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

ID:6802685

大小:1.22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1-26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考试复习教学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必修三期末复习学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知识读忆】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变化)①政治方面,分封制逐渐瓦解,郡县制逐渐确立②经济方面,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制度逐渐确立③教育学术领域,私学兴起,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2、,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④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2.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法家:商鞅、韩非子;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平民的愿望。3.影响(意义):A.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B.“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①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人称“至圣”,思想核心是“仁”②孔子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教局面③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④孔子

3、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没有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⑥《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它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2、孟子和荀子孟子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②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③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④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荀子A.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C.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D.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是不能改变的△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有民本思想,下列不属于他们的民本思想的是: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人之

4、性恶”。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老子的表述: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这符合唯心主义观点;B.老子强调顺其自然,主张无为而治;C.老子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D.老子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这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的表述:A.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B.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C.庄子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法家的表述:A.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B.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5、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c.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①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③思想来源:道家的“无为而治”④政策措施:与民休息,减轻田租、大量复员士兵等⑤结果: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2.变“无为”为“有为”汉朝后来变“无为”为“有为”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②土地兼并剧烈必要性④经济发展,国力日盛——可能性③匈奴为患二、过程:25高二必修三期末复习学案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①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代新儒学中糅

6、进了其它学派的思想A.道家思想B.法家思想C.阴阳五行家思想②汉代新儒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和作用主要内容目的和作用“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和抑制暴政“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阅读“学思之窗”的材料,回答思考题:①汉武帝即位后,迫切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凡符合其需要的思想,他都会采纳。②董仲舒糅合阴阳家的思想,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观点,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③法家主张重农抑商、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这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2.儒

7、学成为正统下列关于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的表述,A.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儒学成为正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是儒学成为正统的关键C.儒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正统,其根本原因是它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意愿。下列汉武帝使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的是A.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并接受其建议B.政治上,起用很多儒学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