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

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

ID:8556498

大小:3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1

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_第1页
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_第2页
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_第3页
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_第4页
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大学语文论文谈汉语特点对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李自娟(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作者简介]李自娟,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研究状况,对伴随性词汇习得进行简要的阐释并介绍了与其相关的影响要素,进而力图转变视角,更关注汉语本身特点,将其与认知角度相结合,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其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对对外汉语教师以及汉语学习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均有所启发。[关键词]伴随性词汇习得;汉语特点

2、;阅读[中图分类号]H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9-0148-03一、引言1.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概念。无论在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中,伴随性词汇习得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习得途径。伴随性词汇习得是一种以阅读为主要目标,词语习得为辅的学习,通过对书面阅读所传递的信息加以注意来扩大词汇量,词汇知识实际上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副产品(IncidentalVocabularyLearning,详见HuckinCoady1999;WescheParibakht1999)。2.国外对伴随性词汇

3、习得的研究。1995年以来,国外陆续开展了针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各有侧重地探究了伴随性词汇习得的诸多方面,如Laufer和Hulstijn于2001年针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产生提出了“投入量假说”(involvementloadhypothesis),该假说从动机和认知这两个维度出发,将学习者的阅读分为单纯阅读和伴以任务的阅读,前者的伴随性词汇习得是由语篇理解的需要引发的,而后者的是由完成任务的需要引发的。而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研究的主要着眼点是其影响因素,可综合归纳为语篇、语境、词汇和学习者等,这些影

4、响因素贯穿在习得的产生、过程和结果中。语篇因素主要包括语篇内容(Pulido2004a)、语篇中的生词率(Nation2001:233)和语篇的文体(Gardner2004);语境因素则通过语境的有无(Zahar等人2001),语境的性质(Beck等,1983;Li,1988;MondriaWitdeBoer,1991)以及语境离生词的远近对词义搜索造成影响;词汇因素主要指生词在语篇中的突显度(saliency)、性质和外形(appearance),它们将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或阻碍词义的推理和搜索(Nation2001:

5、261);学习者因素是指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目的,它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词汇量大小、文化背景知识以及阅读的技能策略有关,其中阅读能力与伴随性词汇习得效果呈正相关(Pulido,2003,2004b),而阅读动机不仅影响着伴随性词汇习得的产生,还影响着学习者对词汇处理的程度和方式(SwanbornDeGlopper,2002)。这些因素实际上并非相互独立,它们彼此相互影响。3.国内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研究。国内关于伴随性词汇习得的研究,也基本沿着以上方向展开。2003年,盖淑华在《词汇附带习得研究概述》中纵观了伴随性词

6、汇习得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证研究,重点关注其研究方法,继而依次论述了词汇量是伴随性词汇习得产生的基础、语境对猜词能力的帮助及“投入量”大的阅读任务有助于伴随性习得这三个问题。钱旭菁在《汉语阅读中的伴随性词汇学习研究》中具体研究的问题有:阅读文章时学习者是否能够附带地学习汉语词汇;语言水平和词汇量、目标词出现的次数、语境线索丰富程度对伴随性词语学习程度有无影响。朱勇、崔华山的《汉语阅读中的伴随性词汇习得再探》在钱旭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语境线索的丰富程度以及与目标词的距离对词语猜测的影响,他们还讨论了语境

7、线索的有和无、直接和间接;语境线索和目标词在句中的位置关系,语境线索的消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朱勇、崔华山首次提及了义项和汉字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二、理论基础1.本文的出发点。本文正是受到《汉语阅读中伴随性词汇习得再探》一文的启发,力图转变视角,更关注汉语本身特点,将其与认知角度相结合,探求其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举例而言,在词义猜测的过程中,语境往往是首选线索,然而语篇中的生词并非都有语境,尤其对于二语习得者而言,这往往取决于二语习得者的词汇量水平以及背景知识。那么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某些语言(如汉语)的构词

8、语素或词形字形将发挥作用。2.伴随性词汇习得的过程。语篇、语境和学习者因素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作者认为汉语特点,尤其是词汇因素,对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习得的过程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过程是词汇理解和运用的过程。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通过搜索(search)与评定(evaluation)(LauferHulstijn,2001)或词义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