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

ID:8299845

大小:526.5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3-18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_第1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_第2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_第3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_第4页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来源:考试大2009/12/21【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t一、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

2、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3、)。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经验D.课程是活动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柏拉图B.毕达哥拉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杜威原理B.泰勒原理C.斯宾塞原理D.赫尔巴特原理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材D.教科书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4、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A.课程目标B.课程实施C.教学任务D.课程评价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型课程来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责编:xufen【纠错】二、填空题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2.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

5、进程的总和是()。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5.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6.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为主。7.拓展课常常以()的形式出现。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的形式出现。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20.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来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责编:xufen【纠错】三、简答题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2.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3

6、.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5.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6.简述现代课程观的基本内涵。7.如何正确实施课程评价?四、论述题1.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2.试述课程编排中的“心理逻辑原则”与“学科逻辑原则”。来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责编:xufen【纠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的教育评价与课程理论专家泰勒。1933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发起了一项著名的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因历时长达八

7、年(1934~1942),故人们称之为“八年研究”。1942年评价委员会发表“史密斯一泰勒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础。泰勒也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因此,答案为C。2.C解析: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和课程管理的需要,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从课程修习的角度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因此,答案为C。3.C懈析:美国课程的实践活动和日本的综合活动都讲求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8、,在这个过程中直接接触到事物或进行操作,从而获得直接感知的经验,反映了课程注重直接经验的趋势。因此,正确答案选C。4.A解析: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是包含七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注重分科的学习;工业革命后,按照社会的需求,开始设置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分学科课程体系,注重不同内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