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减肥ppt课件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

ID:8247374

大小:7.02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3-13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_第1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_第2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_第3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_第4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肥胖与减肥肥胖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肥胖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疾病!进入21世纪,肥胖与艾滋病、吸毒和酗酒共同组成了新的四大社会医学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两个人之中便有一个人过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肥胖作为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而进行重点防治。肥胖会导致心血管、胆囊疾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Ⅱ型糖尿病、中风、癌症等疾病的产生。各国医学界已就肥胖症展开了攻坚战。一些国家已将特效减肥药纳入了普通药品,从而免费供应。肥胖的概念分类和形式肥胖的诊断肥胖的危害肥胖与减肥肥胖产生的原因肥胖症的预防肥胖症

2、的治疗方法一、肥胖的概念肥胖(obesity)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共同机制:饮食能量摄入量多于机体消耗量,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机体,脂肪组织增多,形成肥胖。肥胖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通俗的方法是将其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1.单纯性肥胖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95%左右。这类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这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度引起的肥胖,称为单纯性肥胖。二、肥胖的分类和形式

3、2.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约占肥胖病的2%~5%左右。肥胖只是症状之一,同时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如①皮质醇增多症;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③胰岛β细胞瘤;④性腺功能减退;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病变。治疗时主要治疗原发病,运动及控制饮食的减肥方法均不宜采用。二、肥胖的分类和形式(3)药物引起的肥胖有些药物在有效地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还有使患者身体肥胖的副作用。这类肥胖患者约占肥胖病的2%左右。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后,肥胖情况可自行改善。二、肥胖的分类和形式苹果型肥胖洋梨型肥胖肥胖形式苹果型肥胖 洋梨型肥胖肥胖形式上

4、身肥胖称为苹果型肥胖,主要内脏脂肪多,腰围(W)/臀围(H)男性在1.0,女性在0.8以上。苹果型肥胖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洋梨型肥胖肥胖形式下半身肥胖称为洋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大腿或臀部周围。从小就胖或是青春期肥胖或产后发胖,一般女性肥胖多属此型。三、肥胖的诊断方法人体测量法物理测量法化学测量法分类BMI(kg/m2)合并症危险性适用于西方国家适用于亚太地区低体重(营养不良)<18.5<18.5低(但其他例外)正常范围18.5-24.918.5-22.9平均水平超重25.0-29.923.0-24.9上升I度肥胖30.0-34.925.0-29

5、.9中等严重II度肥胖35.0-39.930.0-39.9严重III度肥胖≥40≥40极严重肥胖的诊断标准:1.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2、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腰围的测量方法是:通常是腰部的自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1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正常呼气末测量腰围的长度,精确至1毫米。3、标准体重:(cm/kg)男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85(1)超重:超过10%(2)轻度肥胖:超过20-30%(3)中度肥胖:超过

6、30-50%(4)重度肥胖:超过50%以上(5)极重度肥胖:超过100%以上肥胖本身引起的症状气喘疲劳多汗睡眠困难腰痛髋、膝关节痛抑郁消化不良尿失禁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多毛对智力的负面影响四、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心血管危险因素激素分泌异常不孕、不育呼吸系统疾病胆石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2型糖尿病中风骨关节炎癌肿肥胖诱发多种疾病五、肥胖的产生因素1.营养因素1)妊娠期营养因素2)婴儿出生后的喂养方式3)不良饮食结构4)不良饮食习惯2.其他因素1)遗传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内分泌与疾病因素4)行为心理因素1.胎儿期六、肥胖的预防2.儿童期(1)婴儿期: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

7、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发生脂肪过多积聚,因此母乳喂养可以防止肥胖症的发生。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过早地添加辅食,尤其是固体辅食;另一方面,当婴儿可以添加辅食的时候,给予合理的配餐,并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学龄期的儿童要防止摄入过多的零食,尤其高脂、高糖的零食。(3)青春期体力活动的减少,脑力劳动增加,摄入过多零食或高脂膳食的的影响,易肥胖。3.孕期及哺乳期:孕期总增重11KG左右最为合适,产科并发症也最低。哺乳期维持适宜的体重,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不增胖也不减重。适宜的体重降低幅度为<0.45kg/周。4.中老年由于基础代谢的降低,从中年开始应该调整能量摄

8、入能量变化:40—49下降5%,50—59下降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