山定襄平城代郡祁连山匈奴入侵路线汉军第一次出击匈奴方向第一次出击匈奴后设的郡汉军第二次出击匈奴方向第二次出击匈奴后设的郡汉军第三次出击匈奴方向西汉战胜匈奴之后的疆界五原武威白登山河套五原前127年张掖酒泉敦煌廊走西河前121年前121年张掖廊走西河前121年武威前119年前119年朔方汉匈交战示意图 公元前127年漠南战役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 对卫青、霍去病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收复了河套地区、夺取了河西走廊地区②有助于开通丝绸之路③保卫了北方边郡的安宁④保护了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D 问:为什么汉武帝时期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答:首先,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使西汉王朝由弱渐强,到武帝时已六七十年。汉武帝实行大一统的统治,中央集权也进一步加强,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已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活动与探究 其次,西汉反击匈奴也是顺应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积极支援反击匈奴的战争。再次,就是有卫青、霍去病等杰出的汉军将领 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A、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第13课)C、军事上:大规模武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一。D、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动脑筋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汉武帝《轮台罪己诏》“天下虚耗,人复相食。”;广大贫苦农民于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且愈演愈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归汉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再也不敢南下,从此,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此后,匈奴内部分裂成几部,攻杀不休。南面的呼韩邪单于一部投降汉朝,使汉朝北部边境安宁下来。 (2)昭君出塞呼韩邪单于为什么到汉朝求亲?汉元帝为什么会答应?昭君为什么要自请出塞,你觉得她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她你愿意吗?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女,封为昭君,晋因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人。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请求和亲,昭君自愿请求嫁于匈奴。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宁胡”即胡汉和平安宁之意。“阏氏”即皇后。昭君姿容艳美,光彩照人,通情知理,深得呼韩邪单于的宠爱。 思考: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赞扬?昭君出塞50余年间,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族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昭君出塞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如今的昭君墓早已成为汉匈两族人民和平友好的历史见证,也成为当地人民吉祥的象征。 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流1西汉初的“和亲”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异同?都是通过“和亲”换取和平2你认为西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不同点:相同点:汉初“和亲”是被迫的,没有有效阻止匈奴南下侵扰;“昭君出塞”是情愿的,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时间汉匈关系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汉元帝时期和亲战争昭君和亲 汉匈和睦相处的历史作用西汉时期,汉族的先进文化给匈奴很大的影响,同时汉族也向匈奴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随着汉匈关系的不断密切,骡子这种奇畜逐渐传入中原,成为北方地区的重要畜力。匈奴的乐器、歌舞传入中原地区,深受汉族的喜爱。胡茄、鞞鼓等乐器能奏出粗犷、豪放和哀怨、悲凉的曲调。丰富了中原的音乐。 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但有蒙古族。匈奴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做出了贡献:(1)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2)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4)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现在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有匈奴吗?匈奴族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动脑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