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现状思考

农村教育现状思考

ID:868323

大小:38.5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9-21

农村教育现状思考_第1页
农村教育现状思考_第2页
农村教育现状思考_第3页
农村教育现状思考_第4页
农村教育现状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现状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教育现状思考素质教育自1983年提出以后,就引起国家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曾经有一段时间,素质教育这一口号喊得震天响,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思考与讨论,成为茶余饭后的必谈话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抱有极大热情,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这点星星之火,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以至奄奄一息。时至今日,素质教育这一理念,似乎已被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依然是“马照跑,舞照跳”,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此深表忧虑。下面对农村的教育教学现状,谈一谈我的所见所思。1、学习时间普遍较长正常情况下,农村中

2、学每天要上十节课,但是有的学校早、中、晚还要加课,甚至一天要上12节左右的课,有的学生夜里作业要做到12点,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还有的学校星期天还要组织学生补课,占用了学生法定节假日。即便学校没有组织补课,很多家长也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名目繁多的补习班,令学生苦不堪言。2、学生学习压力大一方面农村孩子出路较少,很多家长都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把这种理念施加给学生。学校为了单方面追求升学率,也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组织各种考试、竞赛,依照成绩对学生进行排队,甚至还实行淘汰制,实行“快慢班”,使

3、学生总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另一方面很多学校除了教材之外,都要求学生购买一些辅导资料。同时,有些家长也给学生买了很多课外读物,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多学一点。这样,学生终日被书本包围着,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为了应付没完没了的各种习题,被搞得筋疲力尽。3、德智体美劳畸形发展大多数学校每周体音美课只设一节,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而开设的也不一定按体音美课上。有些学校根本没有专职的体、音、美教师,学生连一些基本的体育、音乐、美术知识都不知道,学校也从不开展球赛、晚会、字画展等各种文体活动。在这几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也得不到挖掘,更别提发展

4、。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都很淡薄。4、农村教育设施落后近年来虽然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教育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校舍、学校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总体上仍不尽人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仍然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远程教育、信息化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依然是“春风不度”,学生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视野比较狭窄。寄宿式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几十个学生挤在一个宿舍里,环境差,有些学生甚至睡在水泥地上。学生们露天就餐,伙房卫生条件也达不到标准,厕所也异常简陋,蚊蝇乱飞,污水横流,很难保证学生的健康与安全,对学生的成长构成一定

5、的隐患。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对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我们应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上去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以及改变它的方法与措施。下面仅谈谈我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以上几点,我认为都是学校、家长受应试教育、功利至上观念影响和支配而造成的。另外,国家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共举、齐心协力来扭转这种现实,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初步转变。1、国家的责任与义务首先进行教

6、育观念的改变,树立传承中华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纳西方教学经验,逐步确立新时代中国教育思想理念。读书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却是重点。教育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服务社会,造福苍生。其次对于教育机构进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洁的教学机构方能教化出清正廉洁的学子。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科举教育逐步过度到全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而不是为了升学考试。提倡有教无类,因人而异,重智育,更重德育,同时加强体、美、劳的教育;教师,师风、师德应当成为首选,而教学灵活多变应成为现代教学的特色,并能走出课堂,进

7、入社会生活,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三是改革教育制度,整顿社会教学秩序。现代社会教学秩序十分混乱,公办与私立并存,而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却差别很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则上应该不主张民办学校,即便是民办学校,也应纳入中国教育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教育制度缺乏灵活性和教条,行政化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教学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教育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和变革发展。四是改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

8、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