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谈判论文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

ID:6606777

大小:7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1-20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_第1页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_第2页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_第3页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_第4页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谈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际商务谈判论文目录一、内容摘要…………………………………………………………………………1二、谈判背景介绍……………………………………………………………………1三、谈判过程分析………………………………………………………………………..........................21、谈判的准备阶段…………………………………………………………………32、正式谈判…………………………………………………………………………4四、谈判策略及技巧…………………………………………………………………5五、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特点…………………………………………………………10六、中日邦交

2、正常化的意义…………………………………………………………11七、总结………………………………………………………………………………13参考文献……………………………………………………………………………13解析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内容摘要: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应该以法律文件宣告两国“战争状态”的结束。但由于日本保守政治势力拒绝侵略战争责任的谢罪、赔偿,两国签订“和平条约”的“法律解决”不可能实现;经过日本的超党派外交、情报战活动和“遭遇激战”式的政府间谈判,两国达成了回避“日华和约”和日美安保体制之“政治解决”的“联合声明”。本文就中日谈判过程,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谈判的技巧

3、策略,谈判的阶段的发展,邦交正常化的意义及启示。关键词:中日邦交 中日关系 谈判策略20世纪是世界战争的时代,但人类也在战后处理中确立了战争责任、战争犯罪的概念,战争违法化即正义和平的国际政治价值观形成。据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与战败的法西斯轴心国之间,通过占领、战争责任处理、议和等过程恢复和平外交关系。然而,大不幸者是中日关系陷入了变态发展的泥沼:战后二十余年始得议和;邦交正常化之后仍然周期性地发生与战争有关的“历史问题”纠纷而导致外交对抗僵局;国民感情指标也呈相互嫌恶的特征。一.谈判背景介绍一般认为,由于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获得了必要的国际政治条件,更兼民间往

4、来长期积累的强烈愿望和舆论,两国首脑在1972年9月迅速建立了邦交。其实,“大势所趋”、“一举成功”之类的说法所描述的是政治潮流和秘密外交的表象,政治外交本身其实有着思想准备和路线探索的过程。从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摸索、准备来看,问题意识集中在了是“法律解决”还是“政治解决”的选择上面。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追求中日邦交正常化,但遭遇了美国冷战政治的结构性障碍。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苏武装冲突造成同盟破裂的事实,毛泽东改变“两面作战”的国际战略,谋求打开中美关系;而美国领导人尼克松、基辛格也做出应当改善美中关系的判断,认为如果中国在苏联的威胁下屈服,那将是可怕的

5、中苏集团复活征兆。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关系,东亚政治的多极结构形成,约束中日关系的两极冷战体制瓦解。这样,无论是作为中国外交的长期追求,还是作为在“台湾问题”上争取政治尊严和国际地位的象征,抑或是应付苏联威胁的统一战线需要,中日邦交正常化可谓最迫切的课题。即如毛泽东的指示:“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抓紧。”为此,周恩来命令一线外交官争取面见日本首相田中,说明“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当面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唯日本与台湾当局有“和约”存在,中国一直反对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在中美首脑会谈实现、日本表现出积极的对华外交动

6、向时,又提出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条约”非法无效必须废除的“中日复交三原则”。此乃中国不能退让的国际政治尊严指标。也就是说,因为释放战犯和内定放弃索赔已经使战后处理的核心问题空洞化,所以中国对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把握主要不在于“战后处理”,而在于主权承认即处理“台湾问题”。把邦交正常化的主题设定为“台湾问题”,当然是日本愿意接受并为日本所极力引导的:比如当时的外相大平正芳,就曾经反复对下属灌输“中国问题就是台湾问题”的理念。这意味着日本在对华外交方面有利的国际政治地位。本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而失败,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意义上理解,

7、邦交正常化乃单纯的“战后处理”过程。然而,美国为了扶植日本成为其反共同盟国,它操纵排除中、苏的片面对日议和,再压迫日本与偏安在台湾地区的国民党政府缔结“日华和约”。更兼国民党政府居于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地位,苏联单独对日议和后日本顺利加入联合国,这造成了美国霸权卵翼下的日本在世界政治中恢复国家主体地位的事实。而中苏同盟在国际地位方面没有给中国实质性帮助,中国被排斥于世界政治边缘和对日战后处理的议程之外。既有如此的国际政治地位落差,中国主动呼吁中日邦交正常化,反凸显了有求于日本的弱势地位;倒是俨然恢复了东亚大国地位的日本似乎转败为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