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ID:2792649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_第1页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_第2页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_第3页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杨鹏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较为重要的环节。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抗震设计,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本文先对地震的危害进行介绍,然后基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来进一步探讨建筑的抗震设计。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收稿日期:2017-9-8Received:2017-9-8随着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逐渐扩大。而抗震设计作为逑筑设计中的重点环节之一,对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关系。要想降低地震对建筑的伤害,就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明确地震的危害、

2、抗震设计基本要求以及抗震设计方法等,提高建筑的稳固性。1地震的危害及抗震设计要求1.1地震的危害地震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剧烈的振动容易使建筑物随之发生剧烈振动,其至产生建筑倒塌的现象。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集中,建筑的抗震设计逐渐显示出更加重要的作用。1.2抗震设计的要求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抗震设计要求。(1)避免软土、山丘、滑坡等“不寻常”的场地,且保证建筑的平面、立面等尽量匀称、规则。(2)利用楼层、相关构建等元件的延展性,设置多个防线,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的稳固性。(3)建筑抗震性能的好坏与周边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设计的过程

3、屮应当考虑到周边环境对建筑抗震结构的影响。2抗震设计方法2.1合理选择建筑场地与环境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的因素能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性。因此建筑物在选择地理位置时应尽量避免一些会对建筑物造成抗震不利的地形,例如一些断层错动、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地形,不管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在抗震不利的危险地段上强行建造建筑物。因此在进行建筑物选址的工作中,需要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好地形、地质的勘查记录,做好要对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和地形情况的全面掌握。2.2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结构目前的形式主要都包括整体承载式钢结构、框架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砖混结构以及框架结构。这些建筑结构形式

4、都具备抗震性能,只要合理并且高度与其结构形式相匹配,就可以达到抗震效果。此外,在同等的条件下框架结构要与砖混结构共同使用,因为砖混结构的主体承重的材料为砖砌体,是容易破碎的建筑材料,抗震性能比较差,而框架结构模式是采用框架剪刀墙、钢结构及整体承载式轻钢结构。FI前钢结构建筑模式是发达国家住宅建设首选的建筑结构模式,据了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建筑模式已经发展到全部建筑总量的65%左右,在亚洲的H木钢结构住宅建筑模式占到50%左右。在进行建筑结构选择的时候为什么要首选钢结构,其原因是因为除了钢结构易于施工、生产,还有极好的环保性能和可重复利用之外,最显著的就是其具有抗震防灾能力

5、也是最主耍的原因。由于钢结构的材质抗剪、抗拉、抗压强度很高和延展性能极佳,使用寿命能达到百年以上,被建筑行业里普遍的认为是当前最适合的抗震性能建材,在地震多发的地区和国家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台湾地区经过多次地震,发现钢结构住宅建筑在地震中损坏的程度几率要远远低于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因此,台湾地区明令要求多层住宅建筑一律要使用钢结构建筑。再如北京地区是VIII度地震设防区属于地震断裂带,钢结构建筑模式也止在成为建筑潮流,在建设施工中的W家大剧院工程就是使用的全钢结构建筑模式。如图1所示,该图所展示的是北京建筑钢结构。阁1下载原阁2.3合理设置抗震等级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对抗震等级进

6、行重点考虑,在确定建筑物抗震等级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类型和建筑物的抗震烈度和建筑物所在场地等。结合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可以将建筑物结构分成四类抗震设防类别,分别为甲、乙、丙、丁类,一般住宅与写字楼为丙类建筑。比如:在河南省郑州市建筑按抗震规范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在设计建筑结构计算中应选用和应的计算系数,在合同中一般不会体现出具体的计算系数的。在设计建筑结构之前都是要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和备案的,具体的工作步骤可以通过市建委进行了解。2.4确定抗震结构体系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首先问题,一个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选取是否合理,对经济性和安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结构体系

7、应具备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建筑结构应设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被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失去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重能力。建筑结构体系应具有必要的承重能力,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和良好的变形能力。在选择建筑结构体系时,耍首先考虑建筑物刚度和场地条件的关系。当建筑物自振周期和地基土的卓越周期一致时,容易产生井振而加重建筑物的震害。选择结构体系时,要多注意选择合理的建筑基础形式。建筑基础应要有足够的深度,对于建筑层数较多的住宅应设置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