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

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

ID:6823213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7

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1页
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2页
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3页
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LF精炼低硅控铝钢增硅原因分析及对策Cause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forIncreasingSiliconofLowSiliconAccusedofAluminumSteelinLFRefiningAbstract:ByanalysistheincreasingsiliconproblemoflowsiliconaccusedofaluminumsteelinLFrefiningprocess.It’sclear-cutthatdesulfurizationtask,largequantityofconverterrough

2、ingslagandlongrefiningtimearethemainreasonsofincreasingsiliconprobleminthecurrentprocessconditions.Thispaperputforwardsomemeasuresthatimprovingthehotmetaldesulfurizationefficiency,enhancingtheeffectofslag-blocked,optimizingthemodelofaccusedofaluminumandcontrollingtheproductioncyc

3、le.AsaresultthattheadjudgedproportionofDC01steeldeclinefrom2.46%to0.81%andtheeffectisobvious. Keywords:Lowsiliconaccusedofaluminumsteel;Increasingsilicon;Desulfurization;Refiningtime摘要:通过对低硅控铝钢在LF精炼过程中增硅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在当前工艺条件下精炼脱S任务重、转炉下渣量大、精炼时间偏长是增硅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铁水脱硫效率、提高挡渣效果、优化控铝模式、控

4、制生产周期等措施,DC01钢种因Si高改钢种的比例由2.46%降到0.81%,效果十分明显。关键词:低硅控铝钢;增硅;脱硫;精炼时间1前言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50t转炉技改工程自2007年5月18日150吨1号转炉及连铸工程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到2009年4月30日RH真空精炼炉竣工投产,并于同年8月份开始低硅控铝钢的研发工作,先后开发了SPHC、DC01、HP295、380CL、SAPH370、SAPH440、LG370C、ML08Al等钢种。该类钢的成功开发,拓宽了柳钢品种范围,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5、为硅含量超标。本文对增硅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2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控硅难度相对较大的DC01为例,对增硅问题进行分析,该钢种化学成分要求如表1。表1DC01化学成分,%-4-CSiMnPSAl内控≤0.03≤0.030.10~0.25≤0.020≤0.015≥0.020目标≤0.03≤0.030.15~0.25≤0.017≤0.0150.025~0.045受废钢等原材料的限制,目前转炉厂生产DC01仍主要采用RH-LF路线。基本工艺流程如下:铁水预脱硫+废钢→转炉吹炼→未脱氧出钢→真空(吹氧)脱碳、控铝→LF造白渣,

6、脱硫、控铝,钙处理→连铸。该路线存在冶金周期长、LF进站温度低,通电时间长、脱硫压力大、硅难控等问题。对2010年1~12月累计生产DC01共33.9万t的成分进行统计,Si含量大于0.03%炉次占总炉次2.46%。按公司规定,Si含量超标炉次改判为SPHC或Q195系列,不但影响到生产的顺行,增加了转炉厂炼钢成本,降低了公司的经济效益。3增硅的理论分析一般情况下精炼过程温度处在1580~1600℃。文献[1]通过计算Al还原SiO2时的吉布斯自由能得出:在此温度区间,反应向生成硅的方向进行。LF精炼炉具有脱氧脱硫、调节成分温度、去除夹杂物等冶金功能,其

7、中脱硫反应前提是脱氧充分,而在脱氧充分的情况下也具备了增硅反应的热力学条件。LF精炼脱硫反应时在底吹氩强烈搅拌作用下,除了完成脱硫任务外,也为增硅反应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学条件,加快了(SiO2)与[Al]的反应速率,促进了增硅。4生产中各影响因素分析4.1转炉终点控制优化前转炉终点控制情况如表2。表2优化前转炉终点控制情况成分/%终点温度/℃终点[O]/10-6CSiMnPS0.02~0.080~0.020.03~0.220.008~0.0220.004~0.0621615~1700300~900由表2可知,优化前转炉终点控制存在问题有:1)出钢C-O-T

8、不够协调,如[C]低[O]高、[C]高[O]低现象比较突出,增加了后道工序的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