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语文辅导ppt课件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

ID:82106661

大小:507.50 KB

页数:312页

时间:2023-10-26

上传者:用户名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1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2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3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4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5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6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7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8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9页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GCT语文辅导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GCT语文辅导

1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语文知识第三部分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第四部分阅读理解第五部分综合知识

2第一部分概述一、GCT二、GCT语文考试

3一、GCT(一)简介GCT”考试是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简称,(GraduateCandidateTest)的简称。考试始于2003年,当时名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ME),考试适用范围为报考工程硕士的考生。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GCT已经不仅限于工程硕士领域,其他一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领域也须参加GCT,并且每年都会有新的专业加入此项考试。

4(二)GCT的试卷构成:四部分: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3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自行控制时间。

5(三)分数“GCT”成绩为各个高等学校在进行工程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时提供一个参考,但不规定全国统一“GCT”合格分数线,各招生单位自主招生录取。“GCT”考试是一种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即具备了申请学校的资格。然后,由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到所报考的院校申请参加学校根据培养目标自行确定和组织的测试,招生单位依据考生的各项测试成绩和对考生的考察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6(四)考核重点“GCT”考试考的是综合能力,靠死记硬背去准备是根本没用的,出题很灵活,题目本身不象考研那样难,但对时间和反应速度的要求远高于考研,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注意解题的技巧性。

7重点是快速反应能力,这是考试的关键所在。很多考生考试的感受是,就是觉得题目太多,做也做不完,感觉就向在抢着检分,选一个答案就能拿两分。多数考生感觉就是来不及做,其实“GCT”考的是做题的速度,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即使不复习,很多考生拿个300来分都没问题。一般院校的过关线130分-160分(各省分数线不同)就够了。从这个意义上,“GCT”考试也是不难的,总分160分,每科不低于20分,就可以基本过关了。

8(五)备考的整体思路1.购买权威的复习参考资料(如清华版、复旦版的教材)是基础。当然,有时间的话参加权威的考前辅导,可以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逻辑科目,一是以前没学过,二是这科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确实非常重要。

92.不能轻视任何一科,也不必过分追求任何一科,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要注意全面复习;二要注意补缺补差;三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103.考前有针对性的训练是有必要的。必须限定时间作完题目,能否按时完成对考试的成败尤为重要。考前模拟实战训练非常重要,一定要控制在3小时内做完4科的模拟试题,从中把握考试的节奏,因为每个考生这4科的基础不一样,通过模拟训练,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方案,从而来确定自己现场考试的时间分配策略。

114.同时特别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忽略考场中的科目顺序安排,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思考及心理特点安排好所答的科目顺利,而不至于上考场发懵。先做哪一科,后做哪一科应该有个策略上的考虑。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只要把握好考试时间的分布,合理分配时间,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就一定能有机会拿高分。

12数学-逻辑-外语-语文1、数学做好前10道题,对于后面的题可以采取同一答案,用时不多于40分钟。2、逻辑首先用45分钟,然后先不做,最后有时间再作逻辑题。3、外语最多用30分钟,主要完成阅读理解,对于词汇及语法不擅长的话瞎蒙就可以。4、语文用45分钟,一定认真做。5、然后再用10分钟做逻辑。6、最后10分钟涂卡,对于未作的题全部采取涂C或D。

13数学与逻辑需要一种清晰的思考状态,若在答完其他的科目后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运算、逻辑思考能力,而相对来说,语文和外语应该是大家较为熟悉的,起码在心理上讲,这很重要,最后的时间分配若不能很合理很充分,需要你有一种自信,才能在最短时间内理想的做完题目。语文:强势科目,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争取达到相应水平,如无法答完,时间不再延长;    数学:很弱的科目,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优先考虑前10道题,争取极少丢分,后面的题目如无法做答,随机选择答案;   逻辑:较强科目,延长时间为60分钟,若无法答完时间也不再延长,优先保证分析推理部分做答;   英语:较强科目,该科目弹性较强,争取在30分钟内达到相应水平,优先保证会话及阅读部分;

14二、GCT语文考试(一)考试目的: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旨在以语文为工具,测试考生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考生对字、词、句、篇的阅读与理解,考察其掌握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运用语言工具表达知识的能力。一是知识(综合)二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考察的形式是辨识、阅读和理解。

15(二)命题范围:本部分的知识背景涉及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在测试考生知识面宽广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方法的测试,注重对考生获取知识和表达能力的测试。1、知识2、思想方法3、能力

16(三)内容1、语文知识(1)字音(2)字形(3)标点(4)词语(5)句(6)修辞(7)表达简明连贯得体2、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3、阅读理解4、综合知识(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

17(四)语文考查形式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1、选择题(15题)2、填空题(15题)3、阅读理解题(20题)。每题2分均为单选,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所选答案均为A或B、C、D的答卷,一律视为废卷。

18(五)试题难易程度试题由易到难分为3个等级,每套试题中容易、一般和较难的题目比例为3:5:2。通过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测试考生应用语言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与能力,既测试考生知识积累的宽广度,又测试考生思维的敏捷性。

19(五)复习备考的思路1、复习备考合理分配时间2、考前有针对性地训练3、合理安排答题顺序4、速度和准确度兼顾,不追求完美

20GCT语文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的范围,是以中学学习的课程内容为主,考试形式类似高考语文试卷,考试难度比高考要低,如不考写作等主观性试题,阅读理解试题的分量也轻。从历年GCT考试的情况分析来看,四门课程中语文考试平均分最高。其原因是: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从小到大至少接受过十年以上的语文教育,因此我们完全有实力去争取语文考试的好成绩。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21当然也要看到,想考好语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语文考试最大的难点是:知识覆盖面太广。单语文部分,就涉及了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中外文学史等学科,还不算作为知识背景材料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学科

22第二部分语文知识一、识记现代汉语字音二、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正确使用词语五、辨析并修改病句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七、争取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3一、识记现代汉语字音(一)历年真题1.(2008年第1题)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

242.(2004年第1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觊(jì)觎胴(tóng)体恫(dòng)吓纨绔(kù)子弟B.忤(chŭ)逆扒(pá)窃伉(kàng)俪垂涎(xián)三尺C.不啻(chì)谄(chǎn)媚隽(juàn)永稗(bài)官野史D.刹(chà)那篡(cuàn)改狙(zŭ)击岿(kuī)然不动

253.(2003年第1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海市蜃(shèn)楼良莠(xìu)不齐怙(ɡú)恶不悛(quān)B.为(wèi)渊驱鱼心广体胖(pán)瞠(chēng)目结舌C.刚愎(bì)自用胜券(juàn)在握面面相觑(qù)D.冠(guān)冕堂皇买椟(dú)还珠茅塞(sài)顿开

26(二)基本知识点清单1、重视多音多义字的考察。音与字义相关,以义定音塞(1)塞车(2)堵塞(3)边塞2、重视对形近字的读音的考察。要特别注意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表示读音的字。如“莠”等3、重视对常用字的读音的考察。注意对2000各常用汉字的掌握。

27(三)词语中容易读错的字白雪皑皑(ái)狭隘(ài)蓓蕾(bèi)(lěi)复辟(bì)炽(chì)热桎梏(gù)迸(bèng)发摒(bìng)弃兑(duì)现粗犷(guǎng)阐(chán)明巷(hàng)道堤(dī)坝侩(guì)子手干涸(hé)给(jǐ)养狙(jū)击揩(kāi)油贿赂(lù)气馁(něi)纰(pī)漏收讫(qì)威慑(shè)蜕(tuì)化纤(xiān)维戏谑(xuè)胡诌(zhōu)土坯(pī)

28关卡(qiǎ)胆怯(qiè)妊rèn娠(shēn)混淆(xiáo)肄(yì)业发酵(jiào)羸(léi)弱毗(pí)邻悭(qiān)吝谥(shì)号与析(xī)要挟(xié)酗(xù)酒呜咽(yè)俊(jùn)杰喟(kuì)叹俘虏(lǔ)奇葩(pā)怯(qū)除狡黠(xiá)机械(xiè)和煦(xù)堙(yān)没造诣(yì)对峙(zhì)蓦(mò)然愤懑(mèn)骁(xiāo)勇垂涎(xián)讣(fù)告模(mú)样炮(páo)制

29血(xuè)案作(zuō)坊拓(tà)片箴(zhēn)言膝(xī)盖倾(qīng)述回溯(sù)相称(chèn)星宿(xiù)庇(bì)护鞭笞(chī)

30(四)成语中容易读错的字音奴颜婢(bì)膝称(chèn)心如意吹毛求疵(cī)刚愎(bì)自用瞠(chēng)目结舌长歌当(dàng)哭供(gōng)不应求引吭(háng)高歌针砭(biān)时弊忧心忡忡(chōng)一丘之貉(hé)戛(jiá)然而止前倨(jù)后恭便(biàn)宜行事椎(chuí)心泣血济济(jǐ)一堂如法炮(páo)制大腹便便(pián)

31一曝(pù)十寒揠(yà)苗助长含情脉脉(mò)饿殍(piǎo)遍野强(qiǎng)人所难安土重(zhòng)迁否(pǐ)极泰来虚与委蛇(wéiyí)自怨自艾(yì)良莠(yǒu)不齐纵横捭(bǎi)阖hé稗(bài)官野史相形见绌(chù)呱呱(gū)落地余勇可贾(gǔ)怙(hù)恶不悛(quān)不客置喙(huì)耳濡(rú)目染别出机杼(zhù)暴殄(tiǎn)天物觥(gōng)筹交错邂(xiè)逅(hoù)相遇

32二、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一)历年真题1.(2011年第2题)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三国时代,英雄倍出,人才济济。B.守军指挥官被敌人三翻两次的挑衅激怒了C.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D.做学问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默守成规。英雄倍(辈)出三翻(番)两次默(墨)守成规

332.(2010年第1题)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大学毕业到现在,转眼40多年过去了。B.与李伯元火辣辣的挖苦讽刺不同,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棉里藏针。C.万里长堤锁住了桀傲不驯的江河,捍卫着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D.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戳。棉(绵)里藏针桀傲(骜)不驯杀戳(戮)

343.(2009年第2题)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那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慨常为后人称颂。B、30多年来,他艰苦创作,潜心琢磨,博采众长,成就斐然。C、对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他们至今仍记忆尤新。D、以小恩小惠拢络人心,并不能真正把大家团结在一起。英雄气慨(概)记忆尤(犹)新拢(笼络)

354.(2007年第1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不可狂妄自大,也不要枉自菲薄B.诗歌最忌妖揉造作,无病呻吟C.经过长途跋涉,他风尘尘仆仆赶到这里D.他自顾不遐,哪里还能顾及他人枉(妄)自菲薄娇(矫)揉造作自顾不遐(暇)

365.(2006年第1题)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没有错别字的是()A.满天的礼花此起彼伏,令人目不瑕接。B.管理的缺失使员工精神焕散,纪律松懈。C.述职报告应当客观翔实,又言简意赅。D.超女大赛风糜一时,有些人却嗤之以鼻。目不瑕接(暇)精神焕散(涣)风糜(靡)一时

376.(2005第1题)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乐此不彼密云不雨墨守成规循规蹈矩B.靡靡之音诲人不倦漫不经心循循善诱C.坚守自盗杀鸡儆猴出人头地力挽狂澜D.投机取巧骇人听闻目不瑕接龙潭虎穴乐此不彼(疲)坚(监)守自盗目不瑕(暇)

387.(2004年第2题)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此事的处理要恰如其分,当心过尤不及B.物质条件好了,但仍要厉行节约,反对奢靡C.老王仍在犹疑,不肯将计划合盘托出D.他城府很深,有话从不直接了当地说过尤(犹)不及合(和)盘托出直接(截)了当

398.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布(部)署貌和(合)神离迫不急(及)待

40(二)基本知识点GCT语文考试关注常见字、常用字、易混字的使用不规范现象,特别是易混字。从近年试题来看,错别字的考察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题型比较稳定。1、从理解词义入手掌握汉字字形2、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3、平时注意积累。

41(三)成语中容易写错的字哀(唉)声叹气飞扬拨(跋)扈无精打彩(采)老生长(常)谈貌和(合)神离再接再励(厉)委屈(曲)求全通货膨涨(胀)原形必(毕)露虎视耽耽(眈)挺(铤)而走险气喘嘘嘘(吁吁)原(元)气大伤桀傲(骜)不驯英雄倍(辈)出按步(部)就班投机捣(倒)把一切就序(绪)

42穿(川)流不息豆寇(蔻)年华赴偶(负隅)顽抗膏梁(粱)子弟火中取粟(栗)立杆(竿)见影乔妆(装)打扮融汇(会)贯通一笔勾消(销)仗义直(执)言走头(投)无路奴颜卑(婢)膝棉(绵)里藏针谈笑风声(生)枉废(费)心机言不由中(衷)责无旁待(贷)各行其事(是)

43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历年真题1.(2011第16题)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标点符号。列宁说过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我国把"人权"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手里攥着这张沉甸甸的"纸",就更有理由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A.,“。”“”B.:“”。“”C.,“”。《》D.:“。”《》

442.(2008年第19题)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标点符号。换言之_______电子媒介系统正在长驱直入_______围绕书写文化创立的媒介系统显露出溃退的迹象_______许多文化人士已经在公开场合重提这样的论断______书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A.:。,,B.,,。:C.,。,,:,。:B

45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是。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慄。A.:。?。,B.:,!,,C.:,?。,D.,!!,:A

464.在下面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标点符号是。现在的小孩从小生活在爸爸身边爸爸长得高矮胖瘦说话的口头语喜欢的京剧还是球赛他都清楚而我尚未出生爸爸就去打日本鬼子去了不到四岁爸爸已经战死沙场了(2005年第20题)A.,。,,……。,;,。B.,,,、……。,;,。C.,。,。……。,,,。D.,。。、……。,,,。A

475.(2004年第18题)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是。在关于在中小学实行统一收费的若干规定的听证会上各方代表争论的焦点是一费制能否真正彻底解决中小学乱收费问题A.“”:“”?B.《》:《》?C.《》,“”。D.“”,《》。A

48(二)基本知识点1、考查内容:常用12种标点符号2、历年考查情况:除03、09、10年未考,其余每年均考。3、应对方法:此题的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所以在了解常用标点的用法的基础上,关注生活,用心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排除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49(三)常用标点符号1、问号:是以句子是否表示疑问语气为标准。2、感叹号:感叹号又称感情号,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3、顿号:是中文中特有的标点,表示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1)并列词语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装备的整理等等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2)并列词语之间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这里有甜瓜啊,西瓜啊,香梨啊……走到哪里都能闻到香味。(3)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等,就不必再用顿号了。

504、分号:主要表示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起分清层次的作用。5、冒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1)冒号要管到句号为止,如果管不到,就用错了。本省有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会议刚开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3)部分引用前不能用冒号。苏轼在他的词中描绘了:“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景象。

516、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包括起引号和引回号两部分,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7、括号: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包括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以及比较少用的括线“─”。8、句号:用于陈述句、语气轻微的祈使句、语气轻微的感叹句末尾。9、逗号用在一个单句或者复句内部表示停顿。(1)用于主语后(表强调或者主语较长)北京,中国的首都。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却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52(2)用在句首状语前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他离开了我们。(3)用在插入语前我这次来,不怕你笑话,就是为了俺男人。(4)用在倒装句中间怎么了,你?好漂亮,这些花!

5310、破折号(1)表递进(2)转换话题(3)声音阻顿、延长(4)解释说明(夹注)06年第17题:美术史则是把这种创造的结果中的一部分——美的以及有意味的——记载下来。

5411、书名号适用于:书名、报纸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法规文件名等但专栏、专题、丛书、单位名称不能用。《小兔子丛书》出版之前就受到了热捧。在《人间真情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04年第18题考查“法规文件”

5512、省略号(1)表示引文省略(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3)表示沉默不语(4)表示列举省略(注意不能和“等等”连用)05年第20题考查“列举省略”

56(四)答题技巧:1、反复试读,以停顿长短才确定句中点号。(、)﹤(,)﹤(;)﹤(。?!)2、理解文意、句子层次及语义。3、根据句意确定句末点号。

57四、正确使用词语(一)历年真题1.(2011年第3题)下面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墙壁粉刷以后,屋里变得亮堂多了。②问题搞清楚以后,他心里亮堂多了。B.①这种瓷器比较粗糙,赶不上江西瓷。②这篇译稿太粗糙,,你重新润色一下。C.①对方的请求刚说完,他就痛快地答应了。②看着大坝工程一天一个样,心里真痛快。D.①海峡是海洋中连接两个相邻海区的狭窄水道。②枝上排列着两列小叶,腹叶狭窄,背叶宽大。D

582.(2010年第2题)下面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受狭隘利益驱动的结果。②“边境有边,边贸无边”是对狭隘地域观念的否定。B.①他似乎生性就很淡漠,对周围的人和事好像从不在意。②刚刚有些淡漠的卢嘉川的影子,竟又闯入了她的心头。C.①就是这样可怜的要求,范素云一年也难能满足儿子几次。②他忙中出错当成抹布,可怜的白围巾成了深灰色的破布。D.①我恍惚觉得此刻不是身在新疆,而是在江南的什么地方。②他拖着铅一样沉重的脚步,神情恍惚地回到自己的家中。A

593.(2009年第16题)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成语。①作为伏明霞最感激的教练,郭克顺不仅有严父般的,还有慈母般的脉脉温情,这两方面综合,使她总能在国际大赛上处于最佳状态。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周末选择三五好友结伴自驾车出游,徜徉大自然的秀丽风光之中,一个星期以来工作的压力、疲惫、郁闷就都了。③现在的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能否寻找到有希望的好苗子并顺利培养交接,是女足能否顺利的关键所在。A、颐指气使涣然冰释承上启下B、耳提面命烟消云散承前启后C、颐指气使烟消云散承前启后D、耳提面命涣然冰释承上启下B

604.(2008年第17题)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_________我是画家,无疑我会努力把我心灵活跃时的幻象描绘出来,_________画笔不是我能使唤的工具。我有的只是字句和韵律,_________我也没有学会用它们写出力作。_________,就像第一次用画箱的年轻人那样,我整天用我青春的色彩来涂抹缤纷的幻想。A.即使尽管而且固然B.如果但是甚至同然C.如果但是而且可是D.即使尽管甚至可是C

615.(2007年第2题)下列划线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金声玉振(玉石)不可理喻(晓喻)颠扑不破(抬高)B.兢兢业业(谨慎)扪心自问(拍打)顺理成章(道理)C.声振寰宇(天下)瞬息万变(一眨眼)挺身而出(挺直)D.相辅相成(辅助)洋洋洒洒(流畅)莫衷一是(衷心)C

626.(2006年第16题)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前不外,这里曾一度山洪,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垮,交通瘫痪。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艺术特色极为称道。③那个一脸络腮胡子的裁判明显客队,不能不令人怀疑其背后的动机。A.暴发擅长偏袒B.爆发擅长偏袒C.暴发善于偏心D.爆发善于偏心A

637.(2005年第18题)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是。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只小船。②他的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地亮出了满分。③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后,应该思考教育的更深层次问题。A.况且以至进而B.何况以至进而C.况且以致从而D.何况以致从而B

648.(2004年第3题)下列划线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一文不名(占有)贪得无厌(厌烦)奇货可居(囤积)B.文(掩饰)过饰非一衣带(连带)水通宵达旦(清晨)C.原形毕(最终)露不速(邀请)之客贪赃枉(歪曲)法D.令人发(头发)指负(依仗)隅顽抗怨天尤(归咎)人D

659.(2003年第4题)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病菌虽然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体的危害却极其严重B.有的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能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吗C.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之后,流传甚广,几乎是家喻户晓D.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工作起来处心积虑,任劳任怨

66(二)命题规律1、着重考察实词的运用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实词数量大,辨析和运用能力是重点。2、固定短语考察面扩大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医等熟语是习用的词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

67(三)考察要点1、同音词:单音节的同音词音同、义异、形异,如:同、童、佟2、多义词:具有几种相互关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如:打——打人、打球、打包、打点……(1)词的引申义:如,尖: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部分(本义)技术尖子:出类拔萃的人(引申义)(2)词的比喻义:花:是一种用来欣赏的植物,具有繁殖功能的变态短枝,有许多种类。(本义)花心:指爱情上不专一眼花:眼目昏花,看东西模糊不清。

683、同义词:(1)书面语与口头语;如:吝啬——小气(2)文言与白话;如:曰——说同义词的差别:(1)感情色彩不同;如:团结——勾结(2)语义轻重不同;如:请求——恳求向发出动作的对象以一种诚恳真挚的态度请求(帮助、事情...),给人感觉十分郑重。

69(3)范围大小不同;如:时间——时期——时代时期: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具体概括不同;如:树——树木适用对象不同;如:保卫——保护——保养词的搭配不同;如:改善——改正句法功能不同;如:夫人——妻子口语与书面语不同;如:剃头——理发4、反义词:公理——婆理阴谋——阳谋5、成语:透彻了解含义,注重感情色彩,不能任意改动。

70(四)复习策略1、词的考察,主要是理解语素的意义(1)避免望文生义。望风披靡:不能简单理解为风,当解释为气势、声势。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闻风而动:风作风声、消息解释。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71(2)特别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如“咎”引咎辞职:,“咎”指过失(因疏忽大意而犯的错误),引咎是指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目的在于自责。引咎辞职一般指领导人因自身过失而给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产生了某种不利影响从而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行为,是领导人自我追究过失责任的一种形式。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72(3)着眼于词的整体语境。如“爽”爽约:失约毫厘不爽:不差。(4)强化自己的悟性如“卒”完毕、结束生卒年月、卒底于成(到底、终于)

732、正确运用成语(1)理解成语的感情色彩。如令人发指(贬义)虚怀若谷(褒义)乐此不疲(中性)鼎力相助(敬词)一孔之见(谦辞)(2)切忌被成语的字面意义所迷惑。如大快人心等(3)仔细辨析近义成语。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74(4)正确使用熟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753、正确运用实词和虚词实词: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1)实词的考察重点和难点是近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分和运用。(2)虚词的考察重点以连词、副词、介词的恰当使用为主。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76五、辨析并修饰病句(一)历年真题1.(2011年第1题)下面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他走了三小时了。B.买房子就送家具。C.县里来了工作组。D.在邮局里寄包裹。

772.(2010年第4题)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彻底杜绝这种混乱现象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B.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取决于各个领域改革开放是否能够不断深入。C.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故事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而言并不陌生。D.他的作品,不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在国内也赢得了广泛赞誉。

783.(2009年第3题)下列各句是,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染和影响着周围的人们。B、这幅作品生动地再现了江南小城的迷人景色和小城居民的生活情趣。C、这类工艺品最好摆放在茶几、书桌、床头柜或电视柜上比较合适。D、就流程来说,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D

794.(2008年第3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长达两个小时的谈心会,积存于代表们心中的疑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B.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原材料的消耗比过去节省了将近一倍。C.当地教育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学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D.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对公众开放,为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D

805.(2007年第6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该电厂每年的发电量,除供当地使用外,还向北京、天津输送B.国产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C

816.(2006年第3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每年到绥芬河市观光旅游的人次逐步攀升B.校长非常理解他这次因县里召开第三届教学能手大赛而耽误正常上课C.对于网上发布的应取消房屋预售制度的各种意见,专家持否定态度D.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卓越而不凡的智慧,是成为杰出人才的重要条件C

827.(2005年第3题)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费改税”能否遏制住愈演愈烈的乱收费现象,这对农村工作是个考验。B.亚健康状态,往往受到无规律的生活和沉重的学习工作压力而引起。C.一听说有盛夏的免费音乐,许多的附近居民早早就赶来,等待观看。D.就反腐败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顽疾来说,“公开”是最有效的一剂良药。A

838.(2004年第4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这些经验值得广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C.在客观事实面前,谁也无法否认他的确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D.老王看到了领导的批示,才使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849.(2003年第5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B.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单位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D.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85(二)知识点单句: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具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的是单句。单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以及主谓句、非主谓句、无主句、独词句等。单句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合起来,在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复杂句子叫复句。复句之中的单句可称为分句。据分句不同的意义关系,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假设、因果、条件、目的、承接、连锁、解说等不同的类型。掌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词语。

86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1.语意性病句主要指“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表意不明:学习文件语序不当:考试才进行了30分钟,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872.语法性病句语法性病句包括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1)搭配不当。它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谓语与其宾语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例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88(2)成分残缺或赘余(zhuìyú)。例如:①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②不难看出,这起明显明白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解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祟。

89(3)结构混乱例: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903.逻辑性病句“不合逻辑”主要有概念使用不当、判断不当、推理不当等情况。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例: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91(三)应试策略1.凭借语感:从感性上察觉句子的毛病,按照习惯的说法看读起来是否别扭。2.紧缩语句这种方法就是对句子作结构分析,提取主干,寻找是否残缺或赘余;再分析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寻找是否搭配恰当等等。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又如: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紧缩语句法主要用于辨析语法病句。

923.依据事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伪造伪劣商品。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

934、造句类比。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这值得他们的重视,这值得特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

94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2010年第20题)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________,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A.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B.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互相了解C.以便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协调共同的活动D.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

952.(2009年第8题)说话写文章,都应该根据场合和对象的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达。下列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老王:"这是我家乡的特产,请您务必收下。"小李:"那我就笑纳了。"B、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本人。我也是第一次以评论员的身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感觉,也特别希望大家来拜读。C、马来西来的杨福景曾师从现担任羽毛球教练的前国手杨阳,其打法颇有杨阳的遗风,有"小杨阳"之称。D、在我生涯的这最后一两个月当中,公旦先生,您就是我最敬仰的一位师尊。D

963.(2008年第18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段话“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堂皇的口号,不是一曲浪漫的旋律。它需要直面更多的难题,_________。A.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B.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C.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D.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C

974.(2007年第18题)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填上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有位名人说过,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因为,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A.道德和才艺是永远的,富贵和资产只能是暂时的B.道德和才艺是永远可靠的,富贵和资产始终是不可靠的C.显贵的门第和巨额的财产可以因子孙的堕落而败坏、荡毁D.道德和才艺是变化的,富贵和资产也是变化的

985.(2006年第19题)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上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几个世纪以来,有关法律的知识一直被看成是欧洲各国大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不过,只是最近几年,有关法律的知识才成为加拿大大学教育的一门课程。。幸运的是,加拿大的许多大学正在树立法律教育更传统、更具有欧洲特性的观念,新闻学、社会学、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们也都要在大学里学习法律知识。A.欧洲人认为法律知识不是律师特有的,而是每一个人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B.欧洲人认为法律知识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而不是律师特有的C.传统上,加拿大的大学一直把法律知识看成是律师特有的,并不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D.传统上,加拿大的大学一直把法律知识看成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而不是律师特有的

996.(2005年第4题)下面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据外电报道,昨日新加坡一油轮起火爆炸B.小李见老王把他的书撕了,便揪住老王让他赔C.几个公司的领导对这个调整方案意见不一,争执不下D.工作组来我县调查的前三天,整个县城就已沸沸扬扬A

1007.(2004年第5题)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去年夏季,安徽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B.据电台报道,治理整顿以来,三分之一不合格娱乐场所被关闭C.他是刚到这里来工作的大学生,很多人还不了解D.两个公司的员工都来了,这两个公司的领导也来了D

1018.(2003年第6题)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小王回到了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朋友仍然坐在那里聊天B.在《我的首长》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C.我眼看着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就跟着走了进去D.董事长看到总经理非常高兴,不由分说地把他拉到了办公室里B

102(二)知识点简明连贯得体又称消极修辞,其实用性很强。考查中简明、连贯是必考题,难度也比较大。1、简明,在考查中的重点是要求表意清楚,没有歧义。这又和病句的考查有交叉。产生歧义的原因(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如:我们三个人一组(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如:进口彩电(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如:妇女理发店

103(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饭不热了(5)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如:请吃菜(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如: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104消除歧义的方法(1)设置具体语境如:增加,(现在天冷,刚盛上来,很快)饭不热了(2)增加必要词语如:我看见你那年,你才六岁。(3)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如①两个球队的教练②几个饭店的服务员(4)改变句子结构如:①围剿土匪的部队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5)增加(改变)标点符号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1052.连贯(1)排序内部连缀排序。分析整体语境。审察调整确定。例: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

106(2)衔接例1:填在下列横线处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雨停了,月亮穿过云雾,把明亮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似的。在有积水的洼地上,变成了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A.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五月之夜的乡村,映照得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B.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映照着如同水晶体一样的五月之夜的乡村,天空和地上到处闪动着月亮的影子,C.同时有无数个月亮闪动着妩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乡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D.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放着焰火,五月之夜的乡村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107衔接题解题思路及方法一、话题一致二、事理相通三、情景和谐四、结构严密

108(三)应试策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既是语言表达目的,也包含着若干语言表达的技能1、注意各种情景条件,即外部语境,这主要是指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三个方面。2、注意遣词造句。这主要是对谦词和敬辞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109七、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一)历年试题1.(2011年第19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一分钟之内,她讲了这么多话。纯正的北京方言,那股特有的柔和劲儿,有股子甜味。听她讲话,简直像在嚼一串北京的冰糖萌芦。"以上文字A.用了夸张和明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她讲话速度快,而语调轻柔婉转。B.用了通感和明喻的修辞手法,借冰糖萌芦的甜味来凸显她讲话的柔和。C.用了通感和隐喻的修辞手法,借冰糖葫"的甜味来凸显她讲话的柔和。D.用了夸张和隐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她讲话速度快,而语调轻柔婉转

1102.(2010年第19题)“瘦骨伶仃的有气节的杨树和一大一小的讲友谊的柏树,用零乱而又淡雅的影子托照着被西北风夺去了青春的绿色草坪。”以上文字______。A.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杨树、柏树的赞美B.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杨树、柏树的赞美C.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杨树、柏树和草坪相映生辉D.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杨树、柏树和草坪相映生辉

1113.(2009年第18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以上文字。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对某人的嘲笑和厌恶B、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某人的突出特征C、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刻画某人的突出特征D、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对某人的嘲笑和厌恶

1124.(2008年第5题)下列句子中没有使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生命如风,创造着春的精致;生命如月,辉映着夏的清凉;生命如水,荡涤着秋的萧瑟;生命如云,浮掠着冬的悲伤。B.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C.清晨,迎着朝阳,红领巾们带着小树苗去参加植树活动了。D.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

1135.(2007年第4题)对下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A.拟人、比喻、顶真B.拟人、顶真、夸张C.排比、比喻、递进D.排比、比喻、拟人

1146.(2006年第5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B.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C.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D.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

1157.(2005年第5题).对下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灰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A.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这段话运用了三个长度、句式、风格相近的句子,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C.这段话使用了明喻,分别把风比作“小男孩”、“年老的画家”、“小偷”D.这段话中几种修辞方法结合是不露痕迹,恰到好处

1168.(2004年第19题)对下面文字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是。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以上文字。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众志成城、锲而不舍的力量B.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浪花改变自然环境的现象C.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了众志成城、锲而不舍的力量D.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反映了浪花改变自然环境的现象

1179.(2003年第7题)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不同的死进行了对比B.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玉簪花开在绿叶丛中的样子C.雨伞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人挡风遮雨,却总是湿透自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雨伞的赞美D.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着天底下悲欢离合的戏剧表演,包容着大千世界的纷纭变幻。——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苍天俯视人类的感觉

118(二)知识点修辞指的是提高语言效果的语言运用艺术及其规律。有积极和消极修辞两种。前者指修辞格,要掌握重点修辞格,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仗等,后者包括词语运用的艺术,如协调语音、锤炼词义、讲究配搭等。积极修辞几种常见修辞格:

119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120(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1212.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122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2)借代的种类特征代本体。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花白胡子附和着。具体代抽象。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个别代一般(或叫“专名代泛称”)。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部分代整体,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形象代本体。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材料代本体。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指镜子

1234.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1245.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2)对偶的几种形式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A.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B.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C.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256.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267.设问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8.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1279、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12810、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注意: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多见于歌曲……如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的《白云歌》:‘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129第三部分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一、历年真题1.(2011年第7题)下面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陆王学派"的代表是明代陆九渊和王阳明。B.苏轼是著名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fu)、蔡襄(xiang)并称"宋四家"。C.欧洲中世纪流行的骑士文学,一般以歌颂爱情为主,多从古希腊、古罗马故事取材。D.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是明末小品文的名篇。

1302.(2010年第18题)古人称谓中,一般总是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可以相对随意些。下面的各组称谓中,_______只用于自称。A.不才,不佞(ning)B.小子,竖(shu)子C.夫子,先生D.足下,大人

1313.(2009年第22题)文艺作品中的常常被作为一种"共名"来运用,比如阿Q、红娘等等。A、正面人物B、反面人物C、主要人物D、典型人物

1324.(2008年第22题)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二十四岁时创作的描写爱情的书信体小说_______,曾对我国“五四”新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A.《阴谋与爱情》B.《浮士德》C.《红与黑》D.《少年维特之烦恼》

1335.(2007年第8题)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楚辞·九歌》共有十一篇作品,是屈原据楚国民间祭神乐歌加工、创作而成B.所谓“前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纪传体史书C.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后收入小说集《呐喊》D.《古文观止》是清人编选的著名古文选本,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下迄(qì)清代

1346.(2006年第20题).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体例周详,论旨精深,清人章学诚称赞该书“体大而虑周”。A.《典论·论文》B.《文赋》C.《文心雕龙》D.《文选》

1357.(2005年第5题)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重阳B.七夕C.中秋D.元宵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树枝上安歇着鸦鹊。夜深了,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

1368.(2004年第8题)给青年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是他的书信体小说。A.《浮士德》B.《少年维特之烦恼》C.《新爱洛伊丝》D.《诗与真》

1379.(2003年第11题)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A.《尚书》B.《春秋》C.《诗经》D.《论语》

138二、考察要点(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经》分为“风、雅、颂”,主要创作方法是“赋、比、兴”,又称“诗三百”。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2、中国古代散文和史书的体例:①诸子百家——语录体散文(通过摘录、采集对话或言语而形成的散文。)代表:《论语》②《春秋》、《左传》、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③左丘明《国语》、西汉刘向《战国策》——国别体散文

139④西汉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纪传体通史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并且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⑤东汉班固《汉书》——纪传体断代史⑥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记事本末体史书(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就采用这种体例。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左史纪言、右史纪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1403、百家争鸣儒家:孔丘《论语》、孟轲《孟子》、荀况《荀子》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141道家:李耽(dān)(老子)《道德经》、庄周(庄子)《南华经》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142墨家:墨翟(dí)《墨子》——非攻、兼爱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143法家:商鞅《商君书》、韩非《韩非子》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144杂家:不韦《吕览》(《吕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内容很多与方术有关。杂家的代表一是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另一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杂家在历史上并未如何显赫,虽然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现代科学越来越细化,“杂家”这称号,现在基本上说的就是此人没有专业本事,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意思。

145宋代朱熹规定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464、文学第一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东晋干宝)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第一部文艺理论集——《文心雕龙》(南朝梁)第一部文论专著——《典论﹒论文》(三国曹培)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文斌》(西晋陆机)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品》(南朝梁钟嵘)

1475、诗派常识盛唐诗边塞派——高适岑参(cénshēn)王昌龄山水田园派——孟浩然王维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中唐新乐府运动——元稹(zhěn)白居易北宋诗文革新——欧阳修范仲淹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zhe)苏轼曾巩王安石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宋词婉约派——秦观李清照柳永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曲状元)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148(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近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尝试集》中国现代重要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丁玲赵树理冰心沈从文朱自清中国新诗自由体风格——郭沫若胡适中国新格律体风格——闻一多徐志摩象征派风格——李金发穆(mù)木天新感觉派风格——施蛰(zhé)存戴望舒(雨巷诗人)

149中国当代散文大师——秦牧杨朔刘白羽中国当代诗歌大师——贺敬之郭小川艾青闻捷臧克家港台重要作家——赖和杨逵张爱玲金庸余光中白先勇李敖三毛中国新时期重要作家——王蒙铁凝陈建功邓友梅陆文夫高晓声贾平凹陈忠实郭敬明韩寒

150(三)外国文学1、英国重要作家——莎士比亚《哈利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笛福《鲁宾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记》狄更斯《艰难时世》《双城记》《雾都孤儿》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1512、法国重要作家——莫里哀《悭qiān吝人》《伪君子》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莫泊桑《羊脂球》《项链》《俊友》

1523、德国重要作家——歌德《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阴谋与爱情》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534、俄国重要作家——普希金《上尉的女儿》《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父与子》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契诃夫《变色龙》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1545、日本重要作家——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大江健三郎《我们的时代》《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小林多喜二《蟹工船》紫式部《源氏物语》

1556、意大利重要作家——但丁《神曲》7、薄伽丘《十日谈》8、西班牙重要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9、美国重要作家——海明威《告别了,武器》10、印度重要作家——泰戈尔《吉檀迦利》、《飞鸟集》

156第四部分阅读理解一、真题解析(2008年36-40)落叶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春天,叶芽萌发,渴望生长,汲取养分,迎接阳光。夏天,日趋丰满,摇曳自语,纷披叠翠,自在茁壮。而小树成为大树,老树就靠了这些树叶而呼吸,而做梦,而伸展自己的向往。等到秋天,一片树叶又有一片树叶犹豫不决地与树干商量:我完成了么?我可以走了吗?我渴望乘风飞去,海阔天空,被心爱的知音拿去珍藏。我又怕我们去了,使母亲树干凄凉。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啊,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你们应该去接受命运的试量。

157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点燃中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的心上。它们也许跌入烂泥而遭受践踏,终于肥了土地。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入异乡。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而过多的树叶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用一柄大扫帚通地把它们扫到大道旁。

158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已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大发奇想: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的树叶呢?它们过分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匕首、外汇券、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树不会愿意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又不能忘怀她们,不能不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的愿望。1988年秋10月在苏州,我问陆文夫兄:“当你看自己的旧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可像我一样惆怅?”他回答说:“我根本不敢看哟……”落叶沙沙,撩人愁肠。

15936.“落叶”一词,在文中比喻()A.已经完成的作品B.正在构思的作品C.作家的旧作D.一切劳动的成果37.“它们是它们自己”一句,在文中是指()作品一旦完成,就有了独立的生命B.读作品不必理会作者的情况C.树叶凋落,树已经无能为力D.作家是作家,作品是作品38.根据上下文,“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的原因是()A.作家创作信奉宁缺勿滥的原则B.作家创作必须追求新的突破C.作家悔其少作D.不愿为自己的崇拜者所包围

16039.本文借树干和树叶的关系,形象地表达了A.作者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B.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惆怅之感C.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复杂的情感和态度D.作品虽属作者,却也自有独立的生命40.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或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家创作的孕育构思犹如春夏树叶的萌发、生长B.“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一句中,“自己”指树叶而非树干C.树上能长出“匕首、外汇券、奶油或者甲鱼”,比喻文学创作可以有多种收获D.全文以“落叶”作比,抒发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复杂心情

161阅读(2011年31-35)"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自觉自信,首先是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是一种观念,一种不仅看到物质财富的建设积累,而且看到价值观念、知识系统、生活方式与精神财富的眼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弘扬、汲取、创造史无前例的中华文明与文明中华的过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首要的是大家保持一根文化的弦。例如,在突飞猛进的城乡建设中,在动輒拆迁腾地以促开发的大潮下,许多城乡的文化标志与文化记忆被人为地抹去了。一些百年老店,奉命迁址后一蹶不振,直至关门歇业。有些特色民居已经所余无多,代替它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基本上无文化含量的公寓楼。在网络与电子书提供快捷方便的同时,在销量效益高于一切的趋赶中,文化的操守与成品的质量正在被马虎对待。在口口声声"传承文化"的同时,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是粗俗的急功近利,是对于文化的无知与粗暴,是浅薄的表面文章。他们只

162知道用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鼓动招商投资,用文化包装“成缋”。如此种种,都不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更像是不自觉与盲目自吹自擂。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于传统的创造性弘扬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我们的文化从来是源远流长与互补共存的;文化上不搞零和,文化上不是不要传统只要新文化,也不是糊里糊涂地忽然膜拜传统回到封建的旧文化。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什么是先进文化,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先进,是与时俱进而不是腐朽没落的颓废,是科学昌明阔步前进而不是愚昧迷信自欺欺人,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开放心胸而不是抱残守缺的狭隘,是重在建设与积累的理性而不是动辄起哄破坏的砸烂。

163自觉与自信还包括着文化上的创新精神。当然,文化创新与理论、制度、科技创新等相比,范围更广泛也需要更长的周期。百年来,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国人民抚今思昔,甚至会有恍若隔世之感。但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素质,仍然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的思路密切相连,与伏羲(fúxī)八卦与仓颉(cāngjié)造字密切相衔接。我们难于、不应该简单地甩开孔子,我们仍然深切地感受到孔子的仁义教化有利于维护秩序与和谐,又不是没有出息地照搬儒家的一套。具体地看,文化有时候比人强,文化可以超越几代几世人。文化产品可以汗牛充栋,文化活动可以此彼伏,它们对于文化的基调的影响却可能比较微小。关键在于一种文化的内容与走向能不能够给这种文化的受众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给尚未接受这种文化的人们以有益的启发与享受:益智、益心、益德、益生。

164总体看来,文化的对象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以人为本,人民以自身的利害好恶得失顺逆为标尺,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缔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荥,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王蒙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3日,有删改

16536.根据文意,下面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保存传统文化B.发挥文化上的创新精神C.以人为本,把握文化的走向,实现文化的创新D.文化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37.下面文中的表述,反映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是()A.用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鼓动招商投资。B.文化的操守与成品的质量正在被马虎对待。C.许多城乡的文化标志与文化记忆被人为地抹去了。D.大家保持一根文化的弦。

16638.根据文意,下面推断正确的是()A.当下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得热闹红火,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回归。B.历史文化遗址,即使不能带来商业利益,也应当注意保护。C.许多酒店仿古装修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D.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高楼大厦应当取代古旧的民居。

16739.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难于、不应该简单地甩开孔子,我们仍然深切地感受到孔子的仁义教化有利于维护秩序与和谐,又不是没有出息地照搬儒家的一套。A.仍然也当然B.当然也仍然C.当然却仍然.D.仍然却当然强调递进转折

16840.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A.传统文化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摒弃B.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包装C.不能照搬传统的文化D.要有尊重文化的认真态度和正确理念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169二、复习策略(一)搞清考查方向,明确一种认识做阅读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二)注意调整心理,具备两种状态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二是一定要认真仔细。

170(三)掌握解题方法,明确三个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第三步,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一对一的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四)探索命题规律,掌握四种命题人技巧1.断章取义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强加因果

171(五)、提高能力的几个要点1、理清思路—沿着作者的思维的轨迹走一走理清文章思路大致包含这两个方面:(1)理清结构。(2)理清语脉。2、揣摩语言——利用上下文的语境来寻绎答案对语言的揣摩,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1)以文解文(2)以事解文(3)以理解文(4)以情解文

1723、筛选信息——运用逻辑思维这把利剑(1)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索检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2)在索检相关的信息区域过程中,善于借助信息标志,如关联词语、表顺序词语、指代语、插入性词语、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呼应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173(3)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含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编拟的作为干扰的“虚假信息”。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由虚求实,对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4)通过比较,判断与文意是否一致。

174(六)文学作品阅读1、辨文体,分类别2、读前半,抓特点其一,注重寻找含蓄语言背后的事物特点,而这些特点应是简单的,通俗的。其二,题目所写对象以外的事物,对所写的主体不是对比,就是衬托。3、找时间,明中心明确告诉写作时间的,一定是要反映当时的重大事件。没有特定的写作时间,那么一定是在讲人生哲理,讲作者对人生某方面的感悟。4、读后半,做验证

175第五部分综合知识一、哲学和宗教学常识(一)知识点1、哲学概论(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76(2)物质和意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意识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它包括感性、理性的认知形式和情感、意志等复杂的心理形式。

177(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8(4)认识和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活动包括认识者(主体)、认识对象(客体)、认识活动三个要素。认识的产生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179(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一定社会的从事生产和19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地理分布等,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地理分布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社会发展存在着不依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此外,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绝不会否认人的活动在历史中的作用。

180(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181(7)阶级和国家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产生前提: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形成。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管理范围,固定的社会人群,拥有完整的政府管理机构、军队、独立的元首。

182(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关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等观点、理论的总和,以及表现在人们的社会感情、情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是通过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形式,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相互联系,构成了社会意识体系,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1832、中国哲学史3、西方哲学史

1844、宗教常识当前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信仰者最多的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1)基督教常识   基督教,是目前全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它的信徒约为10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分布于150多个国家之中。在西方各国,它的影响举足轻重。

185(2)伊斯兰教常识   伊斯兰教,旧称回教,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目前,它拥有7亿多信徒,主要分布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在不少国家,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

186(3)佛教常识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它的信徒约有3亿多人,目前主要流行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一带。在我国历史上,佛教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187(二)历年真题1.(2005年第24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A.《诗经》B.《道德经》C.《庄子》D.《论语》

1882.(2005年第8题)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C.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D.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

1893.(2009年第12题)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该论述体现了。A、集中资源原则B、把握时机原则C、量力而行原则D、扬长避短原则

190二、法学常识(一)知识点1、法理学(1)法的概念和特征法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共同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其目的在于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191法的特征有:国家意志性规范性强制性利导性

192(2)法的功能(作用)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①法的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作用。②法的社会作用: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193(3)法的分类①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成文法: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故又称“制定法”。 不成文法: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文件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所以,不成文法包括习惯法和判例法②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规定和确认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律。 程序法:规定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的法律因此,实体法被称为主法,程序法被称为助法。③根本法和普通法在采用成文宪法的国家,根本法是指宪法,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享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的内容和制定、修改的程序都不同于其他法律。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的内容一般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

194④一般法和特别法一般法:在效力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即针对一般主体、一般事项,在较长时期内,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有效的法。 特别法: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或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有效的法。注意:一般法和特别法是相对而言的⑤国内法和国际法国内法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由该国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保障其实施的法律。国内法的法律关系主体一般是个人和组织,在特定法律关系中也包括国家和国家机关。如政府采购和发行国库卷国际法通常表现为多国参与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也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⑥公法和私法凡是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具有管理与服从性质,以国家或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或双方的法律,即为公法,如:行政法等。凡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具有平等的性质,以地位平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即为私法,如民法等。

195(4)法律效力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和强制作用。包括:①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②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③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④对事效力。

196(5)法律关系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①主体: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②客体: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人身和智力成果

197③内容:权利和义务权利是指法律保护的某种利益;从行为方式的角度看,它表现为要求权利相对人可以怎样行为,必须怎样行为或不得怎样行为。义务人指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必须怎样行为和不得怎样行为两种方式。

198(6)法系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当代世界主要法系有三个: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法律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法系。其他的法系还有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犹太法系、非洲法系等。对资本主义法影响最大的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199①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法系、法典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除了法国、德国外,还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也包括曾是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四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如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及中美洲的一些国家,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中国也属于这一法系。

200②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英国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英美法系首先起源于11世纪诺曼人入侵英国后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现的普通法。英美法系的范围,除英国(不包括苏格兰)、美国外,主要是曾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缅甸、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中国香港地区也属于英美法系。

201(7)法的运行①法的制定:法的制定就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根和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②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和司法③法的遵守④法的解释⑤法律监督⑥法律服务⑦法律援助

202(8)依法治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203要求:①加强立法工作,完备法律体系完备法律体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要环节。②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关键就在于树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042、宪法(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作用有:①巩固国家政权。②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③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④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⑤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⑥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205(2)国家基本制度①国体人民民主专政②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国家结构形式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分为中央和地方制度④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6(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①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财产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文化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特定主体的权利

207②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纳税其他

208(4)国家机构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②国家主席③国务院④中央军事委员会⑤地方人大和政府⑥民族自治机关⑦人民法院⑧人民检察院

2093、刑法(1)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210(2)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就是刑法的基本原则。①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②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平等适用刑法,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刑法第4条明文规定了该原则。③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刑法第5条明文规定了这一原则。罪刑相适应,是适应人民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是罪与刑的基本关系决定的,是预防犯罪的需要。

211(3)犯罪的概念和特点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事法律规定、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人。社会危害性刑事法律性应当受刑罚处罚性

212(4)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213①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214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6周岁,而不予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以上规定体现对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为主的精神。

215②犯罪主观方面亦称犯罪主观要件或者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概括起来有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基本形式,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两种心理要素。

216犯罪故意是我国刑法确定的罪过形式之一,根据刑法第14条规定,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另一种罪过形式。我国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过失犯罪,都要求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没有法定的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谈不上犯罪过失的存在。

217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即某人对某种危害结果所持的希望、追求的心理。犯罪动机,是指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冲动或者内心起因,目的则是行为人在一定的动机推动下希望通过实施某种行为来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18③犯罪客体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包括人和物。④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它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犯罪的时间,地点。

219(5)排除犯罪性的行为①正当防卫含义: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构成条件:起因条件:侵害现实存在时间条件:侵害正在进行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20②紧急避险含义: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构成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紧急避险不负法律责任。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在发生与其特定责任有关的危险时实行紧急避险。

221(6)刑罚的种类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型两类。主刑有以下五种:①管制。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②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③有期徒刑。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④无期徒刑。⑤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附加刑有以下三种:①罚金;②剥夺政治权利;③驱逐出境

2224、民法(1)民法的概念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223(2)民事主体①自然人含义: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地位和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即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就可以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地位和资格。

224自然人的住所:就是一个公民长期居住和生活并进行民事活动的中心地点,住所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有着密切的联系。宣告失踪或死亡:是指公民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达到一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通过判决推定其失踪或死亡的制度。监护制度:是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保护制度;享有监护权利

225②法人含义: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成立条件:“依法成立”,指法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依法定程序才能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③非法人组织

226(3)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227(4)物权物权是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特定的物而享受其利益,并得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的分类:①所有权与他物权:②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③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228(5)债权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债的发生原因:①合同。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因。②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可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当事人一方只有因自己的过错而给他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时,才负赔偿的责任,如果没有过错,就不需负赔偿责任。而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只要造成了他人的损失,就算你自己不存在过错,你仍要负赔偿责任。③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既没有法律上的原因,也没有合同上的原因,取得了不当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在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受到损失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另一方返还不当利益。④无因管理。无因管理的含义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提供管理和服务的一方有权要求他方支付必要的费用。

229(6)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力。①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②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③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的特点。④知识产权具备地域性的特点。⑤大部分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比如,商标权的获得需要经过登记注册。

230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专利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著作权是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依著作权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商号权厂商名称权,是对自己已登记的商号(厂商名称、企业名称)不受他人妨害的一种使用权。

231(二)历年真题1.(2011)根据制定机关的不同,规范性文件可以分为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由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颁布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属于A.法律B.行政法规C.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

2322.(2011)在立法活动中,有选择地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吸收到本国立法中的做法,在法学上―般称为。A.法律移植B.法律认同C.法律全球化D.法律现代化

2333.(20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后,应当由签署公布。A.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国家主席C.人大主席团主席D.国务院总理

2344.(2010)甲男谎称自己是国家机关干部,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父亲是某上市公司董事长。乙女信以为真,遂与甲结婚。婚后乙发现自己上当受骗:甲根本未上过大学,没有固定工作,穷困潦倒。乙欲寻求法律救济。乙下面的各项主张中,可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是A.要求宣告甲乙的婚姻无效B.要求撤销甲乙间的婚姻C.要求解除同居关系D.要求离婚

2355.(2010)甲通过拍卖取得某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除所有权外,甲对该作品拥有的权利是()A.原件的复制权B.原件的展览权C.原件的修改权D.原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2366.(2010)劳动法规定的法定休假日不包括________。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2377.(2009)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A、从旧原则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238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原则。A、民主集中制B、少数服从多数C、首长负责制D、议行合一

2399.(2009)2009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酒后驾车引起多人死亡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全国掀起整治酒后驾驶的风暴,刚性执法将成为常态。根据《机动车驾驶员驾车时血液中酒精阂值与测试方法》,机动车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时驾驶机动车定为"酒后驾车"。A、小于0.2mg/mlB、大于或等于0.2mg/ml,小于0.8mg/mlC、大于0.8mg/mlD、大于或等于0.8mg/ml,小于1.2mg/ml

24010.(20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事项中,需要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通过的是选举业主委员会B.使用建筑物的维修资金C.选举物业服务企业D.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24111.(2007)甲欲杀害其妻乙,某日饭前甲在乙的饭碗中放了毒药。乙食用后,甲后悔,随即送乙前往医院抢救,但乙仍因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终止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24212.(2007)依据宪法规定,农村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属于。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个人所有D.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

24313.(2007)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进行调解。A.追索劳动报酬B.继承遗产C.离婚D.借款合同

24414.(2006)下列各项不可以作为商标使用的是。A.文字B.图形C.三维标志D.声音

24515.(200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A.人民B.国民C.公民D.居民

24616.(2006)在我国,特赦由决定。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

24717.(2006)法律规定的姓名权的内容,不包括姓名的。A.命名B.使用C.变更D.转让

24818.(2005)根据法律规定,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得直接提出罢免的是。A.县长B.县公安局长C.县检察长D.县法院院长

24919.(2005)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依法实施公民特定资格考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事先组织考前培训B.应当事先公布考试大纲C.应当事先制定培训教材D.应当事先指定助考材料

25020.(2005)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以上的多数通过。A.十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B.五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C.五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D.三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25121.(2004)下列国家中,其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是。A.加拿大B.印度C.法国D.澳大利亚

25222.(2004)“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地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是。A.报纸转载其他报刊上刊登的文章B.甲为撰写博士论文,复印乙已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C.某辅导班因市场上没有某教材,为学生复印该教材30份D.某人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内容,没有注明出处

25323.(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中不包括。A.配偶B.子女C.父母D.兄弟

25424.(2003)我国《宪法》中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5525.(2003)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不包括。A.死刑B.无期徒刑C.有期徒刑D.劳动教养

25626.(2003)不需要证人在场见证即有效的遗嘱是。A.口头遗嘱B.自书遗嘱C.录音遗嘱D.代书遗嘱

25727.(2003)在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机构是。A.中共中央政治局B.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及各部委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258三、管理与经济(一)基本范畴有关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主要有17个:1、经济学: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259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2602、需求和供给需求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供给: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613、博弈论博弈,也就是赌博。但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赌钱。在一些新的领域,所谓的冷门,我们要大胆的去尝试,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去赌博,以不同的观念来博弈这场经济的走向趋势!博弈,以非常人的思想来创造我们自己认为能获得的利益!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1928年冯·诺意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意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谈到博弈论就不能忽略博弈论天才纳什,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

2624、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1)投资者是指一般性营利性投资。(2)经营者是指从事生产、经营商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3)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4)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635、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modernenterprisesystem),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264现代企业的特征:(1)产权清晰(2)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现代企业的形式:(1)业主制(2)合伙制(3)公司制

265公司治理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2666、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是指政府对处于自然垄断地位的企业的价格实行管制,以防止它们为牟取暴利而危害公共利益。(1)最高价格(2)最低价格(3)双面管制(4)绝对管制

2677、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包括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1)市场主体(2)市场客体(3)市场规则

268市场体系是有以下基本特征:(1)统一性。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是指市场体系无论是从构成上,还是空间上均是完整统一的。(2)开放性。市场体系的开放性是指各类市场不仅要对国内开放,而且要对国外开放,把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起来(3)竞争性。市场体系的竞争性是指它鼓励和保护各种经济主体的平等竞争。(4)有序性。市场体系的有序性是指市场经济作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其市场必须形成健全的网络、合理的结构,各类市场都必须在国家法令和政策规范要求下有序、规范地运行。

2698、竞争与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1)完全竞争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3)垄断竞争市场(4)寡头垄断市场

2709、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市场规制是指国家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引导、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也同时规范、约束政府监管机关的市场监管行为,从而保护消费主体利益,保障市场秩序。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和市场仲裁规则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27110、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按劳分配(distributionaccordingtowork),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按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贡献的大小,按照一定比例,对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支付相应的报酬的一种分配方式。

27211、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273(3)国民生产净值(NNP(netnationalproduct),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一般以市场价格计算。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损耗,例如卡车报废和电脑过时。在商务部提供的国民收入账户中,折旧被称为“固定资本的消费”。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资产折旧价值

274(4)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即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275(5)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所收取得来的收入。反映了该国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预示了未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个人收入指标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的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

276(6)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统称非税支付)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DPI=PI-税费支付+转移支付。

2771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1)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提供公共产品(3)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27813、宏观调控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宏观经济调控就是要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既要努力提高速度,又要防止增长过快,更要避免大幅度波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起大落。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就是要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2)增加就业,保持合理的就业率我国正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很大,所以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

279(3)稳定价格总水平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即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也要避免通货紧缩,即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4)平衡国际收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状况对我国的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重要,如何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避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是我国最近一个时期面临的重要挑战。

28014、公共财政公共财政(Public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

281税收收入: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公共收入形式,是世界各国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约占各国经常性公共收入的90%以上。债务收入:债务收入包括国内发型的公债,国库券,经济建设债券,向国外政府、各级组织和商业银行的借款等。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政府凭借其资产所有权取得的股息、红利、租金、资金占有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资产转让及处置收入等。政府费收入:指政府各部门收取的各种费用和基金性收入,包括行政执法过程中收取的各种规费和公共财产使用费。它们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我国现阶段政府费收入主要有5类:①规费收入;②共产使用费;③特别课征;④各种摊牌性费用;⑤特许金。其他收入形式:指上述几种收入之外的政府各项杂项收入,常见的有:①罚没收入;②对政府的捐赠;③“通货膨胀税”。

28215、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狭义货币:M1=M0(现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28316、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第一类,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第二类,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第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财务公司等。第四类,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以上各种金融机构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

2841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

285通货紧缩(deflation):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286有关管理学的主要范畴主要有:1、管理管理(manage)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的管理,比如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管理主体:由谁管;管理客体:管什么;组织目的:为何而管;组织环境或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管。

2872、组织组织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系统。(1)人: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这些认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最基本要素。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2)共同目标——前提要素。组织拥有一个(经常更多)目的或目标。他们有目的和存在的理由。员工要认同,目标分层次。(3)结构—载体要素。他们有互相协调的手段,保证人们可以进行沟通、互动并交流他们的工作。分工协作的表现。由部门、岗位、职责、从属关系构成。(4)管理——维持要素。为了实现目的,他们拥有一套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的流程。以计划、执行、监督、控制等手段保证目标的实现。

2883、计划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1)针对性。计划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针对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明确,具有指导意义。(2)预见性。计划是在行动之前制定的,它以实现今后的目标,完成下一步工作和学习任务为目的。

2894、决策决策是决定的意思,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1)目标:目标必须清楚。(2)必须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3)决策是以可行方案为依据(4)过程:在本质上决策是一个循环过程,贯穿整个管理活动的始终。

2905、领导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必须有以下3个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者追随者;(2)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3)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并可以通过影响下属来实现组织目标。

2916、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下属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各种偏差的过程。(1)拟定标准(2)评价活动成效(3)采取纠正措施

2927、创新不等同于发明创造,是管理上的革故典新,是对没有使用过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要素的应用和组合。(1)双轮驱动(市场和科技)(2)创新队伍建设(3)创新物质条件(4)创新文化环境(5)改善组织领导(6)注重成果推广

293(二)历年真题1、(2011年第12题)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构建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度大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其主要目的是()A.精简人员B.区分层次C.细化分工D.加快应变

2942、(2010第12题)管理者对待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现象,应该持有的态度是()A.设法消除B.严加管制C.给予肯定D.因势利导

2953.(2010年第25题)中国古典名著对现代商业管理提供了很多启示。我们可以在《西游记》里学习_______,在《三国演义》里学习_________,在《红楼梦》里学习_________。A.人际管理应变策略智谋运用B.应变策略智谋运用人际管理C.智谋运用应变策略人际管理D.应变策略人际管理智谋运用

2964.(2009年第12题)在《计篇》中,孙子开宗明义地阐述道:"兵地得,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对今天的商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这里的"察",对经营者来说主要就是指()A、了解国家的法律与政策B、了解成功与失败的原因C、了解经济领域发生的大事D、对竞争环境和策略的研究和度量

2975.(2009年25题)流动资产是指流动性大,周转期短,并占企业全部投资较大比重的资产,因此,不属于流动资产。A、存货B、现金C、短期投资D、生产线

2986.(2008年第13题)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新增价值的总和。下列关于GDP与GNP的表述,错误的是()A.GDP和GNP的计算没有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消耗。B.GDP强调获得的原始收入,GNP则强调创造的增加值。C.中国企业在国外经营创造的增加值收入应计算在中国的GNP中。D.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全部最终成果应该计算在中国的GNP中。

2997、(2007年第14题)下列关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及劳务价格的统计物价变动指标B.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该指标较大时可能出现经济运行不稳定D.该指标上升意味着居民生活成本下降

3008.(2006年第25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其由低到高的顺序为。A.尊重、生理、安全、社交、成就B.安全、生理、尊重、社交、成就C.生理、安全、尊重、社交、成就D.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成就

3019.(2006年第10题)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主要体现在。A.微观经济政策的制度B.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C.市场价格的制定D.规范市场的发展

30210.(2005年第11题)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产生源于资源的。A.稀缺性B.可分配性C.可分割性D.可使用性

30311.(2004年第14题)管理者在做以下工作时,一般需遵循的正确程序是。①分析评价各方案②确定决策目标③选择满意的方案并实施④认识和分析问题⑤拟订备选方案A.①②④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⑤④②①③D.⑤④①②③

304四、地理常识(真题)1.(2010年第15题)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052.(2009年第15题)"莫拉克"台风于2009年8月2日下午5时形成于菲律宾东面约1000公里处,随后给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台风的形成过程是:在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从而形成了台风。以下不属于台风产生必要条件的是A、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B、大气低层向中心汇聚、高层向外扩散的扰动C、水汔冷却凝结形成水滴D、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

3063.(2008年第28题)内海位于一个大陆内部或两个大陆之间,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邻海相通。例如,我国的______属于内海。A.黄海B.渤海C.南海D.东海

3074.(2007年第13题)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期间会有臭氧耗损、臭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空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则不明显。这是因为南极地区的冬天远较北极地区寒冷所致。南极的最暖月约30℃,最冷月60℃,而北极最暖月0℃,最冷月40℃。南极臭氧层空洞一般发生于。A.3—6月B.6—9月C.9—12月D.12—3月

3085.(2006年第14题)大气平均臭氧含量大约是0.3ppm,而平流层的臭氧含量接近10ppm,大气层中90%的臭氧集中在这里,所以又称臭氧层。平流层中臭氧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物质至关重要,因为它阻挡了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到达地面。虽然这样,如果大气中平流层的臭氧被破坏,不会出现的结果是。A.造成地面光化学反应加剧,使对流层臭氧浓度增高,光化学烟雾污染加重B.太阳紫外线大量到达地表,伤害生物与人类C.影响到大气层的温度和运动,也影响了全球的热平衡和全球的气候变化D.地面失去保温层,全球气候趋向严寒

3096.(2005年第29题)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难题之一。冻土是由固体矿物颗料、未冻水、冰和气体组成的一种特殊土壤。铁路路基的修建改变了冻土的物理特性,引起冻土融化下沉,或者冻结膨胀,严重危及路基的,会给列车运营带来隐患。A.透气性B.防腐蚀性C.稳定性D.可塑性

3107.(2004年第29题)在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影响下,流水作用改变着地表形态。一次暴雨可使黄土高原的某些沟谷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数十米,即沟谷源头前进数十米。这主要体现了流水的。A.渗透作用B.搬运作用C.堆积作用D.侵蚀作用

3118.(2003年第15题)大气层中的对流层是指自地面到8~18公里的大气空间,水汽多,具有剧烈的空气对流,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自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空气垂直运动较弱,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水汽尘埃含量少;自平流层向上80~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气流垂直运动强烈。最适合飞行的是。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三者皆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