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

ID:825451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13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_第1页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_第2页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_第3页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_第4页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探究  摘要:在我国,地震的发生很频繁,对于房屋的破坏性不容忽视。因此,在房屋的结构设计中增强抗震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本文从抗震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关键词: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抗震技术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地震的频发使得人们的财产和安全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对国家经济发展也造成了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要具有安全性和适用性。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在我国的房屋建筑中采用多种建筑结构,其抗震功能各有千秋,如何更

2、好地增强房屋的抗震能力是抗震研究的重点内容。在房屋建筑中,隔震、减震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技术。一、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建筑的结构构件应具备一定的承载力、坚硬度和稳定性。7结构构件的选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强底层柱。对于结构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应提高其抗震能力。对于承载高度重量的构建不能够采用耗能构件。(2)对抗震防线进行多重设置。抗震结构由多个分体系组合而成,同性能较好的结构构件一起起到连接的效果。在强烈的地震发生后往往会有余震产生,如果只设立单独的防线,就会使破坏程度积累而导致倒塌。抗震体

3、系应强化冗余度,建立多个承受区,主要构件应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从各个结构提高抗震性能,避免在大地震产生时倒塌。将结构构件进行合理的配合,保证各抗力构件能够有效合作。在抗震设计中如果只加强某一结构的设计,而其他部位设计不到位,都不能保证良好的抗震效果。(3)加强对薄弱环节性能的提高。结构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下也会受到损害。对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能够有效的判断薄弱的部位。在设计中,楼层的预计承受能力和实际承受能力会有差距。一旦在楼层内出现变化,就会导致塑性变形。在抗震设计中加大对薄弱层的控制力度,提高薄弱层的抗震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总体

4、的抗震能力。二、抗震技术的关键问题(一)抗震场地的选择7在选择建筑的地点时应主要考虑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不仅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的结构破坏,场地也会影响到建筑物。地震会使地表产生裂缝,地基土会因地面不均匀而沉陷。因此产生滑坡。因此在无法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时,应对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加强。加强地基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消除地基液化沉陷。(二)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建筑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决定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方案的合理性是保证安全和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设计时,应做到:(1)在结构的设计中应避免因为构建的破坏而影响到整个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是

5、使结构具备必要的额外承受能力。保证在地震中即使有部分构件不能正常工作,其余构件也能够承担符合,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性。(2)在布置结构之前应有供参考的简图并且保证结构的设置有减少地震影响的作用。纵向构件的布置应保证在重力的作用下不变形。(3)结构体系应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这其中包括在承受压力时能够通过形变降低压力的强度和消耗地震能力。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能够很好的进行重力分布,可以充分的降低高强度的地震带来的影响。(4)建筑结构体系应当具备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当刚度和强度合理分配时,就能减少因突然形变产生的压力,保障框架节点不被破坏。(三)

6、保证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7在对建筑的平立面进行设计时,应优先考虑抗震的原则,采用合理的建筑方案。在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进行设计。不规则的楼板应采用与楼板平面相贴合的计算模型。对于设计中的薄弱部位应采用高效的抗震构造。建筑结构的规则性主要表现在:(1)在建筑主体中,抗测力结构的主轴的刚度相近、抗侧力结构变化均匀,没有突然产生的变化,建筑主体的平面布置应考虑分抗侧力结构的刚度均匀,核心部位与周边结构刚度均匀,避免在地震过程中产生变形。引起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因此,对建筑的平面规则性应加

7、以高度的重视。三、建筑框架结构抗震的技术分析(一)抗震原理抗震设计是采用结构构件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满足抗震的需要。对于一般性建筑来说,当遭遇相当于基本烈度的地震时,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修复难度就会加大。如果建筑中的关键构件发生形变,修复就更难以进行。(二)传统抗震技术的特点在传统的抗震技术中,会采用以下方法:7(1)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具有很大的脆性,抗剪、抗拉强度较低,抗震能力较差。在以往的地震中被破坏的程度很高,主要因为设计缺陷和施工不当。整体的抗剪能力低,墙面承载能力不足。(2)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

8、剪力墙结构和简体结构。框架节点的应力较集中,刚度较小,如果遭遇到强烈地震会使节点发生位移,产生非结构性的破坏。将框架和剪力墙放在同一水平位置,结合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同时进行工作。(三)结构隔震结构隔震是指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进行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