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

ID:8687637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5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_第1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_第2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_第3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_第4页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九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题(文言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板块)第一部分:本单元比较(人物传记: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比较)——陈涉、唐雎、诸葛亮第二部分:文言基础:1、辍耕之垄上2、发闾左戍渔阳。3、屯大泽乡4、皆次当行5、会天大雨6、今亡亦死7、死国可乎8、以数谏故9、楚人怜之10、为天下唱11、念鬼12、乃丹书帛曰13、间令14、忿恚尉15、尉果笞广1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7、蘄下18、徇蘄以东19、比至陈20、身被坚执锐1、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大王加惠3、唐雎不辱使命4、故不错意也5、岂直五百里哉6、秦王怫然怒7、请广于君8、布衣之怒8、以头抢地耳9、休祲降于天10、天下缟素11、秦王色挠12、长跪而谢

2、之曰13、寡人谕矣1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15、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16、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8、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1、时人莫之许也2、先主器之3、屯新野4、此人可就见5、先主遂诣亮6、凡三往7、不可屈致8、汉室倾颓9、因屏人曰10、欲信大义11、遂用猖獗12、诚如是13、宜枉驾顾之14、孤不度德量力15、然志犹未已16、非惟天时17、此诚不可与争锋18、利尽南海1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20、总揽英雄21、帝室之胄22、命一上将将荆州23、百

3、姓孰敢箪食壶浆24、抑亦人谋25、挟天子26、所以资将军27、若跨有荆益25、遂用猖獗,至于今日。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27、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中道崩殂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以光先帝遗德4、恢弘志士之气5、引喻失义6、陟罚臧否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8、悉以咨之9、性行淑均10、猥自枉屈11、亲贤臣,远小人12、深入不毛13、痛恨于桓灵也14、斟酌损益15、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6、不以臣卑鄙17、夙夜忧叹18、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9、责攸之、等之慢20、咨诹善道2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23、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7、受任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2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第三部分:诗歌鉴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于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写边塞景物,紧扣一个“”字,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映衬了征人悲凉的心境。2、本词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下阕抒情。

5、其情爱国思乡,把这两点统一起来,用典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象?说明了什么?5、“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矛盾、复杂的心情,请谈谈你的理解。6、本词的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答案:1、异肃杀、苍凉2、秋天大雁向衡阳飞去,塞下天气极寒冷;风吼、马嘶、号角声混杂在一起,这种声音中原没有;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是,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①雁去将士留②秋风边声起③落日孤城闭)表达了诗人愁苦、爱国、思乡的感情。3、燕然未勒归无计4、无数像

6、屏障一样的山峰,袅袅上升的炊烟,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了城门。说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所有这一切给人萧条、苍凉之感。5、边塞远离家乡,生活艰苦,将士们对家乡思念万分。但他们知道自己担负着保卫国家的任务,所以表达的情感是矛盾复杂的,但并不消沉和颓废。6、意境开阔、苍凉悲壮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字贯穿全篇。最后一句中的“可怜”的意思是。这里既表达了词人的悲愤,又寄托了词人对

7、陈亮的。“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天下事”指的是。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画面。4、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你怎么理解?答案:1、“壮“可惜报国无门希望和勉励收复中原,统一国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2、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3、作者骑着像的卢马般跑得飞快的战马驰骋战场,猛力拉满了霹雳作响的雕弓。4、题材: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

8、,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很威武,强悍,雄健;思想感情:表达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