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版》课件

《活版》课件

ID:65578498

大小:945.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9-22

《活版》课件_第1页
《活版》课件_第2页
《活版》课件_第3页
《活版》课件_第4页
《活版》课件_第5页
《活版》课件_第6页
《活版》课件_第7页
《活版》课件_第8页
《活版》课件_第9页
《活版》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活版》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活板沈括语文组张桂娟活字印刷术首先在中国得到推广和发展。元朝初年有人用锡铸造活字,元成宗大(1298)出现了木活字,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开始使用铜活字印刷,16世纪初又出现了铅活字。活字印刷术后来流传到欧、亚各国,1445年,德国人戈登堡使用金属活字印刷书籍,标志活字印刷在欧洲进入实用阶段,这已经是毕升逝世后400年的事了。马克思曾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把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特别指出:“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唐代以后的五代十国,虽然

2、是我国历史上四分五裂的动乱时代,但是刻书业却是蒸蒸日上。后唐明宗李嗣源长兴三年(932),为加强思想统治,宰相冯道伙同李愚向后唐政府建议在国子监内校印“五经”,刻版印卖,官府内大规模雕版印书从此开始。到了宋朝,雕版印刷进入了黄金时代,宋本雕版刻书数量既多,质量又高,字体优美,纸墨精良,因此宋本书成为一种名贵的工艺美术品,为历代藏书家所珍爱。雕版印书,一次可以印出几百部、几千部,比起一句一句地手来抄写,的确是一次革命。但是雕版仍然有缺点,印一页书,得刻一块版,雕印一部大书,得好几年工夫,刻好的版片又要许多房间存放,如果再印其他书籍,又需从头刻起,人力、物力和时间都不经济。我

3、们的祖先终于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出了一个飞跃。毕昇(?——约1051)宋代发明家。首创活字版印刷术。据《梦溪笔谈》载,他在宋庆历年间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腊稍熔化的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印刷。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沈括沈括,钱塘人,北宋时期科学家。晚年致力于总结学术领域中的知识经验,撰写《梦溪笔谈》26卷。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活

4、板》就是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生活。沈括沈括,钱塘人,北宋时期科学家。晚年致力于总结学术领域中的知识经验,撰写《梦溪笔谈》26卷。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活板》就是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生活。活板沈括学习生字shēngyángdǐzhùfán  qì昇     炀     砥     贮     燔   讫多音字又为活板薄如钱唇      蜡和纸灰数十百千本wéi  báohuòs

5、hùgēngtiě更互用之       以纸帖之胶泥字印薄如钱唇先设铁板其上冒之铁范置上密布字印就火炀之平板按其面字平如砥已自布字一板印刷瞬息可就再火令药熔其印自落每韵一帖印刷程序刻字原料胶泥形状薄如钱唇特点每字一印成型排版火烧令坚先置铁板以药冒之铁范置上密布字印就火炀平板按制板拆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贮字:每韵一贴木格贮之印刷一板布字一板印刷字是活的:“又为活板”,“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印刷是活的:“一版……一版……”,“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做法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即用。除此之外,用讫拆板,便于下次重新排版印刷也进一步说明了

6、字的活用,体现了活版的灵活性。“活”字体现在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