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

ID:6946698

大小:33.4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31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_第1页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_第2页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_第3页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_第4页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探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公路养护管理站,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摘要:结合公路养护的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危害及裂缝的种类、产生原因,提出了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公路工程   中图分类号:U416.217.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13—0125—01   “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实施西部刁开发的历史决策的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的公路交通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到XX年底,全区公路总里

2、程达到13万km,其中的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3.5万km,农村牧区公路的现状也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呼伦贝尔市地处低温高寒地带,有常年冻土及季节性冻土地带,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修建,半刚性类材料以其优良的工程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然而,半刚性材料的缺点在于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湿度变化时易产生裂缝,当沥青面层较薄时易形成反射裂缝,沥青路面本身也易产生低温裂缝,沥青路面一旦出现裂缝,有可能导致路面结构性破坏,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 1沥青路面裂缝形成

3、   沥青路面开裂是世界各国沥青路面使用中均会遇到的主要病害之一,无论是冰冻地区,还是非冰冻地区,只是各自的裂缝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沥青路面开裂的原因和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就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而论,裂缝可分为两大类,即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疲劳裂缝。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合理、施工质量良好的条件下,单纯由荷载作用引起面层开裂的可能性不大。非荷载型裂缝,主要为温度型裂缝。沥青路面温缩型开裂包括低温收缩开裂与温度疲劳开裂,均体现为张开型开裂方式。对于沥青路面基层存在

4、裂缝情形,按沥青面层裂缝开裂部位,又可以分为反射裂缝与对应裂缝。   由于环境温度、交通荷载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常无明显影响,但由于半刚性基层自身干缩和温缩应变胀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半刚性基层自身的极限抗拉强度,使其从强度薄弱处产生断裂,随着路面使用时间的延长。已有的裂缝逐渐向上扩展到路表,横向裂缝不断增加。缝宽不断增大,横向裂缝再不断附生纵向裂缝,最终形成大小不等独立板块,在表面水的作用下,致使裂缝附近基层的含水量加大,甚至饱和。其结果是路面强度明显降低。在大量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

5、产生冲刷、唧浆和沉陷等现象。最终导致路面很快产生结构性破坏,使道路结构逐渐丧失承载能力。 2常用的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延缓和减轻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可采用两大类方法:一是在施工期间就采用相应的预防裂缝或处理措施;二是在维修养护时选用合适的加铺层体系。通常。在有条件时,为获得最佳效果,可综合运用这两类方法。 2.1提高路基工作区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工作区又是路基经受行车荷载影响较大的深度区域,该深度区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对保证路面结构

6、的强度和稳定性极为重要,否则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使路面发生开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影响路基工作区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小路基完工后沉降量。   2.1.1路基工作区的强度主要是在填筑过程中形成的。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填筑工艺,确保路基强度。填筑材料首选石、砾、砂类土,其次选用含砾、砂低液限粘土,再次选用低液限粘土。粉质土和有机土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公路交付使用后,当公路上车辆超载运行时,路基工作区的实际深度超出了预设深度,这样未经处理的超出部分的路基强度、稳定性、刚度明显不足,在实际使用中

7、,路基路面就会产生裂缝、沉陷、车辙、变形过大等病害。因此,面对当前公路超载现象十分普遍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在路基施工时对路基工作区的控制深度最好是大于路基工作区的设计深度,以防患于未然。   2.1.2压实度是反映路基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施工中必须严格检测控制。使其达到规定值。填土层的厚度对压实度有直接的影响,施工中要插杆挂线,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应大于30cm。检测压实度试坑要打到下一层顶面,凡是检测结果达不到规定值的要加压处理,或推除重填。   2.1.3降低地下水位是

8、提高路基强度的重要措施。路面底以下80cm路床是路基的关键部位,它直接承受和吸收路面的扩散应力,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开挖后发现底下渗水,不论流量大小都要处理。填方地段要采用较好的材料填筑,土质差的地段要进行换填处理,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2.2基层应有合理厚度   当基层厚度增加时,其承载能力也迅速增加,试验证明,半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