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ID:8278803

大小:4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16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_第1页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_第2页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_第3页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_第4页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孟子》两章教学设计18《孟子》两章  从容说课    《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

2、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16★精品文档★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

3、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

4、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16★精品文档★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

5、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

6、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16★精品文档★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

7、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

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16★精品文档★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