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

ID:8623997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3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_第1页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_第2页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_第3页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_第4页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声现象(测试时间:30分钟总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A、发声的物体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

2、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答案】B【解析】A、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不合题意.B、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鼓面振动引起鼓外空气振动再将振动传至人耳,不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C、鼓乐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不合题意.D、人耳具有双耳效应,剧场的混响时间不同,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不合题意.故选B.3.春节联合会上,有一名节目主持人出场时,“闻其声,而知其人”,张华能够清楚地

3、辨别出这是著名主持人朱军的声音,这是他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答案】C【解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根据不同人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答案】D【解析】A、

4、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慢称为频率,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不合题意.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不合题意.C、噪声监测装置是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噪声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D、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这两种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故选D.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答案】

5、D【解析】A、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故B错误;C、次声波是我们的耳朵所听不到的声音,故C错误;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故选D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答案】D【解析】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D.7.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

6、噪声的是(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答案】D【解析】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故选D.8.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答案】A【解析】A、在校园周围植

7、树造林,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会使得我们听到的噪声更大,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故选A.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声音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