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

ID:8265080

大小:8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5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1页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2页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3页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4页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3课辛亥革命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第13课辛亥革命。下面我将依次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过程4个部分展开我的说课内容。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辛亥革命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4课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及评价。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它上接太平天国运动,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进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辛亥革命对完整掌握本单元内容意义重大。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学生实际及课标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辛亥革命的具体史实与《临时约法

2、》的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在反封建反专制与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历史作用,学会从各种角度分析并评论辛亥革命。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分析重大事件的背景。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成功与否,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革命者奋不顾身的斗争事迹,体会他们的献身精神与首义精神,并对此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3、教学重难点。本着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评价难点:评价辛亥革命(依据:评价辛亥革命,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从史实中分析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

3、识迁移能力,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二、说学情。高中教材编写方式不同于初中,是按专题安排。初中历史被学生视历史为副科,导致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在没有牢固通史知识基础上来学专题史难度较大。高一上半学期教授的是必修一政治史内容,理论强,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但高一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个性鲜明,参与程度高。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兴趣,以感性思维感悟历史。三、说教法。根据以上学情和教材分析我将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知道要论从史出。2、合作探究:课堂内分组合作

4、探究重难点问题。(理论依据: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为高考所必须,这样能实现新课标与高考能力的有效结合。)四、说过程。导入新课:(设问导入)2011年是辛亥百年,中国各界都举行了辛亥百年纪念,著名史学家章开沅提出:辛亥研究要看三个一百年。作为已经过去100年的事件,为什么辛亥革命还能引起这么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关注?今天就让时光占时倒流,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岁月。(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对辛亥革命事件的重视,给课程

5、设下基调)讲授新课: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背景一、背景:【问题2】那么为什么要革清政府的命?学生通过课件显示的反应辛亥革命前中国形势的图片得出结论:1899年时局图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1.必要性:《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先设问【问题3既然要革命,你觉得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钱,人,组织领导,思想指导,军事能力】后在课件上显示四则材料。材料1: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

6、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2: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3:章炳麟材料4:成立时间名称1894年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1904年光复会1906年日知会 .让学生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得出这些资料说明辛亥革命发生的条件——①经济条件②阶级条件③思想条件④组织条件⑤军事条件2、可能性:①物质条件: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

7、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准备了一些条件。②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③思想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了解邹容,陈天华及其代表作)④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简单介绍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纲领,性质。三民主义在文化史里面会重点讲,这里由于课时有限就简单点到为止)⑤军事条件: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介绍黄花岗起义:展示林觉民《与妻书》片段: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

8、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