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胺皮炎

对苯二胺皮炎

ID:83526492

大小:31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天天好文库
对苯二胺皮炎_第1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2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3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4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5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6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7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8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9页
对苯二胺皮炎_第10页
资源描述:

《对苯二胺皮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对苯二胺皮炎大头医生编辑整理

1英文名称paraphenylenediaminedermatitis

2别名对位苯二胺皮炎

3类别皮肤科/过敏性或变应性皮肤病

4ICD号L23.5

5概述对苯二胺皮炎(paraphenylenediaminedermatitis)是指接触对位苯二胺引起的皮炎湿疹样改变。

6流行病学工业职业性皮肤病约占整个职业的85%。特别是石油,焦油化工业,合成树脂业,橡胶业,电镀业,制药业,玻璃纤维业,涂料业等行业中发病尤为普遍。

7病因对苯二胺是一种很强的致敏物质,可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交叉反应。它存在于永久性染发剂中,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8发病机制对苯二胺很强的致敏性,与多种化学物质发生交叉反应,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9临床表现参与对苯二胺生产的工人、毛皮衣制作者、美发师、参与橡胶硫化过程的工人可发生对苯二胺皮炎。皮损可发生于手背、腕部、前臂、眼睑和鼻部,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皮损散在或密集,可有渗出。病程长者可有苔藓样变。含对苯二胺的染发剂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又称为染发皮炎,一般自头皮开始,出现明显的红斑、水疱、糜烂、渗液、剧烈瘙痒。上眼睑、耳上部、额、颞、颈后部可明显发红、水肿。如未经适当治疗,可有结痂、苔藓样变。

10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1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2其他辅助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3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用含1%对苯二胺的凡士林作斑贴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14鉴别诊断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5治疗1.一般疗法(1)首先应追查病因,避免再接触,清除刺激因子并告知患者以免今后再接触患病。(2)避免搔抓、摩擦、热水或肥皂水洗涤及其他附加刺激。摒除辛辣刺激食品,清理胃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3)药物疗法:以脱敏止痒为主,轻者可口服或注射抗组胺药,如皮损面积大,炎症著明者可选用10%葡萄糖酸酸酸钙、10%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对重症泛发患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泼尼松20~30mg/d或肌注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二丙酸倍他米松(得宝松),或静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16治疗有感染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4)外用疗法:基本原则同急性湿疹。根据皮损情况,选择适应的剂型和药物,以消炎、收敛、缓和对症为原则,禁用刺激性或易致敏的药物。急性期红肿炎症著明、渗出糜烂者可用复方硫酸铜液(达里波斯液)或3%硼酸溶溶液进行湿敷,轻者可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或收敛、消炎的油膏外用。如已形成慢性炎症,可酌用低浓度角质形成剂,如3%黑豆馏油或糠馏油糊糊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配为油膏或乳剂外用。

17治疗2.中医疗法治则:宜清热、凉血、解毒。内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去柴胡、当归、加白茅根、蒲公英、大青叶;大便干者加大黄;湿盛者加泽泻、猪苓、茵陈;发热加生石膏。症状轻者可服龙胆泻肝丸。

18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9预防1.改进生产设备,改善生产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安装良好有效的通风,排气及吸尘设备,减少车间有害气体及粉尘,设立浴室和更衣室。2.加强个人防护,注意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帽子、面罩、防护眼睛等防护服,长统靴等。

20谢谢大家!by大头医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