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复习ppt课件

散文复习ppt课件

ID:82828608

大小:1.00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2-11-09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1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2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3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4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5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6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7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8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9页
散文复习ppt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散文复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13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专题设计人:houzhenyang侯华峰三河三中

1考点解读2011年新课标《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常见设问形式】1、从全文看,××事件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作者是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的?5、本文以××为线索,可以分为几层?请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和作用。6、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初步感知高考题型

36、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春天的梦》第4题: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解答】如果能抓住“春天的梦“的比喻义(春天如梦,给人温暖,给人希望),注意其虚实意义(一是实指自然界的春天,一是其比喻社会的、人间的“春天”),再结合文章的主旨(寒冬中对春的渴望),就能准确答题。(1)作者这样写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给人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温暖和希望。(2)作者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和呼唤真情的主旨。

4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因此,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小结

5学习目标1、分析散文品味词语命题形式及思路2、指导总结散文品味词语答题规律

6

7

8总结:1、找出处并标明2、联系上下文,将原句转化为比喻句3、去掉比喻成分,留下本体成分即是答案。

9例2(《张家界》)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此为第一段)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4分)1、找原句2、转比喻3、去比喻找原句:张家界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喻)转比喻:张家界像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可以问鼎诺贝尔自然风景奖去比喻:张家界可以问鼎诺贝尔自然风景奖:答: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10点拨:在该词语的前或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若没有这些语句,可联系全文,分析文章表面上写什么,实际上写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联系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

11例3“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州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天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1、理解词语本义;2、圈定特殊语境;3、联系语境分析。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命题一之词语的临时意义“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12命题一之体味词语表达作用提问方式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提问方式二、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3【操作规则】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答题步骤: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4例4: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15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提问方式二: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6例5:“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17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18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一是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从所在及相关语句中去寻找答题的依据。二是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如虚实义、双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等),必要时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答题。鉴赏所用词语,则应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等方面着手赏析其妙处。精讲点拨

19例6木车的激情张炜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过迅捷后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当堂检测“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0考生回答词语含义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信息源所在——题目中所说的“木车的激情”在原文位置。然后看看它前后的内容是否能够作为答案;对相关信息进行勾画、圈点、提炼。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21希望就在前方只要你肯努力

22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观点句:即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贬抑扬,则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突破口,有时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理解。变式句:根据句式变换的特点,这样的句子往往有强调意味,强调的点就在位置改变的那一部分上。修辞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来判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矛盾句:貌似矛盾,实际上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这样的句子往往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含蓄句:要通过句子的字面意义来思考它没有明说出来的意义。【命题二之品味句子】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赏析。

23提问方式:某句(段)话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24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25例《造心》第2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从修辞的角度看,这句话用比喻和夸张从内容上看,“金箔”强调色彩“整个宇宙”强调范围阔大从效果来看,生动形象,颇具感染力从情感角度看是赞许整合以上信息,可作如下赏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心”的光辉与阔大,生动形象,颇具感染力。解答

26赏析句子则应在抓住句子的关键性词语的同时从句式特点、修辞手法、内容和情感等方面欣赏其妙处或表达效果。答题时,先作具体分析然后进行整合。小结理解句子含义

27【命题三】指出文中某个句子,然后问为什么这样说或这样说的原因(根据、依据、理由等)是什么?【答题技巧】这种“句子”类题目与理解句子的含义题不同,这类题目,一般都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答题的依据,但其答题依据不在句子本身,而在其上下文中。作答时先分析“句子”的性质,观点句还是结论句(主要有这两种)。观点句,理由在后;结论句,理由在前。其次分析该句子所涉及(或管辖)的范围,确定信息的来源。然后在有效区内捕捉、筛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一般不要直接抄写句子。

28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一日的春光》第3题:作者说“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花的原因。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秾纤适中,充满生机。

29《一日的春光》(第4题: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又说“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有什么“遗憾”?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回答。答案:“一日的春光”烂漫、骄奢、光艳,使作者感受到快乐、活力、力量和生命;“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天的等待,作者再也不怨恨憎嫌春天了。春天来得太晚,让作者等得太苦。

30【命题四】文中引用某些文字或诗词有何作用或为什么要引用这些文字或诗词?【答题技巧】答此类题重要的是掌握引用的作用。引用,可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具有说服力;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增添文章意趣、文采和文化底蕴,增强文章感染力;点明题意,文题相应,铺垫对比,结构严谨;诗文相间,生动活泼,文采斐然,使语言更雅趣或更具文化底蕴。不过,掌握了这些作用后,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

31《阳台上的遗憾》第4题: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为什么?①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语言的雅趣;②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铺垫和仿拟对象,减弱了古今对照的效果;③不引用会减少“遗憾”的丰富内容。

32【命题五之手法】文章用第几人称,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要用第几人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土地》第3题: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只要了解了三种人称的表达效果和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就不难答题。

33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便于对话,自由灵活;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时具有呼告的作用;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1)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有真切感、亲切感。

34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2)拟人(或比喻)。既生动形象,又充满感情。

35例10《从阿尔卑斯山归来》第4题:本文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36首先,明确文中运用了何种技巧手法,主要从五个方面去审视: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对偶、对比等)。其次,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再次,分析评价文中运用某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

37理解概括某些段落的的内容与作用。第一个方面:内容上:1、注意抓中心句与结构句(承上启下句、总结上文句)2、以句为单位,分别进行概括与归纳;采用移用改造法或者分层归纳法进行概括内容,注意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

383、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39第二个方面: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