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

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

ID:8084267

大小:847.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3-05

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_第1页
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_第2页
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_第3页
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_第4页
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_第5页
资源描述:

《列王纪上下一个王朝的兴衰纪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列王紀上下一個王朝的興衰紀末接續約書亞記、士師記,以及撒母耳記,記載與神立約之民歷史的書卷。列王紀以大衛當朝的結束,作為記述列王事蹟之始(王上一1、2)。內容論及所羅門的王朝(王上二至十一)、聯合王國的瓦解(王上十一,十二)、分裂王國史(王上十二至王下十七),並載有倖存的南國歷史及其於主前586年的滅亡,以及約於主前561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善待約雅斤之事。作者和寫作年代在希伯來的正典裏,列王紀上下原先被視為一卷;全書分為上下參半的形式,首先見於七十士譯本,最後於主後十五世紀才被希伯來文聖經採納。有人最初認為這樣的史書,不可能出自先知之手,但證據所顯示的剛好相反。先知

2、作為立約關係的護衛者,他們筆下的記載,可成為其他聖經史家的資料來源。下列即為這一類的取材:先見撒母耳的書、先見拿單的書、先見迦得的書(代上二十九29);先知拿單的書、示羅人亞希雅的預言書、先見易多的默示書(代下九29);先知示瑪雅和先見易多的史記(代下十二15);先知易多的傳(代下十三22);先知以賽亞所寫的烏西雅傳等(代下二十六22)。加上列王紀被列入希伯來正典的前先知書,上述的一切都一致地指向列王紀為先知的著述。本書最後一部分的年代,必須定在最後被記錄的幾件大事以後。以未米羅達對約雅斤的寬大為懷(約主前561),是本書的尾聲,從而定下最早的寫作年代。由於它沒有談到重

3、建時期的情況,它可能是早於539年寫成的。作者選擇其資料,似為了回應被擄的人民神學上的困擾,故在在都暗示它的寫作日期是在主前561至539年之間。內容提要列王紀可分為3部分:(1)所羅門王朝(王上一至十一);(2)分裂王國史(王上十二至王下十七);(3)在猶大的倖存王國史(王下十八至二十五)。摘自:陳惠榮編。《證主聖經百科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5。列王紀上下一個王朝的興衰紀末神學教導和寫作目的列王紀所記載立約之民的歷史,從大衛駕崩(主前961)起,到南國滅亡止(主前586)。不過,此歷史並不是按照現代人對於歷史教科書的期望而寫成。列王紀的編者在剪輯時,沒有集

4、中在經濟、政治和軍事的主題上;然而,對於神學的關注,才是編者寫作的動力。由於列王紀的歷史,在歷代志裏大多可以找到平行的記載,評估本書的神學及目的,便容易一些。把兩種記載比較,尤其是研究較晚期的歷代志編者,如何將列王紀裏所找到的材料,予以增添或刪節時,兩部史書的旨趣便愈發清楚地呈現出來。列王紀編於被擄時期,可能在主前560和539年之間。耶路撒冷已經變為瓦礫,大衛的寶座蕩然無存。作為以色列民神學的兩大支柱:神聖不可侵犯的聖殿和大衛的寶座(耶七4,十三13、14,二十二1-9;參王上八16、29)已經倒塌了。以色列的信仰如果仍然倖存,就必要回答這些緊急的問題:「這一切是如何

5、發生的?神為甚麼不能向大衛和錫安遵守祂的應許呢?應許給廢掉了嗎?」列王紀的作者在回應主前722年(撒瑪利亞淪陷)和586年(耶路撒冷淪陷)的災難時,目的在針對選民的疑惑。列王紀和約伯記一樣,主張神義說,為神對待人的方法提出辯解。為了回答「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這個問題,編者以律法所提出的標準,複述立約之民的歷史。基於這個理由,列王紀可以稱為「摩西五經史」,或甚至更直接地稱為「申命史」,因為編者用來衡量兩國的標準,只見於五經中的申命記。申命記中被選用來評斷兩國的較顯著主題有:集中敬拜、君主政體制定、先知話語的功效,以及對不守約者的咒詛。作者最關切的是純正的敬拜。他所指的純

6、正,主要的標準是諸王對於集中在耶路撒冷殿中敬拜所持的態度,它們跟在其他地方敬拜神、以及用邱壇敬拜耶和華的宗教混雜的迦南儀式,互相對立。申命記十二章1至32節要求集中的敬拜是在中央的聖壇舉行。「集中敬拜」一詞也許是誤用了,因為在建殿以前,一直以會幕為敬拜的中心,申命記所載的改變,並不是將敬拜中央化,而是基於聖壇不再隨時遷移而要固定下來。對於北國諸王而言,此標準實際上已成為不變的敘述模式,如:「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行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王上十五34,十六31;王下三3,十31,十三2、11,十四24,十五9、18、24、28,

7、十七22)列王紀的編者認為以色列在但和伯特利所立的金牛犢壇,是為大罪;然而,北國諸王始終執迷不悟(王上十二25至十三34)。北國諸王排斥耶路撒冷的重要地位,這些邱壇便成為量度北國諸王的標竿。所有以色列王全都按照這標準被定罪(除了只作王1個月的沙龍,以及北國末代的君王何細亞例外),甚至殺害以拉的心利,雖然在宮殿內自焚前,僅作王1星期,也沒有例外(王上十六9-20)。至於加諸猶大諸王的,則是另一套標準:他們對於在耶路撒冷城郊盛行的異端敬拜,所持的態度,只有希西家和約西亞得到編者無條件的認可,許為效法大衛的方式(王下十八3,二十二2)。其他有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