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ID:8181399

大小:1.4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3-09

《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0.20B38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xxx—2017对叶百部生产技术规程TheproductiontechnologyregulationsofStemonatuberosaLour.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7年11月10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xxx—2017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条件25 种苗繁育技术26 栽培技术47 病虫害

2、防治68 药材采收与加工69 质量控制610 包装、运输、贮藏611 生产档案6附录A(资料性附录) 培养基配方8附录B(资料性附录) 对叶百部生产档案记录表99DB45/Txxx—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向军、莫燕兰、蒋珍藕、苏钰琴、赖茂祥、盘飞兰、黄云峰。9DB45/Txxx—2017对叶

3、百部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叶百部StemonatuberosaLour.的栽培生产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产地条件、种苗繁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药材质量、包装、运输、贮藏、档案记录和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对叶百部主产区种苗繁育、人工种植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569农业植物

4、调运检疫规程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WM/T2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对叶百部百部科(Stemonaceae)百部属(Stemona)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tuberosaLour.)。3.2 对叶百部组培苗以对叶百部成年植株离体嫩茎为外植体,按组织培养无菌技术,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光温条件下,调节植物激素的配比,通过无菌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得到的完整小植株。3

5、.3 对叶百部继代苗选取生长势旺盛的初代无菌芽,调整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将植株进行切分后,快速诱导顶芽和腋芽的生长发育,繁殖出的用于扩繁的无根苗体。3.4 9DB45/Txxx—2017对叶百部组培瓶苗经植物组织培养繁殖,在培养瓶中达到移栽炼苗标准,即具有2条以上白根、4cm高以上青绿色茎、2张以上完全绿叶的完整小植株。1.1 对叶百部营养杯苗将获得的对叶百部组培生根瓶苗,在适宜光、温、湿条件下,大棚中炼苗,移栽于盛有营养基质的营养杯中,经过一定时间培育出的可供大田定植的完整小植株。2 产地条件

6、2.1 环境条件2.1.1 空气应符合GB3095中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指标要求。2.1.2 土壤应符合GB15618中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指标要求。2.1.3 灌溉水应符合GB5084中农业灌溉水质量的二级指标要求。2.2 气候条件2.2.1 温度对叶百部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为18℃~24℃的地区。2.2.2 光照对叶百部适宜生长在日照时间长的环境。2.2.3 水分和湿度对叶百部适宜生长在年降雨量>1200mm,空气相对湿度、土壤相对湿度在60%~80%的环境。2.2.4 种植地条件海拔30m~1600m,年降

7、雨量>1200mm,年无霜期≥308d,年平均温度17℃~24℃,适宜在不积水的平地、缓坡地、山地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种植。3 种苗繁育技术3.1 组培瓶苗培育技术3.1.1 外植体取材9DB45/Txxx—2017在对叶百部种源基地,选择健壮、无病虫危害、性状遗传稳定的植株,于晴天的上午的9h~10h采集长20cm~30cm的嫩茎,去叶后整齐装入保鲜袋内,按株系编号标识并封口,放入4℃~10℃的低温保温容器内,密封带回组培室。1.1.1 记录每份外植体材料按株系记

8、录品种名称、种植地点、海拔高度、田间环境概况、取材时间、取材人等,建立信息档案,必要时进行全株拍照。1.1.2 外植体消毒将对叶百部外植体材料冲洗干净,除去叶柄,剪切成3cm~5cm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分别放入消毒瓶中,每瓶材料不超过瓶子容积的1/3。在超净工作台中,带上防护胶手套,向消毒瓶中加入0.1%升汞溶液,带腋芽茎段振荡消毒6min~8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以上。消毒药液可加“吐温—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