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讲稿

山茱萸讲稿

ID:82852001

大小:2.36 MB

页数:57页

时间:2023-09-22

上传者:L.M
山茱萸讲稿_第1页
山茱萸讲稿_第2页
山茱萸讲稿_第3页
山茱萸讲稿_第4页
山茱萸讲稿_第5页
山茱萸讲稿_第6页
山茱萸讲稿_第7页
山茱萸讲稿_第8页
山茱萸讲稿_第9页
山茱萸讲稿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茱萸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浅谈山茱萸第一页,共五十七页。

1讲解人:张俊利裴利华郭倩制作人:鲁露李静赵丽娜李静婉王晓洁王晓晶资料整理者:康亚楠李豫园韩志芳胡敬娟刘丽歌第二页,共五十七页。

2一、药用历史《神农本草经》始载,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九月·十月采实,阴干。”《本草经集注》载:“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颓子,亦可啖。既干,皮甚薄。”《本草衍义》载:“山茱萸和吴茱萸甚不相类,山茱萸色红大如枸杞子。第三页,共五十七页。

3山茱萸第四页,共五十七页。

4山茱萸第五页,共五十七页。

5吴茱萸第六页,共五十七页。

6吴茱萸第七页,共五十七页。

7枸杞第八页,共五十七页。

8胡颓子第九页,共五十七页。

9传统名医名方“八味肾气丸”山茱萸、泽泻、山药、牡丹花、茯苓、熟地、五味子、附子“六味地黄丸”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熟地“八味地黄丸”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熟地、川穹、肉桂“增损续断丸”山茱萸、薏苡仁、山芋、桂心、白茯苓“右归丸”山萸肉、熟地、山药、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熟附片“左归丸”山茱萸、大怀熟地、山药、枸杞、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来复汤”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生杭芍、野台参、甘草“固冲汤”萸肉、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碳、五倍子第十页,共五十七页。

10二、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剥落;小枝细圆柱形;叶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表面无毛,背面黄白色贴生的短柔毛,脉腋密生淡褐色腋毛,侧脉6~7对;伞形花序腋生,黄色;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11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12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13伞形花序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14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15三、地理分布山茱萸属植物分布于欧洲中部及南部、亚洲。河南南阳、浙江杭州、陕西汉中是我国山茱萸主产区。陕西汉中的佛坪县被评为“中国山茱萸之乡”。浙江产山茱萸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16山茱萸吴茱萸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17山茱萸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具有耐阴、喜光、怕湿的特性。平均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可谓山茱萸的最佳生长区。山茱萸是休眠期很短的一个树种,同迎春一样,先花后叶。山茱萸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它在没有外因干扰的情况下,自然地出现丰收年和歉收年,即俗称的大年、小年,且往复交替。果实于霜降到冬至间采收为宜,采摘时要保护花芽、枝条、以免造成翌年减产。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18药用历史植物形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资源评价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19四、化学成分山茱萸的果实主要含有山茱萸苷、皂苷、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苹果酸等。按化学类型分主要含糖苷类及苷元、挥发性成分、鞣质类、有机酸及其他成分。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

20(一)糖苷类及苷元苷类成分除山茱萸苷(即马鞭草苷)外,还分到8个单体,含量最高的是马钱素,莫诺苷,另含獐牙菜苷,7-甲基莫诺苷(疑为提取过程中的次生产物)、脱水莫诺苷、7-脱氢马钱素及一种新的双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称为山茱萸新苷,该苷中马钱素和莫诺苷两部分通过醚键相连接。从茱萸果肉中分得7-乙氧基莫诺苷,同时鉴定出含有7-O-没食子酸-D-景天庚酮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21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环烯醚萜苷由一个五元环和一个环烯醚环组成,五元环C6、C7、C8均可有取代基(常为羟基或酯基)。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22环烯醚萜苷的药理作用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镇静、止痛、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活性分子。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23(二)挥发性成分果肉中含有挥发油,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其中有9种单萜烃,6中倍半萜烃、5种脂肪烃、7种单萜醇、6种脂肪醇、4种单萜醛及酮、3种脂肪醛及酮、4种酸、8种酯、和15种芳香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主要成分有异丁醇、丁醇、异戊醇、芳樟醇氧化物、β-苯乙醇、甲基丁香油酚、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桂皮酸卞酯、棕榈酸和硬脂酸等。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24(三)有机酸及其酯果肉含熊果酸、2α-羟基熊果酸、齐墩果酸、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和3,5-二羟基苯甲酸等。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25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酒石酸(tartaricacid),即,2,3-二羟基丁二酸,是一种羧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和罗望子﹐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作为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酒石酸最大的用途是饮料添加剂。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26熊果酸酒石酸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27(四)鞣质类及其他成分果肉含水杨梅素D、山茱萸鞣质I(即异诃子素,又名菱属鞣质)、山茱萸鞣质II(即新唢呐草素II)、山茱萸鞣质III(即新唢呐草素I)等11种鞣质,包括10种没食子酸鞣质和7种鞣花鞣质。果肉及果核中均含有苏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另含23种矿质元素和Vb、Vc等。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28鞣质具有与蛋白质发生结合使之沉淀的性质,称之为收敛性。鞣质传统的药理活性大部分都可归因于收敛性,但目前的研究证明鞣质还具有更广泛的药理活性,这些活性还与鞣质的抗氧化性和与金属离子络合等其它性质相关,主要有:抑菌、抗病毒、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癌变。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29收敛性杜仲:抗脂质过氧化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

30五、资源评价(一)品种评价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山茱萸果肉药材的质量标准除了常规的性状鉴别外,规定所含果肉、果柄不得过3%;含水量不得超过16.0%;总灰分不得过6.0%;按干燥品计算马钱苷(C17H26O10)含量不得少于0.60%;同时对山茱萸药材中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安全限量也作出明确要求。因此有关山茱萸研究和生产均应在遵循这些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31(二)效益评价1、经济效益评价山茱萸为我国的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就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功效,被历代医药学家所喜用。除供处方调配外,还是传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全鹿大补丸、金匮肾气丸、锁阳固精丸、左归丸、右归丸等的主要原料。山茱萸不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保健食品、酒类、饮料、罐头、添加剂等方面亦有用途,并在观赏和维持生态方面也有重要意义。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32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3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山茱萸在医药保健品等方面的开发,山茱萸年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药用价值广泛,市场前景广阔,山茱萸已成为主产医药农的主要收入之一。山茱萸既是平补阴阳之要药,适用于肝肾所虚所致的一切症候,又具有广泛的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阳气衰竭所致的很多病症。现代医家多视山茱萸为温补之药,很少视其为脱之品,因此认真研究山茱萸的功能主治,对发掘山茱萸的传统功效和综合开发其新的用途,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34(三)遗传多样性评价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各地山茱萸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山茱萸具有种内变异现象,在产区许多百年以上古树出现比较多栽培类型,是山茱萸丰富的种质资源。山茱萸根据果实形状分圆柱形果型(石磙枣)、椭圆形果型(正青头枣)、长梨形果型(大米枣)、短梨形果型、长圆柱形果型(马牙枣)、短圆柱形果型(珍珠红)、纺锤形果型(小米枣)等;依据果实色泽分为珍珠红、青头郎等类型。从果实的形状、大小、颜色、产量、干果肉(药材)率等经济价值综合分析,一般认为圆柱形果型(石磙枣)、短圆柱形果型(珍珠红)为优质类型;长圆柱形果型(马牙枣)、长梨形果型(大米枣)等为中等保留型;纺锤形果型(小米枣)、笨米枣等为低产劣质型。因此,通过山茱萸遗传多样性的评价,筛选和确定最适本地区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的品种,是合理开发资源,不断提高山茱萸的产量、质量的有效途径。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35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36药用历史植物形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资源评价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37六、开发利用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38以山茱萸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山茱萸果肉具有滋补肝肾、涩精止汗等功效,是加工“六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宫廷秘方和中药的主要原料。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39第四十页,共五十七页。

40左归丸、右归丸【方名】左归丸【分类】补益剂-补阴【组成】大怀熟地(240克)山药(炒,120克)枸杞(120克)山茱萸(120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0克)鹿角胶(敲碎,炒珠,120克)龟板胶(切碎,炒珠,120克)菟丝子(制,120克)【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主治】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本方常用于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闭经、月经量少等属于肾阴不足,精髓亏虚者。)【方名】右归丸【组成】熟地黄 八两[24g]山药炒,四两[12g]山茱萸微炒,三两[9g]枸杞子微炒,三两[9g]菟丝子制,四两[12g]鹿角胶炒珠,四两[12g]杜仲姜汁炒,四两[12g]肉桂 二两[6g]当归 三两[9g]制附子 二两[6g]【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病机分析]【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41左归丸和右归丸有何区别?《难经·36难》“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左肾属水主阴,右肾属火主阳,故“左归”是“滋阴补肾,使阴精得归其原”。“右归”是“温阳补肾,使元阳得归其原”。左归丸:【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右归丸:【功用】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42吴茱萸在中成药中的应用吴茱萸吴茱萸汤吴茱萸与干姜,均有温中散寒功效,治疗寒郁中焦,脘腹冷痛等证,二药常相须为用。然干姜尚能温上焦,温肺经化饮止咳;吴茱萸还能温下焦,温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肾阳以治寒泻,温营血以治经闭。吴茱萸汤是古代名方。吴茱萸汤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原方组成为: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43(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山茱萸又名枣皮,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山茱萸除做药用外,还可用于保健食品饮料。山茱萸可用于食疗,也可冷浸制成药酒作为滋补药饮用,也可制成果酱,果冻和一些保健食品。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44石台县种植山茱萸历史悠久,所产山茱萸品质优良。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年加工处理山茱萸鲜果2万吨,开发生产山茱萸浓缩汁及系列饮品1万吨,处理山茱萸干果2000吨。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45山萸肉粥:有滋补益肝肾,益气和中,涩精敛汗之功。尤适用于儿童及中老年人保健,亦可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白带清稀,遗精遗尿,小便频数,久泻不止等症。山萸猪胰汤:有益气养阴,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之功。用于体质偏弱者日常保健较宜,亦可用于脾肾不足,气阴两虚所致的神被乏力,腰膝酸软,消渴不止,尿多清长者,今天可用治糖尿病、性功能减退、小儿遗尿等。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46中国西峡县以山茱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中国养生酒”对阳痿不举、未老先衰、腰痛酸困、脾肾虚寒、男女不育之症有良效。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47韩方药材——山茱萸据化学分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酯、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抗应激、抗氧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山茱萸能提高红细胞中SOD活性,因此能起到对抗脂质过氧化,达到抗衰老的功效。此外,许多实验结果也表面,山茱萸还有不错的抗癌功效。现在许多护肤品当中都会被质疑含有致癌物质,所以亲们可使用含有山茱萸这种抗癌原料的护肤品,不但使用放心,还能抗氧化、抗衰老呢!来自韩国的花润推出的一系列紧致抗衰老护肤品中就含有山茱萸.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48韩国美容香皂山茱萸香皂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49第五十页,共五十七页。

50七、资源保护(一)资源现状我国产的两种山茱萸属的植物:山茱萸及川鄂山茱萸山茱萸川鄂山茱萸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七页。

51产地分布山茱萸在我国的产地分布:产华东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陕西汉中的佛坪县被称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川鄂山茱萸在我国的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其功效与山茱萸相似。第五十二页,共五十七页。

52七、资源保护1.保护现有资源,加强抚育管理加强对现有山茱萸栽培类型保护,可为山茱萸单株优选,选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植株,提供保障。例:安县晓坝镇山茱萸种植历史悠久,且由于该镇的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所产的山茱萸品质优良,具有果肉厚、色泽鲜、药用价值高的特点,在此建立了山茱萸基地,对基地现有的栽培种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以山茱萸果实形态、产量、挂果率、及有效成分含量等为考察指标,进行资源的优选、优育,使山茱萸的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升高,产值也大大增加,且生产出的山茱萸品质佳,无公害。第五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532.加强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山茱萸适应性强,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山茱萸可以采用种子繁殖、嫁接繁殖等多种繁殖方法。加强整枝形修剪是提高山茱萸产量的主要管理手段,另外山茱萸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较为严重。例:安县晓坝镇在山茱萸基地进行了嫁接、移栽、防虫等工作,且以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为技术依托,具有一批从事山茱萸种植栽培、药理药化、检测、临床实验的专业研究人员。第五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54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选育优良品种目前对山茱萸的生物技术及品种选育研究甚少,但山茱萸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变异类型,这对我们开展良种选育提供了资源基础,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和品种选育技术对山茱萸进行矮化品种和无核化果实及对山茱萸地道适应性研究是今后对山茱萸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五十五页,共五十七页。

55第五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56内容总结浅谈山茱萸。《本草衍义》载:“山茱萸和吴茱萸甚不相类,山茱萸色红大如枸杞子。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山茱萸果肉药材的质量标准除了常规的性状鉴别外,规定所含果肉、果柄不得过3%。因此有关山茱萸研究和生产均应在遵循这些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纺锤形果型(小米枣)、笨米枣等为低产劣质型。加强整枝形修剪是提高山茱萸产量的主要管理手段,另外山茱萸在栽培过程中病虫害较为严重。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选育优良品种第五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