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

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

ID:7003593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1

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_第1页
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_第2页
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_第3页
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_第4页
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保密制度范文3篇一  一、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不在私人电话、通信中涉及机密;不得携带机密文件游览、参观、走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不得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二、凡有秘密内容的文电、草稿、资料、档案、表册、照片等在拟制、打印、复制、收发、传递、阅办、保管、清退、归档、移交和销毁等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保密文电管理工作的规定执行,不得私自复制抄录和保存秘密文件,机要文电必须存放在加锁的文件橱内。  三、对收文和发文,要严格按登记、传阅手续办理,并定期检查清理,发现短缺要及时

2、查找,如有丢失,要及时报上级备案。工作人员调动时,必须将个人所保存的机密文电、统计资料等进行认真清点、交接,不得带走。  四、加强印信管理中的保密工作。凡需加盖印章的,都要严格按印信管理规定办理。工作人员要妥善保管印章和各类介绍信函,不准携带公章外出,下班后必须将印章锁入保险柜内。  五、加强对现代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和计算机联网管理,严禁在非保密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涉及机、绝密事项。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时,不能在互联网网站上刊登国家秘密及内部办公信息;不能利用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传递国家秘密及内部办公信息;不能利用外网计算机处理、存储、传递国家秘密及内部办

3、公信息;处理、存储、传递国家秘密及内部办公信息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必须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领导干部、涉密人员不得使用手机谈论秘密事项;不得将手机带入谈论秘密事项的场所。  六、跟随领导出发的司机及有关人员,凡本人不应知道的机密文件、机密事项,要自觉做到不看、不听,已经知道的要做到不传。  七、对违反公司保密制度,造成失泄密事件的,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一定要做到这十六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保密制度范文篇二  第一条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发展和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第三条在对外交往和

4、合作中,须特别注意不泄漏公司秘密,更不准出卖公司的秘密。  第四条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发展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员工知悉的事项。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  1.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人事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3.专有生产技术及新生产技术;  4.招标项目的标底、合作条件、贸易条件;  5.重要的合同、客户和贸易渠道;  6.公司非向公众公开的财务、证券情况、银行帐户帐号;  7.其他董事会或总经理确定应当保守的公司秘密事项。  第五条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应标明“秘密”字样,由专人负责印制、收发、传递、保管。  第六条公司秘

5、密应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员工接触。  第七条非经批准,不准复印、摘抄秘密文件、资料。  第八条记载有公司秘密事项的工作笔记,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第九条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未经批准不准向他人泄露。非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不准打听、刺探公司秘密。  第十条对保守公司秘密或防止泄密有功的,予以表扬、奖励。  违反本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的,视情节及危害后果予以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直至予以除名。  第十一条信息室、档案室、计算机房等机要部门,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工作人员也不能随便带人进入。  保密制度范文篇三  

6、为加强保密管理工作,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保密守则  (一)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二)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三)不该的看机密,绝对不看。  (四)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  (五)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六)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七)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八)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九)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十)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二、工作人员保密规定  (一

7、)不得在非保密场所阅办、存放秘密文件、资料。  (二)不得擅自或者指使他人复制、摘抄、销毁、留存带有密级的文件、资料。确因工作需要复印的,复印件应按同等密级文件管理。  (三)不在非保密笔记本或未采取保密措施的电子信息设备中记录、传输和储存党和国家秘密事项。  (四)不得携带秘密文件、资料进入公共场所或进行社交。  (五)不准用无保密措施的通讯设施和普通邮政传递党和国家秘密。  (六)不得在私人通信及公开发表的文章、讲话中涉及党和国家秘密。  (七)不得在涉外活动或接受记者采访时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确因工作需要涉及或提供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事先报经有相应权限

8、的机关批准。  (八)不得在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中携带涉及党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