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

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

ID:810845

大小:741.03 KB

页数:78页

时间:2017-09-06

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_第1页
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_第2页
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_第3页
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_第4页
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学案【76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高考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套精品学案目录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时期空前活跃的儒家思想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西方美术与影视艺术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概念阐述【学习目标】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学习模块】和谐思想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民本思想只属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儒家的“仁政”思想符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应该“制天命而用之”,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减少对环境的

3、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学什么?(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确立。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在阶级关系上,“”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在思想文化上,的兴起。“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发展。(2)表现:众多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诸子百家);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争鸣);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①第一次运动②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的基础③对后世封建王朝治国理念的形成有巨大影响④促进中华民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确立怎么学?请

4、同学们在完成以上填空题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进而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学会了吗?《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二、孔子和早期儒学学什么?(1)孔子的成就思想:核心是“仁”(含义:)如何实现“仁”:对于所有人对于统治者;教育

5、:首创;教育思想上主张;学习方法上文化:续接文明:整理。伦理上:性相近(2)孟子:思想上:仁政,民贵君轻伦理上:性本善(3)荀子:思想上:仁义,王道;君舟民水伦理上:性本恶怎么学?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子目内容,了解三位思想家处于两个时期,在总体上都属于儒家,但是思想主张上又有所不同,注意后者对前者的发展。学会了吗?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完成下表的填空二、道家和法家学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完成下表填空时代人物派别主要观点春秋老子道家核心思想:道是万物之本源。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孔子儒家核心思想:民本思想:伦理思想:性相近教育思想:战国孟子儒家政治思想:;

6、民本思想:。伦理思想:荀子政治主张:.民本思想:。伦理思想:庄子道家哲学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韩非法家政治主张:;。学会了吗?“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合作探究】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当堂检测】1.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这反映了A.儒墨垄断文化教育B.私学的兴起C.学校教育开始出现D.尊师重教风气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孔子疾

7、呼“苛政猛于虎”,说明孔子主张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而不仁,如礼何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D.为政以德4.传统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句子。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儒家思想B.看到了教育对人的影响C.体现了荀子的思想D.这一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会了吗?BD【合作探究】①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②评价:A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B、维护奴隶制度,具有保守性。【当堂检测】BADC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

8、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习目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学习模块】一、从“无为”到“有为”学什么?无为而治:汉初,社会经济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