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

ID:73741721

大小: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2-25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_第1页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_第2页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_第3页
资源描述:

《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明朝“二张”对《史通》的校勘摘要:继陆深校勘《史通》后,张之象与张鼎思也分别依据它本相继对《史通》进行了进一步的校勘。张之象依据宋本,张鼎思依据家抄二三本,都对《史通》进行重新校勘,虽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总体上得到了学术界普遍的赞赏。在促进《史通》的进一步流传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张之象;张鼎思《史通》(一)张之象对《史通》的校勘张之象(1496-1577)字月鹿,又字玄超,别号碧山外史、王屋山人,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人。他由诸生入国学,嘉靖中任浙江按察司知事,后辞官回乡,潜心著述。晚居秀林山,罕入城市。家有“猗兰堂”和“

2、细林山馆”,是他刻书和藏书之地。张之象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诗集《张王屋集》、《太史史例》、《离骚绮语》、《楚范》、《唐诗类苑》、《唐雅》、《彤管新编》等。张之象对《史通》的校勘是在万历五年(1578)。其校勘《史通》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刘知几及其书《史通》的同情与赞赏。在同情刘知几“三为史官,颇不得志,愤懑悒”[3](p7)的同时又对其书《史通》大加赞赏,认为其是“备载史策之要,剖击惬当,证据详博”[3](p7)。可惜该书“历岁滋久,浸就散逸”[3](p7)未得到该有的重视。二是对陆深校勘版本的不满意。陆深据蜀本《史通》校勘该书,仍然有诸

3、多错误。张之象偶得《史通》宋刻本,认为大胜于蜀本,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校勘。此次校勘,张之象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与同郡人徐虞卿、冯美卿等,参考众本,丹铅点勘,以宋本为主要依据,其他义通者,仍两存之。二是“增七百三十余字,去六十余字,而《曲笔》、《因习》二篇,增补缺略,已成全书”[3](p7)。最终“反复折衷,(《史通》)始明润可读”[3](p7),张之象乃“倡义捐赀,镂板流布”[3](p7)。后人将其校勘的版本称之为“张本”、“象本”或“云间本”。对于张之象的此次校勘工作,得到了后来学者的肯定。王惟检认为张之象本“大善,有数处极快人心者”[4

4、](p248);黄叔琳认为张之象本“宋时旧本,比之他刻为长”[5](p435);卢文认为“何氏镗以朱氏影宋抄本校张之象本,知张本无大相乖舛者,在郭本之上”[6](p444);张振认为“象本是陆深以后第二个版本,初不为人重视,经何镗取与华亭朱氏影宋钞本互校,信其序言依据宋本校刻之言不虚,洵乃旧刻《史通》之善本”[7](p765)。当然也有不足,如“鲁鱼亥豕,尚有沿误,如误‘凡’为‘烦’,误‘茑’为‘燕’,误‘名’为‘君’,误‘愚’为‘偶’之类”[5](p435)。(二)张鼎思对《史通》的校勘张鼎思(1543-1603)字睿甫,号慎吾,长洲(今

5、属河南)人。万历五年考取进士,任吏科给事中,后历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江西按察使等职。主要论著有《琅邪曼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