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ID:77304490

大小:1.0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23-11-13

上传者:笑似︶ㄣ無奈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1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2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3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4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5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6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7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8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9页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_第10页
资源描述:

《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Theresearchonthepracticalstrategyonthephysicsteachingofthelocalresourceofthesubject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姓名:李红蓉学号:1076205130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指导教师:孟凡丽教授2008年4月10日 目录中文摘要........................................................................................................................................1ABSTRACT...................................................................................................................................31.引言..........................................................................................................................................51.1研究问题的确定..................................................................................................................51.1.1研究的背景...................................................................................................................51.1.2问题的提出...................................................................................................................51.2相关概念的界定..................................................................................................................61.2.1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特点.........................................................................................61.2.2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81.3相关研究综述......................................................................................................................81.3.1国内研究综述...............................................................................................................81.3.2国外研究综述.............................................................................................................101.4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111.4.1研究的目的、意义.....................................................................................................111.4.2研究的方法.................................................................................................................122.“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构想..................................................132.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132.1.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理论依据..........132.1.2“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142.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152.2.1“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理论依据..............152.2.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162.3“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172.3.1“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理论依据......................172.3.2“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183.“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223.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233.1.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过程..........................233.1.2“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评价..........................283.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283.2.1“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过程............................283.2.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评价............................343.3.“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343.3.1“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过程....................................343.3.2“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评价....................................394.“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评价..................................................404.1从学生的现状与变化中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0I 4.1.1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04.1.2从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04.1.3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14.1.4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14.1.5从学生对家乡情感的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14.2从课堂的现状与变化中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24.2.1从教学内容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24.2.2从课堂教学气氛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24.2.3从师生关系的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24.3从教师的现状与变化中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24.3.1从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24.3.2从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能力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34.3.3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34.3.4从教师合作的意识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435.“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行动研究的发现与思考...................................................435.1“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行动研究的发现......................................435.1.1影响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因素.......................435.1.2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445.2为了更好地推进“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思考.........................465.2.1思考1:给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465.2.2思考2:给物理教师的建议........................................................................................47结束语...........................................................................................................................................48参考文献......................................................................................................................................50附录...............................................................................................................................................52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52附录二:学生问卷...................................................................................................................52附录三: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总结.......................................................................................53附录四:《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课程目标:.....................................................................54附录五:《温度与温度计》的课程目标.................................................................................54附录六:《光的传播》的课程目标:.....................................................................................54II 附录七:《光的折射》的课程目标:.....................................................................................54附录八:行动研究的课堂图片...............................................................................................55致谢......................................................................................................................................56III 中文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课程资源对于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特别是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强化和扩展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开发利用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利的资源保证。”由此可知,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但《纲要》中并未指出如何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全国已广泛推广,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一个过程,要经过很多中间环节,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怎样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就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课程资源,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学生要成为主动建构者,选择学生熟悉的学习材料有利于主体建构。因此,研究者和一线的物理教师一起开展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研究,探索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怎样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使理论很好的应用于实践。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法。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研究问题的确定、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第二部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构想。介绍了根据泰勒原理与建构主义理论确定了“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根据“生活教育”与“活教育”理论确定了“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根据认知发展理论确定了“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第三部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具体包括“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过程与行动评价、“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过程与行动评价、“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过程与行动评价。第四部分:呈现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1 效果。通过一学期的行动研究从学生、课堂、教师的现状与变化评价得出“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有效的,系统评价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第五部分:呈现了在实施“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过程中的两点发现:发现了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影响因素和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在现实中推进“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思考,然后从管理者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物理教学行动策略2 AbstractTthadbeenmentionedintheReformPrinciplesoftheElementaryEducationcourses(ontrial)that:theresourcesofthecoursesareveryimportantinthecoursesgoalrealizationoftheelementaryeducation.especiallyintheimprovementoftheteachingandtheeducation,andencouragethedevelopment,ofstudentspersonalitiesThus,inthecoursereform,itshouldbefocusedtoenforceanddevelopthesenseofcourseresources,toimprovetherecognizationofthecourseresourceandtheabilitytoexplore,anddevelopandmakegooduseofallkindsofcourseresource,inordertoprovidegoodassuranceforthenewcouseapplication.Fromthepointofviewmentionedabove,itisimportanttoexplorethecourseresources,butthereisalackofhowtoexplorethecourseresourcesintheReformPrinciples.Atthepresent,thereisapromotionofthenewcourcesalloverthecountry,anditisaprocessiontoputthesenceintothepractice,duringwhichtheremuchbequitealotofstepsincludingsomemethodsandapproaches.Thusthereisaneedtostudyhowtoexploreintheteachingapplicationinordertoprovideabetterservicetotheteaching.Astothephsicsteaching,itisurgenthowtoexplorecourseresources.FromtheviewsofReconstruction,inordertorealizethestudentstobethefounderofreconstruction,thebestwayistostartfromthepointoflocalcourseresourcesWhicharefamiliarforthestudents,thusappearsthebehaviourresearcheofpracticalstrategyinthephysicsteachingofthelocalcourseresources.promotedbytheresearchersandtheteachersofphysicsthepurposesare:toexplorehowtomakegooduseofthelocalcourseresourcesintheteachingofphysicsunderthesenseofnewcoursereform;totransforthechangesofteachingaswellasthestudying;toputthetheoryintothepracticeofteaching.Theapproachesofthisstudyareofliteratureandbehaviourinthisessay,includingfourSections:Sectionone:Introduction,thechoiceofthetopic,relatedtothedefinitionoftheconcep,thebriefintroductionofstatesconnectedwiththetopicabroadandathome,thegoalofthestudy,themeaninganditsapproaches.Sectiontwo:Theactionconstructionofthepracticalstrategyoflocalcourseresourcesinphysicsteaching.ItintroducedtodefinetheconceptionofbehaviourconstructionofstrategytoexplorethelocalcourseresourcesbasedonCurriculumandteachingstandardsaccordingtoTaylorPrincipleandtheTheoryofConstructivism,anddefinetheconceptionofactionconstructionofstrategytoexplorethelocalcourseresourcesbasedonquestionsaccordingtoLifeEducationandLiveEducationTheory,anddefinetheconceptionofactionconstructionofstrategytoexplorethelocalcourseresourcesbasedontopicsaccordingtoCognitiveDevelopmentTheory.Sectionthree:theactionofthepracticalstrategyoflocalcourseresources3 inphysicsteachingincludingtheprocessionofactionandtheevaluationoftheactionbasedonquestions,andtheprocessionandevaluationoftheactionbasedontopics.Sectionfour:theeffectsofpracticalstrategyoflocalcourseresourcesinphysicsteachingwaspresented,Thepracticalstrategyoflocalcourseresourcesinphysicsteachingiseffectivethroughappraisalobtainsbyasemesteractionresearchfromthestudent,theclassroom,teacher'spresentsituationandthechangeandThepracticalstrategyoflocalcourseresourcesinphysicsteachingwassystematicallysummarized.Sectionfive:Twodiscoveriesinprocessofpracticalstrategyoflocalcourseresourcesinphysicsteachingwaspresented:influencefactoroftheteacherexplorelocalresourcesinphysicsteachingandvalueofthelocalcourseresourceswerediscovered;Theauthorponderedinordertopromotequickly“thepracticalstrategyoflocalcourseresourcesinphysicsteaching”,thenthefeasibilityproposalwasgivenfromtwoaspectsofadministrativeofficeandtheteacher.Keywords:thelocalcourseresources;physicsteaching;action;strategy4 1.引言1.1研究问题的确定1.1.1研究的背景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对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第五点“教材1开发与管理”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利的资源保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1.1.2问题的提出(一)新课程改革要求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怎样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是能否顺利实施新课改课程资源观念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课程资源对于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特别是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强化和扩展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开发利用能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利的2资源保证。”由此可知,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但《纲要》中并未指出如何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全国已广泛推广,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一个过程,要经过很多中间环节,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怎样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就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二)选择学生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更有利于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的意义。这种理念下的3学习是同化、顺应的认知建构过程。教师要注意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学生选取生活和社会素材,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优先选择地方课程资源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地方课程资源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有不同的应用策略地方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价值判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切入点、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实施模式、推行步骤、利用效果等,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因内容而异。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地方课程资源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也应不同。地方课程资源是教师在教学中优先选择的课程资源,为保证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发挥更好的有效性,应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地方课程资源,应用合适的策略使地方课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四)研究问题的确定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怎样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是能否保证顺利实施新课改的关键,再好的课改理论不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就如空中楼阁,不能发挥它应用的价值。由于本人导师在全国课程实施研究方面和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本人读研以前从事初中物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发布)教基[2001]17号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7日发布)教基[2001]17号3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理教学十余年,熟悉物理学科特点、《初中物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因此,决定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即怎样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使理论很好的应用于实践,由于物理教学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文中的《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只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1.2相关概念的界定1.2.1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特点(一)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范畴,由于课程资源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所以理论界对此做出的定义并不多。可以概括如下:华东师大吴刚平老师认为“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资源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他还给出了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概念。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4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西北师大的徐继存等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5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西南师范大学的范蔚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6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课程资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资源,是学生可以充分、合理地使用,并能帮助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固然认为一切同课程实施有关的事物和条件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必须同学生的学习具有必然的联系才能转化为学习资源。所以,课程资源分为专为学习目的而设计的资源,又称为教材或教学资源;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能为学习的目的所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就是现实世界的资源。而狭义的课程资源则是指专为学习目的而设计的资源。本文所指的课程资源的概念是广义的,即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下,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完成课程实施的资源。(二)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地方课程资源”这一概念来自“地方课程”,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它是相对于“国家课程”中的“国家”而言的。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即使在一省内,各地市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也可以指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课程资源是具有地域性、本土性的课程资源,具有课程资源所有的功能和特点。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差异性的要求,克服全国统编教材在地域上的局限性,消除学生学习上的陌生感。“地方”的界定太广便失去“地方”的意义,若界定太狭窄了,又无法突出地方特色,使学生认识受到限制。所以“地方”应以地方特征的区分度不大为宜,而且要根据开发利用的需要而定。因此,本文将地方课程资源定义为:地方课程资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下,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完成课程实施的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特点的资源。(三)地方课程资源的分类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8期。5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2002年第2期。6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6 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众多的课程资源。由于地方课程资源是具有地域性、本土性特点的课程资源,具有课程资源所有的功能和特点。因此,课程资源的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地方课程资源的分类。7华东师大吴刚平老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文中是这样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的: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8此外,西北师范大学徐继存等对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和分析。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可以划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上的存在方式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存在形态可以划分为:物质课程资源和精神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目前的可利用程度,可以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本文按照性质将地方课程资源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其中社会课程资源又社区课程资源、家庭生活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因此,文中将地方课程资源按性质分为四部分。具体如下:表1:地方课程资源分类地方课程资源自然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家庭生活资源地方文化资源风雪雨霜、绵绵山岭建筑、交通、材料、能源生活物品风土人情茫茫大海、动物植物电力、科技馆、图书馆劳动用品民风民俗春风秋雨、湖光山色博物馆、展览馆、农业设备工具文化娱乐气象变化、大地万物工厂设备、科研院所民俗谚语岩石奇观、冬雪皑皑名人讲座(四)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1地域性地方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或地方性,特定的地方课程资源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地方和社区中小学。对本地课程资源的利用,可以设计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亲自去感受和体验本地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也可以让地方课程资源进入学生的学习,学会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学会从不同文化中吸取营养。2生动性任何地方课程资源都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以及师生的差异而不同,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地方课程资源又具有生动性的特点。这种生动性表现在不同地域中可以利用与开发的课程资源不同,构成形式和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具有独特性,相应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也各具特色;学校性质、规模、位置、经济力量、传统以及教师素质不同,利用与开发的课程资源的范围和力度有差别;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家庭背景不同,可供利用与开发的课程资源区别很大,在利用课程资源的成效上也有所不同。3多样性地方课程资源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校内而言,包括各种场地和设施、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信息中心、实习农场、实习工厂等;就校外而言,包括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可用于教育教7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8期8徐继存,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2002年第2期。7 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9(五)“策略”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二是指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原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更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常与“方法”、“步骤”同义,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本文的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就是研究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方法与步骤问题。1.2.2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用情节真实熟悉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利于拓展学习空间,10增强学习能力。如果把教学过程作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就给学生提供了建构知识的条件和背景,同化和顺应就成为可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生产实际是物理学大厦的根基。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也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经过思维加工再形成理性认识,从而获得物理知识。由于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符合建构主义课程观的要求,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增强学习能力,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好比建筑物的地基,地基打稳了才能建构结实的建筑物。(二)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对教学实践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认知是以他们已有的认11知结构为基础,并以已有的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达到认知需要为动力的。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中提到的材料就是课程资源,教师使用的课程资源应该是恰倒好处的。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是了解声、光、热、电、力等产生和变化原因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这些物理知识时,如果对所学习的事物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但还不知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全部原因时,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使物理知识在这种动力驱使下轻松、愉悦的掌握了。地方课程资源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又不过分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可见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和一线的物理教师一起探究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直接为一线教师掌握,使教师和学生同时受益。1.3相关研究综述1.3.1国内研究综述(一)国内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由于文中的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具有地域性、本土性特点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也同样适用于地方课程资源中,所以在综述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时,将相关课程资源的应用策略也贯穿其中。通过搜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教育类书籍、杂志以及各类教学网站,整理查阅的大量资料,我国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五方面来展开的:121从地域特点出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应用策略9《现代汉语词典》1994年版127页10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费思,《皮亚杰与知识》,198112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导刊》,2003年8月8 我国疆土辽阔,地域间各种资源在种类、多寡、存在状态和结构上差异很大。因此,利用课程资源就要因地制宜,体现其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同时,不同的民族在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不同,这样课程资源的开发就要尊重民族差异,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的继承性和独特性,处理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保持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转化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有效实现课程资源的特色利用。132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应用策略学校的特色也就是学校的资源优势,这种优势既可以是精神文化等软件方面的,也可以是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地方课程资源的优势,这也是对学校进一步形成和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促进。正如教育部、农业部颁布的《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确定“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就体现了这种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思路:不同的学校具有各自独特的地方课程资源。从而,对于有的学校硬件条件相当好,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水平非常高,计算机已经在学校普及化,那么就可以在信息类地方课程资源利用方面,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信息技术紧密接触,使学校成为一所建构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学校,不仅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对于有些学校具有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很深,形成了学校与众不同的悠久人文传统,那么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学校就可以通过各种文字、图片、影像以及校友们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学校辉煌的过去,让学生在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中生活和学习,被这种多年形成的文化所熏陶和感染。因此,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的特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143从学科特点出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应用策略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仍然主要是按学科的方式来呈现的,可以说,不同的学科都有实现其目标的“特效”地方课程资源。对地方课程资源特色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学科的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既然不同的学科具有适合自身的地方课程资源,那么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就要注意利用最适合各自学科特点的地方课程资源,实现地方课程资源与具体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课程资源的多质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可以运用同一种地方课程资源,因此树立地方课程资源共享的意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154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应用策略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地方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为此,就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实际上是对学生接受和理解地方课程资源能力的一种把握。不同学校乃至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时,必须对此进行考虑,这不仅影响到地方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还直接关系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对学生的兴趣以及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利用出来的地方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时,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选择出来的地方课程资源应该是“儿童化”、“学生化”的地方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165以教材为主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应用策略1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1年9月14徐继存,范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利用》,《学前教育》2004年第2期15戴云,《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教学与管理》2005年6月16傅成令,《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初探》,《成才》2007年6月9 教材是经过筛选的课程资源,由于容量的限定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的限制,只能包含有代表性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地方课程资源需要师生共同去开发和利用。体现了新课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而且可以使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无论是在教材的使用上,还是在课堂资源的利用上,新课程都突出强调了一种开放的理念,即打破原来的把教材当圣旨,按照教材的顺序、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二)国内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的不足从以上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中可以看到,我国课程资源及地方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中的研究已全面铺开,但同时也反映出几方面的问题:1理论研究未能广泛深入由于课程资源研究起步较晚,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文章硕博论文5篇、学术期刊论文42篇,对于地方课程资源研究的作者较少,这说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未引发更多学者的关注,尚未纳入他们的研究视野。多数研究是由研究者个别、分散进行的,研究者的探究基本属于片断式的,缺乏对同一问题系统深入的认识与把握。2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薄弱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是以相关理论为支撑的实践操作层面研究,而现有研究文章缺乏对于具体操作的规范与指导,基本是停在面上泛泛而谈。如实践急需的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步骤、内容与组织形式、不同学科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结构、教师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与地方课程资源的教学培训等研究者都较少涉及。1.3.2国外研究综述(一)国外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概况国外的课程改革,对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研究通常面向不同的课程目标而展开,因此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71美国的“丰富教学模式”美国《丰富教学模式》,提出四个学与教的观念:①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每个人所需要的学习体验都必须以个体的能力、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来作决定。②当学生喜欢做他们所做的事情时,学习就有更高的效率,所以,应该像关心他们的爱好那样去关心其他的目标,以构建和评定学生的学习体验。③当学习内容和过程与真正的、现实的问题相结合时,学习便更有意义且更有趣。“美国的物理教育内容注重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把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都选入教材18中来”。④使用的正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能用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获得新知识和思维技能的能力。在组织探究学习过程中,采用向家长和社区成员发出《公开信》的方式,登记社区资源并寻求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提供资源。《公开信》向家长和社区成员发放《社区教学资源调查表》,设计和征集的资源包括社会科学、语言艺术或传播、科学、数学、视觉或表演艺术、思考或研究学习技巧、职业、娱乐等共256个项目,进行整理分类后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192日本的“综合学习模式”日本课程改革最明显的在于推行“综合性学习”,这与我国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很相似。它的组织经营体制就在于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包括人才资源(校内人才和地域人才)、环境资源、物质17兰祖利·里斯著,华华、戴耘、包容译,《丰富教学模式——一本关于优质教育的指导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18刘淼韩晓蕾《论国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11期19熊梅,《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10 资源,详细列举了各种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利用途径及形式。203荷兰的“真实的教育学”荷兰的中等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追求一种“真实的教育学”。这种“真实的教育学”的含义是“在纯粹的正式的工作环境中建构知识;知识的建构要与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重视学校之外的学习活动的价值;合作和交流”。这种“真实的教育学”的实现是建立在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上的。214英国中学教材的多元化在今日英国的中学教育中,仍然奉行着教材多元化的信念和实践,每位教师拥有为自已的课程自由准备教材的权利。教师富有个性的教材系列有三大源泉。一是已出版的现成的任课教师自选的“基本教科书”。英国中学的每一门科目,都有好多种教科书。就拿中学的英语教科书而言,就有十多种,每一种都是由浅入深,分册出版。每一位任课教师要以选择他认为合适的其中一种教科书作为教材。然后再从其它教科书中撷取一些篇章或教学单元来对其基本教材作补充或作部分内容的替换。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基本教科书的内容的保留程度一般都低于85%,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教师的能力与资格的评估制度。创造力、对新的教学技术与方法的掌握,是对教师例行评估中很重要的要项,并多通过编排新的教学内容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体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各教师对基本教材的内容必须作出取舍和努力融入自己的或新的东西的原因。这也从一个方面决定了英国中学教科书的更新必然加快。教师个人教材的第二个源泉是“非基本的教科书”和其它任何可被采作教材的资料。教师个人教材的第三个源泉是教师本人的创造。各种系列的教材,都会各有自己的优点,这既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又对教师的鉴别能力和运用能力是一个考验。对学生来说,任何一种教科书其利用率都无法达到100%。(二)国外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的评价从以上几个国家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来看,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各有侧重点:有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某个方面的特殊才能在学校提供的相应的课程资源的指导下得到充分发展;有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的是为了与将来真实的工作环境相衔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有的是重点在某一项特色课程资源上向纵深发展,扩大教师的选择范围。综观国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国外已经开始从整体上建构和设计地方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提高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上能将地方课程资源自然、流畅地渗透到学科教学整个过程中。1.4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1.4.1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目的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新课改理念出发,使用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使参与行动研究的一线教师掌握“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学实践者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二)研究的意义1理论价值:本文旨在丰富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理论。2实践意义:从新课改理念出发探索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学实践者提供指导和借鉴;20汪文静,《荷兰中等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第1期。21羽离子,《英国中学教材的多元化》,《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3月。11 1.4.2研究的方法(一)研究方法:1文献法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以便于认清目前此研究的现状,由于本研究是将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的研究,使用文献资料有助于理解相关理论,使理论更好的应用于实践。2调查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随时需要了解实施“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后的课堂、学生、教师的变化以及使用策略的效果与发现,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借助观察、访谈、问卷等的调查法。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行动研究的最大优点有二:一方面,它的实践性非常明显:无论是研究的出发点、目的、主体还是研究过程,都离不开实践。另一方面,行动研究也重视理论的作用:它强调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结合,使两者相互合作、平等对话、共同提高。教师从专家那里获得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理论工作者从真实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发现新问题和新课题,甚至发现和创造新的理论,使研究成果更容易22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因此,行动研究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良好途径。由于本研究是根据新课改提出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的理念,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研究,所以选择了行动研究贯穿研究始终,以帮助更好的完成本研究。研究问题来自一线物理教师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共同完成,研究成果为一线教师理解、掌握和实施,使用行动研究可以很好的理顺课改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二)研究对象选择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的物理教师作为行动研究的对象,教师所教的年级是初二,担任四个班的物理教学,四个班均为平行班级。选择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的其中一位物理教师是因为:如何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既是这位教师的问题,也是本论文要研究的问题。以下是本人与这位教师的访谈内容:问:你是如何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利的资源保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应该有两方面的层次:一是要求各个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配置课程资源,像教育、经济特别落后的学校课程资源配置是比较低的,这样不利于保证教学,应该加大财政力度,保证各个学校的课程资源配置,这样才能对实施的新课改提供资源保证;二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丰富教学,也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利的资源保证。问:你是否认为当地有许多的地方课程资源可以服务于物理教学?师:是的,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问:面对你的学生,你是否认为有时需要利用学生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来代替教材中陌生的例子,或利用学生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拓宽教材?师:我们上课基本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教材的例子基本不替换,这可是专家编写的。对于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宽教材,有时也会做但不多,而且是在保证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下才敢做,不然,考试会吃亏的。22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189页。12 问:在教学过程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师:这个问题没有考虑过。现在让我来说我真还回答不出来,在我的教学中偶然也会用到学生生活中的例子,使用时就是根据需要自然而然就说到了。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不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不是研究者建立一个解释客观事物的理论,而是主动参与的实践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并不断矫正自己行为的研究方式。就是说,它的目标是改变,而不是说明;行动研究结果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情境中使用,若情景不同,分析情景差异是否是影响使用此研究结果的关键因素,若不是影响因素完全可以使用,若是影响因素但影响不大可以调整使用,若是关键影响因素但情景差异不大可以调整使用,若是关键因素并且情景差异大则不能使用。基于本研究来讲,就是使教师掌握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的能力,改变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本研究中的情景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尽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千差万别,但这些情景差异都不是影响因素,此策略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是否在物理教学中的课堂,若不是在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则不能使用。在评价研究结果有效的前提下,行动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其它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因此,本研究选择的对象是符合行动研究要求的。(三)研究的思路从新课改理念出发,检索大量文献分析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与作用,利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确定“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利用行动研究方法设计“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方案,选择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记录每节课的实施过程、教学评价、教师的访谈,根据记录的结果评价原有策略的优点与不足,评价教师使用策略时出现的偏差与失误,并在下一次行动时做出调整和改进,通过不断的“计划—实施—评价—调整—再行动”使原有策略更加完善,使教师掌握此策略。最后根据教师与学生的访谈内容、记录的每节课评价、教师的反思日记、单元与期末的测试成绩来综合评价策略的成果,并反思策略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基本是按照“发现问题—构想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方案”的程序进行的,而在此程序中的“实施方案”又是按照“计划—实施—评价—调整—再行动”的小循环来进行的。2.“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构想2.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2.1.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理论依据泰勒的目标模式把课程编制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1)确定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23验;(4)评价结果。教材就是专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选取材料编制的,教科书是尽可能地设法选取具有共同性和代表性的素材,因此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差异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来做出调整。教师怎样做出调整呢?建构主义课程观认为,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环境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更有利于达成目标。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的意义。这种理念下的学习是同化、顺应的认知建构过程。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不同。如果23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月版13 把教学过程作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就给学生提供了建构知识的条件和背景,同化和顺应就成24为可能。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强调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这些课程理念,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落实。每位教师面对的学生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不同,教师要注意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学生选取生活和社会素材。物理教学本应是愉教乐学,学教并进的,同时也是其他学科与之无法比拟的。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开发物理地方课程资源,适当充实教学内容,有利于实现新的课程理念,使课程具有时代性,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保证教学内容与身边生产、生活的联系和与现实社会的接轨,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把地方资源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学内容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和手段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使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教学"活"起来,让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和谐,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因此,根据泰勒原理和建构主义理论确定了“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2.1.2“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根据需要做出调整是最有效的办法。物理课程标准是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订的,它只是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由于教科书的内容有其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材只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与单纯的听教师“照本宣科”相比,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肯定会增加许多。物理本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如果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能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当地的生产实践,结合教师的教学风格,利用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必定能将物理课上成活生生的令学生兴趣盎然的课。“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可以用以下图形表示:课程目标利用地方自然程资源弥补不足教材利用地方社区课程资源弥补不足优点不足:缺陷与空白利用家庭生活课程资源弥补不足利用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弥补不足24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 具体如下:(一)结合学生根据课程目标备出教材的不足1备物理课程标准物理课程标准是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各章节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2备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依据,备物理教材,要细读教材确定“五点”:(1)知识点:即教材中物理知识的要点;(2)重点:指课文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3)难点:指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混淆或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4)能力点:指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5)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3结合学生根据课程目标备出教材的不足(1)备教材的“缺陷”如何使用好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对教育观念的理解、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方法的丰富等,使用新教材过程本身也应是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但是,使用新教材还要注意激发教师本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白璧微瑕,再好的教材也会有局限性,也会有不适应性。这都需要教师去补充,去创造,去升华。(2)备教材的“空白”。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教材中尚未明确写出的部分。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教学的重心应是“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创造,把教材中所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出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填”,还应通过暗示启发,从空白处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能力的目的(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地方课程资源只是为可实施的物理课程提供了备选的材料。因此,只有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在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时,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地方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是否适应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2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地方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的探究活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看,要考虑所选的地方课程资源是否能让学生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是否能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是否能加强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2.2.1“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理论依据“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础;,陈鹤琴的“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15 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将其运用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生产实际是物理学大厦的根基。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也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经过思维加工再形成理性认识,从而获得物理知识。从自然、生活的问题中引出物理知识,从自然、生活的现象中发现物理现象、抽象出物理概念、总结出物理规律。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试图解释现实生活环境中遇到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运用了知识。因此,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确定了“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2.2.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根据中学教育(基础教育)的目的、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概括为: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高尚品德.关于知识、能力、兴趣、品格这四个方面的任务,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掌握基础知识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也是完成后三个任务的出发点.培养能力是目标,只有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预期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对中学生学习物理来说,培养兴趣使之转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更是中学物理教育成败的关键和主要标志.每节物理知识都是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设置的。如果将书本上的每节知识都是为了解决实际中的什么问题分析出来,并从中选取学生最熟悉、最有兴趣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思索答案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解决了问题,并且能举一反三的解决类似的问题。“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可以用以下的图形表示出来:16 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追问本节课程目标知识能解释或解决的物理问题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选择条件1:学生熟悉感兴趣倍感疑惑的问题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问题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选择条件2:解释或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必须包括课程目标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解释或解决情景预设的问题总结解释或解决问题时学到的新知识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用新知识解释或解决其它相关的物理问题地方社会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物理问题具体如下:(1)根据课标追问每节物理知识是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什么问题如:在《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中可以追问的问题影子的形成原因、日月食的成因、小孔成像的道理等(2)从中选取学生最熟悉、最有兴趣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寻找答案(4)寻找答案掌握知识后在利用知识解释学生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中的物理问题2.3“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2.3.1“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理论依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著名的“认识结构说”,他认为认识是主体转变为客体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动作和活动,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自然的、社会的环境的适应,达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又推动认识的发展。他将行为主义的S—R公式改造为S—AT—R(其中A代表同化,T代表主体的认知结构),以强调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新知识17 与以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相联系的过程,表明了只有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25人类学习才会发生。布鲁纳提出的“知识结构论”和“学科结构论”是他在发展理论同时付诸实践的主要功绩。他认为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学生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学生教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接照这个年龄的学生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任何观念都能够用一定年龄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确和有效地阐述出来。他还指出不应奴性地跟随学生认知发展的自然过程而应向学生提供挑战性的但是合适的机会,促使26学生的发展步步向前。初中物理知识是以声、光、热、电、力的结构来分布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学生学习知识是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即学习者的知识状况,或者说知识在学习者的头脑中是怎样联系的。知识结构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变量。在这个变量中含有两个基本因素,即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的组织。知识的组织或者说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结构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这是因为:①便于理解新知识②便于记忆与保持③便于提取。知识结构是由知识(概念、定理、知识点、“组块”等)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构成。知识结构因人而异。由于地理区域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科的知识基础不同,因而构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则是教师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概念、定理、知识点和“组块”等相当于砖、瓦和预制构件,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黏合剂。用这些建筑材料构造成的建筑物(知识结构),而这些砖瓦等建筑材料如何构造成建筑物,需要教师根据分类的方法,努力构铸知识块、知识链、知识网,逐步形成一堵墙、一间房、一层楼、一栋楼。因此,根据认识结构理论和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物理知识结构特点确定了“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构想。2.3.2“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构想的实践方法“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方法是指以专题的形式为物理知识与地方课程资源搭建平台,因为物理知识可以解释很多学生经历或见过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环境现象等,而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又包括很多物理知识,具体可以用下面的图形来表示:声学物理知识地方自然课程资源地物方光学物理知识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理课热学物理知识专题程知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电学物理知识资识地方文化课程资源源力学物理知识1以物理知识点为专题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如:教师在学生们学习热现象后,让学生们去思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25小威廉姆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第86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6小威廉姆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第169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8 等中的热现象。教师在学生们学习完光现象后,让学生们去思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等中的光现象。学习了声、电、力学亦如此。2以地方课程资源为专题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某一特定事物的应用策略如:引导学生解释新疆风力发电中的物理知识、吐鲁番坎儿井的物理知识、灯泡中的物理知识、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等。由于是以物理知识点或地方课程资源中的某一特定事物为专题展开,此策略适用于在复习课堂。现用两个图形将此策略表示图下:19 声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声学知识学知声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声学知识识学结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声学知识构图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声学知识光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光学知识学知光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光学知识识学结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光学知识构图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光学知识物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热学知识热学热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热学知识知理识学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热学知识结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热学知识图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电学知识电学电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电学知识知识学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电学知识结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电学知识图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力学知识力学力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力学知识知识学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力学知识结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力学知识图20 用物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声学知识地理方知自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光学知识识然解课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热学知识释程地资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电学知识方源自地方自然课程资源的力学知识然用地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声学知识物方理社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光学知识知区识环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热学知识解境释资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电学知识地地源方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力学知识方社会课家庭生活资源的声学知识用程物理家家庭生活资源的光学知识资知庭识生家庭生活资源的热学知识源解活释资家庭生活资源的电学知识生源活家庭生活资源的力学知识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声学知识物地理方知文地方文化资源的光学知识识化解资地方文化资源的热学知识释源地地方文化资源的电学知识方文地方文化资源的力学知识化21 3.“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初二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每节课均是以这三种策略中的某一种策略为主来进行的,在初二上学期每节物理课上教师使用的何种策略来进行教学,具体如下:表2:一学期每节物理课选择的策略使用记录表(A代表以课程目标、教材为主的策略;B代表以问题为主的策略;C代表以专题为主的策略)章节内容每节教学内容策略的选择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我们怎样听到声音B声音的特征A噪声的危害和控制A声的利用A复习《声现象》C第二章光现象光的传播B光的反射B平面镜成像B光的折射B看不见的光A复习《光现象》C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A生活中的透镜B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眼睛和眼镜B显微镜和望远镜A复习《透镜及其应用》C第四章物态变化温度与温度计A熔化和凝固B汽化和液化B升华和凝华B复习《物态变化》C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A串联和并联A电流的强弱A22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B家庭电路A复习《电流与电路》C合作的物理教师实施“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历时一个学期,由于每一种策略的“实施”都是按照“计划—实施—评价—调整—再行动”的小循环来进行的,这三种策略从开学到学期末贯穿整个物理教学中,有很高的策略重复性,同时在行动中又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及时在下一节课实施时做出调整又有变化性。因此本研究将以实施不同策略为主的部分课摘录下来,尽可能的将行动研究过程展示完整。每一种策略的“行动”都包括“计划—实施—评价—调整——再行动”,对于教师来讲,就是按照“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再行动”的程序进行的。因此,这三种策略的实施均是按照这一程序表述的。3.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3.1.1“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过程节选两节“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实施教学,一节是第一章的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另一节是第四章的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节选这两节课的原因是便于展示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的变化。以下是这两节课实施过程的记录,包括“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四部分。由于备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记录,因此,在以下包括后两种策略中的备课教案本文中均不呈现。记录教师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过程(一)课程目标(见附录四)(二)教学过程教师引入:声是什么?播放视频:瀑布、狂风、雷电、小雨几种大自然中的声音,敲门声.笑声.,汽车声,切菜的声音,钟表的声音,翻书的声音等等。师:为什么会有声音?同学们开始议论:基本同学都能说到是由于振动产生的。师: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做几个实验:演示一: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声带部位发声,说出感觉。演示二:敲响音叉发声,并把音叉放到学生耳边,让学生说出感受。演示三:用一把长塑料尺,使其三分之二伸出桌边,另三分之一用手按在桌子上。用手拨动伸出端,让学生观察到尺子振动时发出了声音,振动停止时不在发声。最后老师带着同学们总结:上述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可见,声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师提出问题:声音产生出来后,如何传播到人耳?如何传到远处?提出猜想:声音传播要什么东西做介质吗?实验验证:固体传声:用多媒体电教室的长实验桌做实验:学生在一侧轻敲几下(这声在空气中不易听到),另一学生在桌子另一侧听传来的声。证明固体可以传声。液体传声:进行手机在水中通电话实验。用食品包装袋子把手机密封,投入水中,然后用另一部手机对之通话,可听到从水里传来的手机铃声。证明液体可传声。气体传声:把闹钟放入抽气玻璃罩内,不断进行抽气,使学生听到越来越小的闹钟声,直至最后不再听到闹钟的声音。23 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的物质),一切固、液、气体都可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视频演示声波:声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声速:视频演示回声,说明声的传播需要时间。让学生观察教材“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中的声速,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自己讲,教师归纳出下面结论: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本课小结,并请同学们填写评价表(三)评价1学生知识目标的评价表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目标评价表评价表题号评价内容对错1声音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2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3真空中_____________声(填能或不能)4声速在固体中最__________在气体中最__________(填快或慢)5声音在15℃空气中声速为________________m/s本节课内容上四个班,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评价表,共发放评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100%,评价结果有效。评价结果如下:表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目标评价结果表答案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对100%91%94%90%8%错0%9%6%10%12%2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引入新课时的瀑布、狂风、雷电、敲门声.笑声.切菜的声音,钟表等的声音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没有激活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基本是教师主导的课堂,尽管这节课教师做了六个演示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向学生证实了声音是怎样产生与传播的,但整个过程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四)反思1.根据评价结果看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度是可以的,但课程情感、价值观目标中要求的“体验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在课堂观察中没有体现出来。根据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交流分析结果如下:(1)“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弥补教材不足的应用策略”的构想没有问题,只是教师在实施时出现了偏失。教师是为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利用,不是为了需要而利用。24 (2)教师出现偏失的原因: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是为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引入,不是为了需要而引入,并没有从学生深度思维培养来思考;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分析教材的优点与不足。尽管教师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都写在了教案上,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设计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是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动。就是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的演示实验变成了自己的表演,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2.建议建议:教师在下节课使用此策略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已有知识、经验分析教材的优点与不足,然后将不足之处利用课程资源来弥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是因为需要而为之。记录教师上课《温度与温度计》的过程(一)备课教案(见附录五)(二)《温度与温度计》的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欣赏三幅美丽的图片:“雾淞”、新疆的一号冰川、吐鲁番的火焰山。然后请一位同学朗读章首语教师问:哪位同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哪几种状态呢?学生答:固态、液态、气态是我们常见的物质存在三种状态,教师:物质的状态要发生变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温度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温度的知识。什么是温度?刚才同学们看到这三张图片出了感叹景色的美丽,同时大家也在惊叹一号冰川的冷(温度低)和火焰山的热(温度高),其实温度就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板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师:既然温度是物理量那么就有单位,我们的生活中你们知道或听说过温度的单位吗?这时就有许多学生回答温度单位:摄氏度师:对。其符号是℃,摄氏温度的规定:一标准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份记做1℃。摄氏度是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首先制定的,这种分度可以扩展到0℃以下和100℃以上。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温度读数。师:其实摄氏度不是温度的国际单位,温度的国际单位采用的是热力学温度单位,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就是-273℃,我们把这个温度称为绝对0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这个温度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板书:温度的单位:摄氏温度:摄氏度(℃)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师:我们知道,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并不可靠,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这个工具是什么?生:温度计师:你们知道温度计有那些种类?学生在争先恐后的回答师总结: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展示各种温度计)师:你们有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在哪里?生:不知道师:就在新疆吐鲁番有一支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叫金箍棒温度计,我们在幻灯片上看一下它的外形。25 教师打开幻灯片展示金箍棒温度计图片。师: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此时老师让学生们动手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水的温度,并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学生们很快测出水的温度,并且得出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工作的。师总结并板书: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工作的。师: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种性质有时可以为我们服务,比如: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踩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一烫就恢复原状。但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如:夏季自行车胎打太足的气容易爆,开水直接倒入凉玻璃杯容易炸裂、为了避免热胀冷缩带来危害铁轨之间要留有缝隙、地砖之间要留有缝隙,现在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新疆公路的维修率非常高,而同样质量的公路在沿海地区的维修率不但低而且使用年限也长?学生们开始热血沸腾的谈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三分钟后教师询问答案,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刚开始答案各异,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已经找到正确答案并且达成共识。师总结:这是由于温度变化越大物体的热胀冷缩就越大,新疆一年四季温差大,夏天温度高公路容易鼓包,冬天温度低容易断裂。刚才你们看到的一号冰川和火焰山图片都是夏季拍摄的,在夏季一号冰川顶部的平均气温也是零下15摄氏度左右,火焰山的平均气温是50摄氏度左右。并且新疆一天之内的气温变化也大,所以流传了的一句谚语“早穿棉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最能表达新疆的气候特点了。刚才活跃的课堂因为教师的精彩讲解变的鸦雀无声,同学们津津有味的听着。师:在地理课上,同学们已经学习过新疆有南北疆之分,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南是南疆,天山以北是北疆,由于天山把北疆的冷空气阻挡了,因此在冬季北疆的平均气温比南疆低10度左右。其实新疆的“疆”字结构就可以看出新疆的大地貌,三横代表阿尔金山、天山、昆仑山,两田代表塔里木盆地与准格尔盆地,整个可以简称为“三山夹两盆”师:刚才你们都用手中的温度计测出烧杯中的水的温度,请你们总结一下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同学们开始观察、操作、总结并讨论。五分钟后教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总结如下:师:估――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选――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取――取出温度计板书: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估、选、放、读、取师::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先观察它的构造,看它与实验用温度计有什么不同。展示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挂图师:通过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挂图我们可以看到:它与其他温度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缩口,所以它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由于体温计在进行测量时直接读数时不方便专门为体温计设计了“缩口”来保证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温度值不变。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它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人的正常体温是37℃。板书:体温计构造的特点使用的特点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数字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多金属温度计等。告诉同学们温度计是为我们服务的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温度,需要根据物体的特点选择不同温度计,另一方面,温度计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发展,如红外测温技术已发展到可对有热变化表面进26 行扫描测温,确定其温度分布图像,迅速检测出隐藏的温差,这就是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最先应用于军事上,美国TI公司1958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红外扫描侦察系统。以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西方国家陆续用于飞机、坦克、军舰和其他武器上,作为侦察目标的热瞄系统,大大提高了搜索、命中目标的能力。瑞典AGA公司生产的红外热像仪在民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老师介绍完毕后,有一位同学马上问老师一个问题:新疆八一钢铁厂是怎样测钢水温度的?这位同学的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极大兴趣,教室里一片哗然。师: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这样问题留给我和全班每位同学吧,我们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向八一钢铁厂的技术人员询问,我们下节课来做个交流,非常感谢这位同学问的这个问题,给我和大家一个学习钢厂如何测钢水温度的机会。现在请同学们填写评价表。补充:在下节课同学们得出的答案。钢厂现在采用的是红外测温仪测温,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温仪器。它操作简单,将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对着远处的钢水,按一下按钮就能直接得出钢水的温度,它的应用,提高了钢材的质量,给钢厂带来了安全和效益。红外测温仪的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如钢水)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如钢水)本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可以确定物体(如钢水)的温度。(三)评价1学生知识目标的评价表5:《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目标评价表题号评价内容对错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2温度计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3写出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的方法4世界最大的温度计在哪里?5写出本节课中学习到的新疆大概的气候特点?6用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解释你所见到的一个问题或现象本节课内容上四个班,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评价表,共发放评价表217份(一位同学病假没有上课),回收217份,回收率100%,评价结果有效。评价结果如下:表6:《温度与温度计》知识目标评价结果表答案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5号题6号题题对100%100%100%100%96%94%错0%0%0%0%4%6%2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27 通过课堂观察看到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老师在课堂很直接的告诉同学们这个问题自己也不知道,并且当着全班同学说感谢这位提问的同学给了自己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机会,从老师的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是一个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四)反思与建议1通过上述评价可以看出“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构想是可行的,并且老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实施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一个问题,即学生提的问题“新疆八一钢铁厂是怎样测钢水温度的”老师没有能够解答,说明教师对教材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2建议教师扩大专业知识面,应在平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使在以后的教学中游刃有余。附教师课件中的新疆一号冰川、火焰山、金箍棒温度计最大的温度计冷热3.1.2“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评价(一)“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效果通过记录的“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每节课评价可以看出此策略是可行的,并且老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实施了。总结使用“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进行教学的优点:(1)利用了大量的自然、生活中的资源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弥补教材不足和拓宽教材,不但很好的完成了课程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加深了解了家乡。(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是一个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二)“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反思通过展示的这两节课可以看出,同样在使用“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上课,但效果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能否正确使用“以课标、教材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展示的前一节课不如后一节课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教师在使用此策略过程中经历了由不会到掌握的过程。一线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虽然在新课改前每位教师都进行了培训,但这些培训大多是在假期进行的,由于时间短任务紧不可能将新课改的所有理论与实践在短期内让所有的教师都掌握,而且还有很多的问题是随着教育实践工作的展开才能暴露出来,更不可能通过短期培训就能全部解决。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建立高校课程理论工作者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合作机制和固定的网络交流平台。这样高校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就可以充分运用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同时一线教师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可以随时反馈给高校课程理论工作者,使问题随时得到解决,实现课程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者之间的优势互补。3.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3.2.1“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过程节选两节“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选择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策略”的实施教学,一节是第二章的第28 一节《光的传播》,另一节是第二章的第三节《光的折射》,节选这两节课的原因是便于做过程中的比较。以下是这两节课实施过程的记录,包括“备课—上课—评价—反思”四部分。记录教师上《光的传播》的过程(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意识;(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二)教学过程情境设置教师问: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在太阳光下,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师:光帮我们看到了物体,那么光从何而来呢?[生甲]太阳、电灯、蜡烛。[生乙]手电筒、火把、油灯。[生丙]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学生答]它们都能发光。[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生甲]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光源①能发光的物体。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生甲]我猜测,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师]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检验一下。[演示1]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演示2]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师]刚才在演示实验中,大家看到什么现象?[生甲]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乙]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师生共同活动得出:29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板书)。光线(板书)①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光线。②光线是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如→。指导学生看教材图2.1—3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生甲]激光准直。[生乙]排直队要向前看齐。[生丙]打靶瞄准。[师]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很多,可见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①影子的形成[演示3]用白炽灯对着墙,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现象:墙上出现球的影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师生共同活动得: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子。②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4]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师生共同活动得: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光速[师]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师]大家回忆一下,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学生答]340m/s。[师]大家已知道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那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教师随即给出光速。知识小结,并请同学们填写评价表(三)评价1学生知识目标评价结果如下:表7:《光的传播》知识目标评价表题号评价内容对错1光源是指______________的物体2光是沿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m/s4试写出影子形成的原因5试写出月食的成因30 本节课内容上四个班,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评价表,共发放评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100%,评价结果有效。评价结果如下:表8:《光的传播》知识目标评价结果表答案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对100%100%91%90%88%错0%0%9%10%12%2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通过课堂与老师的课后交流得出: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四)反思(1)如何在课堂教学导入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导入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2)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穿插地方课程资源中的相关物理问题或现象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抛出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中的物理问题或现象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想通过亲手实验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经过反思调整下一节课,教师上的课是《光的折射》,以下是记录使用调整后的策略。(一)备课教案(见附录六)(二)教学过程:情景设置:上课铃声响后,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奇异的自然景观画面,新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后引起了极大的好奇,课堂里充满了浓郁的寻求知识的气氛。师:沙漠里的这栋楼房是真的吗?学生基本上异口同声回答:不是。师:想知道沙漠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生:想。师: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寻找它产生的原因。演示两个实验,(1)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2)再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粉笔时看到什么现象:一部分同学看到粉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由于位置关系,还有部分同学看到没错位.教师:筷子并没折,粉笔也没有错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31 (1)演示:在玻璃水槽内固定白色刻度盘,使水槽内的水面位于刻度盘的一半处,让一束光线沿着刻度盘面斜射入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为清楚看到刻度盘上的刻度及光线,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2)问:哪位同学来指明哪一束光线是反射光线?其特点是什么?(提示:其特点是在O处又被反射回到空气中).问:进入水中的那束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什么地方开始偏折?学生回答后引出板书: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强调定义中“斜”、“入”、“另一种介质”及“界面”几字的涵义.(3)①让学生画出实验图形,并指定一位同学将图形画在黑板上.②教师介绍图中各部分名称,其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叫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可同时发生.反射定律中说明了反射现象中的规律,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下边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4)演示:①入射光线斜射入中心O处的水面上但折射光线不沿盘面进行.观察:折射光线在哪儿.②再将入射光线沿盘面斜射到盘中心O处的水面上,并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位置,及折射角的大小变化.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得出:(板书)2.①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5)教师:在实验中可以看到:当入射角改变时,折射角也随之改变,但总是小于入射角,那么,能否得出结论: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呢?问:(对照板图)若改C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问: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否)(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问: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只有在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完善板书)②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教师:综合以上两条即为折射规律.(6)问:为什么要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呢?(强调“斜”字)看以下实验.演示;让入射光线垂直(沿法线)射入水中.问:入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角等于多少?(0°),折射角等于多少?(0°).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说明这是反射和折射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板书)注意: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媒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教师:到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了。太阳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比上层空气的密度小,在高度不同的各层空气密度差别较大的时候,光线通过一层又一层的空气,由于折射,就会把某一个地方的景色显示在另一个地方的空中或地面,形成“海市蜃楼”。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也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古人不明白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对它作了不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海中蛟龙(即蜃)吐出的32 气结成的,因而叫做“海市蜃楼”。生活中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不能相信迷信。同学们思考谈论后总结得出: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粉笔把反射出的光垂直射入玻璃砖里时,在玻璃砖内仍按原来的传播方向射至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因还是垂直入射的,所以其传播方向仍不改变,当斜射时,传播方向改变所以看粉笔错位。接着老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以下四种现象:(1)硬币升高的实验解释。(2)筷子错位的实验解释。(3)井底之蛙特别版的现象及解释。(4)海面上海市蜃楼现象及解释。同学们很轻松的回答了出来。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小结知识点,并请同学们填写评价表。(三)评价1学生知识目标的评价表9:《光的折射》知识目标评价表(其中前3题是教学目标要求的,后3题是拓展补充的)题号评价内容对错1写出光的折射定义2什么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3写出光的折射规律4用所学知识解释水中筷子错位的现象?5用所学知识解释海面上的海市蜃楼的现象?6用所学知识解释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的现象?本节课内容上四个班,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评价表,共发放评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100%,评价结果有效。表10:《光的折射》知识目标评价结果表答案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6号题对100%100%100%99%99%99%错0%0%0%1%1%1%2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课后与教师的交流问:使用此策略上这节课,请你做一个评价,师:不但完成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已经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物理现象了。(四)反思:教师使用“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根据上述的评价可以看出:(1)根据评价结果看,很好的完成了课程目标(2)通过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过程轻松愉快。(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4)体现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在33 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5)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的信念。3.2.2“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评价(一)“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效果根据记录的评价可以看出教师使用“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是有效的,总结使用“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进行教学的优点:(1)通过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过程轻松愉快。(2)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3)体现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二)“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反思在上一节课的反思中提出的三个问题(1)如何在课堂教学导入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2)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一节课均得到了解决。即在教学导入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穿插地方课程资源中的相关物理问题或现象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抛出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中的物理问题或现象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想通过亲手实验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关键是选择好问题,即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倍感疑惑的地方课程资源中的物理问题。根据本文中列出的选择问题的条件选择问题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3.3.“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行动3.3.1“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过程节选的课是《光现象》的复习课与总复习课,《光现象》复习课使用的是以物理知识点为专题的策略,总复习课使用的是以地方课程资源为专题的策略。由于此策略适用于单元复习课与总复习课,教师在使用此策略过程中基本上是在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即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组建知识结构图和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地方资源中的物理现象,而且教师在单元复习前已经在每节课上成功利用了大量地方课程资源,因为教师在每次的复习课上使用此专题策略时都是非常顺畅的,很好的完成了课程目标,通过课后评价反思,没有必要对策略作出调整。因此,此专题中的第一种策略在本文中只节选了其中一节;专题中的另一种策略由于本学期只使用了一次,但由于使用的非常成功,说明此策略是有效的,因此,有必要展示它的过程。《光现象》复习课的记录(一)课程目标由于是光现象的复习课,《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没有专门列出目标,本人和老师列出的课程目标为:第二章光现象中每一节的课程目标都是这节课的目标,并且通过解释大量的地方课程资源现象中的物理知识组建光学知识结构图。(二)实施案例:光现象的复习课学习完初二物理第二章的光现象后,老师告诉同学们下节课是关于光现象的复习课,请同学们收集在新疆的自然资源、社会环境资源、家庭生活资源、文化谚语资源中与光有关的现象,下节课来看同学们收集到的信息。在光现象的复习课上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地方课程资源的光学知识如下:自然资源中的光现象1星光闪烁与光折射2无色透明的空气能呈现蔚蓝的天空3白色的阳光会变成殷红的落日34 4沙漠中的海市蜃楼5彩虹的形成6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家庭生活资源中的光学知识1水中的筷子向上折了2激光准直。3晴朗的夏日中,给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常会把叶子烧焦4夏天,太阳光照射在茂密的大树上,树下的光斑都是圆形的,5晚上在桌子上看书或写字时,台灯放在人的左前方较好6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7白天,我们容易从室内透过玻璃看清室外景物,室外的人看不清室内;到晚上室内开灯时恰好相反,我们看不清室外,但室外的人可以看清室内8夏天穿淡色衣服比深色衣服凉爽些,也与光学知识有关社区资源中的光学知识1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亮灯2太阳灶的工作原理3五官科医生看患者病灶时使用的镜子是凹面镜4大客车的前窗玻璃是竖直的,小轿车的前窗玻璃都是倾斜的,这与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关5黑板的反光现象6夏天郊游时,佩戴太阳镜可以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7眼睛可以看到不同物体颜色的原因8感应门的工作原理使用的是光学红外线的特点9银行验钞机的工作原理使用的是光学紫外线的特点文化谚语资源中的光学知识1、水中捞月一场空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3、海市蜃楼4、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5、坐井观天,所见甚少:6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7玉不琢不成器。8一石击破水中天。9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10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11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老师根据同学们收集到的光学现象,请同学们自己用所学过的光学知识来解释,有些同学们解释不了,老师帮助解答,并且将所学过的光学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建立结构,使原来分散学习的光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整个课堂变成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还热情高涨,兴趣非常浓厚。最后老师引导同学们建构了如下的光学系统:35 光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垂直入射,光的不垂直入射,光镜面反射漫反射传播方向不变的传播方向改变反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可以成像不能成像入射角正立、等大、等距、虚像(三)评价1学生知识目标的评价表11:《光现象》复习课知识目标评价表题号评价内容对错1从自然环境中举出两个光学现象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2从家庭生活中举出两个光学现象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3从社会环境中举出两个光学现象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4从民俗谚语中举出两个光学现象并用学过的知识解释5将学过的光学知识组成一个系统图本节课内容上四个班,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评价表,共发放评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100%,评价结果有效。评价结果统计如下:表12:《光现象》复习课知识目标评价结果表答案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对100%100%100%100%86%错0%0%0%0%14%2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课后与老师的交流如下:问:请将这节复习课作出你的评价,并与以前你没有使用此策略时的教学做对比。36 师:效果很好。以光学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来复习,不但活跃了课堂,丰富了知识,学生所学的零散知识通过收集的大量例子运用而联系起来,由于联系的频率高,很容易在我的引导下将学过的光学知识构建成一个整体。学生们收集到的大量信息使我感到我们的家乡就是一座知识的宝藏,你的策略方法使我认识到家乡处处都有课程资源。另外,使我没想到学生们收集到的信息比我多多了,这对于我来说,即是好事,也是压力。一方面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很高,现在我教的这些学生成绩总体好于往届,说明我引导的好,教的好,但同时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问的问题也比往届学生问的难了,有时问的问题远远超出课本,我也不会,还有时与别的学科有关,比如今天课上的“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就不知汉语的精确意思,还是语文课代表给我解释了汉语意思,所以为了能更好的教学生,我还要学习很多。(四)反思:(1)根据评价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专题教学组建知识系统的应用策略”的构想是可行的。教师的这节复习课是将学生学过的光学知识通过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构建成一定结构的知识,并且课堂气氛活跃,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时同学们还热情高涨,兴趣非常浓厚。有结构的知识,知识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光学某一知识遗忘时,学生可以“顺藤摸瓜”,较为顺利地回忆起遗忘的知识。(2)每位同学收集到的信息都带到课堂大家一起分享,使课堂变成交流的场所、知识的海洋,大家知道这是共同努力的结果,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的意识。(3)专题策略体现了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同时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4)从教师的谈话中可以看到,地方课程资源是一个综合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很好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必须还要学习物理以外的学科知识。(5)从教师谈话中的“家乡就是一座知识的宝藏”和“家乡处处都有课程资源”可以看到,这位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已经显著提高了。总复习课的记录在本学期各章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的综合复习课上,本文在此摘录其中的一节。教师提前在上节课时将全班同学根据教师提供的五个特定事物分为五组,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特定事物,用物理知识解释特定事物的物理现象,然后在课堂上每组把自己的成果展现出来全班一起分享。(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沙漠、风力发电、车窗、厨房和灯泡中的物理现象。2过程与方法:根据五个特定事物将同学们分为五组收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用物理知识解释地方课程资源中的物理现象时,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体会到家乡就是一座物理知识的宝藏。(二)在课堂上,每组都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展现出来。现将每组的成果展示如下:第一组:新疆沙漠中的物理知识1沙漠中的光学知识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2沙漠中的热学知识新疆流传的谚语“早穿棉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是沙漠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3沙漠中的声学知识“鸣沙”现象沙漠表面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的,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第二组:新疆风力发电的物理知识1风力发电的电学知识37 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原理:风吹动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的线圈转动,线圈转动时切割磁场中的磁感线从而得到了电。2风力发电的热学知识风是怎样产生的:太阳照射着地表的不同区域,空气受阳光的照射后,就造成了有的地方空气热,有的地方空气冷。热空气密度小,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了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密度大,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这样就产生了风。3风力发电的声学知识风声是怎么产生的:风是令热空气的流动而产生的,流动时的振动频率若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20Hz~20000Hz),人就能听到风声。第三组:车窗中的物理知识1大客车的车窗玻璃都是竖直的,小轿车前边的车窗玻璃都是倾斜的是为了避免平面镜成像时影响司机的视线2装有空调的汽车在夏、冬季节,车窗上都有水珠出现是由于液化现象3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亮灯是由于亮灯时容易在车窗上平面镜成像影响司机看前方道路4汽车上安装茶色玻璃,行人很难看清乘车人的面孔是由于茶色玻璃表面能反射一部分光线,还会吸收一部分光线,这样车内反射到车外的光线明显减少而使行人很难看清乘车人的面孔。5小轿车后窗玻璃上那些横着的细线条的作用是用来导电的。因为司机是从驾驶室上方的反光镜里观察车后面的情况,冬天车内比车外暖和,后窗玻璃上容易产生水汽或结霜,此时反光镜映出的后窗上将是白茫茫一片,司机就看不清车后的情况,这是十分危险的.人们由此想出办法,把窗做成双层并粘上导电薄膜,通电后,使玻璃温度升高,玻璃上不会产生水汽或霜,从而消除了事故隐患。第四组:厨房中的物理知识1油炸食品时有浓烟,是油蒸发现象。油蒸汽在空中温度下降,又发生了液化现象。2在厨房的墙上常常会有油渍,是由于在炒菜时油蒸发遇冷的墙壁而液化的现象。3夏季在水缸周围常常会有水珠,是由于厨房内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4厨房中将水加热是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5电器外壳有非金属材料是为了防止触电。6水开时,茶壶口会有大量“白烟”,时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变成小水珠。7煮水比煮牛奶时间长,因为水的沸点高于牛奶。8厨房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的现象。9液化气的使用是先液化再汽化的过程10用筷子搅拌水时,看到筷子好像折断了,光的折射原理。11厨房中的电灯与插座是并联的。12洗碗时发出响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3分辨厨房中的响声是根据音色不同。14家中使用天然气,燃气报警器应放在燃气灶上方。15冰箱是利用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原理工作的。16为了用电安全,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17饮料中的冰块体积减小是熔化现象。第五组:灯泡中的物理知识1灯泡钨丝变细或烧断是升华现象2灯泡内壁发黑是先升华再凝华的现象3灯泡的形状设计成梨形是为了减小热传递带来的负面影响4灯泡内部金属丝选用钨丝是因为钨丝熔点高38 5灯泡发光传播玻璃时发生光的折射现象6灯泡发光是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7灯泡与它的控制开关是串联电路(三)评价1学生知识目标评价结果如下:表13: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总复习的评价表题号评价内容(要求以下五道题的答案不能雷同)对错1请写出沙漠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物理现象并做解释2请写出风力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物理现象并做解释3请写出车窗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物理现象并做解释4请写出厨房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物理现象并做解释5请写出灯泡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物理现象并做解释本节课内容上四个班,每位学生发放一份评价表,共发放评价表218份,回收218份,回收率100%,评价结果有效。评价结果统计如下:表14: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总复习的评价结果表答案1号题2号题3号题4号题5号题对100%98%100%100%100%错0%2%0%0%0%2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课后与教师的交流问:使用此策略上这节课,请你做一个评价,师:通过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特定事物将学生分组,不但让学生学会了用知识解释现象,而且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从这节课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提前分组课堂汇总的方法,使同学们一份耕耘五分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新的收获,这种收获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基本是做不到的。(四)反思(1)根据评价表的结果可以看出“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构想是可行的。(2)提前分组课堂汇总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专题策略体现了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同时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3.3.2“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评价(一)“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效果根据记录每节课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的构想是可行的。总结使用“以问题情景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进行教学的优点:(1)每位同学收集到的信息都带到课堂大家一起分享,使课堂变成交流的场所、知识的海洋,大家知道这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的意识。(2)专题策略体现了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同时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3)以专题搭建平台,很好的解决了知识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二)“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的反思使用“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行动过程中,教师明显表现出知识的储备已经供不上学生的需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由于专题教学时的内容量大、内容分散,有地方自然课程资源中的物理知识、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物理知识、家庭生活课程资源的物理知识、地方文化课程39 资源的物理知识,但知识点集中。建议教师平时养成学习的习惯,用专用本认真收集地方课程资源,随时发现随时记录并与其他教师合作、交流、互助,共同探讨。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学生收集量大于教师的收集的地方课程资源信息量,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法解答等应视为正常现象,因为没有人能精通所有的知识,即使科学家也如此。关键是教师对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解决,此时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与同学们共同解决,共同学习,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并且用语言感激同学们在教他们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进步,让学生们知道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4.“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评价4.1从学生的现状与变化中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1.1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一)通过在第三章记录的每节课学生实现的课程目标评价表来,正确使用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后,可以很好的实现课程目标。(二)从以下成绩对比表中来评价以下是同一学校使用策略班级成绩与没有使用策略班级成绩的对比,共十二个班级,其中使用此策略的是四个班,没有使用此策略的班级是八个班,这十二个班级均为平行班级。表15:学业成绩对比表(A表示使用策略班级B表示没有使用策略班级)平均分数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期末A828586899092B787169726871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使用策略班级成绩与没有使用策略班级成绩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使用的“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有效的。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得出: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4.1.2从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一)通过在第三章记录的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利用此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从以下对学生的问卷中可以看出出学生不在课堂中时学习物理的兴趣依然浓厚。对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的问卷包含4个问题。在学生的问卷中题号是1、2、3、4。(问卷内容见附录一)调查结果如下:表16:调查学生学习兴趣问卷结果表答案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A98%76%82%88%B2%24%18%12%通过以上两点可以得出: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0 4.1.3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问卷包含6个问题。在学生的问卷中题号是2、3、6、7、8、13,问卷内容如见附录(一):调查结果如下:表17:调查学生学习方式问卷结果表答案第2题第3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12题A76%82%32%37%92%63%B24%18%34%41%8%37%C32%17%D2%5%通过学生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原来大多学生学习时间都是放在书本上,由于物理是这学期新开的一门课,通过这一学期的物理学习,深刻的认识到身边的万事万物皆是学习的内容,学习就在身边,生活就是物理、社会就是物理,学生们学习时间花在书本上的少了,但在生活中的学习时间多了,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共同的建构者,形成了一种主动探求知识、重视实践能力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单一地依靠教师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在重复的练习中获得技能的现象已不多见了。通过以上可以得出: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4.1.4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问卷中包含了3个问题。在学生的问卷中题号是12、14、15,问卷内容见附录(一):调查结果如下:表18: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卷结果表答案第12题第14题第15题A36%1%3%B58%74%79%C6%12%18%D3%通过上表及学生学业成绩对比表中看出: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1.5从学生对家乡情感的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对家乡情感的变化的问卷包含2个问题。在学生的问卷中题号是10、11,问卷内容见附录(一):调查结果如下:表19:调查学生对进行情感变化的问卷结果表答案第11题第12题A87%74%B13%16%物理教师在教学时结合地方资源,加深了对教材中的知识提到的自然事物的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线条、姿态等的理解,深刻体察了蕴含于自然景物之中的知识。物理教师利用地方自然资源进行教学借此表达了特定的思想、情感和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物质环境与精神文化都是家乡41 人祖祖辈辈们共同创造和积累起来的,表现出家乡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家乡的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因此,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4.2从课堂的现状与变化中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2.1从教学内容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师的访谈(其中在第三章中的实施策略后的教师交流中均有交待)可以看出:在课堂中,课堂教学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也不是教师教案的“僵硬”呈现,更多的是在教师的引发下,学生已能够把相关学科的、课外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自觉地运用于课堂学习之中。表现为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与此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十分重视在教学中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和引伸,课堂教学内容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因此,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活”起来。4.2.2从课堂教学气氛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在学生的问卷中的第五题:问卷内容见附录(一):问卷结果统计如下:表20:调查课堂教学气氛的问卷结果表答案ABCD选择答案百分比46%47%6%1%课堂教学是一个协作学习的场所,是完成教育、教学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地。通过问卷与课堂观察可以看出: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4.2.3从师生关系的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一个物理教师教四个班共二百多个学生,地方资源中蕴藏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很多问题教师想不到但学生想到了,此时最能体现人多力量大了,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互为老师学生的关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在《光现象》《物态变化》复习课时,学生收集到的地方资源中的热现象比我们的老师多多了。(在第四章的《温度与温度计》和第三章的《光现象》复习课时后与教师的交流中也有记录)因此,正确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互为老师学生的关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4.3从教师的现状与变化中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4.3.1从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教师学期总结第一条第一点就写到“使用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真正转变了课程资源观”,另在第三章中记录的教师课后交流谈话中教师说“家乡的资源就是一座知识的宝藏”,通过这两点说明使用此策略后,教师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因为在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要去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认识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分布,去认识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与实现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设计程序和方式,估计所产生的效果。这些思维过程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的重新认识过程。这一过程为教师提供了组织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有助于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也为教师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过程和学习过程,教师因此也获得了一种体验的过程。教师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和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有助于培养教师开放的思维和意识,使自己从课程资源的无意识状态向全面认识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转变。42 4.3.2从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能力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育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组织能力、教材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监控与评价能力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还应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及相应的素质。教师在课程资源利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并不具备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技能。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指出: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掌握地方课程资源利用策略;发展地方课程资源利用的基本技能;理解地方课程资源利用的意义;以“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研究为平台,边行动边反思,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了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能力。4.3.3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变化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来自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地方课程资源不只限于教材,而是具有多样性。这样教材就不再只是操作的“本本”,教学也就没有了人们所熟悉的套路规范,从而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也留下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课程实施模式、资源选择和价值判断、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切入点、推行步骤、利用效果等,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现有的条件而决定。在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中,教师要改变指导学生的思路和方式,转变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要培养和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学会在没有“本本”的情况下,按照设计的流程和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程度和水平,利用的效果和意义,更多地是依赖教师的智慧和创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实践中,要经历反复地操作和练习等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能力和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发展。4.3.4从教师合作的意识方面评价“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有效性地方资源中蕴藏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一个人很难很好地完成对相关资源的全部收集,这就需要教师合作起来。教师既要与同事建立联系,又要从只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因为有些问题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才能完整解答。这样教师不但要与同行合作,还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因此,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总结,通过从学生、课堂、教师三个方面评价可以得出:“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有效的。5.“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行动研究的发现与思考5.1“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行动研究的发现5.1.1影响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因素(一)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是影响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重要原因从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由于缺乏课程资源意识使得教师变成了教“教材”,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使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也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因而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能力。教师只知道有教科书,不知道有课程,甚至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改革仅仅视为教科书的改编。(二)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是影响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另一原43 因地方课程资源是丰富和多样的,包括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家庭生活资源与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时,不仅教师有足够的物理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教师有专业之外的知识领域。在前文记录的教师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中可以发现,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在此过程中用到物理学科以外的知识时,明显看到教师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这样就影响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三)教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影响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又一原因地方资源只有进入课堂,进入师生活动过程,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价值。但实际上,教师对于已经开发的地方课程资源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没有让其进入课堂,是由于教师不知怎样让课程资源进入课堂。把地方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课程目标,但如果教师利用时的方法不合适,不但没有这种效果,还会浪费师生的时间显得画蛇添足。要保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能理解设计者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的涵义、设计者选择现有内容的原因,还要理解在课程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对课程要素一致性的内在要求,这样的要求只有专家才能达到,况且教师还有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可能将全部的身心用于理论学习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及地方课程资源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记录的教师由于没有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其效果没有显效,而在随后指导后的《温度与温度计》的教学中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效果,从学生知识的评价表中可以看出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有了大幅提高。5.1.2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一)对物理教师的价值——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行动研究的成效看,物理教师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学期后,教师的变化是: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培养了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能力、发展了教师专业能力和技能、增强了教师合作的意识。综合来说,就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利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程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可以促进课程资源的更好利用,成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条件。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二者是一个共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改变了原来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来讲,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了必备条件。新课程要求教师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新理念,必须增强自己的自主意识、思考意识,锻炼自我反思能力,教师要增加学习各种文化和观念的机会。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自身就是实施教学的首要基本条件,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综合素养,教师情感和工作态度,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等都将发生变化,为此教师要走出自己以往个人经验化、习惯化的封闭视野,重新审视自己,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观念。“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教师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新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2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为教师专业成长拓展了主要渠道。教学时,教师利用地方课程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地方课程资源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新的教师用书,也减少了对教材的定性的分析,主要以一些教学建议的形式,为教师教44 学进行创造性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提供了研究的载体,编者对同一教材的不同处理,由于各自编排的侧重点不一样,教师们通过进行分析、比较中不自觉的为自身教学拓宽了渠道,每一次教研课,每一次横向比较就是一次教材重组,也是一次有深刻意义的教研。3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为教师专业成长发掘了新的空间。由于本研究主要使用的是行动研究,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各个学校都在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力度,将培训的地点、培训方式、内容等进一步拓宽、变化;通过将专家引进来,或本校教师外出学习“取经”等方式,让广大一线教师全员参与,参与的人数更多,参与面更广,效益更高。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仅在于岗前培训,也不仅仅在于过程中的脱产培训,教师的成长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4科学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提升了综合素养。任何课堂都是有一定结构,其教学也都是按照一定线索和顺序进行的。但在哪一环节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以哪种方式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其体现的课程价值是大有区别的。同一地方课程资源,其在课堂中出现的环境与时机不同,发挥的功能也肯定不同;同一时机利用不同的地方课程资源,教学效果也有差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在综合比较资源诸多预计功能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和最合适的方式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对于某一具体课堂的教学,教师除了需要选择合适的地方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两方面外,教师还要注意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化为自主的教学追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进行适度的挖掘;然后,立足学情、结合知识点来确定三维目标,并以此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设计思路、结合实际情况,多角度寻找、鉴别和筛选学科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及发展需求,设计教学知识点与地方课程资源整合的活动形式和时机。这样,在科学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二)对学生的价值——有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行动研究的成效看,物理教师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学期后,学生的现状与变化是:激发了物理学习兴趣、提高了物理学业成绩、促进了学习方式转变、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了家乡,并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原因分析:1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建立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的生活、经验、环境等进入课程的机会,引导学生从学习物理到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家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的资源、生活处处皆是学问,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会人生态度的转变,主动探索的学习方式也会带来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2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偏重“接受学习”,由于考试评价的单一性,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着眼于讲清教科书上的基本知识,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然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生活世界的地方课程资源因有其熟悉、亲眼所见的特点,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很容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3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在客观评价传统“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态度和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具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物理科学探45 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物理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中的问题策略就很好的把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与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起来了,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问题研究的机会。(三)对教学的价值——更好的实现了课程目标、提高了教学效果根据物理教师使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课堂观察与评价可以看出: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提高了教学效果。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因其丰富性、开放性,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它能密切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从而顺利地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高了教学效果。5.2为了更好地推进“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思考正因为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有以上的价值,那么现实中如何推进落实“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本文从管理者和实施者两个层面中思考如何在现实中推进这些策略。5.2.1思考1:给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一)在教师的职前和职后培训中加入课程资源的教育内容1利用各种途径加深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解。由于在行动研究中发现,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是影响教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各种途径加深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解。当前教师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与当下的物理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差距,教师有效的获得教育理论是通过教师培训,因此,要利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向教师讲述课程资源的含义。只有教师对课程资源有深入地理解,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的根据自身的、本校的、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上好每一节课。2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使教师提高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技能。在行动研究中发现教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各种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使教师提高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技能。如:让优秀教师做报告,通过优秀教师献身说法,给广大教师以启发和教育。利用教师培训,在教师培训过程中,请物理课程专家向教师代表讲解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途径和方法;教师代表再利用校本培训的形式向广大的教师讲解地方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技能。(二)加强高校课程理论工作者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交流合作由于在行动研究中发现教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出面协调建立高校课程理论工作者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合作机制和固定的网络交流平台。这样高校课程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就可以充分运用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同时一线教师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可以随时反馈给高校课程理论工作者,使问题随时得到解决,实现课程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三)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在行动研究中发现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知识储备不足,一个物理教师不可能有时间和经历把与物理相关的全部地方课程资源都能开发和利用起来,为了教师更好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建立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可以让教师分享校地方课程资源及研究成果,提高地方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教育研究部门,成立专门小组,对于本地优46 秀教师或其他地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验整理和总结,建立优质资源库。建立优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管理、应用组织机构:1制定科学规范的优质地方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加强管理员培训工作,提高管理员的资源管理水平。二是建立中学教育教学资源库(包括名师资源库、学生资源库、课件资源库、优秀案例、论文、反思、随笔资源库、课堂实录资源库),建立资源索引数据。2地方资源开发机构下设资源开发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发机构与各个小组订立资源开发目标任务书,定期检查开发情况,各个小组资源开发情况纳入考核。学期末对各小组资源开发情况进行展示,评出优秀资源开发小组给以奖励。3把地方资源应用与开发同时并进,一边开发,一边应用,在实践中改进。一是建立教师资源应用制度,对资源的应用进行记录。二是学校不间断开展资源应用大赛,提高资源应用效率。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开发新资源。4加强校际合作,校际之间实现课程资源互补和共享。5.2.2思考2:给物理教师的建议(一)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是教师自觉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前提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才能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每天反省自己在讲课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才能每上一节课都有收获。在面对不同的事物,热爱自己职业的教师首先想到的是该事物与物理教学有无联系之处,教师收集和整理可以用到的课程资源,并运用到教学中去。只有教师爱岗敬业,才会认真阅读有关新课程改革的书籍,仔细体会其中蕴含的课程改革的理念,只有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较多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了解的不够深刻,加上新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对新课程改革关注的不够,就会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同样运用探究式教学,在旧的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往往抓不住探究式教学的实质,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控制太多,有的教师把探究式教学过程等同于教师指导下的实验验证过程。这种上课方式只是形式上的探究,并没有真正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往往在教育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应用到实践中去。这些教师通常博览群书,并能学以致用,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的爱戴。并能代表该地区参加全国性的青年教师比赛,在比赛之前,他们会得到更多的指导。在比赛中,通过和全国各地的教师的同台竞技,他们会得到更多的启示。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二)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1物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校物理教学的核心材料,但必须屏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更要改变过去只是教“教材”的传统方式,而是应该建立大课程观。物理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物理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常常误认为物理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教材,或者编写教材。进行课程改革,必然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模式,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多样化的需求。长期以来,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此外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建立,物理教育能够利用的校外资源的途径狭窄。就物理教材本身而言,学科本位、结构单一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缺陷也很突出。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新一轮的物理“课标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用多样、有趣、富有时代精神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的素材展示物理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体验、实践、探究、调查、讨论的建议,为广泛利用地方课程资47 源铺平了道路。2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一门研究力、声、光、电、热等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的学科。初中物理就是学习力、声、光、电、热等中的简单知识来解释生活世界中的现象,探明事物变化的原因,并且为我们服务。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始于对事物与现象的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的方式把握事物与现象的性质及关系,然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舍弃事物与现象中一切非本质的、偶然的因素,获得对事物与现象共同的、本质的认识:最后通过实践检验所获得的理性认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形成。(三)进一步提高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技能作为课程实施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利用课程资源及地方课程资源的技能。1加强对课程理论的学习2保持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3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高利用课程资源及地方课程资源的技能4根据初中物理知识收集地方课程资源(1)地方课程资源的收集应发动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通过实地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学校周围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中可资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让他们在关注社会现实、观察大自然中,开阔视野,并找到生动、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2)查阅文献资料也是收集地方课程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查阅文献资料可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收集起来,拓宽教材的知识面,使教材更加充实和鲜活。教师和学生也可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专题、有针对性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3)地方课程资源的收集还可利用现代化的电子媒介,比如网络、电视、电影等。在这些媒体中蕴藏着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手段为地方课程资源的收集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使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彩。(4)地方课程资源的收集也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亲身遇到过的一些生动的事例,教师和学生要注意及时对它们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将它们撰写成具体的案例,为教师和学生以后的教学和学习服务。结束语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它不仅是教育专家与课程专家考虑的问题,更是每一位物理教师时刻面对并要积极参与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师,既要成为课程的成功实施者,又要成为教育科研的生力军,根据教学实践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是新时代赋予每一名物理教师的历史使命。本研究旨在为初中物理教师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促进物理教学提供参考,由于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策略并不只是有我在研究中展现的三种策略,这只是可供物理教师参考和选择的部分策略。由于本研究主要使用的是行动研究法,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行动研究方法本身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它的微观性上,研究的对象为某中学的一位物理教师;研究的范围较小;结构较简单;相关因素较少;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某校的几个教学班;由于学位论文时间的要求,研究的时间只有一学期,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本研究虽然暂时结束了,但对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还需要继续下去,而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研究的过程中,48 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能够深入展开。由于学位论文的时间关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将会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49 参考文献1.王较过,郑峰士.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资源及其利用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93-95。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物理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23-164,2004版。3.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26。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30。5.李桂福.物理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J].学科教育,2004,(4):20-23。6.丘名实.物理教师与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J].物理教学探讨,2005(6):17-18。7.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P274。8.张启东.新课程的呼唤南平市《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2006(1):8-9。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P222。10.范兆雄.课程资源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1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页。12.钱万正,刘炳升.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新理念[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年第8期。13.杨江丁,教师学校最有价值的资源[J],《内蒙古教育》,2002年第3期。1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15李定仁,段兆兵.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论.2005(6):42-45。1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唐伟,丁召民.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物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4。1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3-214。19.廖伯琴.走进课堂——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20.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21.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22.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23.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24.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材编写组编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26.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7.吴刚平,樊莹.《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28.郭晓莹.《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宁德师专学报,2003(4)。29.孟宪乐.《教师:巨大的课程资源》[J],教育科学研究,2003(4)。30.姚文忠.《教材、教师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J],四川教育,2003(12)。31.闫守轩.《学生:不容忽视的课程资源》[J],当代教育科学,2003(16)。32.贾新中.《应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J],中小学管理,2003(1)。33.贾新中.《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4.吴晓玲.《“教学琐事”: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3(3)。35.付泽林.《让课堂上的“错误”成为一种课程资源》[J],人民教育,2003(17)。50 36.王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2(2)。37.刘莹.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物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38翁素娣.物理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南平师专学报,2006(4)。39刘炳升,仲扣庄.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技能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0.陈凯.基于探究教学的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2004年11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学。41.朱宇峰.开发中学物理影视课程资源的探索与实践,2005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学。42.杨秀君.农村中学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2005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学。43.吴国利.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探究,2006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学。44.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02.45.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12—115.46.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6.47.徐继存等.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48.郭晓明.关于课程模式的理论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1(2)49.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50.何军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教学.2003(6)51.任宝利.利用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J].2003(6)5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03年重印.53.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54.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5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7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56.[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7.[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8.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1 附录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1你是如何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为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利的资源保证。”?2你是否认为当地有许多的地方课程资源可以服务于教学?3面对你的学生,你是否认为有时需要利用学生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来代替教材中陌生的例子,或利用学生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拓宽教材?4在教学过程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附录二:学生问卷(1)总体上说,你喜欢学习物理吗?()A喜欢B不喜欢(2)你阅读过与物理有关的课外资料吗?()A有B从来没有(3)在可能的情况下,你是否会看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电视?()A会B不会(4)你认为以下两因素对你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学业成绩更有帮助的是()A生动有趣的素材B教材中的素材(5)你现在所在的班级,物理课堂气氛活跃吗?()A很活跃B活跃C一般D不活跃(6)你现在获得的物理知识,如果按照一周学习时间分配(学校时间除外),你花在书本上来学习物理知识的时间大约是()小时,A2至4B4至6C6至8D8至10(7)接着上题回答:花在书本以外的学习物理知识的时间大约是()小时A2至4B4至6C6至8D8至10(8)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列举了大量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你现在是否认为只有用心生活中处处都有学习的资源()A是B不是(9)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是否增进了你对家乡的了解?()A是B不是(10)通过老师在教学中利用了大量的地方课程资源,你是否也认为家乡的资源就是一座知识的宝藏()A是B不(11)物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除专题外),你是否能独立完成?()A全部都能独立完成B一般情况下都能独立完成C一般情况下不能独立完成(12)物理老师布置的专题作业,你是怎样完成的?()A与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完成B全部独立完成(13)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你是否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A全部可以B大部分都可以C大部分都不可以D全部都不可以(14)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过?()A用过B用过一些C从来没有用过52 附录三: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总结总结通过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老师一学期对物理教学的指导,使本人和本人的学生在物理教学特别是在按照她设计和安排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获益匪浅。下面就将2007年9月——2008年1月整个一学期按照李红蓉老师设计的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行动研究构想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做一个小结:一、利用地方课程在资源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对本人的启示1、使用了“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真正转变了课程资源观以前教学都是按部就班地按教材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没有明确的地方课程资源意识。通过与李老师的合作,使本人深切地体会到地方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以往没有留心或刻意去观察和运用身边的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在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要去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认识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分布,去认识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与实现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设计程序和方式,估计所产生的效果。这些思维过程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的重新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间真正转变了课程资源观。2、完整地掌握了李老师设计的这一套地方课程资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的教学方法以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但基本上不脱离教材上的知识点和例子,创新的地方比较少。通过与李老师一学期的合作,敢于脱离教材大胆创新,并完整地掌握了她的这一套教学方法。3、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加深了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具体来说,地方资源中蕴藏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一个人很难很好地完成对相关资源的全部收集,这就需要大家合作。教师既要与同事建立联系,又要从只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因为有些问题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才能完整解答。这样教师不但要与同行合作,还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在与李老师一学期的合作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所有老师都能够围绕新课改提出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探讨和交流,虽然中间大家也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最终还是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并将之运用于教学实践。探讨交流和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间大家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加深了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二、在利用地方课程在资源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影响1、提高了教学效率特别是在以专题为主的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教学过程中提前将各个专题分给各个小组在课前准备,上课时由各小组分别讲解,老师最后进行综合点评。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2、活跃了课堂气氛每堂新课老师都要抛出一些教材以外但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供大家探讨,改变了以往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既增加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三、在利用地方课程在资源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业成绩也普遍有所提高。总之,通过这次与李老师的合作使我们师生对地方课程资源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以后还能与新疆师范大学继续合作。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师郭彩虹2008年1月15日53 附录四:《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及其温度有关;知道声音空气中传播的方式,并记住其速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条件;(2)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附录五:《温度与温度计》的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附录六:《光的传播》的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意识;(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附录七:《光的折射》的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理解光的折射规律,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的信念。54 附录八:行动研究的课堂图片55 致谢岁月无声,光阴易逝。三年求学路,弹指一挥间,起点转眼就到了终点。此时此刻,回首往事,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让我留恋,值此论文完成之际,特向三年来对我学习和生活予以关心、支持和帮助的老师、同学、朋友及家人致以真诚的谢意。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孟凡丽教授。本论文是在她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构思到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归纳,再到写作、修改,每个标点、每个字句,无不凝聚着恩师的智慧和心血。恩师教学认真负责,对我要求十分严格,不仅授之我以鱼,更是授我以渔,特别注重传授给我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回首三年求学的一千多个日子,恩师以深厚渊博的学识,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受益终生,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学生唯有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懈努力,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以报答导师的培育之恩。一句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师授业情。其次,还要感谢郭法奇老师、闻素霞老师、孙钰华老师、王炜老师、刘革老师、张建仁老师、杨淑芹老师、冯江瑛老师,衷心感谢你们三年来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正是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促使我不断进步,今后我将以工作岗位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回报各位老师和母校。同时,还要衷心感谢相伴三年的学友们。三年与大家愉快相处,让我时时感到手足般的温情。最后,我要由衷地感谢我的父母和爱人,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我能够安心求学;感谢我的女儿对我“失职”的理解和宽容。李红蓉2008年4月2日56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新疆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