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

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

ID:8702245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5

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_第1页
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_第2页
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_第3页
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_第4页
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师说学案及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师说阅读体验学习目的1、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预习检测1.“说”是古代__________中的一种文体,属__________的范围,可以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我们曾经学过这类文章,如         等。1。答案:散文 议论文 先叙后议 夹叙夹议 《捕蛇者说》《爱莲说》《少年中国说》2.《师说》的作者是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2、的__________,字__________,祖籍河北昌黎,世称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几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2.答案:韩愈 退之 韩昌黎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古之学者必有师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襄(xiānɡ)   嗟乎(jiē)     或不焉(bū)B.郯(tán)句读(dòu)阿谀(

3、yú)C.聃(dān)谄媚(xiàn)经传(chuán)D.蟠(fán)苌(chánɡ)贻误(yí)3.答案:B(A项,“不”是通假字,“不”通“否”,故其音应为“fǒu”;B项,“句读”的“读”不能读作“dú”,因为“句读”的“读”不是读书的意思,而是指“不足一句,读时须稍作停顿的地方”,古音读作“dòu”;C项,“谄”应读作“chǎn”,“经传”的“传”是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这里应读作“zhuàn”;D项,“蟠”应读作“pán”。)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遗留。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族:一类人。C.师道之不复,

4、可知矣复:恢复。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4.答案:A(A项中“贻”应是“赠送”的意思。)评价表一题目1234优良达标自我评价过程学习要点解析一、文言知识【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一词多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效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动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动词)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名词)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名词)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形容词)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5、,名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名词)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无孰能无惑(没有,动词)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无论,连词)【词类活用】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位卑则足羞(羞,意动用法,以……为羞)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耻)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名词用作意动,以……为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用作名词,疑惑的问题)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6、【文言虚词】之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助词,表示宾语前置)择师而教之(代词,代“他”)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连接定语和中心词,相当于“这类”“这些”)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代词,他们)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古今异义辨析】古之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之不知(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义: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古义:小

7、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地方。)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跟随;而,而且。今义:作连词,是一个词)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常指许多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特殊句式】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不拘于时倒装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而耻学于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二、艺术特色1.冲飚激浪,气势雄壮韩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