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

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

ID:6733314

大小:2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3

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_第1页
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_第2页
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阶段学习特点及方法初一年级,刚刚经历过“小升初”转折,小升初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转折,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的转折。从小学到初中,无论从身体、心理、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对学生来说,这些变化是感性的,是需要家长帮助和引导的。据统计,从小学升到初一,约有30%的学生成绩会下降、不同程度上出现厌学情绪;约有52%的学生反映不会学习,到初二“爬坡”时出现困难;只有18%左右的学生可以顺利地适应中学的学习。那么,在知识内容、学习方法方面,会有哪些具体的变化呢?关键词:不同阶段、不同方法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上的变化小学阶段初中阶段1以语文、数学为主,知

2、识侧重于记忆,在学习方法上,只要听讲就可以。科目增多,以理解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在学习方法上除了要求听懂外,强调总结,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2小学要求会答问题即可初中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3小学知识量小、集中,知识难度跨越度小初中知识内容增多,阅读信息量大,难度剧增,梯级式的知识跨越4小学老师主要教学生直观的认识,侧重于形象思维。初中老师侧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学生思维方法、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5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初中则注重学生自觉主动学习6小学科目少,学习轻松,考前复习不是被所有人重视;初中科目多,系统性强,授课

3、进度相对比较快,要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考前不复习就会出现问题。7小学考试时,试卷基础题、中度题和难题的比例是:8:1:1(低年级为9:1)初中考试试卷基础题、中度题和难题的比例一般为:7:2:1或6:2:2。8小学知识侧重于基础。在思维方面注重单向思维、线性思维。初中时,抽象思维比重加强,侧重于思维的应用,思维与基础并重以小学、中学的作文为例来看:中学阶段思维特点(多元、发散)小学阶段思维特点(单向、线性)一、中小学思维的特点小学的思维是线性思维、单向思维,到了中学,更强调思维的多元性、发散性,这一点表现在作文上比较突出,例如针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妈妈》,中小学不同思维在

4、审题构思的角度上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来:小学阶段,如果我们问学生这个作文题怎么写时,学生普遍的回答是:“我先写写妈妈的外貌、再写一件事儿,然后……”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思维就像是糖葫芦一样是单向的、线性的。中学阶段,同样是《妈妈》这个作文题,在写作时,妈妈则可以不仅仅局限在写人了,而是需要在立意上更新颖的东西,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思维的拓展了,运用多元思维、发散思维来思考了。比如妈妈,不仅是指我的妈妈,别人的妈妈也可以啊,妈妈的妈妈也可以啊,妈妈,成为一种身份;除了人之外,动物何尝不可?除了人与动物外,一切比喻性的、象征性的“妈妈”都是可以写的,如地球、祖国、长江、黄河……都是可

5、以比作妈妈。这种思维,就像是一个太阳,由一个光源,发散出无数条的线。二、中小学不同的侧重小学阶段在作文训练中,更多强调的是基础,而到了中学阶段,则开始更多地强调思维了。从整个学习的过程来看,小学是基础的训练、初中是基础与思维并重,到了高中,则更强调于思维。仍以作文题《妈妈》为例,小学阶段大家同写这个作文题,如果一个班有30名学生,其内容大同小异,乃至于关于外貌的描写都雷同,属于很“模式化”的一种情况,这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正常的,小学语文老师也是允许的——因为那个阶段重点在强调基础,侧重点在词句的运用、修辞的运用、结构的了解等;但是到了中学,尤其是在中、高考中,这种“模式化”的

6、作文肯定是不可以的,很难得到高分评价,原因在哪儿呢?因为到了中学,其知识的重点已不仅仅是基础,还着重表现在思维上,同样是作文题《妈妈》,已不仅仅是局限在我的妈妈如何爱我,而是需要在立意上更新颖的东西,那怎么办呢?这就是强调于思维的拓展了。学习方法需重点强调的:1、培养预习习惯预习是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时很多学生不重视预习,这是由小学知识结构决定的。小学知识以直观化认识的知识为主,其实是用不着预习的;但初中,学生一定要注意要学会“预习”,因为知识的系统性更强了。并且要完全理解预习的作用,所以在方法上要有所体现。预习不仅仅是要看看老师“将要讲的课”,而是要找出问题来,以便

7、上课时能带着问题去听课。2、重视“提问”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想要得到“学问”,就要学会“问”,如果只会回答,就得不到真正的“学问”!提问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到了中学,这一点就表现得更突出。由于小学知识以直观化知识、基础化知识为主,所以很多疑问在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但是到了中学,中学知识更系统化,前后的联系相对更紧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做到及时提问,否则,就会出现大的问题。例如,第一天如果有了问题,也许只是一块“绊脚石”,但如果当天的问题不能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