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ID:69656490

大小:61.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11-23

【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_第1页
【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_第2页
【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_第3页
【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_第4页
【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语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自主预习二、教学课题《沁园春雪》教学重点1.感受诗词的意境,理解诗人博大的情怀;2.理解诗人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一些动词的使用。教学难点作者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三、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四、教学方法1.通过对课文的

2、研读,理解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一些动词的使用;2.通过配音朗读和朗读练习,能够背诵并默写本词;3.通过小组讨论与探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

3、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5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二.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2.齐读一遍。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

4、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

5、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解题思路:“须”表

6、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5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4.逐层理解下阕: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

7、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③“俱往矣”包含着作

8、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