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

ID:78796706

大小:188.0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05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1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2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3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4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5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6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7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8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9页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51∕T 2472-2018 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四川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0/09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2472—2018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2018-04-18发布2018-05-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2472—2018目次前言...............................................................................II1范围......................................................

2、........................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选地..................................................................

3、............15茬口衔接..........................................................................26附子栽培技术......................................................................27水稻栽培技术......................................................................3I

4、DB51/T2472—2018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气象台。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晶、侯大斌、余马、周虹、刘金丹、张荣萍、王明田。IIDB51/T2472—2018附子/水稻套作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附子与水稻套作栽培模式的产地环境、茬口衔接、整地、选种、栽种、田间管理及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四川附子/水稻栽培模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

5、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51/T277水稻简化旱育秧技术规程DB51/T1641水稻控制性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附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的子块根,栽培上用于描述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整体植株。3.2附子/水稻套作在附子生育后期套

6、栽水稻的种植模式。3.3乌药毛茛科植物乌头无性繁殖的子块根,用于栽培附子的种根。3.4修根留绊去掉植株基部小附子,选留大附子的技术措施。4选地选择土壤中性或微酸性,耕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灌排条件良好的田块。1DB51/T2472—20185茬口衔接附子于11月中下旬播种,次年6月下旬采收。水稻于4月上旬旱地育秧,5月中旬移栽,9月下旬收获。6附子栽培技术6.1整地水稻收获后翻耕晒田,立冬前深旋土壤,将田块耙平整细。附子栽种前作厢,按90cm宽度开厢起垄,垄宽70cm,沟宽20cm,

7、沟深18cm。6.2基肥施用2忌施鸡粪、羊粪及牛粪。每667m施用腐熟油枯175kg、施用化肥折合N8kg、P2O54kg、K2O6kg。6.3选种及种子处理选用产于海拔1000m以上山坡地的无病乌药。单个乌药重量15g∼20g。栽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8∼10min。6.4栽种行距24cm,窝距13.5cm∼15cm,窝深14cm,每窝载1个,芽头向上,双行错窝厢面下种。整厢栽种完成后,将沟内细土耧至厢面盖好耙平。亩用种量1.0∼1.1万个。6.5田间管理6.5.1耧厢、清

8、沟幼苗出土前,将厢面上较大的土块扒入沟内,整细后培于厢面,并将沟底铲平。6.5.2补苗幼苗出土后,将弱苗、病苗、异常苗带土拔除并集中处理。用石灰消毒缺窝土壤,用健壮预备苗带土补栽。6.5.3除草不定期人工拔除杂草,不使用除草剂。6.5.4追肥2追肥2次。第一次在补苗后10d施用,每667m施腐熟油枯50kg,施用化肥折合N6kg、P2O52kg、2K2O4kg;第二次于4月上旬每667m施腐熟油枯25kg,施用化肥折合N2kg、K2O4kg。施肥方法为株间挖浅窝,将肥料施于窝内,浇水后覆土。每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