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

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

ID:8266886

大小:2.38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3-15

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_第1页
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_第2页
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_第3页
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_第4页
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直肠与肛门周围疾病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直肠和肛管疾病结直肠介绍2肛管直肠检查1、胸膝位;2、左侧卧位;3、截石位;4、蹲位检查方法1、视诊2、直肠指检直肠指诊的注意事项痔Hemorrhoids定义直肠下端黏膜、肛管皮下的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大、曲张而形成的团块,当发生脱垂、出血等临床症状时,称为痔。分类1、内痔2、外痔3、混合痔三、临床表现及诊断(一)、内痔1、出血无痛性、间歇性鲜血便,便后滴血、喷血2、脱出痔核脱出程度不同将内痔分为三期第一期:痔核不脱出,有便血第二期:痔核脱出,可自行复位,有便血第三期:痔核脱出,不能自行复位,有便血3、疼痛并发血栓、感染

2、、溃烂时,疼痛明显。4、肛门部瘙痒及下坠感(二)外痔1、单纯性外痔:无明显症状;2、结缔组织外痔:血管少,无症状;3、血栓性外痔:突发性肛门部疼痛。(三)混合痔症状与内痔相同。内痔,1期,直肠下端黏膜隆起内痔2期直肠下端的黏膜隆起,并脱出肛门外血栓外痔,肛缘皮下静脉出血,在皮下形成瘀血球,急性期疼痛,但可以慢慢缓解。环状混合痔混合痔炎性外痔诊断:脱垂、出血------------肛门视诊直肠指诊直肠镜需排除其他疾病尤其是直肠癌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软化大便,避免刺激,痔核复位,局部收敛,加强括约肌收缩锻

3、炼。2、注射治疗(硬化剂)3、胶圈套扎疗法4、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二)手术治疗1、痔单纯切除术2、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书PPH手术。3、血栓性外痔剥离术。治疗原则1、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2、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3、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结直肠癌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40~50岁发病率最高。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有关。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有关。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肝曲>脾曲一、流行病学近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约1%-5

4、%的结直肠肿瘤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许多环境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体重以及激素等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大部分结直肠癌都是从良性的癌前病变(如腺瘤),彻底切除这些癌前病变才能阻止癌的发生。二、病因(一)环境因素和结直肠癌增加结直肠癌发病危险性的环境因素饮食肉类动物脂肪高温烹调生活习惯体力活动少肥胖吸烟饮酒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直肠癌病因学预防措施1.减少脂肪摄入量,限制肉类2.多食水果、蔬菜以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3.多从事体力活动4.戒烟,控制饮酒5.避

5、免肥胖,保持理想体重(二)结直肠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大多数结直肠癌是由预先存在的腺瘤发展而来。这些腺瘤是增生的上皮组织,内部包含有各种组织类型。临床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的证据已经证实腺瘤样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腺瘤都将发展成癌,也不除外正常黏膜直接癌变的的可能。最后应该重视的是,家族性和遗传性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三、发病部位与病理类型结直肠起自回盲瓣,止于肛管,根据部位特点分为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肛管。70%的结直肠癌发生在左半结肠与直肠。(一)结直肠癌的大体

6、分型1.早期结直肠癌:癌肿局限于大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称早期结直肠癌。包括息肉隆起型、扁平隆起型、扁平隆起伴溃疡。2.进展期结直肠癌:指癌组织侵犯在黏膜层以下,直至浆膜层者。肉眼观察分: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肿块型浸润性小,淋巴转移发生较迟,预后较好。浸润型淋巴转移较早,预后较差。(二)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1.腺癌:分低度恶性、中等恶性、高度恶性和未分化癌。大多数结直肠恶性肿瘤(95%)为腺癌。2.黏液癌:癌细胞分泌较多粘液,黏液可在细胞外间质中或集聚在细胞内将核挤向边缘。3.未分化癌: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预后差。四

7、、临床表现(一)早期结直肠癌:早期多无症状(二)进展期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一旦进入进展期。可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但有些症状并非特异,且与癌肿所在的部位有关。1.大便性状和习惯改变:便血、脓血便和粘液便、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大便习惯改变是指便秘、腹泻或者两者交替,排便不尽、排便困难。2.腹痛和腹部不适这是肛肠肿瘤的常见症状,原因如下:肿瘤局部侵犯、肿瘤所致的肠道刺激、肿瘤所致的肠梗阻穿孔。3.腹部肿块4.急慢性肠梗阻5.慢性消耗性表现:贫血、消瘦、乏力。晚期患者可呈恶病质状态。五、实验室和影像检查1.粪便检查:简便易行,

8、可作为普查筛选手段,或可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2.直肠指诊3.乙状结肠镜检查4.钡剂灌肠X线检查5.纤维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6.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7.PET-CT诊断中年以上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腹部肿块者,需进一步检查。X线:全消化道钡餐及钡灌肠。可出现肠壁僵硬、黏膜破坏、充盈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