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

ID:8432410

大小:35.9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支农结构效率低下与金融支农积极性不高互为表里。必须整合财政和金融两股支农力量,使二者发挥各自支农比较优势,在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基础上扩大支农资金规模,从而大幅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财政支农;结构效率;金融支农;整合      

2、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已成共识。关于导致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的原因,立足于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缺陷的定性研究较多,而着眼于财政支农结构对财政支农效率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本文基于财政支农结构视角,对财政支农结构效率展开定量分析,以揭示我国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的结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基于财政支农结构效率的分析      财政支农的范围很广,涉及部门较多,本文将“财政支农支出”界定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与“全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入”两项之和;然后基于结构效率观对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进行

3、评估。   (一)财政支农支出内部结构的对比分析   1,财政支农支出1的占比从1978年的51.1%缓慢升至1980年的54.7%,接着迅速升至1981年的66.9%并相对稳定至1997年,然后降至1998年的50.5%,又在波动中升至2005年的68.5%。1978~2005年间财政支农支出l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0%~70%之间,一直占据最大的份额;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属于生产性财政支农支出,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中一部分属于正常和必需的农口单位维持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分事业费中有相当部分属于非必需性的过量消耗,是财

4、政支农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因此,必须通过创新机制体制,大力精简农口机构和人员,提升农口部门的工作效率,并压缩农口事业费。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比从1978年

5、的33.9%升至1979年的35.8%,然后持续降至1981年的21.9%,接着直至1987年基本稳定在24%。1988年又降至17.8%,直至1997年相对稳定于20%,接着大幅升至1998年的37.2%,升幅达92.3%,最后在波动中降至2005年的19.6%。1978—2005年间,农业基建支出占比一般保持在20%—40%之间,但也有1988、1989、1994~1997、2005年共7年在20%以下。其属于占比次高的部分,但由于财政直接支农模式在支农项目选择、进度管理、完工后维持等方面均存在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因

6、而其本身的支农效率并不高,有时甚至十分低下。导致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一是政府在建设项目管理知识、技术、经验等方面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之政府官员对免费性质的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营监管缺乏动力,且极易诱致寻租式腐败;三是交易费用阻碍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即从理论上讲,上级政府部门可通过雇佣另一个代理人去监督下级政府部门的支农行为,但交易成本的高昂往往使这种以一个代理人监督另一个代理人从而解决内部人控制所带来的腐败问题的设想难以实施。   3、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比年均为0.8%,仅1981、1

7、983—1988年共7年中该比重大体在1%~1.5%之间,其余年份均低于1%。可见,具有极大杠杆效应的农业科技费用支出占比极低,是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又一有力证据,也是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4、农村救济费占比偏低,年均为5.2%。农村救济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生产性投入,不仅可缓解农村贫困户的生存困境,为日后的农业生产或其他农村经济活动积累人力资本,而且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从而间接支持农村乃至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因此,该比例应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而适度增加。6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