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

ID:6623909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0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情表》教学设计与反思陈情表         李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表”这种文章体式。 2.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3.   熟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真切情感。2.体会作者融情于事,寓理于情的巧妙手法。3.体味本文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把握文意,背诵全文。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组织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了解“表”这种文章体式。 2.引导学生把握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二)教学

2、重点把握文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真切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这是说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那么我们知道表是一种体式,谁给我们回顾一下表这种体式是干什么用的或者它有什么特点?2.解读课题如何理解课题《陈情表》?明确:学生看注释。“表”,它是属于奏议的一种,奏议包括了奏、议、疏、表、对策等等,是古代臣属进程帝王的奏章的统称。表,是陈述某种意见和事情。陈情的含义,是陈述自己的感情,陈述事情的理由。3.介绍背景与作者1700百年以前的魏晋时局动荡不定。魏灭蜀国之后,司马炎篡位,魏国灭亡。晋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量征召汉蜀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

3、进了他的视野。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屡次出使东吴。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太子侍从官)。晋武帝邀请李密出山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故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宏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天下,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理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而李密

4、身系蜀汉,无心出官,写奏章推脱。本文就是此时所写。 一面是至高无上、不容推脱的皇帝,一面是年迈多病至亲至爱的祖母,在这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云回到晋朝,走进李密和他的《陈情表》。请全班齐读课文。4.     整体感知(1)分组学习理解课文大意,讨论每段课文的主要意思,理清文章思路。明确: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2)解题问:本文为何“陈”?(用原文答)明确:除臣冼马,不能就职。问:结合

5、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义?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明确:情况(事实);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衷情(孝情、忠情); 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忠——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情理(忠孝之道)。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5.分析课文(1)齐读第一段。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明确:总摄作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

6、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2)学生齐读第二段。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明确: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明确: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3)学生齐读第三段。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

7、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明确: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6.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