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

ID:8249383

大小:8.85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3-13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_第1页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_第2页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_第3页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_第4页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副肿瘤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抗AQP4-IgG抗体参与了NMO的免疫致病机制,应用现有的检测手段,约88%的NMO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抗AQP4-IgG抗体。抗AQP4-IgG抗体又被称为NMO-IgG。MSNMO2006年Wingerchuk修订的NMO诊断标准该诊断标准要求必须具备:视神经炎和急性脊髓炎并同时满足三项支持标准中的至少两项:①脊髓MRI病灶≥3个椎体节段;②头颅MR

2、I不符合MS诊断标准;③血清NMO-IgG阳性。但临床上有一部分视神经炎或脊髓炎病人仅满足部分NMO的诊断标准,而血清抗AQP4-IgG抗体阳性,被归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opticaspectrumdisorders,NMOSD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主要包括[1]:NMO病变限定于视神经和脊髓:特发性单时相或复发性长节段性横贯性脊髓炎(longitudinallyextensivetransversemyelitis,LETM)(MRI上脊髓病灶≥3个椎体节段

3、),以及复发性或同时发生的双侧视神经炎亚洲类型的视神经脊髓型MS视神经炎或LETM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视神经炎或脊髓炎合并NMO特征的颅内病灶(下丘脑,胼胝体,脑室周边及脑干)[1]WingerchukDM,etal.LancetNeurol,2007,6(9):805-815.临床上一部分NMOSDs病人在发病之前或之后被证实患有肿瘤,被诊断为副肿瘤性NMOSDs。我们这类特殊疾病进行了总结。一、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肿瘤二、发病机制三、临床特征四、诊断五、治疗及预后一、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肿瘤2004年

4、2008年~深入研究发现……部分类型的肿瘤细胞表面存在AQP4抗原表达包括:胸腺瘤乳腺癌卵巢畸胎瘤类癌提出:抗AQP4-IgG抗体可能是一种副肿瘤性抗神经抗体,参与了副肿瘤性NMOSDs的发病机制Lennon等在副肿瘤性亚急性多灶性神经病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抗AQP4-IgG抗体。Antoine等病例报道提示NMO的发病与胸腺瘤有关。Mueller等提出乳腺癌相关的LETM可能与抗AQP4-IgG抗体有关。Pittock等大样本研究推测:部分NMOSDs病人血清中出现抗AQP4-IgG抗体可能是机体针对肿瘤本

5、身的免疫应答结果。二、发病机制副肿瘤性NMOSDs属于副肿瘤神经综合征(paraneoplasticneurologicsyndromes,PNS)的一部分,为肿瘤的远隔并发症之一。PNS并非由于肿瘤直接影响或转移引起,而是由于机体针对肿瘤本身的免疫反应所致。肺癌延髓最后区下丘脑后部血清抗AQP4抗体可通过血脑屏障薄弱部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针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导致了血清抗AQP4抗体的产生,其作用靶点为肿瘤细胞,也可能为正常表达AQP4的神经组织。癌组织或细胞表达AQP4二、发病机制抗AQP4-IgG抗体与A

6、QP4结合后,激活补体,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反应,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死亡、髓鞘脱失。此外,部分类型的肿瘤细胞通过分泌补体和细胞因子,如补体C3、IL-6,进一步加重细胞免疫损伤。三、临床特征NMO发病时的平均年龄约39岁,但副肿瘤性NMOSDs病人的平均年龄较大,Pittock等报道的平均年龄约50岁,Ontaneda等报道的平均年龄为49岁。回顾分析所有相关文献,副肿瘤性NMOSDs发病的中位数年龄为50岁。39岁在所报道的30例副肿瘤性NMOSDs病例中,27例(90%)为女性,男女比例为

7、1:9。91合并肿瘤的NMOSDs患者比例:在NMOSDs病人中,Pittock等报道的肿瘤病人比例约5%,而Ontaneda等报道的比例约15%。在多发性硬化人群中,MarrieR等报道的合并肿瘤的病人比例为2.9%,平均年龄47.4岁,StichO等报道的该比例为0.8%,均低于副肿瘤性NMOSDs的比例。5%PittockSJ,LennonVA.ArchNeurol,2008,65(5):629-632.15%OntanedaD,FoxRJ.IntJNeurosci,2014,124(7):509-5

8、11.2.9%MarrieR,etal.MultScler,2008,14(8):1091-1098.0.8%StichO,etal.IntJNeurosci,2011,121(8):477-479.NMOSDsMS三、临床特征乳腺癌(33%)肺癌(7%)胸腺瘤(3%)胸腺癌(3%)宫颈癌(3%)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7%)前列腺癌(3%)甲状腺癌(3%)垂体生长激素瘤(3%)卵巢畸胎瘤(3%)小肠神经内分泌瘤(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