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

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

ID:6665012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21

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_第1页
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_第2页
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_第3页
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_第4页
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11.09高考专题诗歌鉴赏之读懂古诗规范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项之鉴赏诗歌的形象——读懂古诗规范答题教学目标:1、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学习读懂古典诗词的路径、角度。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题的答题表述技巧。重点、难点:1、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题的答题表述技巧。一、导语3分钟我们已经复习到诗歌鉴赏专项了,考纲对此有明确的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作了一些练习之后,发现不少同学在答题时存在着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类:诗句读不懂,形象说不清,要点答不全。于是有些同学就生成了一个困惑,我也积累了有关诗歌的

2、知识,掌握了一些鉴赏方法,但还是不能在考试答题中得到较好的分数。究其原因,我觉得就是不能把诗歌读懂,因此,在答题时就感觉有了较大的障碍,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技巧才能在考场上快速读懂诗歌呢?本节课我们结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这个点来学习读懂诗歌、规范答题的方法。二、学习过程环节一:方法引领请大家看一首诗,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释:①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3、。②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③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赏析:是贾岛送一位邹姓卸任县官去灵武旅居时所作的送别诗。此诗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邹明府清正廉洁的形象。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就任三年,连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说明非常清廉。颔联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6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尾联说,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

4、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课堂活动:(小组交流,用什么办法读懂这首诗、把握形象、体味情感)⑴学生小组,自读全诗,深入理解诗意。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钟⑵指名解读诗的内容。(要求:结合诗句关键信息作分析,读品结合)3-4生发言,7分钟预设:“三年马不肥”——清廉“债多凭剑与”——清廉“林风透卧衣”——清廉内容——“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深居简出清远脱俗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情感——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

5、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赞誉之情。小结: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特别注意了哪些因素?板书:4分钟读懂诗歌的方法目的(一)看标题—————抓住题眼;(二)看注释—————审读信息;(三)看作者—————知人论世;(四)看字词—————把握关键;(五)看意象—————领悟含义过渡语:刚才,通过《送邹明府游灵武》这个例子,我们复习归纳了读懂诗歌的方法,即:关注标题、注释、作者、字词、意象。下面,就用上述方法来完成一个练习。环节二:举一反三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

6、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6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①陆鸿渐:名羽,字鸿渐,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自称桑苎翁,是作者的好友,著有《茶经》,被祀为茶神。②带郭,意即靠近外城。③西家:指陆鸿渐西边的人家,即邻舍的意思。简要评析:这是一首写访友不遇的诗。被寻访者是位隐士。本诗写出了友人隐逸的高趣,也从而表现了诗僧自己恬淡的情怀。诗的前半写寻的经过,是景;后半写不遇的事,是情。情景交融,结构完整。被访者流连山水自然,不以俗事为念,表现出潇洒自在的隐土风度。课堂活动:(学生看学案根据思考题解读全诗,在学案上圈点勾画)⑴这首诗从题目看交

7、代了什么信息?全诗写了哪些内容(环境、作者的言行、事)?“菊花”象征什么?小组活动交流研讨,2-3生发言,读、品结合,抓住关键信息解读,6分钟预设:环境——带郭、野径、桑麻、篱边菊——幽静言行——扣门、欲问——尊重、向往事情——种桑麻、菊花,遨游山林(山中去,归来每日斜)——高洁、潇洒菊花——清雅高洁请一生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和对情感的把我,朗读全诗。追问:你对这首诗的解读关注了哪些技巧?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已有板书再次强调读懂诗歌的方法,若有则适当补充板书。再请一生感情朗读全诗。全诗虽未直接写陆鸿渐,却也从环境的渲染和对邻人问答

8、中,把这位“归来每日斜”的隐士风貌,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追问:⑵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4生发言,6分钟预设:板书写了什么形象——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