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

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

ID:8633507

大小:2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3

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_第1页
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_第2页
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_第3页
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_第4页
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苏教版语文四下《小儿垂钓》word版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谈话放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第一次见面,咱们相互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通州市实验小学的老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原来老师已经告诉你了!/我的姓啊,很有意思的,把它倒过来,反过来,转半圈,还是一样的!猜猜看!)  2、王老师啊今天特别高兴!记得五年前,我就来咱们通师二附,实习过,当时而附的小朋友热情、活泼!留给我的印象可深了!今天来到二附,见到你们,也很想跟你们交个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你的班级或你的学校,可以吗?(补:我相信在座的客人老师们也是很想知道的!)  [评价:(简单地)行啊,好,xxx,记住你了!……  (可以在传话筒的过程中补白:

2、话筒在哪儿,帮忙传一下。拿着话筒,享受的可是主持人的待遇,只要举手发言,就有机会。)  (手势停)3、二附的同学果然能说会道,活泼可爱。我还知道二附的读书节搞得非常棒,同学们爱读书,读童话、读小说、读诗歌收获是特别大,没说错吧?下面我们准备开始上课了,好吗?  二、导入揭题(激趣)  1、揭题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跟着老师书空是个好习惯。“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最长;“钓”字这里面是个点儿。  2、一起读,知道题目意思吗?钓过鱼吗?  3、很多同学钓过鱼,钓鱼是件很有趣的事,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又别有一番

3、情趣呢!  三、初读探趣  1、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上两遍,读正确,有不理解的词儿打上问号。  [课件]  (巡视)  2、反馈。手:停。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评:不错,三个生字全读正确了,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出示三个生字)  还有谁再来读。(评:诗读得不错,还能读出那么一点味道来了,不错,果然会读诗)  3、有不理解的词吗?  让学生一一列出。  谁能帮帮忙。  让学生说,教师一一界定。(多说了:别人没问的你也答了,少说了:看来xx有点难度,需要老师帮忙吗?)  垂纶就是垂钓,那为什么不说“学垂钓”呢?  (映/应:看来这个词一时半会还

4、说不清楚,待会我们边读边理解。板书应?  4、小结:诗读正确了,词语也理解了,那么诗中的趣味有没有读出来呢?  再轻轻地读一遍诗,你一定能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画面。(生自渎)你看到哪些有意思的画面呢?  (评:真有意思/是挺好玩的,很有趣/挺逗的/恩,你呢?)(板书:趣)  小结:同学们边读诗,边想象画面,真会读书。  四、细读品趣  1、其实,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会体会,可以把自己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2、巡视(发现问题一一指导:大家的感受不一样,有的在后两行,有的在第一、二行也找了好几个呢

5、)  个别指导一、二行词语,鼓励发言。  3、反馈:读完了吗?圈画了哪些词句?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同座交流交流。  4、谁来说?(指名)(如回答后面二句的,确实有趣/说出了你的感受,请坐,你抓住了xx,好的,还有其他的吗?)  ①蓬头。(第一个回答的板书)(及时板书)  评:哦……还有谁?也觉得有趣。附和:你从“蓬头”中品出了淘气,“蓬头”透着野性/本真/可爱/感兴趣  小结:啧啧,一个“蓬头”,让人忍俊不禁,真是野趣十足呀!(指板书说)  (xx,抓的好,还有吗?)  ②侧坐(及时板书)(及时板书)  评:(从“侧坐”中你品出了小儿垂钓的悠闲)抓住“

6、侧坐”这个细微的动作读出趣味来了,很好!其他同学门?有补充吗?还有谁从“侧坐”中读出了乐趣?  回答当中插:“侧坐”在大家眼里有那么多丰富的镜头,你们想象得真有趣。  小结:从“侧坐”,大家就读出这么多有意思的画面,是啊,一个“侧坐”,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闲趣中又透着一丝情趣!你还抓了哪些词语读出了你的感受?  ③草映身(可见小孩子身子小)  是啊,如果是大人哪会有“草映身”的趣味呢?  小结:“草映身”可以想象小儿垂钓之处是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指板书)  还有其它的吗?  ④“稚子”,稚嫩,可爱,天真。  ⑤“学”非“

7、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  教你方法:边读边想形象。  评价:感受的兴趣不一样,读出的味道也不一样。你对……情有独钟。  过渡:从小儿的摸样→垂钓的姿态→垂钓的环境→  ⑥“遥招手”“不应人”(相机板书,摇招手,不应人)  让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之上教师小结:是啊,“路人……”那是因为“怕得……”  “怕”写出了小儿垂钓的有趣心理,他在想什么呢?  小结:这正是儿童独特的心理,“遥招手”、“不应人”。(板书)  多么有趣呀,越爬越有趣。能读好这个这两行诗吗? 

8、 方法:借助手势。评价:听出你的担心来了。  一起来读好它!(齐读)(教师加手势“嘘”提前渗透。)  4、读得很好。能把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