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

ID:75604020

大小:826.29 KB

页数:68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1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2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3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4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5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6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7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8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9页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以武宣县几所中学为个案TheInvestigationandStudyoftheGrammarMistakesPhenomenonintheMiddle-schoolStudent'sCompositioninZhuangEthnicLanguageAreaTakingSeveralMiddleSchoolsofWu-xuanCountyasExamples专业名称:学科教学作者姓名:罗日升指导老师:王德明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以武宣县几所中学为个案专业名称:学科教学·语文申请人:罗日升指导教师:王德明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以武宣县几所中学为个案研究生姓名:罗日升导师姓名:王德明学科专业:语文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年级:2005级内容提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它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为目标,以作文教学为中心。作文水平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因为它全面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和驾驭能力,因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衡量一个人作文水平高低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是看作文语言的使用是否文从字顺,是否有语病。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学生作文语病现状、病因分析和减少语病的措施所进行的研究还较少。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当前中学生作文语病现状、分析病因,并从理论上提出减少语病的办法。调查发现,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表现之一是作文中语病严重。学生作文语病主要表现在词法误用、句法错误、句式杂糅、修辞不当、套用方言、民族语言和口语化的语言,思想认识有误、复句不当、手段失误、逻辑不当、产生歧义、罗嗦累赘、滥造生词、句意不连贯、标点误用等方面。语病现象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师生对作文语病不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缺少语感;缺少积累,作文“伪圣化”;训练力度不够;思维混乱;缺少逻辑性;思想认识模糊;受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影响;受社会的影响;同时也与近几年来教学中对语法的谈化有关。中学生作文中出现语病是正常现象,这是学生自身思维向成熟发展、思想认识不断提升、语言表达日臻细密的一个必经阶段,但大量出现并且长期存在就不正常了。因此,怎样减少语病,尽量缩短其存在的过程,这就要求师生思想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即: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语言表达水平、重视语法教学、学生要阅读名著、培养语感、培养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增加作文的训练量、端正不良文风、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多主动向社会学习语言、大力推广普通话、提倡用普通话交流、以普通话作为我们作文思维的语言。最后,还要多学习相关的理论。本文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调查的对象是本县的高中生和有代表性的几所初中的部分学生的作文,然后对作文的语病进行分析。本文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对当前中学生作文语病现状作了调查并归类,分析了病因,提出了尝试性的解决办法,着重分析的是培养语感和讲授语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初中生、高中生作文语病的不同特点、对中学I 生由初中向高中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语病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对壮民族学校学生作文的语病特点作了分析和比较,这是本文的成果和创新之处。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自己从当前中学生作文水平下滑的现象中得到启发,试图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它的外因和内因,论述学生作文中语病的严重现状,为教师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提供借鉴,为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国内外目前对这一论题的研究还很少。还论述了研究方法和涉及到的语言学、思维学、逻辑学、语法学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调查发现的各种语病类型,主要从词法、句法、句式、手段、认识、逻辑、篇章方面来归纳,特别是对民族学校的学生的作文语病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由读音而造成书写的错误、类似于汉语的歧义、补语置于宾语后、用介宾短语作补语、用“多、过”表示比较、动词和量词不发达、根据壮音写汉字。第三部分析了造成语病的原因。认为造成语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认识不足和操作失误,具体来说认识不足主要有生理和思维尚未成熟、思维混乱、缺少逻辑性,思想认识模糊、缺少真情、语言贫乏;操作失误主要有缺少语感、缺少语法理论的规范、训练强度不够、受民族语、方言和社会的影响。第四部分提出解决措施。认为师生必须重视语病、重视语法教学、多积累,培养语感,用普通话思维、多学习相关理论、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向社会向群众学习语言、端正不良文风,才能最终解决语病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作文中严重的语病现象,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减少作文的语病,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驾驭祖国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是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需要,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关键词:调查语病病因措施II Theinvestigationandstudyofthegrammarmistakesphenomenoninthemiddle-schoolstudent’scompositioninZhuangethniclanguageArea——takingseveralMiddleSchoolsofWu-xuanCountyasexamplesPostgraduade:LuoRiShengSupervisor:WangDeMingSubject:SubjectTeachingMajor:ChineseTeachingGrade:2005AbstractThepurposeoflanguageteachingistodevelopthestuduents’abilitiestoread,listen,andwrite.Itaimsatdevelopingthestudents’abilitiestomasterthelanguageoftheirmotherland,andmakethewritingskillstrainingasthecentreoftheteachingobjectives.Writingcanmostreflectthelevelofaperson'squalityofthelanguage,becauseitisareflectionofaperson’sabilitiestouseandmasterlanguage.Thewritingabilityofthestudentisbasicallymeasuredinwhetherhecanusehiswordscorrectly.Soweviewthewritingskillstrainingas"halfofthecountry”inthenativelanguageteaching.Atpresent,thestudyandanalysisonthegrammarmistakesandthestrategiestosolvetheproblemarerelativelylessinandoutofourcountry.Itrytofindoutthecurrentsituationofthegrammarmistakesinthemiddleschoolstudent’scompositionbyinvestigating,analysisthecauseofthephenomenon,andcomeupwithagoodideatosolvetheproblemaccordingtosometheories.Thecurrentwritingabilityofthemiddleschoolstudentsisseriouslyweakened.Oneofthemostseriousproblemsistheincensementinthegrammarmistakesintheircomposition.Theremanyproblemsexistintheircomposition.Surveyshowsthatthemainerrorsinstudents’compositionaremainlythemisuseofsentences,syntaxerrors,andlogicalerrors,ambiguity,improperuseoftheassociativewords,creatingnewwordsinanimproperway,miscellaneousCombinationofthesentences,themisuseofpunctuation,ideologicallymisunderstanding,andsoon.Thegrammarmistakesareincreasingseriouslyforseveralreasons.Thefirstreasonisthestudentsandteachersarestillunawareoftheseriousnessoftheproblem.Whatismore,thestudentsarenotmatureenoughideologically.Third,thestudentsarestilllackofanecessarysenseandaccumulationoflanguage.Andthe"pseudo-sanctify"culturealsoexistedintheircompositions.Alackoftraininginwritingabilityisalsoamainreason.Becauseofthat,theircompositionisconfusing,lackoflogicandidea.Besides,theirnativetoughalsobadlyaffecttheirexpressions.Still,socialculturecanhaveeffectonthestudents’ideology.Atthesametime,intherecentyears,theignoranceofgrammarinChineseteachingalsocancauseseriousproblemsinwriting.Thegrammarmistakeisanormalphenomenon,becausethisisthenecessarystagethemiddleschoolstudenthastogothrough,inwhichtheywoulddeveloptheirideasandexpressions,andmaketheirownlanguagemoreandmoresophisticated.Butitisunmoraliftheseillexpressionsappearinalargenumbersandexistforalongtimeinthecomposition.Therefore,reducingthegrammarmistakesandshorteningthetimetoimproveitneedourawareness.Theteachersshouldimprovetheirexpressionlevelandpaymuchattentiontotheteachingskills,andtakesomemethodstosolvetheproblem.StudentsshouldreadmoremasterpiecestodevelopthesenseoflanguageandtheabilitytothinkinPutonghuaandimprovetheircognitiontowardslife.Thewritingtrainingshouldbeincreasedandtheunhealthystyleofwritingshouldbecorrected.StudentsshouldraisetheirinterestinChineselearningandlearnitfromsocietyactively.Moresociallanguageisrequiredtolearn.PutonghashouldbewidelyuseinmiddleschoolsandstudentsaresuggestedtousePutonghuatocommunicateandorganizetheirlanguageinthecomposition.Besides,bothteachersandstudentsshouldlearnmorerelevanttheories.Thepaperadoptsthesamplingmethodandcontentanalysismethod.Theobjectivesofmysurveyarethesomemiddleschoolstudentsinourcounty.Andthen,Iwillanalysisit.ThevalueofthispaperliesintheinvestigationintothegrammarmistakesinthehighschoolIII students’compositionandanalysesandtheanalysesonit.ThestrategiestoIputforwardtosolvetheproblemaremostmeaningful.Thepaper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developingthesenseoflanguageandgrammarteaching.Andaccordingtothedifferencesbetweenthegrammarmistakesincompositionsofthe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andseniormiddleschoolstudents’,thepaperanalysisthedevelopmentofthegrammarmistakesintheprocessfroma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toaseniormiddleschoolstudent.Moreover,thepaperanalysesthefeaturesofthegrammarmistakesinthecompositionsoftheZhuangethniclanguageschoolstudents.Thisisthespecialistandinnovationinthispaper.Thispaperisdividedintofourparts.ThefirstpartbrieflydiscussedtheinspirationIgetfromthephenomenonthatthecurrentmiddleschoolstudents’writingabilitiesareweakened,andtriedtofineouttheitsinternalandexternalfactors.Thepaperprovidesteacherssuggestionstoimprovetheirteachingskills,andprovidestudentswaysandtheoreticalbasistoimprovetheirwrithingabilities.Thestudyonthissubjectisrarearoundallovertheworld.Thepaperalsodiscussestheresearchmethodsandsomerelevanttheories,suchaslinguistic,ideologies,logic,andsyntax.Thesecondpartintroducesallkindsofgrammarmistakesdiscoveredinthesurvey.Itismainlysummarizedfromtheaspectsofthemorphology,syntax,sentence,means,understanding,logic,andchapter.Italsoespeciallyanalysesitfromthegrammarmistakesintheethnicmiddleschoolstudents’compositions.Thesegrammarmistakesaremainlyaboutthefollowingitems:thewritingmistakescausedbypronunciation,mistakescausedbyinterpretationsinChinese,complementpostposedtotheobject,prepositionalphraseusedascomplement,usingtheword“more,over”ascomparativesign,limitedvocabularyofverbandquantifier,misuseofopen-classwords,misuseoftheChinesecharactersaccordingtothepronunciationofZhuangdialect.Partthreeofthepaperanalysesthetworeasonsforthisproblem:lackofawarenessandoperationalmistakes.Lackingofawarenessmeansthatthestudentsarestillnotmatureenoughphysicallyandideologically.Theircompositionsarealwaysconfusingandillogical.Andthelackofsenseoflanguage,expressions,andtruefeelingsalsomakestheircompositionsdullandfullofgrammarmistakes.Andtheimpactofdialectsandsociallanguagearemostimportant.Theoperationalmistakemainlyincludesalackofsenseoflanguageandacertainunderstandingofsomegrammartheories,insufficienttrainingintensity,theimpactofnationallanguage,dialectsandsociallanguageandsoon.Partfourismainlyaboutthemeasurestosolvetheproblem.Wemustbeawareofthisphenomenonandpaymoreattentiontogrammarteaching.Studentsarealsorequiredtocalculatemoreknowledgeaboutlanguageanddevelopthetruefeelingsincomposition,thinkinPutonghua.Bothteachersandstudentsshouldlearnmorelanguagetheories,improvetheirunderstandingoflife,learnfromthepublicandcorrectthewritingstyle.Onlybydoingthat,canwesolvetheproblem.Weshouldattachgreatimportancetothegrammarmistakesinstudents'writing,andhelpthemreducethesemistakestobettermanagetheirmotherlanguage.Andalso,wehavetomakesurethattheyhavegoodthinkinghabitstoimprovetheabilityofunderstandingtheobjectiveworld.Asaneducator,helpingstudentsgrowupinahealthyenvironmentandpurifyingourmotherlanguageisourobligatoryresponsibility.Keywords:investigationgrammarmistakecausestrategyIV 目录绪论………………………………………………………………………………1一、与论题相关的阐述………………………………………………………………21、论题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22、国内外前沿研究………………………………………………………………33、研究方法………………………………………………………………………44、理论阐述………………………………………………………………………4二、语病现象的调查和语病类型……………………………………………………61.调查的过程…………………………………………………………………62.学生作文语病类型分析……………………………………………………72.1别字语病……………………………………………………………………83.词法错误……………………………………………………………………84.句法错误……………………………………………………………………145.句式错误……………………………………………………………………226.修辞手法不当…………………………………………………………………237.套用方言、民族语言和口语化的语言………………………………………268.认识有误………………………………………………………………………279.复句……………………………………………………………………………2910.手段失误……………………………………………………………………3011.逻辑错误………………………………………………………………………3112.歧义现象………………………………………………………………………3313.罗嗦累赘………………………………………………………………………3514.其他……………………………………………………………………………3515.篇章语病分析…………………………………………………………………3616.初中、高中生作文语病特点:从杂糅向单一化发展………………………4117.壮民族学校学生作文语病特点………………………………………………41三、病因分析…………………………………………………………………………431.生理和思维尚未发展成熟……………………………………………………432.缺少语感………………………………………………………………………443.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词语贫乏………………………………………………444.缺少积累,缺真情、作文“伪圣化”……………………………………445.训练力度不够…………………………………………………………………446.思维混乱、缺少逻辑性,思想认识模糊……………………………………457、受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影响………………………………………………45V 8、社会的影响……………………………………………………………………46四、减少语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对策…………………………………………461.师生思想上引起重视,提高教师自身语言表达水平………………………462.重视语法教学…………………………………………………………………473.阅读名著,培养语感,培养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494.理论学习………………………………………………………………………525.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527.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向社会学习语言…………………………526.加大训练的量,端正不良文风………………………………………………53结语……………………………………………………………………………………54注释……………………………………………………………………………………55参考文献………………………………………………………………………………56发表论文目录后记声明VI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以武宣县几所中学为个案绪论教育阵地自古非议重重,内因和外因促使教育不断改革而向前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自然科学教育受科学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偏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消解了科学教育的人文内涵,科学知识变成了教条,阻碍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于是,教育上以实用主义为主的杜威时代到来了。杜威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口号,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教育思想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教育。教育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依附于政治和经济的产物,教育又反过来推动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末,世界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于是各国在教育领域里纷纷进行课程改革。在国际大背景下的中国课程改革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语文科,这个人人都可以指划脚的科目,首当其冲地被推上了“审判台”。《中国青年》报首先发表了《误尽苍生是语文》一文。接着,《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忧思录》一书的出版掀起了一九九七年的语文大批判。于是,语文科成了众矢之的。一时间千夫所指,言语激烈无比:语文是剿灭学生创造性的元凶,语文科祸国殃民。于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争再起波澜,有了推出2000年新课标不到一年又推出了2001年新课标急速更新的怪象。然而,新课标推行几年来,语文科长期以来的“少、慢、费、差”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变,语文科“异化”、“泛化”的复杂使命还依然存在,语文还是个特性不明确的“大杂烩”——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引进课堂。深入探讨语文教育改革疲软无力的内因与外因,探索出一条高效的语文教育改革之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语文科的教学改革中,作文教学改革尤其是一项耗时、费劲又不易见成效的工程。作文能力是最能反映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因此,可以这么说,作文教学改革的成败决定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成败。要改革作文教学现状就得了解当前学生作文水平的现状。评价作文水平高低最直观的一个指标就是看句子是否有语病。我试图通过对学生作文语病的研究,找出当前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根源,找出阻碍作文教学改革的症结,以引起广大教师对作文语病的重视。然而,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找不到革新的路子,只有经过实地调研才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出路。于是,我开始了不算艰辛但却十分繁琐的调研工作。1 一、论题相关的阐述1、论题来源、目的、意义“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特烦”学生在诉苦;“作文累,作文累,改起作文真受罪”老师如是说。的确,作文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师生的一块心病,作文的高耗低效是影响语文科教学“少、慢、费、差”的根本原因之一。笔者发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下滑。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言,国内学生汉语水平下降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2006年广东高考在60分的作文中能拿到50分的学生不到7﹪,而在一道用比喻仿写的试题中,有25﹪,也就是10万多的考生得零分。2005年六月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支留学生队,包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的学生,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让国内许多有识之士大为汗颜。据韩国《中央日报》刊载《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一文写到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承认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实很好,但是在汉译英的题目中竟将“富贵不能淫”译成了“富贵但不性感”的笑话。许多大学教授感叹现在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写起作文来也还是错漏百出,语病连篇,文理不通。无怪乎有人戏称:作家不是中文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作文水平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其实,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一个标准,而语言的运用恰当与否又是衡量一篇作文质量好坏的标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对语言运用不当是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语文学习》杂志展开语法讨论而得出谈语法的结论,以及近几年新课程标准谈化对语法的要求以来,学生作文的语病尤为严重,更有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更为可怕的是,由于谈化语法,老师不再讲语法,学生不懂语法,老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病听之任之。老师如果想帮学生找出语病并分析病因,那就得花大力气来讲授语法知识。根据以往经验,这是老师感到很不好教、学生感到最难学的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卖力不讨好的活,师生都感到很头痛。因此,想在有限的作文课时间里既找语病又讲语法谈何容易。但是若不讲语法,学生对造成语病的病因就不理解,老师不仅白费口舌,还把学生弄得昏头转向。所以,目前中学生的作文语病教学状况不容乐观。面对学生作文的语病连篇,教师们是束手无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学生对此也是一筹莫展,正如天狗吃月亮——不知如何下手。就这样,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糟糕。更可怕的是,过去那些中学阶段不学语法的学生,现在大学毕业了,有一部分走进教师队伍,走上了讲台。试想当初不学语法的学生,现在又将如何去指出他们学生的语病,又将如何帮助学生修改?这是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对学生作文中的语病教学,今后将何去何从,如何走出目前作文语病教学的困境?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科研课题,值得去作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就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我选择了这个课题,我试图通过自己的调查来发现民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状况,找出病因,寻求对策,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贡献出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本论文观点若能对一线的中学语文老师指导学生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我就感到欣慰了。2 2、国内外前沿研究目前,国外也很重视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如美国的“段落教学”法:文体上偏重实用文体的训练,教学方法上选择了实用的段落教学法。威尔特·利维的《写作系统训练》是美国较权威的教学参考用书。它的教学指导程序是这样的:试写3个句子的段落→试写4—10个句子的段落→学习扩展围绕主句扩展成段→扩展成段的方法→句与句之间的贯通→选用适当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式的选用与变化→综合完整的短文。韦斯特的《提高写作技能》对美国作文教学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它的“训练中心句并发展它”的步骤是这样的:准备十个能够用作记叙中心段落的句子→课堂上限时把中心句扩展成叙述性段落→讨论:是否围绕中心展开,是否写得具体是否衔接得紧密。在日本,提倡的是“生活教育”作文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它的作文形式有:学生自由诗歌创作、生活调查作文(包括自然和社会的观察、调查作文)、班级集体作文、生活纪录和自我成长史。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场合恰当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同时培养使表达能力有益于生活的态度。国内的作文教学研究也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特级教师刘腓腓和北师大的高原教授提出了“作文三级训练法”,即“观察→分析→表达”三步。以下还分六段四十四步。它的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对学生作文的全程训练;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作文教学的综合性和素质化,还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杨初春的快速作文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其基本步骤和方法可以概括为“五步四法两课型”,即五个训练步骤,四种教学方法,两种基本课型。五步是指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四法是指写作周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浏览自改法、训练分步达标法;两种课型是指写作实践课和理论指导课。它的特点是命题作文,给学生提供常见的作文模式,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以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上海的钱梦龙老师提出从模仿到创作的“读写结合训练法”。它的程式是按照模仿→改写→借鉴→博采→评析的步骤展开的,是一条读写结合的链条。它以读促写,通过消化吸收范文的养料达到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来写自己的思想的目的。还有“分项作文训练法”,主要有常青教授的“写作基本功分格教学法”、邓日的“中学生自能作文分项训练法”、陆继椿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法”。近年来更有影响力的还有新概念作文研究。它着眼于人的发展,注重培养人的综合能力,以新视角快写生活,以新方法快抒真情体会,以新思维促进快发展。它融人的精神熏陶、思维培育和技能培养为一体,创设一系列情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它和新课程标准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致的。韩寒就是从新概念作文里成长起来的。尽管国内作文教学研究呈现出的是令人可喜的一面,然而,作文教学还是问题重重,效果不明显更不理想。于是,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语会”)组织国内外著名语文专家对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作文教学子课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于是出版了阶段性3 成果—《2004年学校还缺什么·作文需要大革命》一书。这是由谢冕、曹文轩、张晓风等海峡两岸九位当代著名作家和教育部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巢宗祺教授组成的强大阵容,采用面对面电视现场授课的形式,首创权威专家、作家教作文的崭新教学模式。它的旨意在于开启学生写作心智、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它重视培养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等基本的写作能力,对中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也有巨大的作用,并严格依据现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最佳范本之一。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对作文的研究一直以来不曾中断,也提出了不少的理论主张,对提高作文教学也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都是从总体上对作文进行的研究,都是停留在对作文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上的研究,而没有把作文细化为更小的项目进行研究(如,作文语言),更没有对学生作文的语病进过专项的研究。对语病的研究的著作仅有很少的一些,对于把作文和语病结合起来研究的目前只有刘淑芳编著的《作文病例举隅》。对语病归类分析的著作相对多一些,较重要的有金锡谟编著的《病句分析》和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主编的《病句评改》。因此,目前国内外对学生作文语病的研究还是很少。对学生作文语病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揭示学生作文语言运用的现状,能更进一步地去揭开学生害怕作文和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上来的内在原因,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具有理论意义和指导实践的价值。3、研究方法调查法。调查的范围框定为我县在读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选取有代表性的几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作文。这是在被调查的师生事前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内容分析法。这是以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系统而客观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本文分析的文献内容是从收集来的学生作文中的病句,参考相关书目给病句分类,分析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找现病因,指出解决办法。4、理论阐述语病的产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运用的问题,它涉及到语言学、思维学、逻辑学和语法修辞学等许多个领域的知识。4.1、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发展促使语言的产生,又推动着语言向前发展。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它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的交际性。恩格斯说,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于是语言就产生了。人们用语言来交际的过程是这样的:说话者通过语言发送信息,听者通过语言接受信息,从而最终实现思想的交流。这一过程可以简括为信息的编码→发出→传递→接受→译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若说话者的编码、发出环节不当及听话者的译码有误,就有可能造成思想交流的失败。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文字表现语言。书面文字要实现交际功能必须遵循一定的共同规则——语法规则,4 违背这一规则的语句即为病句,就无法实现交流的功能。4.2、语言和思维思维的一般特征是概括性和社会性。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有在词语中才能够固定下来,形成确定的概念,也只有在句子中才能完成一个思维过程,才能形成判断、推理,进而发展成思想。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都必需要用到人类积累的知识和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来和社会成员进行沟通。只有用语言才能将个体的思维变为集体的、社会意识的形式。因此,思维必需借助语言才能更好地展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思维是内容,语言是形式。语言和思维各有自己的形式和内容: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内容是语义;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内容即是思想。现代语言学和逻辑学的研究表明,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概念是同词、词组对应的;判断是同句子对应的;推理是同复句、句群对应的。思维是具有层次性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当学生思维混乱时就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表达正确的思想,写出的语句就成了病句。4.3、语言和逻辑的关系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并且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在实际思维中,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在思维和语言这同一活动过程中,语言表现为语词指号,思想则是语词的意义。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初级阶段,即普通逻辑思维阶段;另一个是高①级阶段,即辩证逻辑思维阶段。说话和写文章都要求思维具有确定性,因为明确的表达依赖于确定的思维。为了使思维具有确定性,思维者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形式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在运用概念、作出命题(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和共同规则。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要求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思维形式的同一性、无矛盾性和明确性。这些规律对思维活动具有强制性。正确的思维活动决不能违反它,要是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表达出来的语言就出现语病。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每个概念和判断必须具有确定的同一内容。遵循同一律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同一律的内容可用公式表示为“A是A”,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A.”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矛盾判断不同时都真,这样可以使思维不致于陷入矛盾之中,又称为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A)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假,要求在两个矛盾判断中5 必需二者择一,这样可以使思想消除不确定性。“排中”一词就是排除“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中间情况,必须在“是”与“不是”之间加以选择。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A”。辩证逻辑思维,即高级思维的规律,是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是量变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思维规律,它们表现于思维形式和思维过程之中。学生作文在运用概念进行推理时一旦违反了逻辑规律也就出现了语病。4.4、语法语法研究的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这些规则不是语言学家主观规定的,而是从具体语言中归纳出来的。归纳出来以后就成为大伙儿说话的“共同纲领”,谁都不能违背。这共同的规则保证了我们语言可以实现交流的目的。有了语法,我们可以从理性上认识语言的结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调整我们的语言实践。汉语语法有五级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每一级都有可能在作文的语言中因运用不当而造成语病。二、语病现象的调查1、调查的过程1.1取样我县现有初中19所,高中2所。我选取了5所初中(武宣镇中、三里中学、桐岭中学、新龙民族中学、通挽中学)和2所高中(武宣县中、武宣县二中)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容量为7,占容量的41.17﹪,每个年级基本上随意抽取20篇作文(有一个学校的初三学生因离校无法收齐20本,只收到10份)作为样本。收到的文章体裁多为记叙文和议论文,其它的文体篇目的数量稍少。形式上有平时作文和考试作文,有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还有自由作文。其中,五所初中2006年中考语文科成绩在全县19所初中的排名统计如下表:平均全县排名及格率全县排名优秀率全县排名分武宣镇中831378﹪171.612三里中学851281﹪142.77桐岭中学90592﹪53.46新龙民族中学861086﹪112.49通挽中学87787﹪102.010全县平均8685﹪2.5从表中我们看出,这些抽样的学校的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样本是可以代表全县初中学生现在的作文水平。6 1.2整理分析收到样本后,按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进行归类整理。如果作文本有多篇作文的,任意选取一篇作样本;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样本尽量选取同一次作文。工作的展开程序是:首先是阅读作文样本,找出病句,接下来的工作是把样本的每一个病句摘抄下来。这是一个艰辛的整理过程。最后是对病句进行归纳整理、分类。然后从理论上对语病进行分析,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找出病句,提出克服语病的方法。1.3总体情况从7所学校收到的作文数量为290份,样本容量为290,其中高中有120份,初中有170份。发现的病句共有1922句,平均每篇作文有6.63句。其中高中生总病句量数是542句,平均每篇有4.52句;初中生病句总数为1380句,平均病句为8.12句。病句最多的高中生作文里,一篇有13句,只有一篇作文找不出一个语病。在初中生作文中最多语病的是有2篇作文没有一个句子是通顺的(当然不计入病句的总数内),最少语病的是有三篇作文找不到一个病句。初中民族学校(开设壮语课)语病总数350句;平均5.8句,最多的一篇有18句,最少的一篇没有一个语病。纯壮族的民族学校的学生汉语作文语病和民族杂居地的普通学校学生汉语作文病句的多少没有明显的差别(除了一所纯壮民族中学,其余的均是多民族混杂的学校)。这一结果显示,我县的中学生语病的平均数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数,因为根据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调查,每篇记叙文语病1.2句,议论文1.1句②。研究发现中学生作文语病有几个特点,表现为:一、语病产生的数量和写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达方式有关。当学生写记叙文时语病较少,写说明文时语病其次,在写议论文出现的语病较多;而学生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内容时,如写自己的家人、朋友、钓鱼、放牛、玩耍、游戏等语病较少,写自己不曾写过或是少写的题材时语病出现较多。另外,语病的多少还和作文题目的难易程度有关:难写的文章语病多,易写的文章语病少。二、学生语病还和学生写作的语句长短和所要反映的内容有关。语句较长时往往容易出现语病,语句较短时语病较少;表达的内容较复杂时语病较多,内容单一时语病较少。三、语病产生数量的多少和学生的高低年级(年龄)有关。低年级语病多,高年级语病少,但是差别并不明显。原因是随年级的升高学生不断接触新的文体,表达的内容也逐渐复杂化,表达方式也开始多样化。如果还是像按低年级同一水平那样来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学生作文的语病肯定会明显减少。但是,高年级学生的视野已更开阔,思想已更复杂,他们乐于用长句来表达更细密、更有哲理、更有逻辑性的思想,常常也会因此而产生语病。四、学生高低年级的作文语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语病往往是在一个句子里多种语病类型相互杂糅,高年级学生语病特点是在一个句子里语病逐渐向单一化发展。这也呈现出一种走势:语病似乎逐渐得到克服。7 2.学生作文语病类型分析语病是指语言的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或不合事理逻辑,或修辞不当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调查的几所学校的学生作文中语病主要有以下的类型。2.1别字语病句子中的错别字一般不会构成语病,但是如果写成别字而使别人造成了对句意的曲解,则为语病。如:a)我很贪心我以后会变成一个废人。.b)时间过得真怪,不一会儿便要放学了。.c)假如父母不爱你,这些事情他们为做吗?.d)从幼儿园开始妈妈就会我制定了学习目标。.显然,a)、b)两句是把“贪、怪”写成了“担、快”。后两句是因为读音相近,把“为”写成了“会”,又把“会”写成了“为”,学生对声母w、h的读音分不清而产生了误用,这在壮民族学生中较容易出现,因为壮语中没有送气的音节,使得很多学生对汉语中的送气和不送气音分不清。读音分不清就容易写错字,也和他们不懂字义有关。3.词法错误词是具有一定意义、一定语音形式、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既是语法单位,也是词汇单位。在词语的误用过程中既有语法方面的错误,也有词汇方面的错误。词类是对词的语法分类,也就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对词进行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十一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以及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每类都有其特点。多数词都属于固定的词类,但是有一部分词却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这就是词的兼类。一个词,除了具有所属词类的一般特点外,往往还有自己的特性。词的词类特点和独有的特性,直接影响着词和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影响到词在句中的作用。如果勿是兼类现象,不顾或者忽视了词的词类特点和自己的特性,将这类词用为那类词,使句子表义不明,或造成句子不通顺,就是词类误用的错误,运用在句子中就是语病。3.1词类误用3.11较常见的是名词误用为动词A、因这些词的某个字是动词而误用为动词a)这段时间天气挺好的,已经睛天几天了。..b)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收藏着我快乐的童年,烙印着我成长的足迹...c)原来上课回答问题都不敢的我,与他们共同欢笑在操场上。..这些加点的“晴、印、笑”词在单独运用时作动词,而一但组合成以上这些词后,已经是名词了。以上例子都误用作了动词。B、把近义的名词误用为近义的动词a)小时吃糖的时候,我可以对着妈妈赖皮。..8 b)在同学写作时,匆匆忙忙的没有经过任何思想,就盲目地下笔。..c)孩子们梦想着长大为国家多做贡献。..以上这些词分别是近义动词“耍赖、思考、渴望”的误用,因意思相近区分不出词义而造成的。C、名词前用副词强迫词性动作化而误用a)我才有所意识,原来这些人在恶作剧。...b)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亲情。..c)自己觉得自己的故事太过于平淡,没有什么精彩的东西可以言论。..在加点的这些名词前分别加上了副词“在、都、可以”,想迫使后面的词性改变。但这些词还是“死性不改”——依然是名词。3.12名词误为用为形容词a)人自身有着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就决定了人的不完美性。...b)现代的生活越来越物质了,固而越来越多的人把钱看得很重。..c)洪战辉经历了如此的波折,让他的生命更美丽更光彩。..以上加点的词都是名词,可以依次改为形容词“完美”、“富裕”、“精彩”。3.13动词误用为名词a)当看到妹妹的懂事时,他深受感动。..b)据报载,一个中年男人体内产生抗药。..c)这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一重阻碍,是民族发展充满让人心寒的一面。..例子a)可以去掉加点前的“的”,其余两个可以依次改为名词“抗药性、障碍”。3.14形容词误用为动词a)老师捉了我们,但并没有凶我们。.b)在这里更明显了亲情的可贵。..c)我对自己说要努力,要拼搏,要奋战一百天了,不能再松弛了。..以上加点的形容词可依次改为动词“批评、显示、放松”。3.15、名词、形容词混用a)如果彼此能够在没有制度的督促下更为博爱,难道社会上诚信危机还是一道难题..吗?b)在定的情况下,慢可比快的要好。.c)他凭自己的智慧和艰辛,写完了简史。..例子a)句“博爱”是名词,可改为形容词“宽容”,b)、c)句的形容词“慢、艰辛”可改为名词“慢的、勤奋”。3.16其它a)我生气在家里摔东西。..b)你也许会很快乐,再也不必为此而感到遗憾什么。..9 c)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只不过不让多余的欲望迷惑自己。你应该多唱唱啊!唱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哦!..d)唱歌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在心情不好时可良好地转移注意力。..例a)、b)句把不及物的动词带上了补语、宾语,分别应改为“气得”和去掉宾语“什么”。c)句误把不可数名词用为可数名词,“很”也不能修饰“享受”。应去掉前面的“多余的”。d)句误把名词用作副词,可改为“很好”。3.2代词的错误3.21缺少代词a)你要记住,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b)一只鸟在树上欢乐的歌唱,这时都有人用箭来射。这两句都应补上代词“它”,句子才通顺,表意才明确。3.22指代不明a)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中的种种都是相辅相成的。..b)我请教同学们该怎样打才好,但他们爱理不理的只说我们又不是高手,我们只知道..球来就瞄准打过去,哪像你眼力那么差。例子a句的“种种”不知指什么,b句的“我们”也不知道是指“同学”还是“自己”。3.23人、物代词不分a)不断忙碌的工作,不停的工作。而它的目的就一个,为了我,为了我的将来,它..不停的工作。b)然而为了他,我也不知与父母有过多少矛盾。.以上两例的“它、他”应改为“他、它”,前一个指人,后一个指物或事。3.24不定代词a)纵古观今,历史上有多少人他们也是贫穷的。..b)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可是接受的也许许多多。........例子中的这两个不定代词指代的是不确定的数量,用在句中意思不好理解。3.3量词不当3.31量词和中心词中间隔着一个词,使得量词被误用a)她的脸上还有几滴泪痕,一直盯着我的手。..b)突然有一天,一次偶然的事,让我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子a)量词“滴”和中心词“痕”之间有“泪”,使得误用了量词“滴”来修饰“泪”,应为“行”。同样,b)句的“次”可改为“件”。3.32数量词修饰抽象名词不当a)这其中包含了无数个寄托与希望。...b)在我们心里都有完美的一段定义,爱是炎炎夏日的一降清风。..以上例子中的“寄托与希望”和“定义”是不可数的,用数量词来修饰显然不行、“一10 降”就是乱造的量词了。3.33量词矛盾如“每当我回到家时,总看到父亲那张微笑的双脸”的“张”“双”来修饰“脸”是..矛盾的。可去掉“双”。3.4能愿动词漏用a)一个人默默走在人生的路上,没有朋友,除了那一份自以为()享受的寂寞之外。b)你怎么还学不()照顾好自己。这两个例子分别补上能愿动词“可以”“会”,才使句意的表达更准确。3.5介词的误用3.51介词短语不完整a)一个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生活在亲人们所给予的爱()。.b)江河还不是()一条条的小沟集成的小河。.上面的例子分别是“在……中、由……成”介词短语的漏用,应在括号内补上“在”和“由”。3.52介词内部不调a)在途中的路上,那江水是碧绿绿的,看起来厚而不腻。.b)在同学的问候与帮助下,我们不要忘记说声谢谢。.例子中短语内部的“途中的路”和“同学的问候与帮助”一旦和介词短语搭配起来句意就显得不通顺了。可改为“在回家的路上”和“在同学的关怀和帮助下”。3.53介词错配a)花儿也随着鸟儿清脆的歌声中开出了美丽的花儿。...b)他伸手到旁边的水壶上。..上面例子中的“随着……中”和“到……上”不匹配,应改为“在……中”和“到……里”。3.54其它a)多个介词短语语序不当。如“经过自己的努力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多个介词短语同时使用时,应把与被修饰语关系密切的介词放在靠近主句的地方。因此,把它们的位置调换过来即可。b)介词错置。如“为什么自己不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生活中呢?”。该句的“中”应在“生..活”之前。3.6用词不当3.61多用词语a)我走着在跳过田野里的庄稼特别精神。.b)我很害怕得不知所措。.例句中的“着”和“很”的使用纯粹多余,应删除。11 3.62乱用“大词”指所用的词语的含义和涵盖范围比该用的词要宽泛和庄重得多的词,这里姑且称它为“大词”。a)有时忙碌了几天就该停下来,给自己放几天假,顺便放一放眼界,观察外面美丽的世界,不至于自己跟不上朝代。..b)让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能悠意驰骋,越过绿绿的田野,溶入纯净的思想领域。..例子中的“朝代”和“领域”内涵过宽,应改为“时代”和“范围”。3.64词语费解a)可是丁了好几块田的时候,就会很粗鲁。...b)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现在,农民朋友在种田时把抛秧苗这一动作称为“丁田”,但现代汉语词典里还没有收录这一词语,使用起来会有很多人不解其意。这里的“粗鲁、本色”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没有一点联系,令人不解其意。3.65近义词误用a)我们都希望作者给男女主人公安排一个完满的结局。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b)换个角度去审视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们会发现心情明朗了许多。..上面例子里的“完满”“光阴”“明朗”都是近义词“美满”“时间”“开朗”误用。3.66词语贫乏a)他家更是满目蓬蒿,徒壁四墙。....b)我想着我的理想也如这些,向目标对击,对准目标向前冲。因为我的目标没有达到,..而且已相反。在上面a)例子中汉语就有“家徒四壁”这个成语,而b)句“对击”可应改用“迈进”一词。3.67乱拆词语a)小丽在旁边叫我,我一定,神怎么不知不觉的走了。父亲生有严重的病。....b)当看到父亲躺在床上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帮他捶背,按了一下摩。..上面的例子把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词语“走神、生病、按摩”强行拆开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用法。3.68词义范围大小的错乱如“武宣黔江虽比不上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没有三峡中瞿塘峡的惊涛拍岸,声如....雷鸣,雄险之势,也没有广西兴安渠和桂林漓江的声势大震。”.........这里的“黔江、兴安渠、漓江”同属广西,在兴安渠前加“广西”后似乎与外省的三峡之一的瞿塘峡作比,又似乎是市(桂林)和县(武宣)相比,又像是县(武宣)和县(兴安)相比较,这种范围不同的比较显得很是零乱。12 3.7短语不当3.71并列词组a)学校里种了几十棵龙眼树和荔枝果,荔枝树上结了果红润润的结在荔枝上好看极了。.......b)假如阳光岁月可以轮回的话,我一定选择爱护生命、爱护环境、节约用水、爱护大..................自然、爱护可爱又可敬的中国。..............a)例子中的“树”和“果”属不同范畴的概念,不能并列,b)句中的“生命、环境、水、大自然、中国”不仅概念不相属,简直是胡拼乱凑。3.72并列定语a)好景不长,初二第二个学期,我就离开了我亲爱、和蔼的班主任与曾经伴我度风雨,.........走沧桑的班级了。...b)生命就如天空,美丽的天空,需要彩云、白云、乌云的装饰,才显得美丽,生命何........尝不一样呢?这里的“亲爱”是抒写情感的词,“和蔼”是表达性格的词,不能并列在一起修饰中心语;而“彩云”包括了“白云、乌云”,故不能并列。3.73偏正短语A、定中不当a)王友顺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b)我们看见了一个绝妙的水深不可测的洞。...例子a句的定语“坚定”和后面的两个中心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搭;b句中的“绝妙”的“洞”讲不通。B、状中不当a)夏日的太阳就像天空熊熊燃烧的火焰,有时连它也觉得热了,躲进了云层,但更多的是豪迈的燃烧。.....b)如果你能坚持不懈地战胜困难。.....a)句中“豪迈”是人的一种情怀,又怎会如此地燃烧呢?b)句中的“战胜”是一种不..能持续的动作,又怎能“坚持不懈”去做呢?C、其它a)再加上人们遵循着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特征的自然生存方式,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毁灭自然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增长。......b)正因为这样不相上下的竞争,才使社会变得丰富多彩,生气勃勃。....c)我俯下身子,手伸到水里,手心里顿时一片凉爽传来,舒服死了。..上面的例子分别是动宾、动补、形补不调。“自然资源”是个抽象的集体名词,不能“毁灭”,可以改为“破坏”;“社会”不能变得“生气勃勃”,可改为“富有生机”;“死了”还舒服吗?改为“极了”即可。3.8滥用文言13 3.81混入现在已基本不用的古词a)我向下一看,哟,那些水珠不偏不倚全落在楼下晒的被子上。我窘了起来,怎么办?.b)贪污腐败屡消不殆。.例句中的“窘、殆”现代汉语少用,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运用,这里用得“文白”(文言白话)参杂,不伦不类。可依次改为“难堪”“尽”。3.82重复多用文言词语a)理想,这样一个简单的名词,不亦乎是我一生所要实现的使命。...b)我经过反复琢磨后,发现这句话也不尽然全对。..这里的“不亦乎”是多余用的,而“尽然”就是“全对”的意思,显然,这些都可以删去。3.83滥用文言句式a)昂首挺胸的去笑对他人的怀疑,去破除他人的流言之障。..b)一个人在买东西之际,付款,店家将钱翻来覆去的看了又看。....这两个例子都用了古文的“之”字句式,其次“店家”这词现在也不用了,可依次改为“的时候”和“店主”。3.9助词“的、地、得”使用不当3.91误用a)偶然发现那一只红棕色的小蚂蚁正叼着一只比它大的多的苍蝇行走。.b)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挂在天空,毫不吝啬的照出滚烫的光芒。..前一句应为的“的”应为“得”,后一句的“的”均为“地”的误用。3.92漏用a)陈淑秀这个令人感动()流泪的人物。b)我开始竭尽全力()投入学习。c)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让更多的人都知道武宣黔江()河美丽.这三句的括号里依应分别填入“得、地、的”。3.93多用a)就在坐车的不久,车在快行中。.b)不能坚持地做事,那么他的未来就只有黑暗,但大多数人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以上的例子的“的、地”均是多用,应删除。4.句法错误句子是由词、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的语言表达单位,它具有完整的意思,并有一定的语气。准确地表情达意的一个完整句子应包括:句子结构成分要完整,成分关系要协调,构成句子的手段要运用得体,标点停顿要得当,否则就容易产生成分残缺、关系不调、结构混乱、词序和虚词运用不当等语病问题。4.1标点不当14 a)这些日子总算没白努力,我终于跳出了不及格的陷阱,86分。b)这一天,一大早寓公的儿子和儿媳妇就去干活了。为了不用走那么多他们干脆和父母说。a)的逗号应是破折号“——”,表示解释作用;而b)句属于句子的停顿不当,“这一天”“一大早”都是时间状语,应先放在一起再停顿。4.2成份残缺一个句子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的结构必须是完整的。所谓结构完整,并不是说句子必须具备通常所说的六大成分,而是说句子应当由表达完整意思所必需的成分来构成。否则,就会造成结构残缺的毛病,影响句意的正确表达。4.21缺主语A、误用介词为主语a)在我刚踏入这个学校的时候,总觉得很陌生。...b)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中都没有一帆风顺。..这两个例子因用了短语“在……时候”和“在……中”而把主语包括在介词短语中,造成了主语残缺。可把a)句的“我”和b)句的“每个人”移到介词短语之前作主语即可。B、词序不当缺主语a)那瓶瓶罐罐的东西全被雨水冲到一块了,堵着了沟口,就有的浮起来,甚至漂到田.里。b)由于家里的困境,对于我的学费对父母来说实在是沉重的负担,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给我赚学费。这两例都是由于把主语和其它词语的语序排列错乱而造成主语残缺。在这两例中,可以把“有的”和“我的学费”放在加点词的前面作主语即可。C、承前缺主语a)这是一份母亲对我的爱,这无私的()让我明白了世间的真情,把我那颗幼稚无知的心唤醒了。b)压力在强者面前是一座桥,通一人的独木桥,()勇敢的前进;在弱者的面前是……这里的a)句承前一句的内容漏了主语,应在括号内补入“爱”作主语;b)句的后半句和前面的主语是一样的,所以要补上“强者”作主语。D、因把副词当作主语而缺主语a)现在越来越发达了,现在最需要的是有文化的人。....b)放学铃声响了,窗外也哗哗哗地下成了一片。..这里的a)句“现在”是时间状语;b)句的“窗外”是地点状语,都误作了主语。两句可以依次加上“社会”和“雨”作主语。15 E、多用介词缺主语a)经过我和他们谈话了很久,才深深的了解到他们每天的快乐多。..b)通过这件事和爸爸说的话,让我明白了好多。..这两句话中的“经过”和“通过”纯粹是多余的,还造成了主语的残缺,应删除。4.3缺谓语4.31缺主要动词a)文章里面的王莹和她妈妈做事都不太专心,以至于()把饭烧糊、做菜不放盐的现象。b)从上学时,我们就开始()更深奥的知识。这里的a)句没有和宾语“现象”搭配的动词,应加上动词“出现”;b)句也要加上“学习”一词来和后面的宾语“知识”相搭配。4.22误解词性缺谓语a)工厂的废气滚滚()上蓝天,把蓝天遮住了。..b)他们的心怦怦()不停地期待着评委()的结果。..这两句的“滚滚”、“怦怦”咋一看很有动词的味道,作者在这里就误以为是动词了。其实这两个词都是副词,在句中作状语。a)句应在“滚滚”之后加上动词“升”;b)句在“怦怦”之后加上动词“跳”,并在括号中补上动词“宣布”,这样谓语才齐全。4.23缺宾语A、滥用动词缺宾语a)如果时间像加速度的过去,则人的生命将会更短暂。.b)只有付出行动,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成功。..这里的“像”“达到”都是多用滥用的,后面都缺少与之相对应的宾语。去掉以后句意的表达才完整,也可以分别补上“一样”和“顶点”作宾语。B、错用动词缺宾语a)用电脑对我们这些乡村人来说达到遥遥不可及的事。..b)物质消费之外的享受,可以使陶冶身心、清除疲劳的作用。.这里的“达到”和“使”为误用,分别改为“是”和“起到”,这样和后面的宾语就可以搭配,不至于缺少宾语。C、误定语为宾语a)积极向人们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纵观世界,凡能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能够严以律己的。.....这里的加点词是不能作宾语的,后面都缺少了中心词,分别加上“的政策”和“人”作宾语,句子结构才完整。D、句子内部成份的动词短语缺宾语中心词a)我们应该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为父母分担生活负担。........16 b)司马迁是体现古代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两句的“尽心自己力所能及的”和“体现古代”这两个短语都缺少和动词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语,两句可以分别在这两个短语后加上“能力”和“品质”一词作它的宾语中心语。4.24定语不当A、缺定语a)如果只想,没有行动,那就不会取得成功,做成一翻惊天动地的事业。.b)我觉得我的想法是多余的,他们只看到你的一面。.a)句根据句意加点词应为“空想”才恰当,b)句应是“你不足的一面”,加上“空”和“不足”两个定语后句意才更准确、严密。B、缺定语中心语a)不可计数,全文没一个标点,没有一句通顺,只是胡乱写一些自己认识的拼在一起,...一直拼到最后。b)倘若我国对外没有诚信,能发展到今日蓬勃、有朝气、有特色、辉煌业绩前程似锦.....................吗?a)句中应加上“东西”,b)句应加上“的局面”这一定语中心词,这样句子结构才算完整。3.25缺状语a)暴风雨却更加猛烈地敲击在你身上,地上的泥土溅溅飞起,这使你前进的路更难踏....步。b)无论现在难过,总有一天会感受到快乐的。..a)句中的“前进的路”应为“在前进的路上”这一介词短语作状语,b)句的“难过”之前应加上“如何”这一状语。4.26缺补语a)现在的不同在于现在比以前的人们要过得,不同的是现在的环境不比以前那样的美..丽了。b)在困难面前坚持,没有什么不可以。..这两句分别改为“过得好”和“坚持住”,有了这样的补语后句意就完整准确了。3.27缺兼语或连动动词a)我发现并不是越快越好。..b)看到这番景致后,我不禁想起前天的一件事。..a)句的“发现”之后应有“事情”一词作后面句子的兼语(作前半句的宾语和后半句的主语),b)的“前天”后还在加上“发生”这一动作行为,这样句意就通顺了。4.3关联词不搭配4.31缺少关联词17 a)我的苦苦地寻觅,还不如我的擦亮自己的眼睛发现我们的身边的风景呢?...b)只能让人们多添一道防线,摧毁这道防线,才能实现世界的和谐。..a)句的前一个分句应加上“与其”与后面的连词构成“与其……还不如”这一对关联词,b)句的第二句分句前加上“只有”,这样与后面的词语构成“只有……才能”一对关联词。4.32关联词不匹配a)无论是狂风暴雨,风雨交加,我们也要像夸父一样要想出方法来挽救。....b)因为有坚强的我,才有眼前平坦的大道。...这两句的“无论……也要”“因为……才”关联词都不配套,前一句应把“也要”改为“都”,后一句的“因为”改为“只有”。4.4乱造词语、诗句、名言警句4.41造生词a)如果没有那抹轻描,那浓重的印痕就会显得很出位。..b)悠扬的二胡声响起,划破了嘈杂的巷弄。..这里的“出位、巷弄”都是作者编造出来的新词,意思不明,应改为“刺眼、小巷”。4.42简缩造词a)我竟对学校有一种归宿感,倍觉那是一个不动荡的世界。..b)为什么你的舞步还如此美妙?也许那乐律正是你生命的奏歌。..这里的“倍觉、奏歌”分别是“加倍觉得、奏响的凯歌”的简缩,这样简缩省略后的词意就不知所云了。4.43仿词造词a)文天祥被俘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以后再也不能让这些东西进入画境了。..这里的“高吟、画境”是模仿“高唱、意境”两词造出来的,用在句中不通顺。4.44儿化造词a)两个女孩儿的脸神是那么的严肃。...b)而人生的挫折是理想大道上的几个小坎儿,是幼儿园学步的一次跌倒,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风浪,是懦弱者生命的休止符。这里的“女孩儿”“小坎儿”多加了一个“儿”,让人读起来就特别别扭。4.45造成语A、望文生义造成语a)“砰,砰”,楼上传来了一阵拍打被子的声音,接着棉絮和灰土从天而降。这些灰头..土脸的东西与这和谐的美景真不相称。..b)当身具优美舞姿和娴静神情的邰丽华与20位同样生活在无声的世界的伙伴站在舞台上,千手千眼将爱撒向人间时,观众沸腾了。....18 这里的“灰头土脸、千手千眼”都是想用四字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即想造成语。可是偏偏在句中显得不伦不类,句意不明晰。B、添枝加叶改成语a)实际上并没有从真正的原因上去解决问题。究其根本性,人们缺乏诚信是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满足。b)毛遂苦没有真才实干,即使有几千个机遇,也不能留名为史册,流传千古。.....这里的“究其根本性”是“究其原因”改头换面而来的,“留名为史册”是“留名史册”中加上了“为”而来的,用得不知所云。C、模仿造成语a)我第一次学打羽毛球的时候,眼忙手乱的乱用拍子晃。....b)别人都说我很幸运,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虽然家貌平凡,但是却充满了一股暖流。....这里的“眼忙手乱、家貌平平”分别是模仿“手忙脚乱、相貌平平”而来的,不合情理。D、造俗语、哲理名言a)俗话说得好,缺陷是完美的妈妈。b)想是做的条件,做是想的行动。上面的例子前一句是模仿“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来的;后一句是玩文字游戏,在“想”和“做”两个字上缠来绕去想把人弄昏!不小心还真上当,以为是什么至理名言。4.5成份搭配不当句子内部的各种结构成分关系不协调时就影响句子意思的正确表达。句子内部的结构成分关系主要的有几类:1、不同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谓语与宾语间的关系,主语与宾语间的关系,定语与主语、宾语间的关系,状语、补语与谓语间的关系等。2、句子成分内部的结构关系。这主要是指句子成分是由词组充当的时候,这个词组内部的结构关系。除这两类关系外,还有一类关系是相同的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上是就单句而言。在复句中,除在分句中存在上述关系外,还有分句之间的关系。一个句子,必须正确地合理地处理好上述各种关系,使其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准确恰当地反映客观实际中的各种关系,准确贴切地表情达意。否则,如果上述各种关系处理不当,词语搭配不合理,就会造成关系不调的毛病,从而影响意思的表达。4.51主、谓不调A、单主语单谓语不调a)我的心愿就是能够有个知心朋友,现在我的心愿达到了。b)往日那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不由得浮现在眼前。这里的主谓“心愿达到”不调,应为“心愿实现”;“赞歌浮现”不调,应为“赞歌回响”在耳旁。B、单主语多谓语不调19 a)父亲的不理不采从我眼帘消失,从我心底沉没。b)我只要拼搏到最后,我的理想就会一步步向我迈进,向我挥手。上面第一句的主语谓语“不理不采消失、沉没”讲不通,后一句的主语谓语“理想迈进、挥手”也是不通的。C、其它a)多主语单谓语不调。如“易烂的水果烂的程度与长久都跟水果所处的地方温度有关。”中的主谓“程度和长久跟有关”不当。b)多主语多谓语不调。如“我们的心情和行动是不断改变和革新的,更保证风景的随时存在。”中的“心情和行动”和“改变和革新”搭配不当。4.52主、宾不调a)海尔集团是一个唯一能够打入世界的知名品牌。b)贫穷只是我们穿的、吃的、住的比较低微一些。前一句的主宾“集团是品牌”,这样的主宾显然不通;而下一句“贫穷是穿的、吃的、住的低微”也是不通的。4.53谓、宾不调A、无力及物是指一些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结果带上了宾语,造成语意不通。a)随着科技发达,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建筑。b)是什么让幼鹰学会了飞翔蓝天的本领。上句中的“砍伐、飞翔”后都不能带宾语,况且“砍伐”是具体动作,不能和集体名词“森林”相搭配,更不能“砍伐”建筑。B、单谓语单宾语不调a)如果人类还想在地球上存活,那就要多留个心眼,具备一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心态。b)总想与妈妈诉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但我还是咽了这事下去。这里的主谓是“具备心态”“咽事下去”,显然不通顺,不能放在一起搭配。C、单谓多宾a)爸爸妈妈为我买很多名著,充实了我的知识和学习能力。b)朗读比赛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朗读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团结友爱的学习气氛。这里的“充实知识和能力”讲不通,后一句可以说“提高积极性”,不能说“提高学习气氛”,因此句子出现语病。4.54主、谓、宾不调a)成功的路途有时经历长期的磨练方能成功。b)霍金的成就足以凌驾当今科学金字塔的顶峰,恰似最耀眼的北斗。20 a)句的主谓“路途经历”不调,谓宾“经历磨练”不当。b)句的主谓“成就凌驾”和谓宾“凌驾顶峰”也是不当的。4.55定语不调A、数量定语不当表示确定数量的数量词附加在名词之前充当定语时,被修饰的名词之后不能加“们”,因为前面的定量词和后面表示多数的“们”会形成矛盾。如“我们班45个同学们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运会”。这个句子中的“45”和“们”是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的使用产生了矛盾。B、多项定语不当a)赞起音乐,脑海中立即浮现一幅当前那副愁眉苦脸的画面。b)建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国走向世界发展的需要。a)句“画面”的定语有“一幅”“当前”“那副”“愁眉苦脸”,“一幅”和“那幅”显然是矛盾的。b句的“需要”前有“中国”“走向世界发展”这两个定语,而“走向世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有语病的短语。4.56状语不调A、单状语不调a)不到20分钟,那饭香喷喷地飘了出来。b)有人总是在叹息中生活,而不会珍惜的对待。这里的前一句谓语“飘”用“香喷喷”来修饰是不通的。而后一句的“对待”之前用的“珍惜”来修饰也不当。B、多状语不调a)“该死的天气,什么时候才好呢?”这样的怨声无时无刻何时何地都可以听得到的。b)“超越”这个令人振奋的字眼,请用信心做燃料,用成功做灯芯,用耐力去点燃。两例中前一句的“听到”之前用了“无时无刻”“何时何地”“都”“可以”作状语来修饰它,而“无时无刻”就是“何时”这个意思的重复。后一句的“点燃”也有多个状语“用信心做燃料”“用成功做灯芯”“用耐力去”,这里的“燃料”和“灯芯”在概念上是从属关系,这样的比喻没有联系,也就不成立。4.57补语不调A、动补不调a)灯光照在相思树上都变得绿了b)那草摸起来软软的,嫩嫩的,翠翠的……这里的前一句“变”的补语“得绿了”改为“绿了”即可。而“摸起来”的补语“软软的,嫩嫩的,翠翠的”中的“嫩嫩的,翠翠的”不是摸的感觉,而应是视觉效果,因此不当。B、形补不调21 a)生活平淡得有些萧条,没有风起云涌的激昂。b)天空蓝得独一无二,也蓝得心醉。这里的“平淡得”“萧条”讲不通;后一句的“蓝得心醉”改为“蓝得令人心醉”还可以。4.58其它A、兼语不调如“打开电视来看,看到一个情景让我受益匪浅。”中的“情景”怎能会“让我受益”呢?该是“事件”才会让人受益吧。B、综合搭配不当如“我脑里微微浮出了朋友那助人为乐的微笑。这里的状语“微微”修饰不了“浮出”,谓语“浮出”和宾语“微笑”不配,“助人为乐”的“微笑”也是说不通的。4.59成份倒装A、宾语倒装a)孔子我想大家都认识吧。b)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乱捕,会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前一句应把宾语“孔子”放在谓语“认识”之后。后一句“乱捕”的对象是前置的“树木”显然是不通的。B、定语倒装a)这种做法是一般人没有几个能够做到的。b)山上有桉树、松树一片一片的。这里前一句“人”的定语“没有几个”放在后面不通,没有这种用法。而“一片一片”是集体数量词,修饰前面的个体名词“桉树、松树”显然有矛盾。小结:造成句子成份不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对于词义不理解或理解有误,运用起来时就必然会弄错。实词在句子中是要充当一定的成份的,即使是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用错了词就必然会使句子成份不调,产生语病。(2)、对于词与词之间的组合搭配关系处理不当或错误,把本无搭配关系的词强硬组合在一起,或者滥用了某些词语,也会造成关系不调。(3)、思想混乱,或不周密、缺少逻辑性时,往往把客观事物的关系弄错了,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就会出现语病。(4)学生对世界的认识不正确时表现在作文的语言表达上就会出现语病。此外,有的学生文风不正、做文字游戏、故弄玄虚时,也会弄巧成拙,出现语病。如:“一日,同学甲排在同学乙后等水,乙的动作较慢,甲是个急性子,就嘀咕道:‘阁下在淘金呀?’,甲听了动作更慢了。其实他们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闹得彼此不和,岂不闻‘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吗?”。另外,如果粗心大意,缺少斟酌推敲,堆砌词语,缺少逻辑,也会发生语病。这些病因很多时候往往是综合地表现出来,所以很多语病的类型往往是杂糅在一起,甚至有的语句不知所云,那就不是语病的问题了。22 5、句式错误5.1、“是……的”句式使用不当a)有意思,有趣味的事情,是值得我们去享受。b)人们一直认为那个黑洞深不可测的。这两句的前一句后面少了个“的”与前面的“是”相配,而后一句又刚好少了一个“是”。5.2被动句a)我特高兴,把衣服搂在怀里,跑着跳着,生怕被抢了、丢了。b)困境不可能被消失。前一句的“丢”是个主动的行为,说成“被丢”显然是主动、被动混淆了。而后句“困境”的消失也是主动的,所以要把“被”字去掉。5.3使动句a)它有坚硬的外壳,这就是它的保护层不怕风吹雨打。b)在贫穷中成就一项事业,这何尝不会感到贫穷也是那样美丽呢?这两句都有使动的意义,所以a句的“是”应改为“使”,b句的“不会感到”改为“不会使人感到”。5.4主、被动句混淆a)要是连这点都坚持不下去,刘翔作我的偶像也太对不起他了。b)冬天到了,天气转冷了,我也变懒惰了,晨跑这项“使命”也被取消了。a)句的“刘翔”怎么会主动做“我”的偶像呢?他做别人的偶像应是被动的才对。b)句的晨跑是“我”主动取消的,不能说“被取消”。5.5节奏不协调5.51单音词节奏a)现在的我沉默寡言,内心一片静。.b)感谢父母在我们出生时并不富有,从小就懂得为生计愁。.这里的“静”和“愁”使用单音节时读起来一点也不流畅,应为双音节词“宁静”和“发愁”。6.修辞手法不当6.1比喻不当6.11、借喻不当a)我很晚才睡,一躺下便会周公去了。..b)只要她一开始唐僧,我就发火,摔东西。..这里的“周公”指“做美梦”,而“唐僧”是指“啰嗦”,但这种意思只是一个小范围的人这么理解而已,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没有普遍推广就不能用到书面语中。6.12、喻体相似点抓不对a)每当我看到这条刀痕像一条毛毛虫似的心安里得地卧在妈妈的拇指上风的思绪就......23 飞回到那一天发生的事。b)每次当我爸打我时,我的爷爷、奶奶就像老虎一样扑过来救我。.......这里前一句的“刀痕”和“毛毛虫”应突出它们外形的相似点,后一句应突出人物着急的心理。由于抓不住相似点,前一句变成了突出“心安理得”和后一句突出“凶猛”这样的特点,这就不当了。6.13比喻的感情色彩不当A、喻“己”不当a)爸爸,我有话想对你说,可看到你凶巴巴的脸我就开始没信心了,就像缩头乌龟一.....样。b)有时在上课时会趁老师不注意我鼠眉鼠眼地看着她。....这两句话分别把自己说成是“乌龟”和“老鼠”,干嘛这样来折腾自己呀?把自己比喻得美好一些,装盼得光鲜一些不好吗?B、喻“人”不当a)我冲过去抓我小弟弟,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狠狠地凑了一顿。......b)妈妈依然在瘦小的厨房忙碌着,一会东一会西的,与无头苍蝇没有什么差别。.........这里的a句“我”变成了“老鹰”而“弟弟”则变成了“小鸡”,喻人喻己都不当。b句把妈妈的辛苦忙碌说成是“无头苍蝇”更是不可理喻,就像一个冷面杀手一样,没有人情味。C、喻体和内容相矛盾a)那时弟弟平均每天会被我打哭一次,他也不会反抗,任我欺负。有一天弟弟和我顶嘴时,我又忍不住挥拳相向,一拳两掌就打哭了,简直像豆腐一样。b)与众不同的我从小到大都在烦恼的海洋里遨游。a)句说自己“挥拳相向”,手掌也很用力配合,弟弟哭是理所当然的了。可作者却说弟弟像豆腐一样不禁打,让人觉得作者是不是有虐待狂的变态行为。b)句前说的是“烦恼”的贬义词,后面又说在里面“遨游”的褒义词,这样的情感色彩前后矛盾。D、特征不对a)我的老师嘴巴尖尖的,像只小鸟。b)我每天都在背后久久地注视妈妈的身影,仿佛欣赏一座黑黑的山脉,她有着无比的坚硬又有着月光的温柔。我相信人嘴巴再尖都不会和小鸟相像吧,a)句是作者的观察力是怎么啦?b)句说妈妈的“身影”有“山脉的坚硬、月光的温柔”,身材可以说硬朗,人可以说温柔,但是“身影”不能这样比喻。E、虚实不分a)挫折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让人一生都富有。b)人生不可能会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大海不可能一直平静,它也有波澜壮阔,惊24 涛骇浪的时候。前一句的“财富”既然是喻体,那就是虚的,又怎么会“一生富有”,况且这是“挫折”呀!后一句的“波澜壮阔”和前文的比喻没有相联。这两句主要错在把后半部分的喻体当成了现实的实体了。6.2夸张不当A、夸张体有误a)没等妈妈说完,我的眼泪就叭嗒叭嗒地流了下来。....b)一颗小小的水珠在他的额头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这里的“叭嗒叭嗒”的动作应是“滴”而不该“流”,后一句的“水珠”也不会发光呀?B、超出了一定的程度和范围a)一个男子飞奔地跑回到山脚下,他的后面烟尘滚滚。....b)不远外,有一座彩虹桥,像是跨越了整个宇宙,围绕世界绽放它的光芒。....这里的前一句一个人跑下山说成是“烟尘滚滚”,这不就成了战争的场面吗?后一句彩虹说成超出“宇宙”更是不可理喻。须知,夸张要有度。6.3拟人不当如“树阴下的那丛丛嫩草用幽幽的眼光盯着那朵朵娇嫩欲滴的玫瑰。”.....这里的“草”怎么能用“幽幽”的眼光来看呢?6.4排比不当A、排序混乱a)每个人的人生中,有过失败,有过成功,有过痛苦,有过快乐,有过烦恼,有过...........................开心。...b)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太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前一句的“失败、成功、痛苦、快乐、烦恼、开心”没有按一定的内在逻辑来排列,它可以按先说“不好”的方面到再说“好”的方面,或由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即“烦恼、开心、痛苦、快乐、失败、成功”。后一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行。B、排比的内部概念内涵不一致a)输了就重来,跌倒了就爬起来,作弊的就改过来。b)我相信生活有可能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富有的。前一句的“作弊”和“输了、跌倒了”的概念内涵显然不一致。后一句用“精彩、快乐、富有”来修饰“生活”也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6.5对偶不当a)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b)如果说表扬是甘淳的美酒,是富贵的牡丹,是人生前进的推动器,那么批评就是平淡的苦酒,卑微的野花,更是人生的绊脚石。a)句的“不伟大”和“庄严”不构成转折关系。所以,后半句与前半句就没有构成25 对偶句。b)句的“甘淳的美酒,富贵的牡丹”和“平淡的苦酒,卑微的野花”在句意上也不构成对比,“平淡的苦酒,卑微的野花”只是句式上相对,意义上是强拉硬扯在一起的“拉郎配”。6.6对比不当a)生活从来都不只是斑斓的彩梦,荣誉的鲜花,成功的微笑,它还会有酸涩的泪,紧锁的眉,徘徊的脚步,断肠的苦酒。b)有苦有乐,有笑有泪,有花有果,这就是我成长的滋味。a)句前后的对比在排序上没有一一对应起来,也无法一一对应,因为它们不是同一概念范畴的。b)句前半部分“苦”与“乐”、“笑”与“泪”是在同一概念范畴的对比。但是“花”与“果”虽同一概念范畴却不是相反的对比关系。7.套用方言、民族语言和口语化的语言7.1桂柳话a)我渐渐的长大了,也比较牛了。.b)母亲无奈,便拿下这件衣服东摸摸西看看,又一面与售货员砍价。..c)记得上小学时我非常地调皮,经常把学校或家里的东西搞烂。..d)在家时,总不晓得离家的滋味,也不太注意妈妈的话语和举动。...这里的“牛”是“调皮”,“砍价”是“讲价”,“搞烂”是“弄坏”,“不晓得”是“不知道”的意思,都是讲桂柳话的人才这么说的。7.2客家方言a)所有的父母都在为着自己的孩子着想。....b)吃晚饭时,餐桌上摆放着节气才能吃到的菜。..c)我一不小心割到手了。d)试问,天下谁没有赏过跌跤的滋味。这里的“为着谁着想”是客家方言的句式,应为“替谁考虑”。后一句的“节气”是“节日”的意思。“割到手”是“割伤手”的意思。“天下”是客家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世上的人”的意思。“跌跤”是“摔倒”的意思。7.3壮语a)老师语文拿语文试卷来发了。....b)有的男生就说真可惜才得逛一点点,他们的那个洞有十二层去。...这里的“老师语文”是“语文老师”的倒置,是典型的壮语中的定语倒置的例子。后一句的“才得”是口语,“去”是壮语中加后句子后面的语气助词,表示强调。7.4口语A、多语气助词a)武宣百崖大峡谷并不全是高山、瀑布、小湖,还有好多树啊石头啊。..b)我每天都是在玩或者说话呀的。..26 这里的“啊、呀的”是表语气而无实在的意思,书面语没这种用法。B、虚词a)就让他在家和你们吧,到地里他又不能干活,我又没有时间照顾他。”儿子又说.b)翻箱倒柜,终于给我在盆子里找到了一条活鱼。.这里的“和、给”分别是“跟、让”的误用。C、补语a)那些人见我就故意说大大声的。....b)第三天,弟弟会反抗了,虽然他不可能打得过我,我是练过两下子的...前一句的“大大声的”是“说得很大声”的意思,后一句的“练过两下了”是“学习过打拳”的意思。D、状语a)因为里头写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b)等下妈妈会被淋湿的。..这里的“里头”是“里面”的误用,“等下”是“过一会儿”的意思,句中都作状语,只有改过来意思才通顺。E、谓语动词a)裤子穿了几次就爆线了,房子住了几年就漏水了。..b)有时候这丰富的情感会令你整日烦恼,而后做什么事都不上心。...这里的“爆线”和“不上心”是“开裂”和“不顺心”的意思,这样的口语用在书面语中令人不解。8.认识有误8.1观点不当a)目光是知识的结晶,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目光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知识见闻的多少。b)由此可见,缺陷与完美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的。这里前半部分对“目光”的认识不合乎事实,后一句对“缺陷与完美的关系”说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不当的。8.2曲解诗句A、引用不当a)四季交替依然带不走庭院的“人面挑花”。b)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能成就一翻事业的。俗话得说好:“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第一个例子主要是想转引“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一诗句的,诗句写的是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怀念,这里的“人面桃花”是记忆,怎会能带走呢?第二例子是诗句,而不是俗语,意思是要珍惜和抓紧时间,而不是前面说的“无原无故就能成就一翻事业”。这些都是对诗句的理解不当造成转引不当。27 B、解释不当a)清风即为清朝官员的馈赠,代表了俗世的利禄,权势;明月,乃是王夫之那颗贞洁,纯净的心。b)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而是我们的眼睛缺少发现,要不怎么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说呢?a)句要解释的诗句是“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这一诗句,这里的“清”不是“清风”而是“清朝朝廷”,“明月”是王夫之这个“人”。b)句说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和前面说的眼睛发现美全无相关。8.3曲解成语A、不顾描写对象误用成语a)“哗啦啦,哗啦啦……”这是我这些天听到的最频繁的声音,雨声也算不上是歇斯..底里,但连续几天的蒙蒙细雨,天也变得阴沉了。..b)我在门口和我家的狗追逐打闹玩得很开心。“歇斯底里”是形容人的情绪激动,行为失常的状态,这里用来描写“雨”显然不当。而“追逐打闹”是指一群人玩耍的情景,这里用来写“狗”自然不当。B、成语风格色彩不当a)我是一个两面性的人物,在外面没人惹我时,我会安静得像只小猫,一到家里,我就原形毕露。....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间到了,报应来了,这些垃圾不断推积,造成了这种严.........重的公害。这里的“原形毕露”是贬义的,不能用来描写自己,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褒义的,后文说的“报应”是贬义,这样就相矛盾了。C、望文生义a)教学楼后面还有一棵竹子,叶子密密麻麻的,竹根直直的,又很长,怪不得古人说“胸有成竹”,原来是这么回事。....b)我还被罚在阳光下站了一个钟头,晒得我淋琅满目。....作者误以为看到竹子的长、密、直就猜想“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这么个意思,而后一句的作者可能是被太阳晒得头昏眼花了,误以为满眼冒金星为“满目淋琅”(“琳”错写为“淋”)。D、多用成语a)即使我们没有才华,但是我们拥有美好的心灵,趋利避害,为国家多做贡献,我们....在社会中句不是一个残缺的炎黄子孙。b)我们绝不能因胡思乱想而心不在焉,错过学习机会。........这里用“趋利避害”是多余的,与句意没有联,应去掉。而“胡思乱想”和“心不在焉”语义重复,也要去掉一个。28 8.4曲解俗语A、与文段内容无关a)中学学习任务重,稍不留神,别人赶上了,超过了,只能无可奈何的苦笑一下,而后再埋头于书海之中,畅游于题海,因此混个熊猫眼来那也是不足为奇。这还真应了那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再苦再累也得死撑,苦啊!...........b)大自然是公私分明的法官,它们等着要判人类的罪,让人类自食恶果呢。这也许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里的“哑巴吃黄连”是“有口难言”之意,和自己的苦笑的“苦”无关;后一句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指人为的法网,与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无关。B、望文生义a)俗话说得好,世上曹操走得最快,说曹操,曹操就到。........b)有句话说得好,“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确,黄河含沙量那么大,怎么能洗干净呢?........“说曹操,曹操就到”不是说“他的快”,而是说事情的巧合或不能背后说人坏话。“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说洗不掉自己的罪行,与黄河含沙多少没关系。这两句都是因望文生义而误用。8.5曲解典故a)如果他不付诸行动的话,那么,我想要办这么一件想象中的事不成功,也便成仁了。.........b)孔繁森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不为五斗米折腰,维护了心灵的纯洁。.......a)句的“不成功,便成仁”是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篇的“舍生取义者也”一典,后来也变成“杀身成仁”。这里的作者办一件事就“成仁”——死了,这也太可怕了。b)句的“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不做官的典故,与孔繁森事迹有何相关呢?9.复句9.1复句内容不全a)也许是得到别人的原谅,也许是得到别人的帮助,无论是什么原因。b)美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在个人的审美观。前一句的“无论”后应还有一句“都”引导的分句与它相呼应,这样表意才完整。后一句“只是”之后也还要有一句“才”引导的分句,这样句意才通顺。9.2复句前后无关系a)穿过茫茫的学习生涯和成长的路,而别人背后拖着的一长串勤劳与刻苦的学习。b)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社会上,每个人都很有可能向完美走向。这两句的意思都是些零乱和前后不相关的内容,表面上是复句,其实不是复句。9.3复句强为转折a)生活从来就是一片广袤的天地,决不会永远鲜花繁盛,蝶飞蜂舞。b)老师的外形没有什么特别,但内容比其它老师好几十倍。....这里前两句“生活的广袤”的内容和后面的“鲜花繁盛,蝶飞蜂舞”没有转折关系,29 而后一句的“外形”和“内容”不但没有转折关系,甚至没有多大的联系。9.4其它的复句a)因果倒置。如“成功是美丽的,因为它有鲜花、掌声的拥抱,让人充满了喜悦。”这里前因是成功因有“有鲜花、掌声的拥抱,让人充满了喜悦”所以才是“美的”。b)递进不当。如“这个班不像我原来普通班一样,有时上课慢,学习的效率低,而这个班不但上课细,而且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个句子的“上课细”和“注意力更集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10.手段失误所谓手段失误,是指在造句时,语法手段使用中所发生的错误。在汉语中,造句的语法手段有两个,就是词序和虚词。这两种手段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发生错误。10.1语序紊乱所谓词序,就是词语的排列顺序。由于汉语极少形态变化,所以,组词成句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词序。它能够按照表达的需要,按照词语的性质特点,把词语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构成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结构形式、能够表达一定意思的句子。因此,词序就直接地规定了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规定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词语顺序的安排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关系,组成不同的句子,也有可能组不成句子。词序的主要错误是紊乱,也就是没有按照意思表达的需要,正确地合理地有规律地去安排词语的顺序。词序紊乱直接使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混乱起来,或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不调,从而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10.11数量定语错置。多项定语的一般安排规律是:描写性定语要放在指数量定语后。a)让人感觉到生活总有那么温暖的一束阳光。.....b)有失败过的经历,有失败过的磨练,就会令人喜悦的一次成功。.....这两句的加点的定语应依次改为“一束温暖的”和“一次喜悦的”。10.12多项定语紊乱a)朋友是与我们最多接近的人。....b)春节时高高兴兴的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玩。..........这里的“最多接近的人”的“高高兴兴的几个小伙伴”应改为“接近最多的人”和“几个小伙伴高高兴兴地”语序才符合表达的要求。10.13状语紊乱a)每天都重复同样的生活:上学,回家,上学,回家,然后再就是睡觉。...b)还没多久,乌云就瞬间遮住了天空。...这两个状语依次改为“再然后”和“瞬间就”,因为“再”和“瞬间”要连接上文的行为动作和时间,这样可以使句子的内在衔接更紧密。10.14其它a)中间插词。由于他伤势太重,医院也回天乏术。.30 b)定语、状语语序紊乱。学校的学习生活每天都那么充实,这里有园丁般的父母。........这里的“也”应修饰“乏术”,要放在“乏术”之前。这里的“每天”作时间状语应放在句首,“园丁般的父母”应为“父母般的园丁”。10.2虚词用错虚词在句中不能充当句子成份,但能表示句子成份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所以,它在组词成句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在这次学生作文语病的调查中虚词的使用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10.21误用a)天空下留着我灿烂的笑容。.b)我曾想着放弃,曾想着痛苦,但因着理想在心中燃烧,那股力量在鞭鞑、激励着。...a)句的“着”是“下”的误用,b)句的前两个“着”是“过”的误用,后一个属于滥用,可以去掉。10.22错置a)也许别人的一个善意微笑,就让我们感到快乐。.b)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发生了不少的趣事。..这里前一句的“的”应放在“善意”之后,后一句的“的”应放在“童年”之后,并且把“了”改为“过”。10.23“着、了”误用。a)每个中考生却在忙碌着,也易产生了考试焦虑。.b)他们便高兴地收拾东西,坐着牛车上,有说有笑地回家。.“着”表示动作正在发生,“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a句产生的考试焦虑是正在发生的,应去掉“了”,b句“着”是“在……上”介词短语的误用。10.24书面语、口语混淆a)母亲剁猪菜的声响把我从梦中惊醒,我睁开惺忪的双眼,喊道:“哎呀,妈,肃静一..下行吗,人家还在睡觉呢?b)我说完致谢的话后,我还对朋友说你对我的这份友情我会永远记在心上的。..从这两句的内容来看,反映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琐事,却用了“肃静、致谢”这种极为庄重的词语,显然不合情境。11.逻辑错误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斯大林语·《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这段话阐明了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词语和句子等语言形式,反映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思维形式如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的;而在利用这些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时,又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规律,如:同一律、31 不矛盾律、排中律等,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这些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逻辑问题。11.1概念内涵解释不当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指的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它反映着被反映对象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概念在语言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词和词组。运用概念时要做到:一是,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要准确,二是,概念所概括的范围要确定,否则就会出现错误。11.2总分不当a)夏天,是一个善变的季节,宛如青春少女的心事——泼辣、温柔、宜人、威武。b)我有一幅实实在在的肢体,有脚走路有手做事。..这里“少女的心事”和后面的“泼辣、温柔、宜人威武”是解释不当的,“肢体”是动物的手和脚,和人没有关系,这里用来称呼人的“手和脚“,是解释不当的。11.3归纳不当a)在生活中我慎重自己的言行,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该讲笑话等的人文素养。....b)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件东西让我得到巨大的改变——重点班......这里把“言行、说话、说笑”归为“人文素养”,显然是对人文素养的曲解。后一句把“一件东西”说成是“重点班”,这里的概念并不相同。11.4下定义不当a)目标专一即要求自己一心向某种状态发展或认定某种对象,全力向它靠近。b)母爱就是在你遇到困难时,它会给予你最大的关怀。例子里对“目标专一”和“母爱”的解释就是一派胡扯。11.5暗换话题内容a)清风中却伴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到底是什么呢?我四处瞧了瞧,却不见有什么线索。.....b)我又睡在妈妈的背上,看着她脸上的笑容,听着爸爸发出的清脆的歌声,摸着妈妈..那已经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我便不再调皮地乱碰乱跳。a句前半部分的话题内容是“气味”,后面说的是“线索”;b句前面分句说的是在妈妈“背上”,后面说的似乎是在地上发生的事。这样就造成了前后的话题内容不一致的盾。11.6感情色彩不当。A、词语褒贬色彩的矛盾。a)如果你是一片干涸的湖泊,那么你最想牟取的利益是什么?....b)周幽王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却为了取悦你,褒姒一笑而亡了国,那都是笑的魅力。..这里的“牟取”是贬义词,而“利益”是褒义词;后一句的“褒姒一笑而亡了国”,国家破灭了,那可不是好事,但后面却用了个褒义词“魅力”。这两句前后词语褒贬色彩有矛盾。B、成语褒贬与句意矛盾32 a)我看到刘翔舞着他的飞毛脚取得了110跨栏冠军,百万人触目惊心。....b)可能是我经不起旁边同学的谈天论地,说说笑笑的诱惑,会义无返顾地加入她们的......行列中去。这里的刘翔取得冠军是好事,成语“触目惊心”却是“使人害怕”之意;后一句的“诱惑”是贬义的,而“义无反顾”却是褒义。11.7、推断不当a)如果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过了一天,一天里那个人没有什么作为,那表明那个人在这一天里一定是忧愁的。b)假如花草各藏香掩美,就没有了森林的鸟语花香山清水秀。a)句由“一个人的没有作为”推断出“这个人忧愁”的结论不当。b)句的由“假如花草各藏香掩美”得出没有“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没有一点根据。11.8毫无关联。a)宇宙面对那些同学,他们好吵,好牛,好乱。b)我们看到一片翠绿,啊多好的空气啊!那里的树木茂盛。a)句前半句不知作者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后半句写到的是“差班的班风”问题。b)句前半句抒发的是“对好空气的赞叹之情”,后面又说“树木茂盛”。这样,前后内容没有联系。11.9否定词运用不当a)最终我完成了无价之画。..b)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坎坎坷坷的。..这里的“无价”只有和“之宝”放在一起时才表示价值无法估算的意思,用在这里就变成了“没有价值的画”,句意相反了。后一句多用了一个否定词,使得句子意思也相了。11.10多用副词a)我觉得你真是太伟大了,差点没有把你当成我心中的偶像。..b)每次看到妈妈那双粗糙的手,心中似乎感到心痛。..a)句多用了“差点”使得句意改变了,b)句多用一个“似乎”使得本来是为母亲而感到心痛的情感发生了相反的改变。11.11表意不完整a)年轻永远是最朴质的,把握了它。b)人生的改变不是一刹那间,它得经过一些考验,长期积累。前一句“把握了它”会怎样呢?后文没说完。后一句“经过一些考验,长期积累”后会如何呢?句子也没有说清楚。12.歧义现象我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总要有一定的内容,总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但是,有时说话人说出一句话,要表达的是这种意思,而听话人却理解成了另外的意思。这种同一语言形33 式,在交际中包含两种或多种不同意义的现象,就是语言的歧义现象。12.1因词语内部组合不同造成歧义a)如果你也想象我们学校这样美,那你也可以亲自来欣赏一下。..b)这些水怎能够他喝呢?..a)句的“想象”可以是一个动词,也可以理解为“想和……一样”。这样,这个句子就有两种理解。b句的“能够”可以理解为“可以”和“足够”。这样,b)句也有两种理解。12.2由于一词多义而造成歧义a)家远的都不得回去,一个月就得回去一两天。.b)老师很快就能回去和你们上课了。.这里的“得”有两个读音也就有两个意思“可以”或“必须”,因而句子就有两种理解。后一句的“和”有“在一起”和“跟”两种理解,这样句意也就有两种理解。12.3因词语之间的组合不同而造成歧义a)上课不该做不该想的事。b)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凭借着超强的实力和拼搏精神,夺得了63..........块奖牌,包括了2块金牌,每块都干干净净。当“不该做”与“不该想”是一个并列短语共同修饰“事”时,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当“做”是谓语动词时,“事”就是它的宾语,这样句子就有两种理解。后一句的“超强的实力”和“拼搏精神”是并列短语时是一种理解;当“超强的”作为“实力和拼搏精神”的定语时句子又有了另一种理解。12.4定中不调成歧义a)人们根本无法领会到正确的成长和成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b)我们又看到了同样的同学的笑脸。......前一句的“正确”可以修饰“成长”,也可以修饰“成长和成功”,就有两种理解。后一句的“同样的”修饰“同学”和“笑脸”,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2.5省略不明成歧义a)爸爸有一天竟不知不觉睡在了门槛上,当惊醒时竟看到儿子握着自己的手已泪流面。b)我是哥哥,不该欺负。前一句的“泪流满面”可能是儿子也可能是爸爸。后一句在“欺负”后面省略了一个宾语成份,这样就有可能是哥哥欺负别人,也可能是别人欺负哥哥。12.7指代不明成歧义a)假如花的世界里缺憾是一棵草,那就努力让它开放吧!.b)让他人知道自然有时也可能战胜它的,只要有一颗战胜自然界的心和足够的勇气来.战胜自己。前一句的“它”可以指“花”,还可以指“草”。后一句的“它”可以指“自然”,还可34 以指代其它。13.罗嗦累赘13.1意思重复a)那是小学四年级的事了,说不懂事,说不懂事其实也懂事了,毕竟已经四年级了,我真是太不懂事了。b)当一个人心情不如意时,一个微笑可以使他高兴,当一个人不开心时,一个微笑可以使他笑容满面。这两个句子在句意的表达上重复得很,把简单的事说得太复杂了。13.2废话连篇a)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老是看不到自己在成长中的旅途上的影子。b)商汤在洗澡的时候,外洗身内洗心,所以他在洗完澡后“身心舒畅”。他在洗澡时外洗身上的污垢,内洗内心的渣滓,只洗完澡后身心都很舒畅。前一句的“眼睛长在自己的身上”和后一句的“洗澡时外洗身上的污垢”,这不是废吗?13.3词语的重复a)如果刘备对孔明顾虑重重,也许三分天下也许只是一个设想了。....b)在白天和夜晚不时传来扩音机传来的声音。.........这里两句的“也许”和“传来”两个词不必重复使用。13.4词语费解a)还有一位更是穷得可以的曹雪芹先生,他经历了许多:小时的富贵、繁华,大时的......贫困,晚年更是一贫如洗。b)计算机不断升级,速度迅猛的前进,快是快了,但意思却没有了。......这里的“穷得可以、大时”和“快是快了、意思”这几个词用得令人费解。14、其他14.1动作重复A、强调动作时间久a)早上我们去丁田,我丁啊丁啊,都不觉得累。b)我与鸟妈妈飞呀飞呀飞,找个安家。这里用“丁啊丁啊、飞呀飞呀飞”来表示这样的动作进行了很久,这种用法不当。B、强调动作的频率a)她爸爸刚夹一口菜,吃着吃着,把筷子一放,叫到:“重做重做,统统重做。”.b)我放下书包去洗手便来吃饭,吃着吃着,天在打雷。这里用两句都用“吃着吃着”来表示“吃”这个动作的不断重复,现代汉语也没这种用法。C、语气助词不当a)桂林真是美极了,不愧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呢!.35 b)哇,这里的楼真高,有二十层去。这里的语气助词“呢”“去”就是“呀”“呢”的误用。D、强调不当。如“爸爸妈妈问我在学校过得如何,每次都是,我也每次都沉默。”这里的“每次都是”改为“每次都是这样”,强调的意思才准确。E、外来词a)像那些面对挫折不知所措,甚至选择逃避的人来讲,我敢肯定他们今后的道路不那么OK。b)每一次看到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我都有一种泪流的冲动,特别是每每看到自己所支持的超女上“PK台”被PK的情景。这里的“OK”在口语和各地方语中表示的意思很复杂,应该用确切的词来来取代它。而PK这是一个网络新词,它是什么意思还没有定论,也还没得到共同的认可。F、关联词、介词短语混用a)只要你用心去欣赏身边的美时,你会发现我们身边的美胜地过这一切的一切。...b)人穷志不穷,不因物质上的贫穷而连精神也变得贫穷。....a)句的“只要……时”和“不因……而连”是联词“只要……就”和介词短语“在……时”的混用。b)句的“不因……而连”没有这一对关联词。15、篇章语段的语病分析15.1语段语病A、“还有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一个县的县官为了增强自己的威信,便放话出来,如果有谁能将一个重一百斤的大石头从县东门扛到县西门,奖赏十两银子。起先,有很多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但个个都考虑到如果县令不讲信用的话,自己不仅白费力气而且被人家笑话。所以个个都在旁观望着。最后,有一个不明白内情的过路人听到有这等好事,便二话不说扛起石头便大步流星的走向县西门。到了西门,县令如约给了他十两银子,当地的年轻人都懊悔不已。最后,该县令的诚信广为流传,该县的人民都愿意按照他的号召去做事。结果,该县很快富裕起来。可见,诚信是征服民众的有利武器,也是治国安邦的有力助手。”析:作者的这个文段语病一大堆,如:表意不明,口语化,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概念不准,判断不当等。B、“完蛋。收工。”这是一个学生作文最后的一个段落,这样的语句和作文内容无关。这是一种不严肃的写作态度。是不是这个学生也想学习鲁迅《论雷峰的倒掉》的结尾那精彩的两个字“活该”呢?而先生的这两个字可是全篇情感、议论的凝结和主题的升华,不是从表面上看看就能学会的。15.2文章分析。从学生的整篇文章来看,语病的多少与学生写作的内容、表达方式、句式的选用有关。议论性的文章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长句更容易出现语病。以下选取的是36 从初一到高三作文语病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作简要分析,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学生篇章语病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例文1:评析:狡猾的“狼”这是一篇初在生活上,狼是最狡猾的,为了达到目的,它不惜一切代一学生的文章,价,都要达到目的,你看狼就是那么狡猾。小作者的这篇作有一只狼几天没吃东西了。在它绝望的时候,它看见一只文内容情节简小猪在走,它就偷偷跟上去,狼不知道小猪发现它了,小猪飞单,用的是记叙快地跑回去,狼也跟着跑,狼跟不上还跟在后面,小猪飞快地的表达方式,以跑回去关上门,狼进不去。使用短句为主,狼就在小猪的门口,狼在外边说:“小猪你快开门,不然我除了标点符号的就吸了你的房子。”小猪说:“我不会给你开门的,因为我如果使用出现的问题给你开了门你就会把我给吃了,你快开门,小猪就不开门,最较严重外,语病后狼就吸它的房子,可是怎么吸都吸不动,因为房子是用石头不算很多。主要做的。原因是寓言的内无奈,狼就在小猪的门口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已经傍容浅易,多用短晚了,它对小猪说:“我知道哪里有萝卜,小猪说,哪里有。狼句,没有过多的说在后山的田里。狼说你想不想去。想,小猪说:“那明天早上议论。不过,还有我五点种来叫你,我们一起去。小猪说,好。”好多句子的语意到了明天,狼以为就要吃到小猪了,心里美滋滋的,它不不连贯,标点也知道小猪已提前要萝卜回来了,狼到小猪的门口,叫道,小猪有很多明显用错起床了,我们要去拔萝卜了,小猪说:“我已经拔回来了,不去的地方。这些都了。狼不知道小猪提前要了,很生气。符合初一学生的狼说,我知道哪里有苹果你去不去,小猪说,我去。狼说:认知水平和他们“好,明天我六点来,你要等我。小猪说好。的年龄特点。到了明天小猪又提前去了,这次狼真的生气了。狼打破门进去,没想到小猪在地上扑满了钉子,狼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因为它死了。你看,狼就是那么的狡猾。37 例文2:评析:宽容改变了我的生活这是一篇生活处处改变着我,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我的生活,是知识、理想、初三学生夹叙宽容……改变了我的生活。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是接受的也许许夹议的文章,多多,宽容一直是改变我的生活。反映的是生活记得有一次,妈妈买回一条鱼,在晚饭的时候,我捷足先登拿起中自己亲身经筷条先要鱼头,可当我的筷条到鱼头也有一双筷条,也感到奇怪,平历的事,描写时鱼头都是我吃的,到底是谁,是弟弟,见他对我笑我感到有危险,得较详细,句两双筷条在盘子里举行比赛,最终由于我力气比较大战胜了弟弟,回式上多用长头望望弟弟,谁知道他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了,我急忙捂住他的句。它的语言嘴,可不知道妈妈耳朵那么灵,我见妈妈来松开手,也不知道弟弟去表达能力较例哪里弄来什么红红的东西往脸一抹就像与巴掌一样,弟弟见妈妈马上文1的学生要就跑到她身边,弟弟一边哭一边向妈妈告状,妈妈怎么乱叫弟弟胡编强。但是语病的瞎话,竟然指责我,都怎么大还跟弟弟抢鱼头,一点姐姐的样子都较多,特别是没有。“什么啦,弟弟随便乱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我自己都没说什么。”在议论句上更“你竟敢对我这样说话,先不说抢鱼头你也用不着打你弟弟,你看他容易出现语的脸被你打得那么肿。”“妈妈,你也那点都没有看出来,亏你还当妈病。原因是文妈。”你这孩子真是无法无天,“啪”巴掌,我捂着疼痛的脸,转身跑章多用长句,到房间,外面只听见妈妈哄弟弟的声音,突然他们笑了起来,我在被表达的生活感子哭了。当我哭够坐起来想想自己今天做的是否不对,我是姐姐本应受较细腻和复该以大让小,弟弟小我大了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今天怎么做我也不杂,更贴近生会顶撞妈妈,妈妈已经够辛苦了还要操心,真不该,我明天一定好好活。这些语病的表现,今天月亮特别圆,是不是为我懂事而高兴。第二天……的产生和学生宽容胜过一切,只要一切往实际一点去看,只要每个人少一点怨的生活面的拓恨,多一点宽容,我相信生活中一切一切的事情都会有好结果,宽容宽与认识水平并不一定一切都会变好,但它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高这一矛盾有关。38 例文3:生活之路评析:这是高生活从来就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征途—既有荒凉的大漠,也有深二学生的作长的峡谷;既有横阻的高山,也有短路的激流,生活从来就是一方广文,文章的小袤的天地,决不会永远鲜花繁盛,碟飞蜂舞;它还会有风刀霜剑、冰作者采用议雪封路。生活从来就不只是斑斓的彩梦,荣誉的鲜花,成功的微笑;论的表达方它还会有酸涩的泪,紧锁的眉,徘徊的脚步,断肠的苦汤……人生是漫式,表达的是长而艰辛的远航,既要有乘风破浪伍的征帆,还要有逆境不屈的脊梁,对生活的感而关键是看你怎么来驾驶自己的生活之舟。悟和理解。使“挫折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对用长句较多,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稳、更高……试问:天下谁能不走还大量使用弯路?哪个没有遇到过困难,没尝过跌跤的滋味?但是不管怎么,你了修辞手法,都要去面对困难。拿出你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勇气和力量去拼搏。拼搏语病虽然较会使你潇洒的甩掉困难,会使你创造出新的自我,会使你的人生灿烂多,但是却是辉煌。真情的流露。朋友,莫因事业的挫折而长吁短叹,莫因路途坎坷而灰心丧气,文学功底比莫因学习困难而垂头丧气,莫因……而消沉落泪,这不是21世纪超新上两例的作人类的形象,只有拼搏的火种,方能燃烧起希望之火。年少的朋友们,者的要厚实我们已经站在起跑线上,来日方长,然而时代交给我们的使命刻不容得多,更有创缓。点燃你的生命之火,去拼搏吧,明天的太阳会更美好,是属于我新和发展的们的。照亮大地,让脚步往前走。潜质。39 例文4:评析:贫穷也是美丽的这是高三学大千世界,红尘滚滚,物欲横流,这世上就有十分富有的生的文章。这篇议人,也有很穷的人。金钱、权势、名誉、地位等都是大多数人论文的词藻华丽,的美好梦想,但得到拥有这种享受的人很少,贫穷往往会取而例子丰富,叙议结代之,很多人都是在贫穷中生活的。他们往往都抱怨自己的身合,多用长句,运世、处境。为什么自己不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生活中呢。他们用了连动、兼语等往往都认为贫穷是可恶的,甚至是丑陋的。他们不知道这个世复杂句式,复句运界不单是为了富有的人而存在,更是为了贫穷的人而存在;他用也较多,语病的们也不知道美丽不单是为了富足而存在,更是为了贫穷而存在。数量较多,和例2、要知道贫穷也是美丽的。贫穷只是我们穿的、吃的、住的比较例3没多大的差低微一些。但我们可以人穷志不穷。纵古观今,历史上有多少别。但是,我们明人他们也是贫穷的,但他们却能创造出不平凡的美丽。“不为五显地看到学生作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五柳文能力在不断地先生。五柳先生是穷得出名的。“环清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发展进步,语言表结,箪瓢屡空”,而他却“晏如也”,五刘先生选择了贫穷。也达能力在不断地就选择了美丽。在诗歌史上造就了美丽的一页,还有一位更是提高。因此,有些穷得可以的曹雪芹先生。他经历了许多小时的富贵、繁华,大学生作文出现语时的贫困。晚年更是一贫如洗。他经常是靠买画和朋友的接济病大多是由于学度日的。塌架更是满目蓬蒿、徒壁四墙、举家食粥。但正是贫生思想活跃,敢于穷潦倒让曹雪芹更加坚强,写出了憾世之作的《红楼梦》,写出表达对新事物的了“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把古代看法,特别是经自文学推向最高峰。虽然他也是贫病无医而逝,但他留给后来人己思考后还不成们的那部《红楼梦》引起了很大的影响。两百多年来久传不衰,熟的看法,敢于打成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贫穷的一面也成就了《红楼破常规句式的结梦》的另一面,那是无法形容的美丽。果。这些学生往往当然像这样的还有很多。宁饿不领救济粮的朱自清,巨著具有创新进步的《资本论》的作者马克思,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左拉……潜质。贫穷并不是可恶的,丑陋的,反之它是美丽的。贫穷成就了许多伟大的人、伟大的事、释放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以上是中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语病的发生有在句子内的,也有在句子和句子之间的,甚至是在语段之间的。从例子和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生言语能力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信息量逐渐增大。二、语言层次不断增多。三、抽象思维的程度日益提高。这些特征使低年级的学生在克服了原有语病以后又产生出高年级新的语病特点。所以说,语病的多少和学生作文水平高低并不成反比,和学生40 年级的高低也不成反比。从向前发展的纵向看,主要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接触新事物、思考的内容日益复杂和缜密、对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高低年级学生自有他们各自的生活层面,各自显出他们各自的语病特点。高年级的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张扬个性,他们更多地使用长句,只有这样的语言层次才能容纳他们想要反映的信息量,才符合他们抽象思维日渐成熟的特点。如果一定要高中的学生杜绝语病的产生,那么高中生用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的作文短句来反映肤浅的内容也是可以做到,但是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和思想的成长是不利的。作文就要用我手写我心,表达真实思想和感受,我们绝不能用追求形式上的无语病来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扼杀学生的创造力。16.初中、高中生作文语病特点:从杂糅向单一化发展初中生作文长于记叙,很少议论,较多地使用短句,句式结构不复杂,但往往是多种语病缠绕在一起,口语、方言语常混在书面语中而造成语病。不过,正因为是较简单的语句,所以比较容易看得出语病。如例句:(1)在我们刚学习时心理和技术上有一定的障碍和不熟悉。(2)“当我们有时有什么苦恼的话,只要有人对着你心事微笑,你内心会像什么一样安心和温暖。”例(1)的主语是“心理和技术”,宾语是“障碍和不熟悉”,属于双主语和双宾语不搭配。例(2)的“当……的话”是口语,是“当……时候”介词短语的误用;“心事微笑”讲不通,“像什么”语意模糊不清,口语化;“安心和温暖”的“安心”和前面的本体“微笑”搭配不当。也还有一部分语病毫无语法规则所言,不知所云。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年龄的增长,口语和方言影响语言表达而出现语病的情况渐渐减少。高中生写较多的文体是议论文,语句中往往出现带有哲理性的语言,较多使用的是长句,因为长句可以表达更为严密的意思,这和高中生思维发展相一致。因为这时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已成熟。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在一处缺乏水资源的空地上,生长着一株小花和大树。”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很大,体现出学生不甘用语平实的特点,体现的是个性化的张扬。这时,他们作文中的语病往往是单一的,而且较隐蔽,不易看出。17.壮民族学校学生作文语病特点调查中发现,专门学过壮语的学生的作文语病受壮语特点的影响不明显。在小学里,学壮文的学生的汉语表达更容易受壮语中的语法关系的影响。如,壮语中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语之后。所以有的学生在书面语中总是写成“我的老师语文”,其正确的语序应是“我的语文老师”。初中壮族学生的语病受壮话影响不明显,少数学生偶尔会出现一些,表现为:17.1由读音而造成书写的错误A、有的同学不顾老师的再三强调,总还是喜欢讲猪狗话。B、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最高山,它就是猪母狼马蜂。A句是因为壮语没有送气语音而把汉语中送气的“粗口话”写成了“猪狗话”。B句是因为字音相近或相同而把“珠穆朗玛峰”写成了“猪母狼马蜂”,这就变成了几种动物开41 会的笑话。17.2类似于汉语的歧义A、我妈叫我上街去买豆腐水。B、春天来了,我发现水田很多。我们会把A句的意思理解为“去买水”,而学生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去买“豆腐”。造成这样误解的原因是学生把“水豆腐”写成了定语和中心语倒置的“豆腐水”。B句的“水田(raemxnaz)”是“田水”的意思,即“田里的水”,原来学生想说的是“发现水很多”,别人却理解成了“田很多”。这些歧义的造成是因壮汉的语序不同而造成。17.3补语置于宾语后A、我们打扫教室完后才回家。B、考试完后,我们决定回家一下。A、B句的补语“完”都放在了宾语之后,按汉语语法它们应放在谓语“打扫”“考”之后。17.4介宾短语作补语例如,“我看见妈妈来了,马上跑向妈妈。”“小明病后,都是他奶奶煮药给他的。”这两句的“向她妈妈”和“给他”都应放在动词“跑”“煮”之前作状语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17.5用“多、过”表示比较例如,“我考试的分数高过你”“我胖过你”是“我考试的分数比你的高”“我比你胖”的意思。17.6壮语有些动词和量词不发达,很多情况多个意思下共用一个词来表示例如,“穿”“戴”不分,“吃”“喝”不分,出现了有的学生作文中写“穿帽子”和“吃水、吃酒”的笑话;又比如量词,凡是动物的都用“只”,如“一只牛、一只马、一只蛇”;凡是成对的都用“双”,如“一双手套、一双夫妻”;量词“个”用来和很多名词搭配,如“一个桌椅、一个房子、一个汽车”。17.7根据壮音写汉字例如,壮语“Mwngzmboujlunhdaeuj”写成“你不乱来”,其中“Lunh”发音与汉语的“乱”相同,在壮语中含有“经常”的意思,而翻译成汉语的实际意思是“你不经常来”。42 三、病因分析作文是一项复杂而高级的综合思维过程,所以语病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有认识方面的和操作层面上的原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因。1.生理和思维尚未发展成熟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9岁之间,研究表明9岁儿童的脑重量是1350克,12岁的少年脑的平均重量是1400克,和成人相差不大。这时候学生的思维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认为,中学生这时的思维发展已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时是命题运算思维阶段,是和成人思维接近的、达到成熟的思维形式。它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高中生思维的概括性、深刻性、批判性有了提高,开始出现了辩证思维。青少年思维的内部矛盾是思维发展的动力。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既从事物的内部,也从一事物和他事物的关系中去考察和研究事物的发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它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③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简而言之,即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构成的矛盾,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对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来说,就是儿童青少年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必须以生理发育、变化、成熟为物质基础。中学生的体重迅猛增加,个子也迅速增高,这是人生一个疾风暴雨式的发展时期,在思想、行为和表达上还没有和身体适应过来,行为上和老师、成人发生冲突,甚至有人宣称这时期的少年儿童还出现有反社会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时期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他们在独立意识增强的同时也存在依赖的心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识别能力又比较低。可见周围环境对一个身心正在成长的人来说,产生多么强大的冲击力。“言为心声”,这时期学生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正是他们对世界观察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时头脑中的想法不免有些杂乱,加上知识面不宽,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作文中就出现了语病。就是小学时作文没有语病的学生这时也出现了语病。中学生从低年级进入高年级时,作文突然出现语病,这和他们身体发育的情况一样,这时会出现一些失调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正在向成年过渡,他们开始用成年人的眼光观察世界,并且试图用成年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然而,他们还不是成年人,正如同他们的身躯已经达到应有的高度,而内脏器官还不成熟一样。这种暂时的失调是正常43 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帮助学生渡过这一个难关。因此,学生作文语病的产生有技能操作方面的原因,更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技能操作层面的语病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减少或克服语病的目的。但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产生的语病是很难克服和避免的,它只能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实践和认识来决定,只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断能力。2.缺少语感吕淑湘先生曾指出:“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边包括语义感,就是对一个词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格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等的敏感。当然也包括语音感,有的人学话总不像,就是对语音不④敏感。”学生作文语感不强,读起来感到晦涩拗口就知道有语病了。如“并非经过漫长过程的人就能达到最高境界,还要看看这个是否从头到尾地去学,是否认真地去寻找学习的趣味,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样意思也就没了”。这样的句子读起来就让人受不了,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现在还有很多教师认为语感是个虚无飘渺的东西,不重视也不知如何去训练学生的语感。在与教师的访谈调查中,没有一个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感。加上学生知识面不广,读的书不多,没有养成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平日里也不讲普通话,这样就无语感可言,写起作文来自然语病就多。3.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词语贫乏掌握大量的词语和语言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分析发现,很多只须要一个词或一个成语就可以概括的事理,学生却用了许多的语言来表达,或者是一个意思颠来倒去地重复。还有的时候是学生心理有很多的话,一到嘴边却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和语句来表达,所写出来的语句词不达意,也容易造成语病。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之一是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曹文轩说:“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语和书面语)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是成才的基石”“写作是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思想境界焕发才情的思维⑤体操”。可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4.缺少积累,作文“伪圣化”作文是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一种文学样式,是真情实感的表露,靠的是厚积薄发。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没有社会阅历,整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有点单调乏味的。何况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去关心身边的事,没有认真仔细地去观察过周围的生活,更没有用心地去思考过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加上看的书少,写起作文来就变得力不从心,于是不切实际的“假、大、空”的文风就出现了,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事写起来自然语病不断。5.训练力度不够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言语和其它行为一样是通过操作性条件获得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亦称工具条件反射,指对动物的自发操作活动(反应)进行强化而行成的一种条件反射。他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再发生的44 强度(频率)就增加。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强化就是增加训练的次数。一个学期的作文训练量本来就有限,很多学生还是没有认真地去对待,更没有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对写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训练的强度和力度都不够。在被调查班级的学生中,有少量的初中生写周记,高中生写随笔,但都是应付了事。强化不够,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不高,语病自然不可避免地就产生。6.思维混乱、缺少逻辑性,思想认识模糊思维的一般特征是概括性和社会性。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只有在词语中才能固定下来,形成确定的概念,概念又只有在句子中才能形成判断和推理,一步步发展成丰富的思想。思维的社会性是交际的需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表达又是思维结果的反映,语病的产生反映的是思维的混乱,逻辑性的欠缺,认识的不足。例如:例(1)“此时,美的标准好像转了方位,把看头指向了艺术,少见却也略带神秘的事物,就像新宠,在人群中不断传开。”例(2)“倘使国家和民族不屑以信为本而后存活下来,则必定是个死灵魂,而却以冷漠自私充盈,那这个民族必定是失败毫无活力而言。”这样的句子从内容上来说是支离破碎的,这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混乱。再如,认识不足的语病。“目光是知识的结晶,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目光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知识见闻的多少。”这里对人“目光”的理解和解释跟本上就是一派胡言。7、受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影响根据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分为十三种,汉语属汉藏语系,在我国有95﹪以上的人口讲汉语,汉语以普通话为标准语言、语音。但是,除了汉语以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并存,况且汉语里还有五大方言,操这些民族语和方言的学生都是在学习普通话之前都已学会了自己的语言的,这对后来学习普通话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心理学上来讲,这种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抑制作用,会对普通话学习造成影响。从语言的获得上来说,这些民族语、方言是作为学生的第一语言在幼儿时期随着年龄的长大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然习得的,而普通话对学生来说往往是在正规的学校才开始学习的。心理语言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习得(LanguageAcquisition)的效果远远胜于语言学得(LanguageLearning)。这种根深蒂固的原来的语言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专家作过研究,福州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平均识字2714字,其中方言语音为1820字,占67.06﹪,即三分之二以上的字被读成方言语音;福安地区某小学,三年级平均识字2305字,方言语音为⑥1792字,占77.74℅,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惊人比例。各民族语言和普通话相差很大,在汉语五大方言中的闽南话、粤语和普通话相差最大,最接近普通话的是客家话。在我县这样一个民族杂居、经济和文化都落后的地方,这样的民族语和方言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表现在作文上就是语病连篇。如客家方言的学生说“衣服‘爆线’了”(即衣服沿着裁缝线口的边裂开)。说桂柳话的学生写“不理它先”即是“先不要理它”。讲桂45 柳话的学生写道:“有一位教师,因为不是真正考上的,所以在一次考试中因为考不得,被辞退掉了”。这里的“考不得”就是桂柳话,是普通话的“考不上”。说壮话的学生写:“人家说他多多的”就是“人家常常议论他”的意思,其它受壮语影响的情况前文已有论述,这里不再多说。8、社会的影响语言是活的语言,是为交际而产生的,交际是它的第一本质性。正因为如此,社会上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使用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曾发起过净化语言的大运动,号召为净化祖国语言而奋斗,使语言的许多不规范现象得到了纠正。现在社会上,书刊、影视、行话、口语还在污染着青少年不成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对语言的运用。如电视有这样一则徐静蕾为长虹电器做的广告词:“很性格,很生活,长虹电器”,电视上为宣传孝敬长辈而作的公益广告词:“感恩父母”。这里的副词“很”和名词“性格、生活”是不能搭配的;动宾短语“感恩”也不能再带宾语“父母”。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语言对学生作文影响也很大。如,“搞掂、摆平”意为做成某事,“狠”意为心毒,“扁”意为奏人,“群扁”意为打群架。外来词,如“脱口秀”(talkshow),丁克(DINK)。还有一些网络用语MM(美女、妹妹、美眉)、GG(哥哥)、GF(女朋友)、TMD(他妈的),周末最56(无聊),T(踢)死他,BS、BT(鄙视、变态),==偶(等等我);还有车站的“上客落客”、修理店的“么修”。更有甚的,文学上也有人玩起了语言游戏。如,有比看谁说得更俗的: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我是流氓我怕谁”,刘恒“不老老实实在一个地方撒尿,有路子也是屌路子”。这些社会用语都严重地影响着学生作文语言的使用。报刊上语病也异常严重。翻开报纸,语病随处可见。针对社会上各行各业对语言运用不规范的现象,专门收集、剖析这些不规范语言的《咬文嚼字》这一刊物应时而生。翻开这一刊物,里面小到字、词、句,大到用典,无不对各种影视作品、杂志刊物中出现的语病作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四、减少语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对策针对认识方面和操作层面上的原因,提出以下对策:1.师生思想上引起重视,教师提高自身语言表达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是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了这一目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书面语言。所以,方法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把句子写通顺才是最重要的。语言的通顺是作文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作文的方法技巧必须建立在文字通顺的基础上;方法技巧问题是作文的大处,容易看清和把握,而语言运用的通顺却涉及到语法、语感、修辞、逻辑、认识理解等多方面的问题,是作文的细处,不易看清不易把握。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本末倒置,师生看重的是方法技巧问题,而忽视语46 言使用的通顺。心理学家们特加强调教育和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在所调查的七所学校里有选择性地对每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作了访谈调查。他们有的是学校的校长、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有的是市里的优秀教师,曾获得中考、高考的质量优秀奖。他们都意识到了学生作文语病的严重性,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没有想过如何去帮助学生减少或克服语病。只有高中老师由于要应付每一次考试都必考的语病题时,才会选取一些高考出现过的语病题来给学生训练。但是,这样的做法能帮助学生发现进而减少或克服自己作文中的语病吗?显然是不能的。在抽样的作文中,有大部分是老师已经批改过的。但是,从教师批改的情况看,作文中的语病并没有引起教师们足够的重视。教师们在批改作文时只是从内容、结构、语言上进行点评,从学生的书写上进行评定,那些评语都是很抽象空洞的说教,没有详细到作文的几个细项(如,结构、语言等),至少在评语中看不到老师那样做。在抽样的那些已批改过的作文中,只发现一个老师画出了学生作文中的两句病句,师生对作文中出现的语病也从没有作任何修改。我们当然不主张为批改学生的作文语病而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那样会挫伤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但是,这种师生对作文语病漠视的现状,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去发现并克服语病呢?我们很多老师平时的教学语言也很不规范,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就会极大地误导学生。如某个学校领导在全校学生大会中说“我们有很多老师一口三家都住在教师宿舍那样简陋的环境里”,这里的“一口三家”应是“一家三口”的误用。另一校领导在全校师生面前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说“有的同学在厕所、书桌上乱写一些肮脏的文字不堪入耳”,这里的“不堪入耳”应是“不堪入目”的误用。2.重视语法教学当代语文教学理念在探索中经历了三次理论擅变,即政治中心说、知识中心说、人文中心说。人文中心说主张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淡化了对知识的传授和要求,随之而来的是淡化了对繁琐的语法的学习。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对语法的学习体现的是它的工具性。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不系统学习语法,那么学⑦生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连主人自己什么都找不到”。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它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是受规则支配的,这些规则就是语法。人们利用语言的规则,可以从有限的基本的语言单位去构成无限数量的、复杂的语言系统,就是语言的生成性。人们学习语言并不是学会某个特定的句子,而是运用规则去创造(构成)和理解新句子,规则性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个重要特性。语法是人类思维高度抽象化的产物,思维必须纳入语法的框架才会显得有条理和严密化。语法的组合关系是思维把对象不断分割开来不断组合的规则。思维的逻辑形式必须在一定的语法形式中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语法现象来认识凝聚在这些现象上的逻辑性,在运用语法规则去表达这些形式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并且,复杂的缜密的思维只有在相应的复杂严密的语法结构中才能发展起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规则,尤其是那些高度严密化了的语法规则,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复杂化、缜密化的有效途径。语言的表达水平是和较高的思维发展水平相联系的。47 因此,语法的作用不可轻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张先亮教授对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法的关系⑧作调查研究,发表了《语法教学和作文水平相关性研究》一文,调查结果如下表:语法成绩与作文成绩对应表语法测试现场作文平时练笔语法差错区组主观态度教学形式知识容量(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平均次)甲重视专题讲座很大78.6086.3089.202.30乙重视时常穿插较大79.1087.5088.802.20丙较重视重点提示较大78.9086.0088.702.40丁一般有时讲解有点77.5085.4088.203.10戊一般有时讲解有点75.8082.3085.603.70己一般有时讲解有点74.9079.1085.003.60庚不重视很少讲很少75.0079.2084.404.40辛不重视很少讲很少72.5075.8083.705.10壬不重视从来不讲没有69.8072.9083.005.80这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语法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现场作文水平的高低有明显的影响,在其后所作的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因此,他认为语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巧妙地把语法知识和作文结合起来;我们不能勿视语法教学,那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不正确的解读,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怎样教的问题上,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语法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所选择,有所提炼,实现作文与语法教学的双赢目标。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却谈化语法,学生作文语病表面看起来是语言的不通畅,其实质却是思维的不严密,对语法知识的不理解、不掌握是造成语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48 以,教材应安排有由浅入深的语法知识内容,要开设专门的语法课。我们可以在作文评讲中用学生作文的病句作为实例来分析、学习语法,这样达到学以致用,增强了针对性,学生学语法的积极性会大大地提高。我们不能因为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就不上不讲语法。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蔡伟、张先亮指出这样的做法“有悖于语文教育规律,最终会⑨走上语言玄学的弯路”。淡化语法的一个原因主要是现行的语法教学不得法。吕淑湘先生认为语法教学有其必要性,针对语法无用论,他指出,学过语法的人比没学过的人在文字通顺上的比例要大些;认为语法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化抽象为简单易学,从而指导写作;他认为“在中学语文课里的语法教学应以实用为主”。他提出提高语法教学的途径就是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可接受性。但是,语法教学要特别注意方法。有学者作过调查研究发现,想通过直接学习大量的语法来提高学生在作文中写通句子的能力水平,结果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因此提出学习语法要走另外一条路子:通过学习语言来获得对语法的学习。其具体做法是:(1)通过对范文的学习来掌握语法。叶圣陶与夏丐尊合著的《文心》中就提到:“读原是很重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下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自然也通顺了,文义自然了解了。一个人的通与不通,往往不必去看⑩他所作的文字,只须听他读文字的腔调就可知道”.精选出来的范文和文学名著都是语言运用的典范,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在作文教学中学语法。作文的讲评课就应选择典型的语病来评讲,在评讲中让学生学到语法知识,让学生感到语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因为这些语病例子都是从学生作文中选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倍感兴趣,不会像学习语法理论那么枯燥乏味。(3)在语言运用的语境中学语法。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们样的语文活动,如让学生在同学的作文中收集语病,出一本作文语病集,然后出版让学生学习,利用这些病句作为例子来学习语法。还可以开展组词造句的接力赛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影视作品、报刊杂志等的语病拿来展示,还可以组织学生订阅《咬文嚼字》这一物刊,并经常选取一些内容来学习探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语病的敏锐性。(4)正反面结合讲语法。我们讲语法最好的方法是用先反后正的方法来讲,即举反面的语病例子来分析造成语病的原因,然后再讲解正面的语法知识点。当然,病例要从学生作文实际中的错例中抽取出来。这样可以避免过去先讲讲语法知识点的枯燥性。3.阅读名著,培养语感,培养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美国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大都包括模仿的习得行为,语言的习得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和模仿,社会语言范型对儿童言语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学生来说阅读大量的名著范文是必要的。语文新课标就列出了学生课外的一些必读书目。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从多读中学会作文,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49 选’半,秀才烂”的说法。从解决学生作文出现的语病这一角度来看,读经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应该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充分调动感官参与,充分感受,深入体会,做到一词一句不轻易放过,使自己身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融,仿佛作者想说的正是自己想说的话,抒发的正是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正是自己的想法。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个维度中的“情感与态度”这一课程目标。如,在教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时我就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本被作者以愚称之,这是作者遭受排挤被贬后抑郁不得志的情感的发泄,这里的山水草本的遭遇正是自己的遭遇,最后的物我相融正是作者与山水草本“知已”“惺惺惜惺惺”忘我地麻醉自己的写照。这样学生也更能领悟作者的“遭有道”而“违于情,悖于理”的正话反说的悲愤。第二,是要做到对范文反复多遍地诵读,对精彩的语段要背诵,达到烂熟于心。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然而近于完美。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个言语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到了经典范文语言的语法、修辞、逻辑等规则,增强了学生的语感,丰富了想象。这样学生在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就会通畅得多,大大减少语病的发生。而与此相反的当前教学现状是,教师要求的少了,学生背的东西少了,只是记住一些考试常考的古文名句,对现代文的名篇、段、句总没有丝毫积累。这很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语文教学特别重视学生阅读知识面的广度,但我们也要注意加于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地阅读。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反对那种不负责任地强调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做法。他认为只有抱着寻找人生经验和写作经验的目的才会有进步;读书种数不要多,但要精;读书要像临摹字帖一样一遍遍地临摹。主张读者读书时要和作者较量,并时时产生创作的冲动。对文章的谴词造句、布局谋篇,常常要问:“如果我是作者,我该怎么办?”这样就能鉴别文章的好坏,在写作上受益匪浅。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语感是思维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语感在语文教育改革的今天越来越突显它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言学家吕淑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郭沫若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语感能力强的人的作文思路是非常流畅的。古人没有专门学语法,但是论诗作文混然天成,都是靠多读而积累来的,这正是所谓“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不过一定要读经典的名著范文,并养成用普通话来思考的习惯,克服用方言思考问题的不良习惯,方言只会有碍于我们语言的正确表达,要从日常生活的听、说、读中培养起。“语言能力应该是言语能力,读、写、听、说的能力无不都是言语的能力。而言语的能力总是和人的认识、情感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而决不仅○11仅是语言操作的技术问题”。可见,听、说、读对提高学生作文语言的运用能力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5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夏丐尊先生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努力把语言文字和学生的人生体验联系起来。他经典的论断是“人生糊涂识字起”,认为语言文字会使人的感觉变得迟钝,成为人们感知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障碍,认为在这种被语言文字麻痹的心灵里是很难产生出好文章的。这就要有语感作为中介,主张把语感为中学的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培养语感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要求学生养成串连词语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书时每遇到一个新词就要联想到和这个词相近的词,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个词语串。如见到“清静”一词就想到“安宁”“寂静”“恬淡”……并把这一串词在心里加以比较,比较它们范围的大小、语气的强弱、词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等等。第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来品味词语。当读书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时一定要追问到是哪个词语引起这种情感体验的;当对生活有了新的感触时一定要思考用哪个词才能最恰当地把它表达出来。如学生在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就要抓住诗句中的“直、圆”两个字来赏析,感受大漠的旷远、荒凉、寂静的意境。第三,要在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特别注意学生的用词,看所用的词是否和学生的人生体验相一致,学生的作文是否因文字的障碍而与人生体验相脱节。他反对学生用“美丽”“可恨”“有趣”等空洞的形容词,而必须把怎样美丽、如何可恨、怎么有趣用真实的印象和情感体验细致地描写出来,才能使人感到美丽、可恨、有趣。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语感(1)加强诵读的指导。古人读书特别强调读,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这里说的诵读是指叶圣陶先生提及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要和作者的感情相融,把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表现出来,要口到、心到、耳到。如果第一次做得还不好,还要多次反复地吟咏,直到把作者所有蕴含的情味全部传达出来。最好的办法是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有范读。现在的学生不愿读书,读书没有韵味,这与我们老师没有做好范读或范读水平不高有很大的关系。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几乎每一节课都会有范读,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学生会很有兴趣小声地和我一起把课文读完,感受作品的舒缓、激昂、低沉……,这也直接感染到了学生课后对读书的兴趣,使得早晚读的教室里总是书声朗朗。(2)多背诵多积累。巴金先生把《古文观止》中的两百多篇文章背诵得烂熟于心,他曾说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精美篇章、佳词妙语妙句,不仅丰富了语言库,还能从中领会到优美篇章的精巧构思,用语的精妙,使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课内必背的篇目,还要指导学生多多背诵课外的古文、古诗词及现代诗、现代文的精彩语段。(3)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联想。联想和想象这两种心理表征在文学作品中伴随始终,语言描述的内容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完成。如,课文《天上的街市》若能在“天上——地上——天上,街灯——明星”之间进行来回的联想和丰富51 的想象,就能使学生不只停留在字里行间表面意思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补充说出自己想到的所有内容。这种做法也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语感。4.理论学习学习相关的逻辑、思维、语言学的理论知识。逻辑学对增强我们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科学性、严密性有很大作用,文章的词、句、段、章的安排及对事物的下定义都要用到逻辑思维的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很有好处,一个思维混乱的人在语言表达时也是语病重重的。语言学特别是心理语言学对我们理解人的内部言语的组织有很大的帮助,语言的表达涉及到的是一个人的内部言语和转换的问题。5.提高对生活的认知能力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意识只有恰当反映物质时才是正确的认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是由不认识到知之甚少到全面认识了解的一个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反映思维的;作文语言是经过学生思考整理后才表达出来的语言,更是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准确反映。从学生的语言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事物的熟知程度。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从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来解释人获得言语的发展过程,他认为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直接刺激物直接反应第二阶段:词的刺激物直接反应第三阶段:直接刺激物词的反应第四阶段:词的刺激物词的反应刘腓腓依据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自己的调查研究,提出中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小学生由于处于掌握语言文字的初级阶段,作文的兴趣和困难偏重于表达;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年龄和认认识水平的增长,独立意识的提高和抽象逻辑的发展,作文的困难和兴趣偏向于认识水平的提高。于是她提出在中学阶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是解决当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过程的主要矛盾。文学家秦牧说,思想是文章的血脉,生活是文章的肉,而技巧是文章的皮。这说明传统作文偏重于学生表达的训练而忽视指导学生对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对生活的思想认识才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根本,源远自然会流长。6.加大训练的量,端正不良文风心理学认为操作性练习就应该通过强化才能达到巩固的目的。写作作为一项操作性的技能活动,通过多写多练是能够能把句子写通顺的。布鲁纳说过:“徐了通过练习,又有谁能够变为一个行家里手,能够熟练地掌握规则、组织恰如其分的话语、使之完全能够为○12他人了解或为自己了解呢?”.具体的做法是:(1)多练笔。教师们除了平时堂上布置的大作文外,还要让学生养成练笔的习惯,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常用的日记、周记、随笔。夏丐尊先生提倡写“小品文”,即200字左右的片断作文。他反对事无巨细地乱写,都写成长篇大论。他认为精细的部分描写胜于52 粗略的全体的叙述和说明,写作应象绘画一样富有情趣,而不是像地图一样只是个轮廓。他要求学生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他的命题都是些生活的片断,如《萧声》《蚊咬人》《插秧》《饭前饭后的饭厅》。这一做法确实能增强学生的观察力。他一生桃李满天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生活特别有敏锐感。还可以让学生多写一些模仿的句子,进行造句训练。造句是克服语病的一个好方法。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往往在复杂的长句中,或一些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语句中出现语病。因此,我们老师先要对学生的病句的句式有所了解,针对学生容易出现语病的双宾双谓、谦语等句式进行训练。还要训练一些和学生对事物认识有关的修辞方法和语句,帮助学生纠正对一些事物认识的偏误。(2)养成拟题纲和修改作文的习惯。作文讲究思路的连惯性,所以我们平时的作文不提倡打草稿,只起个腹稿就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乱写胡编。我们提倡写前要有简要的提纲,这样思路清晰,语病就会大大地减少。布鲁纳认为,我们写作时是思路走在我们书写速度的前面,由于短时记忆的某时丧失和精神分散及环境的干扰等原因会使我们的作文出现语病。我们通过修改可以使思路更清晰,认识更透彻,也更有助于我们语感的培养。修改时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用客观事物来对照自己写出来的语言是否和实际相符合。(3)培养“以我手写我心”的实事求是的文风。学生作文提倡“以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清楚的事情,不知道不清楚的事不说,抒发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发表的是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言论和见解。这样学生就能克服因认识模糊和认识错误而造成的语病。还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关系。这样可以少犯逻辑方面的语病。作文的“代圣人言”和“伪圣化”的文风一定得扭转过来,培养实事求的文风。这也是培养学生诚实品格的好办法,符合以发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7.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向社会学习语言内在的需求会成为学生学习极大的内驱力,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任何一种能力的基础,下定决心学好它。美国心理学家乔姆斯基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是儿童具有掌握语言的内倾向,他们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由于碰到具体的语言经验而发展并固定下来,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结构,是一些先验的语法规则。他还认为一些先验的语法规则通过转换程序构成人们日常的言语。因此,语言是深层结构而言语是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包含着基本的语法关系和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可以直接感知声音,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生成转换语法”语言学理论。因此,学生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学习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这样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有些词语和一些用法会在历史的进程中失去它原来的意义和用法。与些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词和用法,并逐渐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在言语的习得中我们不可固步自封,也一定要随时吸收其它语言的精化部53 分和新生的新词,用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库,使自己的语言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我们作文的语病自然会减少,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就可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结语调查分折结束了,我有了可喜的收获,一个当初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在作文中大胆表达新观点,思考的内容和逻辑性不断复杂、严谨与缜密,真情实感敢于表达抒发。虽然学生表达的思想有点稚嫩不成熟,甚至还因此而产生语病。但是,我想要说的是,作文有语病并不可怕,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作文有语病就对学生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现代的人文中心说认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认为言语能力总是和人的认识、情感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而不只是语言工具的操作的技术问题。我的收获和这一现代语文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经过这一个阶段后,学生的思维才发展起来,思想才成熟起来。相反,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因害怕出现语病而不去反映生活,不敢表达新看法抒发真情感,为追求表面上的文通字顺而总是停留在小学阶段的简短的表达式和表达水平上,这样反映出来的思想是肤浅的,他们的思维就得不到训练,各方面得不到发展,这样的人长大后于人于已又有什么用呢?那样的后果才是最可怕的,那是不思进取、不敢接受新事物的表现。那种做法是对一个人创造性的扼杀。那样谨小慎微导致的结果是,即使是这样的人走上社会后,他们的性格还是懦弱的,没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在调查里,我可喜地看到学生表达内容的日益复杂化,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下落,这期间,隐藏着无数个闪光点。有的清晰明亮,有的模糊依稀,有的光彩照人,有的暗自生灰等。这一种种一样样的变幻莫测的景象构成我们生活中的亮点。”这样的语句虽然还算不上优美,但它给人的却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全新的感受,让人感受到的是学生的活力和创造精神。如果这时他们再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一定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又能够减少作文语病的产生。因此,我们对待学生作文出现的语病既不能过多地去指责,也不能因为害怕挫伤学生的进取心而听之任之,应指出它并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它,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我当初想通过一番调查研究得出一个让教师们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语病的方案的想法,现在已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学生作文中出现语病是正常现象,但大量出现并且长期存在就不正常了。因此,怎样减少语病,尽量缩短其存在的过程是我们老师们要做的工作。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学生不断进步的同时帮助其减少语病的产生,帮助其更快地进步与成长。这是一个从不平衡最终达到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这里谈到的只是中学生作文的语病,如果能对小学、大学再作一番调查,找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也许这项研究才会更有意义。54 注释:①思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45页.②祝新华《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8杭州265页③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修订版,第72页④吕淑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⑤曹文轩《人民日报》2007.7.20⑥思维发展心理学朱智贤,林崇德/著北师大1986(第389页)⑦乌申斯基。郑文樾编选,张佩珍等译。乌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⑧《课程.教材.教法》2005.6第25卷第六期⑨《语言文字运用》2005.8第三期《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⑩《文心》[M]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107页○1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转引《中学生作文语病成因对策》,《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59期邰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第193-194、200页。55 参考文献:[1]普通语言学研究导引郭熙,盛林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思维科学研究赵光武/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3]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章熊/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4]逻辑和语言表达陈宗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5]逻辑与语言研究中国逻辑与语言研究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逻辑语言和信息、逻辑语法研究邹崇理人民出版社2002[7]语法和作文俞敏/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8]语法理论高明凯/著商务印书馆1960[9]语法理论纲要范晓,张豫峰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0]语法研究入门吕淑湘,马庆株1999[11]语法学习吕淑湘/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思维与语言运用王占馥/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3]语文教育心理学董蓓菲/著上海教育出版2006[14]思维发展心理学朱智贤,林崇德/著北师大1986[15]语文思维培育学卫灿金/著语文出版社1994[16]作文病例举隅刘淑芳编/著明天出版社1997[17]作文心理学刘淼/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8]作文评析研究漆耕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9]作文教学法李保初,周靖/著测绘出版社1982[20]作文评改作文评改杂志社[21]作文心理世界陈根龙等/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22]作文和人生王灵皋/著亚东图书馆民国[23]作文与修辞石苇/著光明书局民国[24]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5]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本杰明·李·沃尔夫/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6]汉语语法论文集吕淑湘/著科学出版社1955[27]语言学基础理论岑运强/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8]语文理论与语言教学王寅/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病句分析金锡漠编/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30]病句评改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1]病句分析李裕德,吴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32]思维与语言苏联高尔斯基/主编三联书店1963[33]思维的盛宴全世界都在玩的游戏韩冰/编海潮出版社200656 [34]思维和语言阿斯皮尔金/著1958[35]逻辑与语言学习石家庄河北师范学院政教院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1981[36]思维科学简论田运/著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5[37]2004年学校还缺什么作文需要大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38]作文指导朱德熙/著开明书店1952[39]作文教学论韦志成/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40]作文与思维训练陈钟梁,张振华/著杭州出版社1992[41]实用汉语语法倪宝元,张宗正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42]语言学概要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43]汉语句型研究申小龙/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44]现代汉语逻辑初探陈宗明/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79[45]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46]普通逻辑学孟宪鹏,卢东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47]汉语句法规则李子云/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48]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e现状和回顾语文出版社1987[49]语言心理学彭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0]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51]壮语文基础知识广西教育厅壮文推行办公室编写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57 读硕其间发表的论文[1]罗日升《语文新课改的焦点和出路初探》[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7,4,23 致谢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衷心感谢对我在读硕其间给予我帮助的人们。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他们为我消除了家庭生的后顾之忧,在抛开刚一岁多的小孩考研到我读完硕士,他们为负起了照顾小孩子的重任,使我能专心学习。其次要感谢导师王德明,他为我能顺利完成论文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劳动,为我把握论文的总论点和逻辑,为我修改摘要,给我信心和鼓励,给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感谢黄麟生教授、陈玉秋教授对我的关心,使人倍感温暧。感谢李乃龙教授、唐子江老师、余昱老师、黄汉清教授、周剑清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受益无穷。更要感谢谭芳艳对默默无闻的全力支持。 论文独创性声明本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示和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