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

ID:83094977

大小:449.5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08-12

上传者:用户名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1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2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3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4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5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6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7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8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9页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01∕T 245—2022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合肥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03.080.99CCSA00□B3401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标准DB3401/T245—2022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

1

2DB3401/T245—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4.1机构要求.........................................................................14.2场地、环境.......................................................................14.3设施设备.........................................................................24.4服务人员.........................................................................34.5档案管理.........................................................................35服务流程.............................................................................36康复服务要求.........................................................................46.1接案建档.........................................................................46.2签订协议.........................................................................56.3初期评估.........................................................................56.4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56.5康复实施.........................................................................56.6康复效果评估.....................................................................76.7结档.............................................................................76.8康复随访.........................................................................77评价与改进...........................................................................77.1评价.............................................................................77.2改进.............................................................................8I

3DB3401/T245—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合肥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庐阳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合肥市残疾人联合会、合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安徽省领航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肥市包河区天情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梦之桥残疾人康复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红琼、丁勇、李鸣、刘亚琳、杨柱、毛映宇、胡永梅、李路、余晶晶、宇璐、黄冬云、张玲。II

4DB3401/T245—2022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服务流程、康复服务要求、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机构提供的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675玩具安全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6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6部分:医疗保健符号GB24436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GB/T26341-2010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JGJ3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建标165-2013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力残疾intellectualdisability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来源:GB/T26341-2010,4.6]3.2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rehabilitationserviceforintellectualdisabilitychildren由专业人员为0~14周岁的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指导服务,减轻其功能障碍程度,使丧失的功能尽快地、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帮助其回归、融入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的过程。4基本要求4.1机构要求4.1.1应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注册,宜取得教育或医疗资质。4.1.2应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卫生保健、档案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4.2场地、环境1

5DB3401/T245—20224.2.1机构的场地环境应满足建标165-2013相关要求。4.2.2康复训练区应设置在公共建筑的三层以下,教学及活动区域应相对独立,至少有2个消防安全疏散通道。4.2.3公共区域内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并符合GB/T10001.1和GB/T10001.6的要求。4.2.4应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杀菌和灭虫,同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4.2.5各类功能房间及康复区域、康复设施标识清晰,在开展仪器治疗的醒目区域张贴操作规范。4.2.6机构总面积应不少于300㎡,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0㎡,室外活动场地应不少于50㎡。4.3设施设备4.3.1功能房间4.3.1.1机构应设立以下功能室:集体训练室、个别训练室、专用训练室、多功能训练室、康复评估室、档案室、专供残疾儿童使用的卫生间。4.3.1.2功能房间设置应满足但不限于:——集体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室/音乐治疗室),至少2间,每间使用面积应不少于30㎡;——个别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至少3间,每间使用面积应不少于8㎡;——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每间使用面积应不少于50㎡;——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每间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康复评估室,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档案室,使用面积应不少于20㎡。4.3.2设施配备4.3.2.1机构应配备各种专业康复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康复评估设备;——康复治疗设备;——康复训练设备;——日常生活用品及配备。4.3.2.2各功能房间内的设施配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功能房间内设施配备序号功能房间功能房间内设施配备儿童课桌椅、拼图、插板、积木、黑板、彩色画笔、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集体训练室(游戏活动室、生活辅导1卡片及相关教具、洗漱、饮食、清洁等日常生活训练设施,器具、工具、室、音乐治疗室)家具、电器、打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播放器、奥尔夫音乐设备及教具等2

6DB3401/T245—2022表1(续)序号功能房间功能房间内设施配备个别化康复教育课程评量表、个训桌椅、玩教具、多媒体教学设2个别训练室(语言认知训练室)备、教学挂图、教学卡片、儿童读物、各类认知组件、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配备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感觉统合训3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练室)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家长培训4配备桌椅、资料柜、档案柜、电脑、教师用书、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室/教师培训室/资料室)配备接待桌椅、材料柜、档案柜、电脑、康复教学评估设备及量表、5康复评估室康复教学卡片、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6档案室档案柜、监控设施4.3.2.3康复训练器械应符合GB24436的要求。4.3.2.4玩具、玩教具应符合GB6675的要求。4.4服务人员4.4.1机构应配备业务主管、专职教师、康复治疗师、保育员(可兼),宜配备心理咨询师(可兼)。4.4.2业务主管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类或医学类专业,从事智力残疾康复工作3年以上。4.4.3专职教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类或康复类专业,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资质证书,且每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与智力残疾儿童数量的配比应不低于1:5。4.4.4康复治疗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医学类或康复专业类,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且每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与智力残疾儿童数量的配比应不低于1:10。4.4.5保育员(可兼)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持健康证,接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与智力残疾儿童数量的配比应不低于1:10。4.4.6心理咨询师(可兼)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年以上。4.5档案管理4.5.1机构应为智力残疾儿童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形式可包括文字、图像、影音资料。档案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本资料:基本信息、诊断证明;——协议资料:服务协议、保险协议等;——评估资料:初期评估记录、阶段性评估记录、末期评估记录等;——教学资料:康复计划、教学方案、训练记录。4.5.2与智力残疾儿童相关的档案应保存至其离开机构5年。5服务流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流程见图1。3

7DB3401/T245—2022接案建档签订协议初期评估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康复实施阶段一评估(3个月)(继续或调整训练目标计划并实施)阶段二评估(6个月)(继续或调整训练目标计划并实施)末期评估结档达到预期效果或需要转介,离开机构康复随访图1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流程图6康复服务要求6.1接案建档6.1.1收集智力残疾儿童相关材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智力残疾儿童基本信息;——二级以上医院相关诊断材料;——伴随其他疾病病历;——既往康复史及康复效果;4

8DB3401/T245—2022——家庭基本情况,家族遗传史告知说明。6.1.2初步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基本需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6.2签订协议机构应与智力残疾儿童家长签订协议和知情同意书,明确规定康复服务的内容、标准、方式、时间、收费、退费和投诉处理程序等必要事项,提示智力残疾儿童家长相关风险。6.3初期评估6.3.1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依据科学可靠的评估工具,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初期评估,明确康复需求,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能力测评;——感知能力测评;——认知能力测评;——语言交往能力测评;——生活自理能力测评;——社会适应能力测评。6.3.2使用的评估工具包括但不限于:——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测评量表;——盖塞尔发育诊断量表;——韦氏量表。6.4制定阶段性康复计划6.4.1根据初期评估结果,确定康复训练重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再将长期教学计划分解到每个月,制定月、周计划。6.4.2康复计划应能促进智力残疾儿童发展,提升其个人智能、社会适应和生活实践三个方面的能力。6.5康复实施6.5.1总体要求6.5.1.1应在机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进行立体教学与实践。6.5.1.2专职教师、康复治疗师应按照康复训练计划中的教学内容规范操作,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符合智力残疾儿童生理发育和障碍特点。6.5.1.3机构应灵活设置集体课程和个别化训练课程,有条件的机构可开展幼小衔接组别康复训练等项目。6.5.1.4专职教师、康复治疗师应规范记录康复训练内容,并每月汇总完成情况。6.5.2服务内容6.5.2.1运动能力训练应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等方面的训练。6.5.2.2感知能力训练:5

9DB3401/T245—2022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觉等方面的训练。6.5.2.3认知能力训练应包括认识常见物品、认识形状、认识颜色、区辨(大小、长短等)、认识数概念、时间概念等方面的训练。6.5.2.4语言交往能力训练应包括听和说的基本能力、理解和表达名词、动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掌握礼貌用语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训练。6.5.2.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应包括自我进食、如厕、自我身体清洁(刷牙、洗脸、洗手等)、清理物品等方面的训练。6.5.2.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应包括认识自己、家庭成员及社区环境、自我安全管理、自我情绪管理、休闲活动等方面的训练。6.5.3服务形式6.5.3.1个别化训练6.5.3.1.1主要针对个体表现出的主要问题行为及需要学习的行为,进行一对一矫正、学习和强化。6.5.3.1.2个别化训练可分为不同阶段,具体包括不限于:——0~3岁婴幼儿个别化家庭支持方案;——学龄前儿童个别化康复方案;——6~14岁学生个别化教育支持方案;——个别化转衔支持方案。6.5.3.2集体训练将若干名(建议5名以上)以上发展年龄及能力相同或相近(应考虑能力互补因素)的儿童以集体形式开展教学训练,人数应控制在10名以内。6.5.3.3融合活动应通过普特融合、社区融合、社会融合等方式开展融合活动,帮助智力残疾儿童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参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与生活活动,更好地促进其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6.5.3.4支持性服务6.5.3.4.1应通过集中培训、发放普及读物等方式对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定期进行培训和家庭康复指导,使其了解基本的康复教育知识,初步掌握康复训练方面的技能技巧并运用到日常康复训练中。6.5.3.4.2应积极主动配合机构,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强化和巩固康复训练内容。6.5.3.4.3应在机构或社区开展康复咨询与宣传服务。6.5.4服务频次6.5.4.1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应不少于2.5h,其中集体训练课不少于2h,个别训练不少于0.5h。6

10DB3401/T245—20226.5.4.2组织儿童参加融合活动每年应不少于6次。6.5.4.3支持性服务每月应不少于1次。6.6康复效果评估6.6.1总体要求6.6.1.1评估工具应符合6.3.2要求。6.6.1.2初期评估应确定接下来儿童康复训练的重点领域、目前儿童能力水平、障碍类别、康复策略及安置计划。6.6.1.3评估标准:提高分数=本次评估得分-前次评估得分;提高1分以上为“有效”,提高分数占评估项目满分总分的15%以上为“显效”。6.6.2阶段性评估6.6.2.1阶段一评估应在康复训练满3个月时进行阶段一评估,评估结果用于总结上一阶段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以此为依据,调整或制定新的训练计划并实施。6.6.2.2阶段二评估应在康复训练满6个月时进行阶段二评估,评估结果用于总结上一阶段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以此为依据,调整或制定新的训练计划并实施。6.6.3末期评估6.6.3.1应在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满10个月进行末期评估,末期评估用于评定智力残疾儿童在该机构的康复训练目标完成情况和康复效果。6.6.3.2必要时应进行个案会诊,根据专家意见调整或重新制定计划。6.7结档6.7.1应在一个训练周期结束后进行结档,根据智力残疾儿童需求,继续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或转介。6.7.2对于需要转入其他康复机构或普幼、普小的智力残疾儿童应提供安置建议。6.8康复随访对离开机构的儿童进行跟踪回访,填写随访记录并持续进行康复指导。7评价与改进7.1评价7.1.1评价方式机构可采用满意度调查、自查评定、召开家长或监护人会议、上门家访等方式对服务进行评价,宜采用服务现场综合评估的第三方评价。7.1.2评价指标7

11DB3401/T245—2022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康复评估情况,应达到100%;——康复建档情况,应达到100%;——儿童康复训练效果,应达到85%;——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满意度,应达到90%;——康复随访情况,应达到100%。7.1.3评价频次7.1.3.1自查评定及满意度调查每个康复周期宜进行两次。7.1.3.2第三方评价每个康复周期宜进行一次。7.2改进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