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

ID:83067574

大小:37.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09-20

上传者:用户名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_第1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_第2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_第3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_第4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自主学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7声音的产生我想研究的问题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如何让声音停下来?观察实验※声音产生的秘密。我的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的方案:利用双响筒、铃铛、音叉等材料制造声音,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我的记录:物品名称方法现象双响筒敲打发出声音,双响筒震动。铃铛摇发出声音,铃铛震动。音叉音叉发音后放入水中水中有波纹。我的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的收获1、填一填。(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喜鹊的叫声、风声、汽车的喇叭声、钢琴声等构成了奇妙的世界。(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鼓面、玻璃杯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2、生活中的科学。和小伙伴研究一下为什么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不好听?音色不同加上振幅,导致声音不同8谁能传播声音我想研究的问题1、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声音离开空气、固体、液体还能传播吗?观察实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的猜想:声音是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我的方案:用闹钟、塑料袋、桌子、水槽等简单的器材做声音的传播实验。我的记录: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实验现象是否能在空气中传播用抽气机抽净玻璃罩内的空气,小闹钟在真空状态下,几乎听不使之变成近似真空状态,在密封到声音。的玻璃罩里放进一只小闹钟,观察现象。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将定时的小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在水槽外听到了小闹钟的铃声。入水中,把耳朵紧贴在水槽上倾听声音。是否能在固体中传播一个同学在桌子的一端敲桌子,贴着桌子能听到声音。另一个同学耳朵紧贴桌面倾听声音。我的发现:只有空气、液体、固体这些物体做桥梁,我们才能听到声音,也就是说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我的收获1、填一填。(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2)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3)制作简易电话时,使用铜线做电话线,效果会更好一些。拓展与应用学习参.考.

1......下雨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闪电和雷声虽然同时产生,但是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得多所以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学习参.考.......我想研究的问题9、怎样听到声音学习参.考.......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耳朵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观察实验※耳朵的构造。我的交流: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我的发现: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的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方式传递的,据此推测耳朵里可能有收集声波的构造和把声波传送转换为振动的构造。我的方案:用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等简单的实验器材验证假设耳朵的内部构造进行了解。1.把纸筒去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2.把一根火柴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3.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我的发现:1.橡皮膜振动带动火柴棍跳动起来。2.破了的橡皮膜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声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我的收获1、填一填。(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2)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3)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4).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2、生活中的科学。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中,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重点是保护耳膜,防止因尖硬物体的刺激、巨大的声响、病菌的感染损坏耳膜,使听力下降甚至丧失。拓展与应用狗的听觉特别发达。因为:犬不仅可分辨极为细小的高频率的声音,而且对声源的判别能力也很强。据有人测试,它的听觉是人的16倍。它可以区别出节拍器每分钟振动数为96次与100次、133次和144次。这对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晚上,它即使睡觉时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学习参.考.

2......10、各种各样的声音我想研究的问题1、声音有什么不同?2、影响声音大小的因素。观察实验※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我的猜想:声音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我的方案:敲鼓实验。在鼓面上放些纸屑,第一次轻轻敲,观察鼓面纸屑振动情况以及声音的大小,第二次用力敲,观察鼓面纸屑振动情况以及声音的大小。拨动橡皮筋的实验,两次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情况,听声音的大小。拨锯条实验。我的记录:实验名称实验条件实验现象相同不同拨锯条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用力拨动,轻轻拨声音小;用力使其振动发声。拨声音大。拨动橡皮筋拨动轻轻拨动,用力拨动,轻轻拨声音小;用力拨声音大。敲鼓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轻轻敲;用力敲响度小,纸屑跳动低;屑,敲鼓观察鼓面上纸响度大,纸屑跳动高。屑的振动情况。我的发现:用力越大,声音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大。※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我的猜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幅快慢有关。我的方案:压尺子、滴水两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我的记录:实验名称实验条件实验现象相同不同压尺子把尺子紧压在桌边上,,(1)将尺子1/5伸出桌伸出桌子较短时,振动振动的幅度相同,即用外;(2)将尺子1/3伸出桌频率快,声音高;伸出力大小一致外;(3)将尺子1/2伸出桌卡子较长时,振动频率外,使其振动发声.慢,声音低。滴水往水杯中滴水时水流大水面高;水面低。当杯子里水面较高时,小、杯口离水面的高度振动频率快,水声高;一致。水面较低时振动频率慢,水声低。我的发现:振幅越快,声音越高;振幅越慢,声音越低。我的收获1、填一填。(1)声音有大小和声调的高低的不同。(2)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音调。(3)打锣时,用力大发出的声音大,用力小发出的声音小;压锯条时,锯条伸出桌面长学习参.考.

3......时音调低,伸出桌面短时音调高。(1)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2)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2、生活中的科学。想一想,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听不见的声音?听不见的声音指超声波、次声波。拓展与应用为什么男女同学说话声音不一样?因为男女说话的声调是不一样的。男人声音粗而低,女人的声音则细而高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我想研究的问题1、什么是噪声?2、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观察实验※噪声的来源。我的交流:正在飞行的飞机、建筑工地机器轰鸣、城市道路上汽车喇叭声、生活中迪厅高声播放的流行音乐都是噪音来源我的发现:环境噪音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及社会生活。※噪声有哪些危害呢?。我的交流:一是影响听力,;二是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三是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四是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五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我的发现:噪声对人类的影响和危害很大。我的收获1、填一填。(1)声音一般可分为乐音和噪声两类。(2)噪声与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3)我们周围有许多噪声,如飞机的轰鸣声、建筑工地的声音、吵闹声等。这些噪声有的妨碍人们休息,有的使人烦躁。(4)控制、清除噪声污染的措施有采用无噪音设备和工艺、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植树造林等。2、生活中的科学。学校里的噪声有哪些?为了消除它我们应该怎样做?高声谈话的嘈杂声;校园内打闹声;高音喇叭……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放轻脚步;轻声关门等。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2)铃声响了,校园各处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3)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4)在宇宙飞船中,宇航员之间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听到巨大响声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6)次声波自被发现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学习参.考.

4......(1)根据声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2.小法官:(1)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电视机播放的声音。(错)(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方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对)(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错)(4)声音只有大小之分,没有高低之分。(错)(5)鼓膜震碎后,声波就不能传到中耳、内耳,人就聋了。(对)(6)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对)(7)消除噪音的最好方法是在耳中塞上一小团棉花。(错)3.我会选。(1)游泳时,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A)传播到耳朵里的。A、水B、空气C、游泳池(2)我们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清晰地听到指甲划桌面的声音,声音是通过(A)传到耳朵里的。A、桌子B、空气(3)用抽气机抽净玻璃鈡罩里的空气,我们(B)听到闹钟声。A、能B、不能(4)耳廓的作用是(A)。A、收集声波B、传递声波(5)使劲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A),轻轻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B)。A、大B、小(6)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B)。A、水面没有变化B、水面有变化(7)声音是以(B)方式传播的。A、水波B、声波(8)用同样的力敲打长短不同的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音调(B),短铁管发出的声音音调(A)。A、高B、低(9)耳朵是人的(A)。A、听觉器官B、视觉器官C、触觉器官(10)蝙蝠能利用(B)探测障碍物。A、次声波B、超声波C、声纳二、生活中的科学1、风声是怎样产生的?用所学知识解释。风是空气的流动,流动时的振动频率若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20赫兹~20000赫兹),人就能听到风声。2、调查超声波的作用与危害。超声波被广泛运用,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超声波有许多优点,但是它的危害很少很少,而且即便有危害,也是人们完全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忽略的。次声波可预报火山爆发、沙尘暴、龙卷风等次声波自然灾害,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的次声武器。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3、噪声对人们有什么危害?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三、探究能力噪声的防治反思回顾1、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2、噪声对人们有什么危害?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学习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