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

川教版历史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

ID:8615996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川教版历史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_第1页
川教版历史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_第2页
川教版历史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_第3页
川教版历史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川教版历史八上《红军长征》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军长征教学内容: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背景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星星之火”,后启“抗日救亡”。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时,学过好多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如:《金色的鱼钩》和《倔强的小红军》等。所以,这段历史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却不是系统的、完整的,特别是对于长征精神及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的认识更容易忽略,且在广度和深度上达不到。所以,在教学中

2、除了要让学生对长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谈长征的艰难险阻,让学生体会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通过加强师生互动,设置历史情境,采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使学生逐渐体会历史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

3、价值观]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人格的力量。欣赏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体会一代伟人文韬武略的风采。教学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朗诵毛泽东诗歌《七律·长征》。

4、(配上音乐,营造气氛)长征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壮烈、最惊心动魄、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一页。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有一位美国记者说: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那么当年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发进行远征的?长征中红军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胜利的意义何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来学习第12课红军长征,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0页,完成学案的预习问题部分。(板书课题:第十二课红军长征)二、新课学习(一)长征的开始:1、原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建立以后,红军队伍不断迅速壮大,这使国民党惊恐不安,于是蒋介石调集军队,向我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在五次"围剿"中,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一部分内容"长征的开始"。①红军前四次能粉碎敌人"围剿"的原因是什么?(红军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根据地军民按照毛泽东制定的军事方针,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②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失败了)过渡:我们从前四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的不同结果,来分析一下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6、?(学生看书回答)教师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就是由于"左"倾错误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是一次危险的撤退,撤退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力量。2、长征开始(课件显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红色线条表示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1934年10月,一个秋天的晚上,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一个从头到尾绵延16华里长的队伍,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①红军开始长征,敌人会不会让红军顺利地走呢?②敌人是怎么做的呢,红军战士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书上内容(P70第二自然段)(学生看书回答)过渡:就

7、在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红军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向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之后,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红军这时得到了暂时的休整,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板书:召开遵义会议)(出示课件:点击"遵义"图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遵义会议会址"。)3、转折——遵义会议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遵义会议"一段,并完成学案的相应内容。过渡:我们知道,红军长征开始时,由于"左"倾错误统治,红军伤亡惨重,人数由8万多锐减到3万余人。遵义会议的召开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了下来,从而

8、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因此,遵义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成败的转折点。所以说遵义会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二)长征的过程:1、四渡赤水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灵活机动,忽东忽西,在赤水河这里四渡赤水。(出示课件:四渡赤水)解说: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很快又打回来,之后又杀回去,最后又冲回来,反反复复,四渡赤水,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四渡赤水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