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

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

ID:8637827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3

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_第1页
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_第2页
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_第3页
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_第4页
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语文七下《强项令》《岳飞》word教案及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强项令》、《岳飞》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2、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3、理解古代“法”与“执法”和现在的“法”与“执法”不同。 4、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领会岳飞精神的内涵。 《强项令》一、作家作品简介: 1、《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包括十纪,八十列传及八志,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止共一百九十五年的史实。其中,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朝的司马彪。《后汉书》的最大局限就是丢掉了《史记》重视农民起义的传统,对黄巾起义

2、持否定态度。黄巾起义为东汉末的大事,其中的主要人物如张角弟兄,竟不为立传。他们的事迹,只附在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僚皇甫嵩的传中。 2、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二、课前热身yè cān shèng  c

3、hì  yǔ     nì   chuí 范晔   骖     乘       叱   圉人 藏 匿   箠杀  yíng    chì  fú       cáng击楹    因 敕     枹鼓不鸣     臧  亡匿死 三、朗读课文,串讲课文: 1、重点词语:特,特例。  征,征召。  苍头,家奴。以奴骖乘,以,用。  乃,于是,就。以刀画地,以,用。  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欲,想要。  之,指代董宣。因格杀之:因,接着;格杀,打死;之,指代家奴。何以,以何,凭什么。  不须,用不着。  须,等待。谢,认错。  顿

4、,叩头。  据,撑,按。臧,隐藏,现在写作“藏”。  行,施行,施加。敕,(皇帝)命令。  钱三十万:三十万枚钱。悉,全,全部。  班,分发。  良人:平民,百姓。由是,从此。  震栗,害怕得发抖。豪强,指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卒,死亡。妻子,妻子和儿子。  敝,破旧。伤,悲伤,感到悲痛。  以,因为。 2、重点句子:   (1)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府吏不能够捕获(他)。(2)及公主出行,而以奴骖乘。等到公主出门,(他)凭家奴(的身份)陪乘。   (3)

5、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4)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 四、分析课文: 1、归纳段意:    第一段: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    第二段:记叙了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2、找出“董宣执法”这一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起因: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

6、家,吏不能得。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高潮:公主回宫告状,董宣痛陈理由,皇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结局:皇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3、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宣,欲箠杀之”。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官”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文章通过光武帝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4、讨论:从湖阳公主包庇家奴的行为,说说

7、当时社会的法制状况。明确: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法制不健全,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甚至可以草菅人命,并且不受法律的制裁。刘秀起初对此并不以为然,直到董宣冒死陈言,才改变了看法,要“圣德中兴”。5、课文在塑造董宣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塑造董宣的形象,文中还用对比的手法——刘秀对董宣态度前后对比;侧面烘托手法——豪强莫不战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鼓不鸣董少平”来表现人物。6、提问:董宣除了具有执法严明,不畏强权的优秀品质,文中还写了他其他的美德吗?明确:文中还表现他清廉的美德,表现为:“

8、惟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五、小结:1、表现手法上的特点第一节是正面描写董宣,第二节是侧面写董宣,正面和侧面相互呼应。第一节是课文的详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第二节是课文的略写部分,是课文的次要内容,文章详略得当,行文活泼,富于变化。课文通过介绍董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